卫生监管学科构建情况分析

来源:空姐招聘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

 卫生监管学科构建情况分析

 作者:徐天强 张帆 张蓓蕾 贝文 谢洪彬 匡圆 陈刚 单位: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 现状分析

 1.1 上海卫生监督学科建设探索

 1.1.1 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上海市的卫生监督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期,学科建设重点在孵化和积累阶段。为此全市制定了卫生监督学科发展规划,凝练卫生监督学科下一步发展方向。明确以卫生监督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导向,继续重视并进一步开展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理论研究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同时,关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实践和应用情况,深化和扩展各类卫生监督技术方法的研究,努力提升研究成果的被认可度,使之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1.1.2 完善学科发展决策机制。为促进卫生监督各专科发展与相互渗透,充分发挥专家在学科建设重大决策中的作用,按照学科发展规律,市和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了所级、学科组两级学术委员会,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所级学术委员会充分听取各学科组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管理,有重点、有步骤地负责学科建设的具体实施。

 1.1.3 健全学科建设日常管理机制。为加强科研课题管理,使科研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制订了《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并开展课题中期评估以及结题验收,促进科研规模不断扩展,科研质量不断提高。为加强与区县所的沟通,

 推动各区县所科研工作的交流,还建立了市区两级科教联络员制度,在科研管理中引入了互动机制。

 1.1.4 建立学术交流定期平台。定期召开学术论文交流会、讲坛及学术论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与高校、研究单位合作,邀请学术界知名学者和专家,每年组织多次全市性学术讲座。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讲座,扩大视野,了解前沿,促进了卫生监督学科建设。另外,2006 年初我们创办了《上海卫生监督》杂志,2011 年更名为《卫生监督理论与实践》,为卫生监督学术交流及论文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5 形成学科、项目、人才孵化机制。我们根据“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了“卫生监督管理”、“环境卫生监督”和“医疗安全质量监控”3 个二级重点学科,有重点的进行学科建设。自 2006 年起设立了“上海卫生监督科研基金”项目,充分发挥卫生监督科研课题“孵化器”的作用,鼓励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应用性卫生监督课题研究。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自 2006 年起在全市卫生监督系统内通过“个人申报、专家评审”的形式,择优遴选了 23 名 35 岁以下青年卫生监督员,实施为期 3 年的优秀青年卫生监督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双导师制”。

 1.2 上海卫生监督学科建设的成效

 1.2.1 科研课题。从 2005 年来,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累计获得各级各类项目 354 项、约 1004.42 万元的资助(见表 1)。“卫生监督学”已列为上海市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3 年行动计划中公共卫生重

 点学科建设项目并获 100 万元的资助。

 1.2.2 论文发表。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学术空气,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发展,2006 年初创办了《上海卫生监督》杂志,2011 年更名为《卫生监督理论与实践》。为卫生监督学术交流及论文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百名监督员论文发表数从 5.15 篇增加到 14.00 篇(见表 2)。

 1.2.3 人才培养。近年来已输送多位学科带头人到国外知名学术研究机构交流访问学习,掌握国际前沿动态,引入先进理念、原则、做法,为卫生监督学科快速发展提供推进引擎。2008 年,市级卫生监督机构 1 名人员成功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并获30 万元的资助,10 人成功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1.2.4 上海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变化。2006 年,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设卫生监督研究生课程班,鼓励和支持全市卫生监督系统在职人员参加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法律等专业学习,通过系统培养,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从 2006 年的 42.20%增加到 80.18%(见表 3)。

 2 主要问题分析

 2.1 卫生监督学科基础薄弱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7 年 6 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

 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从学科建设发展角度上讲,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科规划、学科队伍、学科基地、学科项目、学科环境等方面[1]。对照上述基本条件和要求,卫生监督学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

 2.2 卫生监督学科总体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不高

 尽管近年来卫生监督机构在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整体而言,卫生监督学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学科建设规模仅初具雏形。学科规划、学科人才队伍、学科基地、教学书籍等基础条件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尚未形成系统的学科发展规划、缺乏学科领军人才,没有专门的教科书等。

 2.3 卫生监督学科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求

 面对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严峻、政府监管职能不断强化等新形势,卫生监督作为国家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手段,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相对于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学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且限于目前人员的学历层次,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更多地依靠经验执法,对问题的分析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满足于完成任务,既对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缺乏深入、系统研究的能力,也缺乏对自身工作科学发展的系统考虑。由于缺乏学科建设对于业务工作的支撑,造成卫生监督日常工作中取证手段和标准

 的缺乏、现场快速检测标准的缺乏、评估指标的缺乏,这些都制约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

 3 思考和对策

 3.1 明确卫生监督学科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人才孵化成长的摇篮,是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和卫生监督工作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握好学科建设这个有力抓手,就把握住了卫生监督发展的关键,就能带动卫生监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但是,学科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以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目标,科学合理的设定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探索改革现有卫生监督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致力于建设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能反映和支持我国卫生监督工作实际的卫生监督学科。

推荐访问:监管 学科 构建
上一篇: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与管理模式
下一篇:绿色环保硅泥再利用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