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来源:空姐招聘 发布时间:2020-08-24 点击:

  肯定成绩 坚定信心

 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陈红瑜

 (2017年7月)

 同志们: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研讨班。研讨班将围绕“总结经验、共商良策、提升水平”主题,总结近5年的工作经验,商讨加强服务指导的方式方法,谋划下步工作,推选服务型行政执法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结合近年来我省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实践,我就如何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成效

 服务型行政执法是河南首创,作为一种新型执法理念和新型执法模式,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持续推进了5年。说实话,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局面,很不容易。可能许多同志,在当初都认为这只是一句口号,或者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发一两个文件要求要求或者走一段时间形式就结束了。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5年来,全省上下认识一致、共同努力、边探索边推进,把服务型行政执法由红头文件变成执法实践,由创新型提法变成重要抓手,并且抓得很紧很细很实,抓出了成效。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真总结,客观评价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继续开拓创新,把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引向深入。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看待服务型行政执法。

 (一)执法理念持续深化。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过程,也是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由模糊到清晰,内容载体由单一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大概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统一认识。省政府提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之初,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执法是刚性的,和服务是矛盾、二者互不相容,难以操作;有人认为这一提法太空洞、有点虚,和执法现实不好结合,无从抓起。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工作措施的细化和整体工作的扎实推进,大家慢慢认识到服务型行政执法这一提法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为解决现实执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形成的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不是要减弱执法力度、降低执法标准,而是要用更现代、更文明、更高效、更接地气的方法开展执法活动,实现执法目的,维护法律权威;落实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不是要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脱离执法职责另外去搞服务,而是将服务理念融入执法实践,通过改进执法方式,把法律法规中关于行政执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付诸实施,寓服务于执法过程中,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第二阶段,全面推开。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的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全省按照“一年提思路、两年打基础、三年上水平”的要求,在工作措施上注重学习培训,强化问题导向,加强实践检验,达到重塑执法理念的目的;在工作内容上以严格规范执法为基础,以转变执法方式为路径,以完善服务体系为平台,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支撑,形成比较完备的内容体系;在工作引领上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取得经验典型引路,再渐次展开;在工作布局上结合实际坚持一年一个主题,突出年度特色,压茬进行,持续发力,整体推进;在工作保障上强化督促指导,狠抓落实,确保每一步工作不虚、不空,扎扎实实。经过各地各部门不懈努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逐步打开局面。第三阶段,充实提高。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执法实践不断创新思路,不断改进服务体系和执法方式,通过召开观摩会现场会、持续培育示范点、组织指导督导、宣传培训等活动,使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服务型行政执法内容不断充实完善,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执法要求深入落实。在服务型行政执法推进过程中,全省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行政执法总要求,作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核心内涵,采取措施,不断深化落实。一是执法更严格了。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大家认识到严格执法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点和基础,而严格执法本身就是服务。通过明确执法责任,依法履行职责,行指导于先、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营造公平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执法更规范了。执法实践中,以前往往存在一人执法、没有执法资格或不出示执法证件执法,调查取证不全面、不规范,查封扣押的物品保管不当、不依法及时处理等问题;以前许多部门执法案卷不规范,尤其是基层执法部门很难见到像样的案卷,有的甚至只用一个曲别针别着两三页纸;文书的制作更是五花八门,错误层出不穷。通过加强培训考试、完善执法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现在执法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案卷评查经常发现许多问题,一个案卷最多的有一二十条,这几年发现的问题是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组织评选优秀案卷。三是执法更公正了。以前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多,一些执法人员罚谁不罚谁看关系、罚多罚少看亲疏、办事快慢看心情;管理中重视执法权力、漠视群众权益,执法任性。通过引导树立公正执法意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尤其是网上执法平台的应用,执关系法、执人情法、执利益法等问题日益减少,行政执法部门的公信力稳步提升。四是执法更文明了。以前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执法关系紧张,老百姓意见大,其原因还在于执法不透明、不文明、不廉明,甚至简单粗暴、野蛮执法。各地各部门通过推行柔性执法方式,培育执法标兵,评选优质服务窗口,一些地方还使用了执法记录仪,这些都使行政执法部门的透明度、文明度、廉明度大为提升。2015年8月,全国政协“城管执法”专题调研组到漯河、许昌、郑州调研后,切实感受到我省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成效,他们感慨地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河南已经找到了办法。

 (三)执法方式有效改进。一是刚柔并济执法成为主流。传统的行政执法方式是刚性、强制性的,动辄制裁和处罚,实践中出现的暴力抗法、群体性事件等,多与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有关。柔性执法是指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柔,即弱化执法者的强者身份色彩,倡导与行政相对人进行平等沟通、对话,重视行政相对人的参与、互动和选择性,促进执法关系和谐。全省从推广说理式执法文书,到推行行政处罚事前提示、事中指导、事后回访制度,进而推行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和解。经过多年实践,许多部门已切实感受到柔性执法带来的好处,坚持柔性为主体、刚性为后盾,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已经逐步常态化。二是“互联网+行政执法”逐步探索。“互联网+行政执法”具有行政成本低、程序简便、高效便民等特点,越来越多的部门注重现代技术、装备在管理、执法和服务中的应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平台,开发软件、构建系统,使执法信息电子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流程快捷化,提高执法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三是管理执法服务有机结合。公共管理作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涉及人们的共同利益,需要人们共同参与,形成良性互动。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基础上将指导、教育、服务等措施引入行政管理过程,注重听取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需求,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行政管理,着力打造既便利管理又便利百姓的服务体系,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有机结合。

 (四)执法效果显著提升。经过多年努力,服务型行政执法已经从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转变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执法效果显著提升。一是法律效果有力彰显。各地各部门通过提高执法的“合法性”,实现法律效果的提升。公布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建立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愈加严格;落实案件主办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执法程序愈加规范;建立检查、巡查制度,强化源头监管和日常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重点领域违法案件,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公信力不断提升。二是社会效果不断显现。各地各部门通过提高执法的“合理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度,以实现较好的社会效果。执法理念上,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作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执法原则上,将非强制手段优先适用、最小利益损害列入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执法方式上,将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和解、行政合同作为柔性执法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真心遵循和自觉参与。三是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服务型行政执法坚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期待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连续多年在年度依法行政考核中调查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人民群众对我省行政执法的满意度逐年稳步提升,2012年平均80.03分,2016年平均93.70分,4年提高了13.7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地各部门立足实际,在强化管理和执法创新上涌现出一大批新颖、务实、有效的执法新方式、新方法,创造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可供学习、可资借鉴、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对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规范执法上:三门峡市开展“行政执法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濮阳市开展“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大讨论,平顶山市推行行政执法“八个规范”,信阳市出台《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程序进行规范,省畜牧局开展“河南省畜牧兽医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等效果明显。在改进执法方式上:鹤壁市在全市推行“互联网+行政执法”,持续推进廉洁、透明、高效执法;烟草专卖部门建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防范执法人员执法违法;卫生监督部门建立模拟现场实景教室,对执法人员和服务对象进行场景式直观培训;国税部门探索“和解”+“调解”模式,及时化解行政争议;金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省内首创的行政调解室、公证服务室、法律援助室、公安警务室和城管巡回法庭“四室一庭”行政执法新模式被住建部通过网站、刊物宣传推广。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洛阳、驻马店等地聘请服务型行政执法督导员,致力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省公安厅建立“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让服务群众“加速度”;地税部门开发“即办快审信息管理系统”,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全力推进行政服务大厅(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建设,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也仅仅是初步的,还存在一些短板、还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从执法理念上看,一些部门还存在忽视服务,执法态度差,不重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有的用“传统理念”、“老办法”去管制“新业态”,造成行政成本高、效率低、效果不佳。从执法行为上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执法不公、执法随意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吃、拿、卡、要”虽大为减少但尚未绝迹。从执法方式上看,一些领域、一些行业未有效运用柔性执法方式,还存在生硬执法、粗暴执法;“互联网+”在管理、执法和服务中的应用还很滞后,部门之间信息不联通、不共享,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现象依然存在。从队伍建设上看,一些部门不重视对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法治意识不强,能力水平不足;不重视内部的监督管理,执法人员管理松散,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混乱。从工作效果上看,一些部门对服务型行政执法理解不到位,工作浮于表面,群众的满意度还比较低。

 二、坚定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信心

 5年来的实践证明,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是新的、思路是对的、“抓手”是有力的,我们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强力推进。

 (一)坚持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服务型行政执法既是省委、省政府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心使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执政为民理念对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发展趋势看,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根本要义是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统一,这种集管理、执法、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执法模式,有效解决了执法、管理与服务之间的矛盾,政府转变职能与实现有效监管的矛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其基本精神是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是依法行政的大势所趋。从职能定位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十八大提出的对行政执法的总要求,服务型行政执法正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统一,融执法基本要求、行为规范、价值取向、职业素养于一体,为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承担好管理、执法和服务职责找到了能够摸得着、抓得实、开得花、结得果的有效载体。从执法实践看,服务型行政执法顺应了行政机关尤其是基层单位更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减少执法争议、优化执法效果的需求,这种新型执法理念和执法模式最大程度拉近了法律要求与社会认知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产生的积极作用,有效带动了依法行政整体水平的提升。从社会基础看,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群众对传统强、硬、横的执法方式非常不满,甚至深恶痛绝,对改变传统执法方式要求迫切。服务型行政执法要求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并用,通过理性、文明、高效、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人民群众、促进执法和谐、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回应了社会的关注和群众的期盼,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实践已经证明,服务型行政执法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促进执法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有力抓手,我们既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正确方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砥砺前行。

 (二)坚持持续推动。服务型行政执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省政府发文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开始,我们坚持统一部署、梯次展开、压茬推进。2012年是“部署开局年”,着重确定目标、明确方向、谋划工作;2013年是“制度建设年”,着重宣传发动、建立制度、打好基础;2014年是“服务提升年”,着重加强培训、创新方式、总结提升;2015年是“整体推进年”,着重示范引领、加强督导、全面推进;2016年是“基层提升年”,着重深入推进、解决问题、取得实效。从实践效果看,这样既不原地重复,又尽量不留空档,使工作循序渐进、依次展开,成绩斐然,真正起到了推进依法行政的抓手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扎实推进。一是工作布局上要持续加力。今年是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服务指导年”,各地各部门要紧贴这个年度主题,在推进工作上要着重加强服务指导、强化学习交流、不断推进深化。二是工作思路上要形成合力。要坚持“条块结合”、优势互补。既要着力发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部门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又要注重发挥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增强推进合力,密切协作配合。三是工作方法上要精准发力。要以工作落实为引领,既强调通过日常督导促任务完成,又要重视推进过程中新情况的研究和新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督导、指导和服务,始终紧盯工作落实和工作效果,精准发力,增强推进工作的整体性、连续性、有效性。

 (三)坚持不断创新。服务型行政执法不是一个固化、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体系。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核心动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实践也证明,创新是拓展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成效的不二法门。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基层单位今后要注重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深化提升。一要创新交流学习。交流学习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基础,2013年召开服务型行政执法经验交流会,2014年、2015年组织两批服务型行政执法观摩活动,2016年召开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现场会,今天的研讨班就是我们新的交流学习方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通过研讨会、交流会、业务会商、工作恳谈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促进交流学习提升水平。二是要创新示范引领。示范引领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机制,2014年全省各地组织服务型行政执法先进单位、优秀个人表彰活动,2015年、2016年各级各部门培育、确定了两批“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要开展培育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典型示范,通过接地气、见实效的方式不断培育示范点,创新示范引领载体,创造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引导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提升执法水平。三要创新督促检查。督促检查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从2015年开始,全省由传统的年底现场检查转变为日常网络督导,由以前的看文件、查资料转变为看工作、看成效;下一步,将建立全省依法行政网络督导平台,实现实时、准确、透明、全面的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行动,积极对接,积极创新举措,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有效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四要创新宣传方式。宣传是展现工作成效的重要方法,也是工作由点上突破向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重要措施,2012年全省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宣传月”和“6·15集中宣传日”活动,2014年各地举办服务型行政执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活动,2016年全省开展首届服务型行政执法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等等。各地各部门积极开拓新载体、新形式,广泛传播执法理念、推广典型经验、展示工作成效,不断扩大服务型行政执法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这次以研讨班形式总结经验、明晰目标、谋划工作,以PPT展示的方法分享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就是又一次创新和尝试,希望通过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增进大家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听说一些单位接到通知后,觉的很新颖,主动要求增加人员来现场学习,这就是创新的吸引力。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把本单位在服务型行政执法方面的思路创新、工作亮点、典型经验展示出来、宣传出来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各部门新鲜经验,进一步形成推进工作的动力机制,既催成自身不断开花结果,又为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添砖加瓦。

 三、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在各领域、各环节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展开。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实行清单管理,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但在现实中我们有些同志,特别是基层的一些同志,对大局感受不深、理解不透、看的不清,总觉得雷声大雨点小;有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法制机构建设面临的暂时困难和挫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还有些同志在抓服务型行政执法上,产生了疲劳感,有松口气的念头。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但是,面对法治政府建设新形势,面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主旋律,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重要抓手,只有超前谋划、高点站位,才能适应形势、回应期盼,不辜负法治人的应有担当。

 (一)围绕大局要更紧。2017年6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本届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牛鼻子”,既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又要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啃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严、服务更优。服务型行政执法在理念上与“放管服”是一致的、契合的,工作要求上与“放管服”有很多是交叉、交会、交融的,工作实践上与“放管服”也是可以齐头并进、互相检验、互相印证、形成合力的。据了解相当一部分部门的“放管服”工作放在法制机构,因此,我们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过程中要贴近“放管服”改革大局,将“放管服”作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服务型行政执法全过程,既丰富完善服务型行政执法实践,又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在部署落实服务型行政执法活动和举措时要把“放管服”改革融入进来,作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的一个新支点,在与“放管服”改革结合紧密的领域重点推动,还可以围绕“放管服”改革培育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形成新的亮点。同时把“放管服”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引导好、推动好各地各部门“放管服”工作的开展。

 (二)抓手作用要更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执法方式,实现行政执法与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这是执法为民的柔性要求;《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也明确将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我省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的两个抓手之一。柔性抓手形式要更柔,但作用要更强。强抓手,带全局可以从三个方面求得突破:首先要抓队伍,强能力。要强化宗旨意识、法治观念、职业素养教育,致力内强素质;要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理念真正转化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行为,做到外树形象;要善于建立完善执法制度和工作规范,以制度管理队伍,以制度规范行为,实现能力提升。其次要抓示范,促带动。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服务指导,持续培育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培育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带动本地本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整体提升。第三要抓问题,求实效。行政执法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政府依法行政最直接的体现,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多与执法有关。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不是搞形式、不是装门面、不是凑热闹,是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带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以及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三)工作推动要更实。从全省整体来看,服务型行政执法推进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差距还很大,还有近15个部门和行业中没有“省级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同是示范点,有的工作标准高、亮点突出,有的则工作标准相对较低,有些一般化。服务型行政执法要向规范化、精细化、实效化发展,必须真抓实干。一是制度要实。制度是推动工作的基础,今年要研究制定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培育办法,统一培育验收标准;探索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星级管理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修订完善行政指导、行政调解等各项工作制度,充实完善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内容和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措施,将制度落实好、落实到位,以制度求实效,以制度促提升。二是措施要实。总结交流推广是推动工作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观摩会、研讨班、培训班等方式,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推动工作;要善于以案说法、以例说理,通过征集典型经验、征集典型案例、宣讲典型事例、开展微电影微视频展播等活动,及时宣传推广本地、本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好的经验和成效,使经验真正化作动力、形成战力,成为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的提升力。三是督导要实。督促指导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服务指导年”年度工作安排,加强督促、指导和服务,在工作布局上注重全面引导、对工作基础薄弱的强化重点帮扶、对工作消极被动的加强定点督促;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在依法行政考核中该加分的加分、该扣分的扣分,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在执法中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失职渎职、行为粗暴等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

 同志们,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是一项开拓性、艰巨性、长期性工作。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这次研讨班为契机,认真总结,精心谋划,坚定信念,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坚定 信心 肯定
上一篇:入党思想汇报:坚定信心重要性
下一篇: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利剑护航中国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