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孔子“忠恕”之道启示

来源:自考 发布时间:2020-09-17 点击:

 国学论文 孔子“忠恕”之道的启示

  关键词“忠恕”之道为仁之方修己待人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那么,这个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东西是什么呢?曾参的理解和把握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虽然不能涵盖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全部学术思想,但却抓住了“为仁之方”这个道德实践的要害问题。

  “仁”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本质就是孔子对樊迟问仁的回答:“爱人。”怎样才能做到爱他人呢?孔子认为根本的方法就是行“忠恕”之道。“忠”和“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实践“仁”的途径与方法,是一个高标准,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所强调的是真诚待人的精神,自己想立得住,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立得住,有所作为;自己想事事通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事事通达。恕是从消极的意义上实践“仁”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所强调的是宽以待人的精神,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行“忠恕”之道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人有私心。只有克服掉私心,心中才能容得了他人,装得进天下。因此,孔子从修己与待人两个方面指明了如何“为仁”,如何行“忠恕”之道的方法。

  “修己”就是“克己”、“修身”,是儒家所倡导的一个“内省”的过程,也就是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忠恕”二字的曾参,这样总结他的内省体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清楚地说明,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加强道德修养,克服掉私心,才能推己及人,真诚待人,宽以待人,行“忠恕”之道。儒家关于修己与待人的要点,一是“为仁由己”。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都是强调自我修养、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它告诉我们,一个人道德意识的觉醒是“为仁”、行“忠恕”之道的前提和基础。孔子强调,为仁的方法在于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起。他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二是严于律己。孔子向来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里的“厚”与“薄”,指的是严与宽。孔子认为,反躬自问,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他把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看作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三是“见贤思齐”。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要看见自己的模样,就要照镜子。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需要“照镜子”,这个“镜子”就是他人。孔子告诉我们,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四是“见利思义”。孔子在回答怎样才算是一个“成人(全人)”时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孔子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根本界限。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所通晓、看中的是义,小人所通晓、看中的是利。“见利思义”,就是指君子在看见利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符合不符合道义,自己应该不应该得到。如果见利而忘义,那就是小人。他在论及天下大事时,同样强调了这个观点:“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要这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这样干,只看它是不是符合道义,这是唯一可以比对的标准。五是慎言敏行。孔子特别重视人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问题,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不说好听话、空话,不吹牛,而在行动上则要勤奋敏捷。他认为,古代的人不肯随便讲话,就是因为怕说了以后自己做不到。“以约,失之者鲜矣。”常常约束、检点自己,过失就比较少。强调言行一致,说到底是要讲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提出“成人(全人)”应当具备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强调为人要言而有信,即使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也不要忘记自己平生的诺言。六是修己安人。孔子认为,修己不是目的,通过修己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目的。他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修养自己就要使自己能够严肃、庄重、恭敬地去做事;修养自己就要使他人得到安宁和快乐;修养自己就要使天下所有的百姓都得到安宁和快乐。孔子的这个人生理想和境界,在《大学》中被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严,待人宽,是“忠恕”之道的要义。孔子认为,无论是修己,还是待人,都要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他说,君子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要通过广泛地学习而明礼,进而用礼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任何个人的行为,如果“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春秋时代,“礼”是指社会等级制度的规范,包括礼仪、礼制、礼则在内。《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它是指国家的政治伦理制度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在孔子看来,“礼”是用来调谐和稳定社会伦理关系的,“礼”的内在根源是“仁”,是人的真情实感。一方面,他强调“礼”的实行离不开人的真情实感,离不开人的自觉的道德实践。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自觉地按照“仁”的精神去做,就不可能自觉地遵守礼仪制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人的行为是不是“仁”,要以“礼”来衡量和规范。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就是说人要克服自己的私心,使言语和行动都合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克己”是讲自身的修养,“复礼”是讲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克己”是为了“复礼”,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焉。”

  孔门师徒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其意义深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名言,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成为穿越时空的普世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作为一个口号,赫然挂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忠恕”之道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乃至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活动,倡导“让世界充满爱”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忠恕之道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推荐访问:国学论文 孔子 之道 国学
上一篇:有关国学经典作文
下一篇:奋斗演讲稿-青春与奋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