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要素浅析

来源:银行招聘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领导要素浅析

 摘要:笔者借用摩西十戒、《伊索寓言》、亚历山大的故事、新航路开辟、负荆请罪、毛泽东的革命事迹、十里长亭送总理的历史故事作为例证,论证了领导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画大饼”、“拍对板”、“会用人”、“肚撑船”、“抓人心”。论文关键词:领导要素 提到了影响力,于是也就有人把“领导”归结成“领导力”来探究。美国学者沃伦•本尼斯在《领导者:掌管的五大战略》一书中,指出“领导是全方位的......意义管理则要求有能力成功地传达远景。”[1]查普曼和奥尼尔提出,领导力是影响别人的能力,尤其是激励别人实现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库泽斯和波斯纳在《领导力》一书中,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2]麦斯威尔认为,领导力是影响力。谢里夫•汉史蒂芬•柯维则认为:领导力就是将人们的价值和潜力清晰地传达给他们,使他们自己能够认识到这些价值和潜力。领导力是我们对他人的影响力,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并释放自己的潜能,这才是领导力的真实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领导力是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说法。

 至于什么才是领导所应具备的构成要素,各大学派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的学者提出,领导要素包含了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这四种素质。有的老师认为,领导应具备品格要素、情感要素、胆识要素、才能要素、资历要素、职别要素六大要素。

 有的专家主张,领导应该具有强烈的领导意识,丰富的社会与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思维能力与普遍联系的视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冒险精神。更有高人将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T 形的知识结构(T 形知识结构讲的就是知识的“精”和“广”),科学的思维方法,强烈的领导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冒险精神。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探讨和提出了一种用以指导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者的培训和领导实践的领导力五力模型,包括:领导前瞻力、领导感召力、领导影响力、领导决断力和领导控制力。[3]甚至有牛人将公共部门领导力公式简要概括为凝聚力、前瞻力、发展力、协调力、创新力、执行力这六个要素的乘积,具体公式如图1所示。如此云云,不作详论。

 以上说法均非常精辟地概括了领导应具备的各大要素,笔者只是在阅读完有关“领导”和“领导力”的文章之后,有所感悟,结合以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利用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予以指导和批评。本人认为领导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会“画大饼”,“拍对板”,“会用人”,“肚撑船”和“抓人心”。

 一、

 领导要善于“画大饼” “画大饼”指的是领导应该懂得如何在下属面前描述一个或者多个美好的愿景,让下属相信,组织的目标大于或者就是个人的目标,要满足个人的私欲首先就要完成组织的使命,甚至为此牺牲个人利益、鞠躬尽瘁、抛头颅撒热血都在所不惜。

 15 世纪前后,在西欧国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需求量日增,西方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新航路的开辟者们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大肆造谣说《马可•波罗行纪》里所描述的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说法千真万确,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能够实现大家梦寐以求的黄金梦,让当时很多人深信不疑,希望到东方“寻金”。这一说法对于监狱里的死囚特别应验,因为他们出海之后不仅可以免于死罪,还可能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所以,后来就有成千上万的敢死队勇于冒着生命危险冲向茫茫大海。即使费尔南多•麦哲伦的船队几次身陷缺粮断炊的困难境地,水手们忍饥挨饿,用桅杆上的皮带充饥,但船队始终坚定地奔赴未知的海域。在途经菲律宾群岛时,探险队与岛上的土著人发生冲突,麦哲伦受伤早逝,最后只剩下一艘船返回母国,欧洲人还是不屑一顾,满不在乎,依然前赴后继,去实现他们心中的黄金梦。当然,确实有航路的开辟者和服务国一夜暴富,比如达•伽马从印度返回欧洲时,将带回的东方商品出售,获得达 60 倍之多。葡萄牙人由于控制欧洲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贸易,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西班牙在美洲也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成为欧洲富国。因为益处远远大于弊端,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之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深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鼓舞,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可见,愿景的威力之巨大。领导精美的蓝图和煽情的说词,能够摧毁

 下属的精神防线,改变下属的努力方向,给予下属的前进动力,重塑下属的人生未来。但是,光说而不能付诸于实践也不行,所以就需要孔明灯,照亮组织前进的方向,这就是“拍对板”。

 二、领导要精于“拍对板” “拍对板”的意思是指领导要理顺组织发展的战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指明组织前进的方向。这一点是领导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举一个无人不晓的人物――毛泽东主席作为例子,就最能说明问题了。

 大家都会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且大家也知道“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的成功”。毛主席总结出游击战的 16 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近一个世纪以来成为各国军队必定要研读的兵法。

 毛主席最早为世人震惊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孙中山先生于1925 年 1 月逝世之后,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掌握了国民党的实权,纷纷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屠杀。因为城市里的敌人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之下,加上之前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却可以作为落脚点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于是毛主席毅然选择了秋收起义,进驻井冈山根据地,在偏远的农村开始了星火燎原的计划

 之后,蒋介石相中共产党是他最强大的绊脚石,对共产党及其军队进行了五次围剿。在第一次围剿当中,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会攻目标,分进合击。在查

 明敌情后,毛泽东提出:在红军和苏区尚未巩固、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应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并主张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群众条件较好,便于尔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最后令蒋介石失败而归。第二次围剿是以何应钦挂帅,共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这一次毛泽东指出:“当着敌人力量尚未集中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优势兵力,去击溃敌人的主力”。采取诱敌深入苏区的策略,又一次打败了蒋家军。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发现中共主力已转移到兴国地区后,立即命令其主力部队,分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进攻,企图压迫中共军队于赣江东岸而消灭之。在毛泽东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共歼敌 7 个师,17 个团,俘 15000 余人,缴枪 20000 支,令第三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周恩来、朱德沿用毛泽东的作战方针,也取得了胜利。

推荐访问:浅析 要素 领导
上一篇:寒假作业检查总结—总结报告
下一篇:2021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