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单位廉情分析报告(全文)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22-09-22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单位廉情分析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单位廉情分析报告(全文)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3篇

第1篇: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

个人廉情分析报告

根据 关于开展廉情分析的要求,个人通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开展廉情分析对于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极端重要,现将廉情分析报告如下:

一、当前存在的廉政风险

个人爱岗敬业,奉献意识不浓,有软、拖现象;
在学习实践中,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疏于学习,有时候,自己不能集中精神学习,在遇到困难的地方,总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通过学习《廉政准则》我认识到轻视学习,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会因为没有自觉地增强抵御腐败病毒的免疫力,在物殊条件下往往由于一念之差犯下错误,对制度、法规了解不充分,也可能因为认识不到位而触犯党纪国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自身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省,深感这些问题的产生有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为自己身处基层主要是抓好工作落实,不要求有多高的理论水平,缺乏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2.自身存在的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3.在工作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一流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自己的工作。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一)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力、政治鉴别力和政策水平,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二是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地位、名利、权力,在思想上筑起反腐廉政的长城。

(二)坚持廉洁从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思想源头上下功夫,按照“《廉政准则》中“八个禁止”“52不准”的要求,做到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做到清正廉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规定和制度办事。一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不讲无原则的话,不办无原则的事,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珍视和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办事,公正做人。二是坚持严以律己,不搞以权谋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三是在各项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强化廉政自律工作,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廉政准则》要求为准绳,更加廉洁从政、克己奉公,勤政为民,更加坚定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虚心听取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2篇: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

把握学情 因材施教

——《平均数》一课学情分析的实践操作与思考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更要解读学生,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特点等。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理解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和能力特点,进而设计出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新知。由此,我们开展了对《平均数》一课的“学情分析”。

从教学程序上来说,学情分析分三个阶段 :学前、学中、学后。

从分析方法上来说,了解学情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比如问卷调查、课前访谈、课中提问、课后作业分析等。

平均数是一个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与学生过去学习的“平均分”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在方法层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平均分(即求和均分)的操作而求得。在意义层面,平均数与平均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平均分是为了实现“每份一样多”这一结果而进行的实际操作,其结果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而平均数则是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值”,虽然接近真实值,但其实只是作为一种虚拟的数值而存在。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也就是说平均数具有“虚拟性”。据此,学生已有的经验一方面能为探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会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形成干扰。

小学数学里所说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即用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这种算法上的特点衍生出平均数的另外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平均数的区间性,即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总是介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二是平均数的敏感性,因为每个数据都参与运算,所以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平均数。对平均数这些特性的感悟,有助于学生丰富对平均数的认识,不断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前,我们对本校四年级三个班129名学生进行了前测。总共发放129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25份。

我们来看一下前测问卷,第一题由图引导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97.6﹪的学生答对。在上题的基础上,第二题直接给出几个数据,求平均数。学生的正确率也比较高,达到92.8﹪,其中约42﹪的学生直接能写出(14+13+9)÷3=12块的算式,可见学生对于平均数的算法掌握较好,这对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很大帮助,大家觉得如今大数据的背景下应该强化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而淡化平均数的算法。但是,前测卷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像这两位同学知道要求平均数,却不能正确地书写。而我们又在后测卷中发现,上完课,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基本算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出现变式,正确率就大幅降低。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可以淡化平均数的算法,却不能忽视算法的教学。课堂中,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必须总结平均数的算法,强调“总数”和“总份数”的含义。

接下去三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平均数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的了解。第3题考查学生对于平均数“虚拟性”的了解程度,正确率为76.8﹪。可见,学生对于平均数这个特性的理解比较模糊。第4题是整份试卷中正确率最低的一题,只有28.8﹪。可以说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已知平均数,考查数据的分布和平均数敏感性的情况。但作为一道选择题,正确率如此低,还是让人匪夷所思的。如果开始的1、2两题大部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算法是知道的,那么这个选择题中分别给出5个人的年龄,也可以根据“总数÷总份数”求出平均值。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没有真正理解。第5题考查学生对于平均数区间性的理解,正确率较高,达到97.6﹪。第6—8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平均数知识的应用能力,监测结果如图。

前测结果表明,1、2两题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果这时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知识,那么后面几题的正确率就更多地给了我们警示的作用。细想一下,其实1、2两题学生是因为借助了实物图形的帮助,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才得以顺利的解决问题。而实质上他们的平均数学习起点也不过只是迁移了平均分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的三个特性中,“虚拟性”和“敏感性”的监测结果比较不理想,尤其是“敏感性”,我们的教学就需要重点突破这两个特性。

问卷测试后,我们着重对4、5两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了访谈。阅卷过程中,发现这一题学生的选择集中在B、C、E。B选项我们一看五个数的平均数就不会是10,却有大约28﹪的学生选了,足见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衡量孩子的思维,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反观正确答案C和E,相对E很少人选,这一选项放大了平均数的敏感性,也冲击了学生的思维,当一个极大数据出现时,即使其他数据很小,平均数也是10,这里凸显了平均数的本质特点却又让其失去了“一般水平”的意义,这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第6题的典型错误选项是A,在错选的人当中,有82﹪的人选择A。访谈几位学生,都没有理解题目意思,认为“少”就该减去5分,所以选择89分。也有个别学生选择B和D,其中有一位女生说:“少算了5分,总分肯定还要多,那么平均分肯定比90分大,所以在C、D里选了一个”。这种想法,似乎就差掀起“平均数”的盖头来了。

对于学情分析的“学前”部分分析到这儿,已经为我们上《平均数》一课提供了帮助,于是便有了第一次的试教……

试教后,我们对其中一个班的43名学生进行了后测,收到有效作业43份。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后测我们采用了分层作业。分层作业不仅可以逐步提升知识难度,而且能较具体地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我们下一阶段的磨课提供参考依据。

后测卷的答题情况,较前测而言,相同类型题的正确率明显提升,比如第3题考查“虚拟性”知识,学生就答得很不错。学生也基本掌握平均数的算法,只是计算错误率较高,需要加强练习。后测卷中正确率较低的是一些平均数的变式题,说明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有待《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的巩固。

总之,学情的反馈不是简单而直接的,课前的学情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教学的起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过程;
课中的学情分析,要求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学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的学情分析,是对一节课的反思与总结,也是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学情分析,分析的是学生,服务的也是学生,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动态生成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学情,并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才能因材施教。

第3篇: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

《廉情分析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及时掌握本单位各个岗位人员勤勉尽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充分发挥廉情收集、分析、处置的作用,建立廉情预警机制,做到廉情动态及时掌握、及早应对,提升预防力。加强监督,建立廉情分析制度。

一、建立健全廉情收集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廉政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廉情信息收集汇总体制。局领导班子按照分工,由一名党组成员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各部门选定一名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同志做为本部门的廉洁信息员,及时掌握各个工作岗位的廉政建设情况,加强廉情网络体系建设。

2、加强党内监督。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加强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监督,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反对和防止个人专断。认真开展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防止和惩处以权谋私行为。

3、加强与工作对象对我镇工作的监督。认真听取积极办理工作对象的提案和建议,通过多种渠道认真收集和解决广大群众对城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运用会议、专题调研、民主评议、提案建议等形式,对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廉政情况等进行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检查、评议,督促问题的解决,自觉接受监督。

二、完善廉情分析制度,抓好预警措施的落实

1、建立健全廉情分析例会制度。会议由党委领导主持,主要对全镇工作人员遵守政治纪律、贯彻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情况等进行分析,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
听取有关人员廉政建设情况汇报,互通信息,综合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协调解决监督工作的重大问题以及讨论其它重大事项等。

2、完善廉情测评办法。探索建立科学的廉情测评办法,充分运用干部考察考核、经济责任审计、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信访举报、纠风工作、效能建设、案件查处、问卷调查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党员干部廉政度、勤政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三位一体”的综合廉情指数。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工作,将预警情况以及整改情况存入廉政档案,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及时处置违犯廉政建设规定的各种问题

1、坚持个体预警和单位预警相结合,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别运用信访通知书、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询问与质询、督办通知书、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对问题人和问题单位进行预警,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2、深化廉洁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区纪委关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方案》,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廉洁工程建设。以教育引导、制度保证、民主监督、干部作风和奖惩机制建设为重点内容,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推进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继续完善民主听证、民主恳谈等民主议事制度;
完善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有效的民主监督形式;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干部廉政谈话等制度;
完善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考核,着力解决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3、对违犯廉政建设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推荐访问:情分 单位 报告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 单位廉情分析报告范文
上一篇:2022年度谈如何较快成为单位骨干:不一定要“写”文章
下一篇:单位制式请假条【完整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