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 [1938―1947年豫东黄泛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19-08-05 点击:

  摘 要:1938年6月9日花园口决堤,汹涌的黄水在淮河平原上肆意漫决、蚕蚀,不但摧毁了豫东民众赖以居住生存的聚落、农田,而且给农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并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
  关键词:豫东泛区;生态环境;村落与农田的淹毁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政府“以水代兵”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滚滚黄流,经中牟、尉氏,直泻而下;夺贾鲁河、涡河水道,分流入淮。在以后9年时间里,黄水泛流又迭向西滚,泛区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穿越豫皖苏3省44县的黄河泛滥区(简称黄泛区),其中豫东地区有20县被波及,称为豫东黄泛区。“花园口决堤”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止日军西进的目的,但同时也给抗战中的豫东民众造成了新的灾难。九年黄泛,不仅使作为人工、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村落、农田被淹毁,而且也使豫东泛区广大民众失去了生活居住的环境,并严重的导致了泛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崩溃,迫使泛区民众失去了获取生活资料的源泉。
  一、村落的淹毁
   村落是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休息、居住的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并更好的生活。民国时期的豫东地区经济十分落后,近代工业几乎没有,绝大多数农民依然单纯的依靠农业生产来维持粗苦的生活,居住条件很差。除了地主居住着宽大的院落和砖瓦房外,大多数农民均居住在低矮的茅草小屋中。房屋墙壁多系平地起筑,且以土筑成,下面很少有以砖石作基础的,房顶檩子上一般用高粱杆、秫秸等作支撑,上覆茅草。墙壁上窗户极小,通风透光透气性都很差,室内地面常低于室外。此种房屋若遭洪水淹浸则势必解体倒塌。房屋是构成村落的主体,房屋不存,村落自然随之瓦解。因此,当黄泛汹涌而至后,豫东泛区房屋被冲坏的情形随处可见,村落被冲毁淹没十分严重。
   从被冲坏的房屋来看,泛区20县被“淹毁房屋达 1,464,066间,损毁比率达37%。扶沟、西华、尉氏、淮阳、太康五县最重,均在12万间以上,淹毁比率分别为94%、77%、76%、69%、44%;次重者鄢陵、商水、中牟、鹿邑四县毁房亦均高于5万
  间”。[1]从村落被冲毁淹没的情况看,据1946年12月的调查,豫东泛区中受害最重的17县战前共有村落13,739座,现存7,598座,被淹没的占45%。其最重者为扶沟,则达91%;次为洧川、尉氏、太康、睢县等均达60%以上;其余各县占50%以上者,有西华、中牟;40%以上者,有通许、鹿邑、柘城、沈丘、淮阳;30%以上者有杞县;20%以上者有陈留、鄢陵;而项城、商水为最低,分别在5%上下(详见表1)。事实上,考虑到调查时可能有些村落已恢复,被淹毁的村落数实际比率高于45%当是没有疑问的。由此可见黄水对豫东泛区内村落破坏的严重程度。
  日),第41期第15页;第(3)、(4)、(5)、(6)栏采自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豫皖苏泛区复兴计划纲要》(1947年5月12日),河南省档案馆,档案号:A-B6-612。
  二、农田的淹毁
   土地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场所,农田被淹直接阻碍了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此次黄泛发生后,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到处践踏吞噬,所过之处,村落为墟,农田尽成泽国,且持续时间长达九年。即便到了堵口成功、黄水归故之后1947年底,仍有“被水占及因近水不能耕种的土地3,657,935亩”。[2]因此,大量的农田不仅泛期无从耕作,即使在水退之后,“非经长期的整建也不能望其恢复”。[3]关于豫东泛区内耕地被淹的面积,当时的官方报告、私人论著、新闻报道多有不同,甚至同一报告的各县也未尽一致,数字差异很大(表2)。笔者认为韩启桐等人的研究结果是基于河南省政府的调查和行总报告等多方面的资料对比分析、互相印证而得出的数字应当是比较准确可靠的。据此,河南泛区内被淹耕地面积约为7,338,0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扶沟县最重,该县原有耕地1,308,462亩,被淹达1,240,000亩,淹没比率高达95%;其次为太康、西华、鹿邑、中牟,分别达67%、62%、54%、51%;其他如尉氏、通许、鄢陵、沈丘也在30%以上。总之,豫东泛区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被淹没于水下,少者一两年,多者超过九年。泛区的面积并不是固定的,黄水水势小时有部分土地涸出,但黄河涨水一年以内常有好几次,所以,也很少有利用的机会。即使勉强播种,一遇黄水陡涨,便前功尽弃。因此,泛区内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
  附注�代表不及1%;第(2)栏据张心一“河南省农业状况估计报告”载立法院统计月报第3卷第2期合刊;第(3)栏采自河南省社会处编的《河南灾情实况》;第(5)栏采自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豫皖苏泛区复兴计划纲要》。
  随着花园口的堵复,泛区内被淹的土地逐渐涸出,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可能。行总和行总河南分署等机构所推行的土地代耕、发放农具、种子、肥料、整理泛区水道、凿井灌溉等善后措施,使泛区农业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恢复。但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制约,国民政府在豫东黄泛区所进行的善后救济活动在恢复农业生态系统,改善泛区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
   “花园口决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止日军西进的目的,但同时也给豫东地区造成巨大的损失。九年黄泛,不但摧毁了豫东民众赖以居住生存的聚落、农田,而且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更重要的是恶化了豫东泛区固有的生态环境,并使之成为长期内难以根治的“固疾”,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影响则更为深远,其所造成的损失是隐性的、难以估量的!
  [注释]
  ①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黄泛区损失统计表[J].行总周报,1947,(41):15.
  ②社论.黄泛区域满目荒凉,西华、扶沟等22县损失极重[N].大河日报,1947-12-22(4).
  ③韩启桐,南钟万.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M].北京: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纂委员会,1948:11.
  [参考文献]
  [1]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黄泛区损失统计表[J].行总周报,1947,(41):15.
  [2] 社 论.黄泛区域满目荒凉,西华、扶沟等22县损失极重[N].大河日报,1947-12-22(4).
  [3]韩启桐,南钟万.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M].北京: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纂委员会,1948:11.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0)

推荐访问:豫东 生态环境 恶化 黄泛区
上一篇:化学审题能力_培养学生化学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阿汉互译的注意事项【汉英互译的几点注意事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