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锁骨骨折产科因素浅析与护理对策:新生儿锁骨骨折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19-04-30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产科相关因素,已寻求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阴道分娩的1420例产妇所发生的9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锁骨骨折的发生率为0.374%,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有肩难产、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高出生体重,也有发生在无高危因素的正常顺产中。结论 及时识别高危因素,提高助产技术,可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 锁骨骨折;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22.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降低新生儿产伤的发病率及优生质量备受人们的关注。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科产伤性骨折中常见的一种,虽治疗简单,愈后良好,但常常会给新生儿父母及助产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降低其发生率和早期诊断治疗至关重要。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产妇2406例。年龄19-41岁。孕周37-42周。顺产1420例,剖宫产986例。其中,发生锁骨骨折9例,发生率为0.374%,且均发生于阴道分娩,胎儿体重3200-4250g。本组孕妇的骨盆测量值均在正常范围。
  1.2 患儿临床表现 患儿表现为:哭闹,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患侧锁骨局部肿胀、淤血、骨擦音,严重者拥抱反射消失。发现骨折时间最早在分娩时助产人员听到骨折声的有7例,2例是出生24小时内经儿科医生常规的锁骨触诊发现,最后经X线摄片确诊。
  1.3 治疗及预后 4例患儿未做特殊固定,均于1周后骨痂形成,3周骨折端大量骨痂形成,6周随访已愈合。无一例出现外观畸形或功能障碍。
  2 原因分析
  2.1 解剖、生理原因 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部位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关。骨折位于胸部前上方,有2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凸,外半段向后凸,略呈“S”状,且内2/3较粗,中外1/3交界部相对较细,故此处易发生骨折。本组患儿骨折均发生于中外1/3处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新生儿骨质含矿物质少,骨强度低,易发生骨折。
  2.2 产科因素分析 (1)阴道难产,本组9例中有3例是肩难产。当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不配合、胎儿手抱肩,需行阴道助产术,虽然强行娩出胎头,但胎肩受阻,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下,造成肩难产。此时,若无经验的助产员使用暴力牵引胎头可引起锁骨骨折。(2)本组9例中有5例是持续性后位、枕横位时,手转胎头,但部分胎体未能完全转至与胎头方向一致,因异常受力,造成锁骨骨折。(3)本组体重大于或等于3500g的有4例,其中大于4000g的有2例。胎儿体重较大更易发生肩难产,是锁骨骨折的重要因素,大于4000g的更为明显。(4)接生手法不当,当前肩未充分娩出就过早抬后肩,造成前肩锁骨压在耻骨弓下,受力过度造成骨折。
  3 预防 (1)正确估计产道、胎儿大小,调节有效宫缩,严格掌握缩宫素使用的指针及使用方法,避免宫缩过强。重视难产的处理,对持续性后位、枕横位行徒手旋转胎头的同时,助手在腹部帮助胎体缓慢复位。(2)加强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助产人员技术水平,掌握正确的分娩机转。
  4 护理 (1)认真查体是发现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关键,出生后新生儿常规锁骨触诊,可早发现早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2)患肢日常护理,尽量避免过度外展、前屈、后伸及上牵患肢。(3)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耐心解释,向家属交代情况并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婴儿体位。喂奶时,采取有利于减少患肢活动的体位。出院后定期随访。
  5 小结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最常见的一种,与阴道难产、高出生体重、产力异常、助产手法不当密切相关,加强助产人员的培训,及时识别高危因素,提高助产人员技术水平,可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
  [2] 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6.
  [3] 冯琼,卓乐雯.产伤性骨折12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0):619.

推荐访问:产科 锁骨 新生儿 浅析
上一篇:[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管理
下一篇:一次性电子镇痛泵 胸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