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7 点击:

段晓亮,张洪琳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各类各级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明显进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看似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大学生共鸣。将“德法”课德育目标内化为大学生自身成长实际需要的营养,使他们真心接纳,及时有效地排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困惑,形成理性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法”课教学改革重点和难点。生命教育理念最初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他认为教育是融书本学习和人生体验于一体的过程,应当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生命教育的本质以唤醒个体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为基础,帮助受教育者认知自然生命、启迪精神生命和成就社会生命。笔者尝试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德法”课教学,在深化“德法”课乃至其他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做有益的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影响和引领青年学生,即全方面地帮助学生形成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1]。深化“德法”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但目前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重意识形态功能,轻生命价值目标

“德法”课核心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引导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基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应是“德法”课教学的核心议题,这自然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师授课,往往过分偏重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生命教育目标,由此导致服务个体生命成长的功能缺失,所以很难激发大学生个体心理层面的认同和共鸣。

(二)重形式轻内涵,科学和理性精神不足

大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伴随着生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否定既有的科学理论。然而不少教学改革往往重形式而轻内涵,浮夸和热闹有余,科学和理性精神不足。如果缺乏深层次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通,既不能有效地排解大学生实际生活的困惑,也很难达到从认识论高度使他们树立科学信仰的目标。忽略培养大学生理性质疑能力的教学改革,看似新颖有趣,实际上与生命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也难以有效地将思想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三)重视学生主体性,忽视教师主导性

传统思政课多采取自上而下灌输的授课方式,因无法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性而备受诟病。近些年的思政课特别是“德法”课教学改革,多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作为探索重点,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由学生研讨和讲课渐成风气,新兴的“翻转课堂”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主动性,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这种尊重和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改革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盲目构建所谓开放式课堂模式,忽略和淡化教师主导性地位,只会使课堂教学改革偏离正确方向。

(四)偏重理论逻辑,缺乏情感体验和共鸣

现有的“德法”课教材偏重理论逻辑和严密体系建构,教师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也容易延续教材侧重理论和逻辑的思维,却相对忽视大学生个体情感的体验和共鸣。情感的体验、升华和共鸣本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重要方法,缺乏营造有效的情感课堂,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很难使“德法”课教育真正触动学生心灵。

无论从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具体内容来看,生命教育与“德法”课教育都有诸多相通之处,借鉴生命教育理念有助于突破“德法”课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

(一)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联

两者均以成就和完善个体生命为根本价值诉求。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2]。生命教育理念最初是针对毒品蔓延、药物滥用和犯罪率上升等严重社会问题而提出,无论是唤醒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还是启迪生命智慧,关怀和改善个体生命生存状态始终是生命教育的根本诉求。包括“德法”课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思维起点,在发展和优化个体生命的过程中促进理想社会的构建,在建设理性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个体生命自由而全面发展[3],也是以完善个体生命为根本落脚点。

两者本质上都属于心灵教育和思想教育范畴。雅斯贝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都非常丰富,既包括一般知识性和实践性教育,也包括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后者无疑是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根本的属性。鲜明的思想性是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最大的区别。

两者在教育内容上有高度交叉和重叠的特点。在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德法”课教育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与生命教育很多内容都是非常契合的。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困惑的学业压力、情感纠葛、生命困惑、信仰危机、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其本身既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法”课的重要关注点。辩证地把握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逻辑关联,是生命教育理念突破“德法”课教学改革困境的基础。

(二)以生命教育拓展“德法”课教学的视野和思维

为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理念,很多国家和地区除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外,选择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既有的课程体系。我国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融入既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思维,有助于突破包括“德法”课在内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困境。就“德法”课教学而言,生命教育理念的启发意义主要体现为:

其一,将正确价值观引领与服务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若脱离个体生命感悟和体验,肯定无法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相信和接受。大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觉悟和生命价值的完善,既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目标,更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其二,尽可能解决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和挫折。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曾说,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危机[4]。据对160名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有36.6%的学生感觉大学生活压力相当大和比较大,这个比例相当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另有29.7%的受访者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感觉相当满意的仅占2.5%,一般满意占24%。“德法”课教师既需要关注基于特定年龄段和心理成长期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需要精准地把握和帮助每位大学生排遣成长中所遭遇的不同困惑和挫折。在点滴地解决大学生思想和情感困惑的基础上,真正成为能切实给他们提供生命关怀和帮助的导师。

其三,营造轻松、自由和平等的课堂氛围。相对轻松、自由和平等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理性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并非意味着放任学生自由发挥,导致因教师角色缺位而使课堂无序。总之,要恰当地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自主性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只有从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角度来科学设计教育目标,拉近与教育对象的距离[5],才有助于将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个体生命质量,进而成就生命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也应成为“德法”课以及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价值诉求。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创新和完善“德法”课教学实践路径,有助于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机和活力,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一)以生命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

开学第一课应该将如何适应人生新阶段作为落实生命教育切入点,着力于疏导和抚慰学生因学习生活环境骤变带来的压力和迷茫。讲授人生观专题时,重点阐明:用乐观态度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用正确的价值取向看待生命的伟大和平凡;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排解负面情绪。将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融入理想信念专题,用脚踏实地和艰苦奋斗精神砥砺学生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中国精神专题,注重从中国人独特的家国天下情怀,使学生认识到个体生命与国家存亡兴废的辩证关系。讲述家庭婚恋内容时,致力于用亲情、友情和爱情来唤醒日益被金钱和权力扭曲的生命观,用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来温暖和滋养生命。法律专题重点从道德与法律、情理与法律辩证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和武器,来维护个体生命权益和尊严。

(二)遵循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落实教育目标

基于心理教育的生命教育具有个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以受教育者完成复杂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转化才能得以实现,这就使得教育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因此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当充足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大学生的主体需求,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德法”课更是需要把握大学生基于特定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尊重生命存在和个体心理成长规律,用他们感兴趣以及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教育目标。

(三)以情感分享和体验,构建有效生命教育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考夫卡的场域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行为环境调节,行为环境是心理场和地理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对人类心理认知以及行为起重要作用。考夫卡场域理论对生命教育的启示在于,可以通过建构特殊情境影响受教育者心理认知和行为。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心灵教育和思想教育范畴,这就要求教育者既要有深度的理性分析和理论基础,更不可或缺的是基于特殊环境下的情感分享和体验。只有重视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共鸣,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感情,才能激发他们向善、向上,充满正能量。情感分享和体验的具体实践形式包括观看视频、实践考察、艺术表演和演讲辩论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最终目标是通过建构多元课堂教学情境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沉浸到某种特殊的情境场域,进而激发他们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

(四)注重培养理性质疑能力和探索实证精神

探索、怀疑、实证和理性,是科学精神不可分割的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理性质疑能力和探索实证精神,应该成为实现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的叛逆精神和探索欲望都很强烈,他们对于既有理论和成说本能地抱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与此同时也很难突破自身思维和视野的局限,形成科学理性的认知体系。教育者需要正视和尊重大学生这些心理成长规律和特点,不仅不应以简单的否定、压制甚至嘲讽的态度对待,反而应该鼓励和倾听来自学生的批评和质疑,对于其有失偏颇之处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细致耐心地予以纠正,对于合理之处也要给予肯定和褒奖,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得出科学结论。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师长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和他们沟通,而不是以真理自居,居高临下地训诫和灌输,只有平等地与学生开展对话和交流才有助于缓和他们的叛逆心理,培养他们理性质疑能力和探索实证精神。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德法”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性的课程,应该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最核心的突破点,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德法”课课堂,依据大学生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构建以情感体验和分享为特色的生命教育课堂,在培养大学生理性质疑和实证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目标落细落实。

猜你喜欢个体理念生命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关注个体防护装备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爆笑show(2016年2期)2016-04-11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3期)2015-12-04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How Cats See the World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推荐访问:思想道德 法治 教育理念
上一篇:气候变化准则与“双碳”战略潜在叠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后实用主义理论的课程建设——以皮肤管理与化妆品应用课程为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