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场域:大学语文协同思政的增效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5 点击:

蔡正栋

《大学语文》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融会多元文化的元素,对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以文化人”的优势,其协同思政的价值指向备受关注。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植根情意元素、进阶情意层级、浸润思政理念,营造协同思政的情意场域,在情意演绎中有效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和价值引领,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涵育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协同思政的根基是其兼有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课程属性,传授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提高文化内涵和文学底蕴,培育大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字词推敲、语句解读、篇章分析、经典欣赏等具体语境中关注学科认知、培养高阶思维,启发学生吸纳和提升思政意识。

(一)人文性和审美性赋予大学语文协同思政的情感功能

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审美性凸显对事物美好的领会和感悟,体现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评判。这两个特性表明协同思政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但它不是训示而是尊重,不是直白而是感悟,具有情感教育的特点。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大学语文》要结合课程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内容,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活动,将主流价值观念内化于课程与教学设计,处理好“人本”与“文本”关系,发挥文化形塑在课程思政中的浸润和感染作用,因而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需要植根和预设思政元素。教材是从社会文化选择出来的材料,在组织编排过程中必然融进社会主流意识、编者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挖掘和分析教材的思政基因,如政治认同、家国担当、道路自信、生态保护、社会关爱等元素,绘制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的思政图谱,进而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二)工具性和知识性赋予大学语文协同思政的母语特征

工具性主要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应用,帮助准确理解阅读材料,流畅表达心中意思,形成语境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表达的思维习惯。知识性指综合运用阅读、体悟、思辨、表达等大学语文学习方式积累文化知识和孕育语用技能。大学语文在知识传授和语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如,分析“武”字,《说文解字》解曰:“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止戈为武,就是文字学中的一个思政元素,结合当下中美两国关系和台海局势,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军能战止战的战略思想,既增加文字学常识,又训练辩证思维,加深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如,分析《我与地坛》中“地坛”的象征表达,“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即便命运坎坷,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史铁生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对生命的新认识,地坛成为精神家园的象征。象征的运用,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在体悟中给学生以生命教育。再如,解读文天祥《正气歌》中的浩然之气,作者历数史册上12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形成气势充沛的排比,展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正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积淀人文知识,又能培育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大学语文课程协同思政,帮助学生通过文化基因“内省”和母语情境“外化”的语言实践,在经验积累中提升言语品质,发展思维认知,形成文化自觉和自信能力[2],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健康审美情趣,不断地提升情意的层级,引导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因而情意进阶是课程协同思政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内驱。

(一)精神成长是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价值维度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提升学生正确使用母语的能力,也要担负弘扬优秀文化和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使命。从贯通小学到大学的语文课程整体看,学习任务群有不同学段的阶段特征,小学侧重语言“文字”积累、初中侧重语言“文章”练习、高中侧重语言“文学”赏析。大学语文则重视在具体语境中的专题交流、表达、省思和探究,强调学习主体的综合语用能力、高阶思维品质、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学审美水平的进阶提升。徐中玉在其《大学语文》(第11版)修订前言中认为:“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双重功能。”课程功能注定了大学语文是母语学习应用的“升级版”,因此大学语文必须落实“语文本位”和“高等教育”两个维度要求,既要姓“语”,也要姓“大”,兼具“语文”特色和“大学”风格,培养语用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健全人格,指引学生精神成长,通过内隐学习帮助学生成为有文化之根的有较高素养的中国人。

(二)情意发展是大学语文协同思政的路径依赖

语言交流、思维训练、审美欣赏和文化自觉,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培育学生发展关键素养的重要维度。每项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达成都依赖一定的情意场域,而融入情意发展的每个维度则是协同思政的路径。一是提升母语应用水平,关注语言交流的实践。大学语文重视人际交流的情感关系和语用能力,关注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要求在具体语用情境中明晰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二是提升思维品质,关注高阶思维培养。重视在复杂情境中推进学习者从学科知识习得向核心素养养成转变,引导学生在生活或职业情境中,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知觉体验,学习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在思辨批判中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三是体验审美创新,关注文学作品的欣赏。重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美,体验文学作品的形象美、情感美和结构美,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语言作品。四是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弘扬当代先进文化,体认民族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增强热爱母语文化的思想感情,积极拓展文化视野,为终身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情意”的“情”,可理解为情绪、情感和情趣。情绪,是具体情境的心理体验;
情感,指接触交往中的道德感和价值观;
情趣,是人生感悟的情调和趣味。“情意”的“意”,可理解为意象、意境和意味。意象,是蕴含思想情感的物象或事象;
意境,是意象组合所构成的境界;
意味,则是依托意象和意境表达的言外之意。[3]情意沟通体现理性和感性的协调统整,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支撑和催化协同思政的有效载体。

(一)隐喻理解助推协同思政的情意沟通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可以将人引入具体情境去理解抽象概念,把无法用身体经验直接感知的抽象概念映射到一个与身体感知运动系统直接相联系的具体情境,实现对抽象概念体验式表征。[4]具身认知隐喻性表明,学习是通过身体嵌入学习环境并与之动态交互从而建构知识和发展素养。这启示我们大学语文思政元素的解读适宜在特定情境中通过隐喻方式实现情意的表达和转化。好的情境对协同思政具有支持帮助和孵化促进的功能,其效果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感觉运动经验基础上所生成的对世界的理解与诠释,因而隐喻是协同思政的重要方式。它既是教师选择、加工和传递思政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将信息内化整合和外化践行的过程。学习主体感知思政资源的影响,根据自身体验作出比较、分析和判断,从而对情意作出吸纳或排斥的处置,在反复的吸纳和体验中形成主体认知积淀,推进身心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协同思政效果。因此,大学语文的思政元素多追求以感悟的方式融入教材的范文、知识、助读和作业四大系统。范文系统多以主题单元呈现,自然地成为情意沟通交流的载体。知识系统大多分解在单元前的导读、课文前的作者简介、课文后的探究练习及附录中,有引导情意认同的提示作用。助读系统正常体现在课文的注脚、富有启发性的评析和欣赏阅读链接中,对读者有情意场域的带入功能。作业系统一般指课后阅读拓展、思考和讨论,其提供的情意场域是大学生价值评判实操不可忽视的巩固应用的具体情境。

(二)情意沟通契合协同思政的心理机制

情意浸润的听说读写,需要师生提高共情体认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人格健全和价值选择,在情意场域中通过暗示和感染的方式协同思政。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隐蔽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自觉地接受信息进而做出同化或顺应的心理现象。如,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具体情境中暗示亲民的仁爱思想,分析这个思政元素的影响肯定比告白来得更加深刻,直接渗透学生心田。感染是个体对他人和情境自觉产生共鸣心理的反应方式。如,学习杜甫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设身处地进入角色深受感染,心理活动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从而受其爱国情感熏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伴随认同和模仿,认同与模仿是接纳隐性思政和外显具身体验的心理机制。认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迁移,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认可和趋同。如,学习余秋雨《都江堰》,作者高度评价“既具体又质朴”的政治实践是对“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的施行,引发读者认同李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功绩。这种共识,可促使思政在文化认同中自然地产生效果。模仿是再现他人一定的外部特征、姿态动作和行为方式。它不仅体现在简单活动技能,还体现在思想、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如,学习《赤壁赋》后,有学生在处境艰难时会模仿苏轼的潇洒超脱,这就是润物无声的思政效果,它在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角色获得中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思政特色的教材是科学设计课程和建构思政教育体系的必备条件,因为教学改革“改到实处是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思政元素,切合协同思政,需要抓住情意链接点,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关注情意内涵嵌入和情意场域营造,利用教材链接课程资源中的思政基因,便于教师系统地设计课程思政的支撑点、精准地匹配协同思政的催化剂。

(一)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情意的引领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重视情意沟通和目标设计,有助于正视个体差异,帮助青年学生懂得理解和尊重,基于正确的思辨达成社会共识。如,分析屈原的“死谏”与司马迁的“苟活”,明白在生命的两个极点之间还有无数选项,支撑现代人生命的力量可以是使命感,也可以是其他价值维度,这些都可以成为大学语文教材协同思政的情意内涵。在文化多元的今天,经过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能够产生共鸣进而扩大生命视野,理解生命的不同情态,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弘扬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5]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协同思政功能堪称孪生姊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徐中玉等主编《大学语文》(第11版)教材为例,教材提炼12个人文主题,启迪学生涵养仁厚博爱、自由平等、爱国敬业的价值观。12个单元中的思政元素,是课程培育学生人文修养和情感态度的切入点,也是唤醒学生内在向上的动力源。思政元素链接的情意,把价值理性和审美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审美中感悟道德力量,引领学生理解和认同作品的观点及作者的思想,激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站位的潜质和愿望。

(二)大学语文教材应重视经典的编排

遵循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规律,教材应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学生核心素养建构要求,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有序设计和安排思政元素,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品“进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是提炼人文精神的富矿。如,《论语》《孟子》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提倡仁爱,重视民本,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蒹葭》《湘夫人》表现生命的价值、幸福的获得在于追求的过程。《黍离》《无衣》则抒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英雄评价、《水浒传》的侠义行道、《西游记》的取经历练、《红楼梦》的荣辱兴衰,都可以和社会认知、人格修养结合起来,自然地协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扎根民族文化土壤。革命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应将内容组织和话语体系等指标纳入课程标准。如,鲁迅《呐喊》揭示了种种深层的社会矛盾,表现出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希望。《荷花淀》《百合花》充满诗情画意地表现了战争年代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白鹿原》《暴风骤雨》都再现了历史某一时段的革命斗争,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作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厚植民族自信、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活教材。如,《山乡巨变》《创业史》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社会制度优越性。《哥德巴赫猜想》用诗化的语言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面对冷遇、歧视、逆境带来的压力,把生命的顽强弘扬到极致境界。这些经典作品饱含丰富而积极的情意,实属大学语文协同思政的优质资源。

情意,既是教育必不可少的载体,也是师生的内在修为,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培育情意需要设计大学语文教学的情意场域,利用教材选文的旨趣,启发学生情意正向发展,关注和引导学生情知并进的学习方式。[6]它与情境教学的区别体现在更重视学生在价值观和理想信仰方面“正念”的形成,与知性教学的不同体现在更重视情知协调统整的具身认知思想。

(一)营造情意场域协同思政的操作步骤

大学语文协同思政需要明确教学的靶向,在“情”的感染和“意”的认同中完成价值引领的任务。“情”和“意”存于具体情境,离开“情”,知识也就只是符号,其蕴含的“意”就没有着落,因而情意场域是有效协同思政的源泉。教师必须能够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定位其在课堂中的“坐标”,帮助学生完成情感体验和理性沟通。具体操作可分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披文入情”,以意化境。阅读了解课文,把握和选择教材积淀的情意,并从内心深处感知体验。教师适度掌控情感基调,联结教材的思政基因,伴随学生的情感态度进入文本意境。第二步是以境激情,动情品意。抓住学生心理期待,分析课文语境,借助气氛烘托、悬念设置、感情渲染等方法,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求知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沉浸在情意场域。[7]第三步是“多情”共振,深情悟意。经过入情的阅读、导情的提问、激情的想象、抒情的讲述和缘情的研讨,借助想象把枯燥的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与个体有情感触点的意象,帮助学生将情感融入意象叠加的场域,产生深情共鸣或深刻批判,在情感和思维的碰撞中领悟课文作者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第四步是潜心会文,升华情意。通过入境悟意,活化教材的情意,学生在探究、感受和交流中反思并形成思维导图,体会教材潜在的情趣、意味和理脉,在迁移中实现个体认知和课程内容的融通,提炼升华为价值理念。第五步是拓展应用,潜移默化。在拓展应用中使文本的“意”得到最大限度的丰富和深化,透视文字背后的哲思,陈述问题本质,帮助学生寻找、发现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达到巩固迁移的目的,自然地在情意场域中实现协同思政。

(二)建构情意课堂协同思政的基本策略

情意课堂是设有情意场域的课堂。建构大学语文情意课堂,需要教师自觉培养课程领导力,明确课程和协同思政的评价指标,按照教学的逻辑,把握营造情意场域和落实协同思政的策略。一是精选思政元素。挖掘教材思政资源,选择合适情意信息,找准动情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环境,寻求心灵间的契合。如,《哀郢》《登高》《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等篇目教学可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
《谏逐客书》《西厢记·长亭送别》《桃花扇·骂筵》等篇目教学可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
《正气歌》《小狗包弟》《钓鱼的医生》等篇目教学可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样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成体系地影响学生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二是设计“立象尽意”。“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或事象,就是意象。“立象尽意”把抽象无形的“意”附丽在具体有形的“象”上,具体生动、形象含蓄、曲尽其妙地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通过语言描述启发想象,在具体语境中体味字词的细微差别,品味文本涵意,生成鲜明意象。展示渲染情意,借助新媒体的图文影音形象地呈现具有趣味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的思政元素,从声、形、光、色等不同角度使学生得到多重感官刺激从而获取情意感染。三是追求“意会情移”。“意会”是一种由“言”经“象”知“意”的思维过程,是意象、意境、意蕴的心灵交汇,是一种阅读高峰体验的心流,没有“意会”,就没有真正的认知阅读和协同思政。“情移”是情感的迁移和升华,是态度倾向和价值信念的表现。从意象理解升华到人情练达,因“意”生“情”,意会而情移,有利于师生融入情意场域。“意会情移”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情意目标设计,把教材蕴涵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情感、理解他人情感、挖掘教材情意并参与互动交流。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激活已有的包括并未意识到的知识经验,获得适合自身状态的体验感悟,接纳新知,内化共鸣,达成思想共识。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百家争鸣”,从起始阶段“大一国文”,到随后“大学国文”,再到现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始终饱含经典传承、人文积淀和价值引领元素,“文以载道”使大学语文带有较强的思政基因。[8]课程特点使其协同思政功能在情意场域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享受思想濡养,在文化自觉和语文思辨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

猜你喜欢情意大学语文场域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1期)2022-04-19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快乐作文(7.8年级)(2019年8期)2019-09-22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3期)2019-09-10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心愿之选时尚北京(2017年1期)2017-02-21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2期)2016-12-01推荐访问:增效 情意 协同
上一篇:梦想造就雄鹰
下一篇:大山深处钻机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