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幼儿积木游戏活动——以《鳄鱼爱上长颈鹿》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8 点击:

广东省广州市儿童福利会幼儿园 缪 洋 林玫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提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建议。在积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问题可能是幼儿根据观察自发生成的,也有可能是伴随着幼儿动手操作而产生的,亦或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巧妙设计而来的。无论问题以何种形式出现,教师都应适时地引导、鼓励、支持幼儿大胆联想并猜测问题的答案,助力幼儿动手解决问题,发展其初步的探究能力。基于此,教师巧借绘本《鳄鱼爱上长颈鹿》铺设问题情景,对教学活动进行大胆设计与创新,尝试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幼儿积木游戏教学实践。

1.问题解决的定义

我国著名学者袁维新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界定了其概念内涵,他提出“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活动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解较为一致,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四至七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总的来说,各阶段的名称不是在表述上有所差异,而是针对问题的不同对某一阶段进行了细化,但描述问题解决一般心理过程的理论模式都非常类似,可总结为五个阶段:发现问题→表征问题→选择恰当策略→应用策略→评价反思。

培养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不能脱离具体的学习活动。本研究将问题解决引入幼儿积木游戏教学过程中,就是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以及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自发得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尝试和探索,不断修正并完善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提出可能假设—选择合理假设—验证假设”五个步骤。由于幼儿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且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在实施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幼儿积木游戏活动时,应将问题解决的教学步骤与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幼儿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因此笔者在问题解决的活动步骤中加入“修正方案,完善作品”环节,以加强幼儿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坚持性(见图1)。

图1.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幼儿积木游戏活动步骤

以往的积木建构活动都是采用以图片、视频、情景故事为主的导入模式——幼儿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物体的典型特征,或以情景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建构。这种教师“直截了当”地给出建构主题的活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笔者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教学步骤(见表1),设计了大班积木游戏活动“鳄鱼爱上长颈鹿”。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问题设计得恰当与否将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果。《鳄鱼爱上长颈鹿》是一套故事情节幽默逗趣、画面可爱童趣、蕴含生活化问题的绘本图书,分为《鳄鱼爱上长颈鹿》《搬过来,搬过去》《天生一对》等,共五本。绘本以小小矮矮的鳄鱼先生和挺拔美丽的长颈鹿小姐为故事的主角,将“爱”这一永恒的主题以幽默童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受此启发,教师节选绘本《搬过来,搬过去》中的故事情节,创编出新的游戏故事,通过演示文稿呈现出由于鳄鱼和长颈鹿身高的差异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长颈鹿在鳄鱼的家里会撞到天花板、鳄鱼在长颈鹿的家里够不到餐桌等,这给它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当看到这些幽默童趣的画面以及故事人物呈现出来的巨大反差时,幼儿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时教师适时地抛出问题:“鳄鱼和长颈鹿非常苦恼,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解决这些难题,你们能想出让它们快乐生活在一起的绝妙主意吗?”此问题的设定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契合,因为幼儿和大人在一起生活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2.分析问题,启发幼儿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研究表明,问题的表征建立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而问题的适宜表征对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幼儿充分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兴趣的驱使下,幼儿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随之出现了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比如,幼儿会想到给鳄鱼和长颈鹿的双人床上安装一个滑滑梯(鳄鱼可以通过滑滑梯从上铺滑到下铺);
鳄鱼比较矮,可以做一张自由升降的“电动座椅”以便鳄鱼可以和长颈鹿一起吃饭;
可以为鳄鱼和长颈鹿建一座游泳池,鳄鱼和长颈鹿都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样鳄鱼和长颈鹿就可以一起聊天了……

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对问题进一步解释,加深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启发其将问题的关键聚焦在“生活在一起”上。另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通过积木来“消除”两位主人公的身高差,从而帮助鳄鱼和长颈鹿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3.倾听想法,引导幼儿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

不同的幼儿对问题的理解不同,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相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倾听者”的角色,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聆听幼儿有创造性、有趣味性的方案及想法,并给予正面的回应,以便在搭建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指导。教师要鼓励和引导每位幼儿都参与其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应过早地、直接地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建构(见表2)。

表1.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教学步骤对照

表2. 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案汇总

为了让幼儿对鳄鱼和长颈鹿的外形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出示鳄鱼和长颈鹿的KT板照片,并提出搭建要求:幼儿所建构的空间要适合鳄鱼和长颈鹿共同生活,搭建时要以KT板照片的大小作为测量标准。

4.动手实践,支持幼儿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动手实践是实现幼儿想法的必备步骤。幼儿带着“让高大的长颈鹿和矮小的鳄鱼能生活在一起”的任务,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积木材料,为长颈鹿和鳄鱼搭建房子、花园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观察者”的角色,重点关注幼儿的搭建行为、互动和交往行为等。比如,教师观察幼儿搭建两个不同空间和大小的物体时使用了哪些建构技能;
观察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当幼儿的搭建行为停滞不前或者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还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采用适合的指导策略,启发其进行下一步探索。

图2.高科技的房子

图3.功能齐全的房间

由于教师在动手操作之前提出了要求,于是在搭建过程中,幼儿会主动拿着鳄鱼和长颈鹿的KT板照片对作品进行比较,根据照片的大小不断修正和调整作品。当所有小组完成搭建之后,教师发现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比如,一大一小的“双人床”、有自动浇水装置的“花园”、安装了感应装置的“天窗”等。

5.分享与评价,鼓励幼儿讲述作品或搭建思路

在问题解决之后,幼儿尝试对作品进行说明或讲述搭建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其实就是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回顾与再现,这使幼儿更深层次地理解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应创设一个自由、轻松的分享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况且,在成人看来简单、普通的作品,对幼儿来说往往蕴含着“特殊的含义”——比如,幼儿在鳄鱼和长颈鹿的床头上放置几个用小颗粒塑胶积木搭建而成的大小各异的“作品”,教师和同伴都猜不到“作品”的名称,听完幼儿的分享才知道这些“作品”是“闹钟”“蓝牙音箱”“跳舞机”,这可真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房间啊!

分享与评价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却是幼儿获取经验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分享者”而言,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而且还获得了自信心、认同感和成功感;
对“评价者”而言,幼儿观察和分析完作品之后再进行评价,从中能获得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建构的灵感。

图4.一大一小的“双人床”

1.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活动以社会交往类绘本故事为线索,使幼儿沉浸在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畅所欲言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当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时能主动修正方案,进一步完善作品。幼儿在“用脑想”以及“动手做”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和精细动作

本活动的操作材料为小颗粒积木和木头积木,均属于低结构玩具,操作性与可塑造性很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搭建了房子、花园等作品,运用了平铺、拼搭、垒高和围合的建构技能。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搬运木头积木、取放小颗粒积木,以此促进拿、抓、按压、拔等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3.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积木具有随意组合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当幼儿听完绘本故事之后,就会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为长颈鹿和鳄鱼解决由于空间与高矮差异而带来的困扰。幼儿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中创造性构思——对积木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因此创造力也得到了有效发展。

4.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及观察力

游戏开始之前,教师提出了要求,要用图片去检验幼儿建构出来的空间能否满足长颈鹿和鳄鱼生活的需要。幼儿要依据任务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操作,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专注度;
同时,幼儿会反复地拿图片去检验自己的作品能否满足长颈鹿和鳄鱼生活的需要,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与观察力。

5.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首先,绘本故事传递了“爱需要勇气和坚持不懈的信念”的爱情观,虽然5~6岁的幼儿还不理解爱情的含义,但在他们看来,“谈恋爱”和“交朋友”是一样的,就是如何和身边的人成为好朋友。相信长颈鹿和鳄鱼的故事也会给他们启发;
其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困难,有的是搭建不成功,有的是与同伴发生矛盾,有的是需要通过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有的是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问题解决的这一过程为幼儿在社会领域的学习创造了机会、提供了条件。

总的来说,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幼儿积木游戏活动实践,遵循“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引导幼儿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幼儿动手操作、验证方案(修正方案,完善作品)—分享与评价”的步骤,有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积木建构的水平,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大有裨益。此外,大班积木游戏活动“鳄鱼爱上长颈鹿”提供了“问题解决”的范例,对开展积木游戏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长颈鹿鳄鱼积木这块积木能给我吗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1年4期)2021-07-20星钻积木玩具世界(2020年4期)2020-11-16不要小看长颈鹿红领巾·探索(2020年2期)2020-05-19长颈鹿的烦恼故事大王(2018年11期)2018-12-18鳄鱼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4-01长颈鹿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2期)2017-02-16长颈鹿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2期)2017-02-16鳄鱼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6年11期)2016-12-10有趣的积木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6期)2016-05-14鳄鱼为什么哭中华家教·幼儿版(2016年5期)2016-05-14推荐访问:长颈鹿 积木 为例
上一篇:过年记事
下一篇:高校朋辈辅导的育人价值与实践探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