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川之“舞”,融于文化,传于生活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高雯雯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110168)

根据我国秦置县时期留存的和保护传承下来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物资料文献记载,井陉县在秦朝置县至今已留存2200多年的文化历史,有着我们传承下来的“千年古县”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不仅在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上丰富多彩且作品种类颇多,而且还有十分深厚的民族文化与传统历史资源。例如在《太平寞宇记》:“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太行井”这一历史名称形象和准确地展示整个太行县域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除此之外,在《述征记》和《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曾经有所谓的记录,井陉为古代太行八大要塞之所在地,为古代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境内崇山峻岭且其北部地势险要,是沟通华北太行山南北交通的要脉,也是我国古朝历代重要军事战略要地,因此“井陉”这个名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直传承到现在。由于地处山水交汇的要塞,燕赵文化与三晋时期中华文化广泛的交流,所以艺术文化在井陉大地进行天然的完美融合,文人、学者和当地民间艺术家等能者层出不穷,逐步发展形成了积淀深厚的乡土特色文化和艺术,戏曲歌舞、棋琴书画、花灯、面塑、陶瓷等也吸引着各地的注意,最让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是以“拉花”为代表的“竹马”、“旱船”、“抬杠”、“社火”、“跑驴”等这些有着民俗美的艺术,不仅品类繁多而且其风格别致。

明代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迁徙和移民,传入一部分外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井陉落地生根发芽,由此衍生出多种关于“拉花”称谓的解释,有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的过程中因地形复杂导致人们步伐艰难所形成的舞蹈称“拉花”,也有一部分人说拉花是因战乱导致人们流离失所逃荒迁徙中形成的舞蹈是“拉荒”的谐音,又有人说因为舞蹈中的一个女主角名字叫“拉花”面对其爱情和生活经历而改编成的舞蹈从而把它取名为拉花。现如今井陉也有着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流派沿袭,尤其是以独特魅力的东南正、庄旺、南固底等为主要代表性的拉花流派。

舞蹈蕴藏着古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传递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艺术意义,就像诞生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的“太行奇葩”艺术,其中的各种舞姿刚柔并济、新颖舒展、抑扬迅变,最比较鲜明的特征是舞蹈的动作姿态向前必倾、向后必仰,其中主要舞蹈动作有“拉”、“推”、“蹲”、“晃”、“碾”,另外,还有“转”、“翻”、“拧”和“倾”等,这些舞蹈动作共同地组合形成拉花的舞蹈艺术风格特点。其中“拨林上山步”,用前俯后弓、拧肩膀和撇脚等简单而又有技巧凝练的劳动拉花作为舞蹈艺术语汇,展示小脚的妇女在崎岖荆棘丛生的艰险山路上苦苦摸索行进的真实身影和活动姿态;
“雁南飞”舞蹈动作就是通过舞者肩部和手腕起伏的一个动作,形象而准确地表现模拟一只大雁展翅高飞的一种身影活动形式;
“拉弓扇”用以表现的是射箭的一种身影活动形式来作为主要艺术素材,勾勒了一幅当时农民群众艰苦狩猎的真实劳作生活的画面,每看一次都会给人带来新的印象和收获[1]。

色彩性极为强烈的“拉花”,其中舞曲和音乐不仅包含河北民族传统吹歌的特殊韵味,还蕴含古代寺庙音乐、宫廷民间音乐等色彩,不同人物在拉花舞蹈中表现的动作形式和表演方法的多元化,与之相对应的是音乐表演风格的多元化与丰富性,音乐节奏鲜明,寓喜于悲,哀忧合合,凸显悲凉、刚劲、豪迈的艺术风格,让人不禁拍掌叫绝、久久回味。现在的拉花既能够长久保持其民间传统的艺术风格,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文化氛围,从而丰富完善舞蹈艺术的情感,展现舞蹈思想的张力。

太行风情,古陉新韵——井陉拉花是一种活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井陉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中力量塑造起“国字号”的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井陉的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开展以井陉拉花为龙头的民俗旅游文化。因其发展,必须重视交通的便利,在2020年又修建了属于井陉太行的“天路”,形成一带三舍串九景,游客寄乡情山居,同时可忆梯田农耕,展观山石林翠的旅游景观。之后又充分利用井陉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比如南部的“苍岩山”,西部的“仙台山”,北部的“挂云山”,东部的“秦皇古道”,中部的明清古村落和宋代古城,以及金华寺、东天门等诸多景区胜景,这些古老的历史古迹融合井陉深厚的文化内涵促成河北省最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

2020年,因疫情影响,导致井陉剧团的生存和发展遭到严峻挑战,人民群众的欣赏审美也发生变化,严峻形势促使井陉县开拓探索创造出一种新的表演模式——实景剧,《梦回吕家》这部新型剧以吕家古村落为主要流动舞台,引用文化遗产晋剧和拉花让其自然景观与传统人文艺术完美融合,随着故事情节递进,带领观众真正实现“移步换景”,且通过多种方式的互动让观众更好地拥有以演员为身份的体验,在游览和观赏中领略剧境的独特艺术魅力。表演《梦回吕家》实景剧的演出成功,也让这些非遗舞蹈艺术从传统走到新的舞台[2]。

在井陉拉花舞蹈与我国现代化的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融合与发展下,传统文化的创意和我国现代传播的互融示范基地也被建设起来,同时把井陉拉花这个“久居深闺”的绣球抛向世界各地的优秀民间艺术中,以井陉拉花舞蹈为主线汲取各地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化,给井陉增添多种色彩。在拉花文化发展过程中舞蹈文化的一部分也转化成经济资源,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增加拉花舞蹈文化创意的衍生品,比如把拉花舞蹈中具有特色的动作或造型设计成主要图案,之后做成邮票、书签、明信片、工艺品等向外宣传,也有通过对井陉拉花服饰、造型动作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设计出具有拉花元素民族特色的原创性的软装饰。

首先,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以石家庄大剧院、丝弦剧团、西柏坡纪念馆等建筑群为思想引领,建设了各级种类的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等,打造出一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宣讲与实践基地,呈现出了地区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为其传播发展提供了空间的载体。

蔡玉霞和张国林编著的《井陉拉花》一书开启了拉花学术界深入研究拉花的理论之风,吸引大批先驱学者深入关注和学习拉花。之前主要由老一辈民间艺术家通过对于家人的家族式传承以及青年学者言传身教方式进行传习的,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发展,我们的文艺团体、协会和社区的文化所也开始积极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始鼓励不同的文化传承者积极开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宣讲普及教育和文化工程课题的研究[3]。之后在2009年当地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和社会资金的帮助支持下,设立皆山中学、东南正村等八个单位作为拉花爱好者的培训基地,其中每年都对于拉花爱好者群体进行免费的培训宣传教育。2020年河北邀约活动开始以井陉旅游为目的“井陉&景行”大型采风活动,许多学者又一次开始学习井陉拉花的热潮。

井陉拉花的舞蹈被学校引入并融合到课堂,开始在学校内进行演唱、表现、舞蹈“三位一体”的教学课程和模式,每年都会在学校内开设“拉花艺术编创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同时以拉花舞蹈为主要元素而精心设计一些课间操,像石家庄四十四中学的“拉花课间操”就是这样作为它的校园文化特色在不断地传承和引导着学生们去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艺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井陉拉花专业性的体态动律与技术技巧的练习,同时也要在拉花的舞蹈特色、人物角色、服装、道具的学习下了解各个流派的区别异同。井陉拉花舞蹈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既能够消除人们身体上的疲劳紧张感,又能够减轻人们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当地人民也把井陉拉花的单一舞蹈动作融入到广场舞之中,并运用扇子、花瓶、伞等常见的拉花道具给舞蹈增添别样的魅力,使井陉拉花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在大众群体中得到推广普及。

经过多年的发展,井陉拉花不但参加了昆明世博会、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上海世博会等艺术展演,而且在每年春节拉花表演艺术团也经常都会受邀到中国北京各地景点参加诸如龙潭龙山庙会、地坛龙山庙会等的艺术表演。井陉县也通过定期举办文艺艺术展演和文艺艺术比赛的多种形式对其文化进行传播和继承,两年一度的“拉花文化艺术节”也拓展了文艺演出的发展空间。通过各种方式汲取“拉花”的各类素材创作出了多部精品舞蹈剧目,如《咱去西柏坡看亲人》《越扭越精神》《乐婆婆的心事》等剧目,是立足于社会实际状况下对旧有的表演模式进行突破,加入多元化和现代化元素将舞蹈情节设计丰富化、舞台化,从而更加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向全世界展示和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风采。

井陉拉花作为汉族民间舞蹈中是极其绚丽的一朵陉川奇葩,在保留自身原有的舞蹈动作精华的基础上又强化其风格,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融合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气质文化,给自身注入新的血液展现了奇丽多姿的风貌。同时在学习与享受生活当中也充分借鉴别人之长,以现代意识的保护进行传承与总结发展,拉花舞蹈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主要是基于我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比向往和孜孜以求,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他文化艺术相辅相成,并且历史性地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井陉拉花舞蹈新时代井陉拉花传承与发展的思考艺术品鉴(2021年3期)2021-04-24河北民间舞蹈井陉拉花在高校推广与传承的策略研究河北画报(2020年16期)2020-09-16学舞蹈的男孩子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冰上舞蹈搭档疯狂英语·新策略(2019年11期)2019-12-18舞蹈课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水与战争之三 井陉之战中国三峡(2016年9期)2017-01-153D打印咖啡拉花只需10秒 图案任选食品界(2015年9期)2015-09-23咖啡拉花的逆袭海峡姐妹(2015年8期)2015-02-27井陉西元墓地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1年5期)2011-11-24推荐访问:文化 生活
上一篇: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的美声唱法风格演变
下一篇:此刻,临津渡(外一首)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