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优质水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钮信晓

(南阳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河南 南阳 473056)

2020 年,淅川已发展软籽石榴、柑橘、黄金梨、大樱桃、桃、杏李、猕猴桃等生态水果30 余万亩,总产量35.8 万t,总产值26.5 亿元。其中软籽石榴5 万亩,产量1 万t,产值5 亿元;
柑橘5 万亩,产量10 万t,产值2.1 亿元;
黄金梨1.2 万亩,产量2.4 万t,产值3.6 亿元;
桃1.5 万亩,产量3 万t,产值4.5 亿元;
猕猴桃4.5 万亩,产量4.8 万t,产值5.1 亿元;
杏李等其它水果13.5 万亩,产量14.6 万t,产值6.2 亿元。打造5 000 亩以上示范基地3 个,千亩以上基地15个。培育水果龙头企业5 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5 家。全县有5.4 万亩果园获得无公害基地认定,有1.6 万亩果园被认定为绿色有机果园。淅川猕猴桃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殊荣,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

2.1 地理位置。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南阳盆地西缘,鄂、豫、陕三省七县结合部。地理坐标东径110°58′~111°53′,北纬32°35′~33°23′。

2.2 地形地貌。北部和西北部属秦岭东延部分,伏牛山南侧,西部和西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东南部为丹江口水库。全县境内山岭起伏,丹、灌、淇、滔、刁5 条河流贯穿全境,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2.3 气候。淅川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县年平均气温15.8 ℃,极端最高温度42.6 ℃,极端最低温度-13.2 ℃,≥5 ℃的积温5 500 ℃以上,无霜期228 d,年平均降水量为804.3 mm,蒸发量为1 743.8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10 ℃的日期为235.3 d。

2.4 土壤。北部多为古老变质岩,多为黄棕壤亚类的砂石土,土层较厚,肥力较高,中性偏酸;
南部多为沉积岩,以石灰为主,土壤多为黄褐土亚类的石碴土,土层较薄,保水保土性能差,表层碳酸盐反应不明显。丹江、灌河中下游,主要为沉积变质岩,土壤除黄棕壤外,还有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区内土壤多为酸性到微碱性,pH 值5.5 ~7.5,一般无石灰反应,黄棕壤占主要地位。

2.5 水文。淅川境内有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淅川县浅层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平均每平方公里含水量为12万m3,储量占全县地下水的74%。全县区内河流众多,全年均无封冻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充足的灌溉水源。

3.1 地域优势。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是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服务南水北调大局,大力推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采取工业上大刀阔斧砍掉污染企业,农业上以有机肥替代化肥,采取减量、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措施,以保护水质。近年来淅川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载体,全面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推动淅川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严格的保水要求和环保制约,造就了淅川的好山好水好生态,催生出了优质、健康的好水果。

3.2 资源优势。淅川处于南北过渡带,优越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使淅川成为软籽石榴、大樱桃、猕猴桃等水果最佳适生区之一,抗冻害、日灼和病虫害能力强。境内五河一库是天然的温湿度调节器,山河错落能较多的吸收太阳能,冬季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团南侵,春秋东南来的暖湿气团顺河爬升,热量资源丰富,形成冬不严寒、夏不酷暑的温和气候。山区小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适宜林果业生长。生产出的水果内在品质优良、口感好、微量元素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3.3 政策优势。淅川县区位特殊、功能特殊、责任特殊,是河南省确定的乡村振兴四个重点帮扶县之一,处于政策洼地,得到了国家、省、市的政策及资金的倾斜。2020 年,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呈报的《关于呈报亚行贷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宛发改外资[2020]489 号)批复同意实施。内容包括:一是淅川县林果业绿色发展工程:实施节水灌溉面积3.85 万亩,建设水源及输配水工程、水肥一体化工程、田间灌溉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电力工程及辅助用房等;
二是发展淅川县水果保鲜库建设工程,新建水果保鲜库53 座,其中单体储存量200 t 的保鲜库35 座、500 t 的17 座和5 000 t 的1 座,配套建设电力、制冷及辅助设施。

3.4 交通优势。淅川境内有宁西、蒙华二条铁路交汇,三条高速交汇(沪陕高速、三淅高速、即将建设的武西高速贯穿全境),五条国道(G312、G209、G208、G345、G241)、三条省道(S328、S329、S527)交汇,是豫鄂陕毗邻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乡镇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淅川县距南阳机场、高铁站120 km,距郑州、武汉、西安国际机场350 km 以内。淅川已成为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汇地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发达的道路系统为人员往来及物流运输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4.1 政府重视。淅川先后出台下发多个文件,以加快水果产业发展步伐。2016 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淅川县有机农产品培育认证三年行动计划》[淅政办(2016)53 号]文件,推动淅川县获得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区。2017 年中共淅川县委办公室、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布《淅川县支持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淅办(2017)35 号]文件,扶持林果产业,并配套实施财政扶持、信贷支持、品牌认证奖励、基地建设奖励4 项政策,县财政每亩最高扶持资金额达2 500 元。同时,淅川县整合涉农项目,重点支持林果产业发展,做到“基地建在哪里,项目就跟进到哪里”,实现水利、电业、交通等项目全覆盖。2021 年浙川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发《浙川县林果产业管理补助办法》[淅乡振组(2021)9 号]文件。对发展的软籽石榴每亩补贴500 元,对发展的杏李、大樱桃、黄金梨等水果,每亩补贴300 元,政府统一采购为果农每亩补贴200 元生物有机肥。并整合涉农项目重点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好奖补资金,解决林果管理资金匮乏的难题,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县财政每年投入林果补贴资金6 000 多万元。

4.2 打造品牌。2018 年,淅川县人民政府和河南两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芒种品牌管理机构共同打造“淅有山川”区域公用品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品牌推广、品质认证、包装设计方面给予一定奖励,鼓励推广使用“淅有山川”品牌,实现品牌共创、渠道共建。对全县果苗、果园、果品、销售制定管理台账,实现产销全程可追溯质量体系管控。建立健全产品标识、产品质量信誉认可等服务,打响淅川有机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引领水果行业健康、高速发展。

4.3 打造龙头示范基地。积极培育生产、保鲜贮藏、冷链物流、深加工等龙头企业,规范土地流转、租赁经营,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连片化种植、模式化栽培、绿色标准化生产、生态化管理,建设高标准的样板示范工程,引领带动水果产业良性发展。

4.4 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选派5 名专业人员到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的科研单位上挂学习。聘请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大等省内外林果专家作技术顾问,针对不同乡镇的产业特点和果农需求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抓住省林业局对口帮扶淅川的机遇,把省林业局选派的20名优秀科技干部分包到各乡镇,实现全县15 个乡镇省林业局技术人员全覆盖。二是在水果管理关键环节,组织技术咨询、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培训“县、乡、村、户”四级科技明白人。2018 年以来,淅川县组织技术培训50 次以上,培训人员15 000 多人次,初步实现了“培养一人带动一户、培育一户带动一组、发展一组引领一村”的目标。三是招聘60多位“土专家”组成林果技术服务队,开通服务热线,及时解决林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四是为软籽石榴、杏李、核桃、大樱桃等水果制作二维码和印制宣传画3 000 多份,在偏远地区发放,实现村、组和林果基地林果宣传画全覆盖,农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扫描就知道林果管理技术,开创淅川水果技术推广新模式。五是建立微信群,把水果专家、种植大户纳入其中,由专家建立水果管理月历,定期发布当月管理要点。对于出现的疑难问题,种植户可直接通过微信视频求助专家。

4.5 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巩固完善水果产业基地的土壤改良、水、电、路、滴灌系统、保鲜库等基础设施配套。累计进行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3.2 万亩;
建设灌溉排水设施1 240 余处;
建设保鲜库84 座,贮藏量达3.5 万t。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改进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4.6 全方位拓展销售渠道。一是由县龙头企业带队,定期在北京市举办水源地优质农产品进京推介会,在淅川县举办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提升淅川特优农产品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二是借助结对帮扶平台、对口协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消费扶贫平台,让果品走进企业、校园、机关、社区、超市。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宽林果产品销售渠道。

5.1 品种布局不合理。部分果园现有树种、品种选择不当,防病、防冻能力不强等;
部分果园品种布局不合理,阴坡、阳坡、风向选择不合理。

5.2 果园管理不到位。部分果园没有做好果树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这些果树虽然结果,但果品产量低、质量差,部分苗木长势弱,经济效益低。

5.3 销售压力大。水果上市集中,不能形成错峰销售,保鲜库设施不足,造成果品积压,产生巨大损失。

5.4 销售分级不合理。部分果农在销售时没有挑拣分级,以次充好或优次果品混装,影响销售口碑。

5.5 深加工能力弱。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水果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6.1 开阔视野,进行前瞻性规划设计。结合淅川县十四五总体规划及产业政策,根据气候、土壤等资源特色和生态类型发展水果业,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发展适生、优质品种。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形成拳头产品。加快建设具有优势与特色的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各具特色的果业开发基地。

6.2 加快对低效果园的升级改造。对低效果园进行品种更换、改良升级。采取配方施肥、松土除草、清除病源木、留优去劣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对管理不善的果园,根据意愿,可采取托管、承包、“四变”(即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模式,将包袱变成宝库。

6.3 提高科研、深加工能力。搭建公共创新平台,制定优惠政策,调动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支持龙头企业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持,开展技术合作共享,建立果品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围绕水果深加工的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水果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种植、加工、包装等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高端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产品影响力,打造行业高端精品品牌。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将初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以水果深加工为重点,开发果汁、果片、果酱、果酒、果脯、罐头、果粉等特色新产品,有效降低果品库存,拓宽水果业发展领域,提高水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6.4 建交易市场。依托县城区位优势,建立水果交易批发中心。完善市场、仓储、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邀请区域内外客户入驻,推动产品现货交易中心进行线上线下交易。打造产业窗口,提升产业形象,激发产业创新创业活力。

6.5 三产融合发展。明确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拓展水果业在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建成以水果种植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主体,以文旅观光为支撑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形成功能合理、配套完善、错位分工、优势互补、有机连接、三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区域经济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淅川淅川县林果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中国水土保持(2021年11期)2021-11-12淅川兰沟墓葬区M12 和M25 发掘现场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2020年8期)2020-11-03淅川县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01-09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2019年6期)2019-06-27“生态淅川”建设中的人大力量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淅川县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淅川:教育事业在人大监督中结硕果人大建设(2017年12期)2017-03-20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制作(2017年22期)2017-02-02开展双创行动 壮大林果产业甘肃林业(2016年2期)2016-11-07推荐访问:淅川县 对策 现状及
上一篇:蓝莓园里绘出农旅融合美好“蓝”图——访重庆市合川区伟燚李子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张红
下一篇:夏红薯田耕作和施肥技术的探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