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散文阅读教学中优化问题链设计的策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 叶苏琴(上海民办恒洋外国语学校)

“问题链”是指一组以教学目标及内容为核心,由点及面、层层递进所设计的教学问题组,这些问题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是师生围绕环环相扣问题情境所展开的探索与实践。“教学问题链”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策略,得到了极为广泛与充分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问题链,不但能够有效增强教学问题的教学效应,对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发散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同样大有助益。

1.内涵

“教学问题链”,指的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或可能生成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一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系统性问题组,以此来活跃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把握知识内容,实现深度学习与高阶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问题链”并不是教师提问、学生解答叠加,而是以师生双方为核心,以问题情境为基础所进行的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学习和发现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问题链”,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展开深度学习与高阶学习,这对深化学生的语文认知与阅读理解具有极为关键与重要的教学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教学问题链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效学习的策略;
对于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体现教师教学素质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学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

2.特点

设计教学问题链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路径,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指明方向。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设计教学问题链时,就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能力设计多种类型的有效问题,并要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发散性,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深度思考与主动探究。因此,教学问题链的设计就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特征:一,发人深省;
二,言简意赅;
三,目的明确;
四,结构严谨;
五,灵活多样。

1.点状辐射式教学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普遍都具有“形散神聚”的文章特点。为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问题链时,便可以此为主要依据,设计点状辐射式的教学问题链,即以文章中的某一中心点为核心,设计一个教学主问题,并围绕其向外进行辐射,建立起若干个具有强关联性的子问题,以此来确保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能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网络,实现对阅读内容的全面把握与深度理解。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关键点意识,准确捕捉文本内容之中的关键与核心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思维认知的启动点、文章内容的胶着点以及学生认知的模糊点等等。以此为基础设置主问题,不但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领悟与感知,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文本问题的积极性同样也具有积极影响与关键作用。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济南的冬天》这一由老舍写的写景散文时,教师就可以紧扣文章题目,以“冬天”为核心关键设置教学主问题“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以此为关键的主要原因是作者老舍在文章内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济南冬天之景,犹如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一般依次铺开,给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之意。教师以“冬天特点”为核心设置主问题,便能够让学生紧紧把握住文章的“题眼”,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与了解济南冬天的山、水、风、蓝天、小雪以及城内城外之景,进而实现对散文的全面认识与深度把握。

在这之后,教师则要围绕主问题,构建辐射关联问题,让学生在衍生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文章,理解文章。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二自然段时,就可设置“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的冬天有哪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以此来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从阳光、东风两个方面对比济南与北平、伦敦的天气:在北平,冬天不刮风便是奇迹,而济南的冬天却没有风声;
在伦敦,冬天能看到太阳便是怪事,而济南的冬天则是晴朗的。寥寥数语,便将济南冬天风和日丽的景象特点勾画而来。仅是描绘济南冬天天气之好仍远远不够,作者便借第三段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独属于济南冬天的水墨画也就此展开。紧接着,教师便可通过“济南冬天的山是怎样的?水是怎样的?”来引发学生的思维互动,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济南的山、水景色展开探究学习。

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教师点状辐射式教学问题链的引导下,从语言运用与艺术表现两个角度上去研读文章,理解文章。一方面,在语言运用上,掌握文章很少直接赞美济南冬天,而是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以及娓娓道来的语句熏染,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溢于言表的赞美之情。在用词方面,感知文章的字字珠玑,体会文中的“睡”“等”“唤”“卧”等动词的精妙之处,以此来有效深化学生散文阅读学习的感受,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在艺术表现上,感知作者拟人化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从作者写山“睡着”“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穿”“花衣”以及“山的肌肤”;
写雪“害羞”“卧着”;
写水藻“拿出”绿色,水“不忍得”冻上,来体会作者赋予山、水的人格,以及济南山水情态的生动、形象,以此来深化学生对这篇散文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的理解,从而在有效锻炼与强化学生文章领悟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同时,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2.“冰糖葫芦式”教学问题链,清晰文本阅读思路

教师在设计“冰糖葫芦式”教学问题链时,为精准抓住“竹签”,就必须要加强对文本内容的钻研与分析力度,以此来全面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框架以及布局,精准抓住文本内容的中心句与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教学主问题,借此将文章思路与中心主题以更为鲜明、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在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著名思想家罗素的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时,所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这就使得这篇文章具有结构严密、思路清晰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对“我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类永恒追问的哲学问题做出了开门见山的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随后,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了阐述。最后,做出了“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的总结,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罗素的博大情怀与崇高人格。

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可结合本文的结构特点,设计出这样的教学主问题“作者的三大人生追求是什么?”随后,再以此为依据设置以下子问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表明这三种追求是‘纯洁而无比强烈’的,那为什么这三种追求同时也犹如‘飓风一般,在深深的苦海上,将我肆意地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结合2、3、4自然段分析作者追求爱情、知识以及人类苦难的同情的原因,体会与感知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并以此思考与探究自己的人生三大追求,阐述其原因。”以此来促使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与启发下理解这三种激情在为作者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去不安和痛苦,深刻认识到人生的不完美。并在分析与理解作者追求爱情、知识以及人类苦难的同情的理由的基础上,感知爱情为作者带去的抚慰,知识为作者人生所带去的价值以及人类苦难的同情为作者人生带去的升华。在此基础上,确定自身的人生追求,进而实现情感的深化与思想高度的提升。

基于文章特点设计“冰糖葫芦式”的教学问题链,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深化学生的阅读学习感知与体会同样也具有积极影响与作用。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教师通过设置“作者的三大人生追求是什么?”的教学主问题,便能够将作者的人生追求与原因尽数串联而来,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文章思路与结构,在阅读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被这篇随笔凝练生动,洒脱自然,优美流畅的语言描写所吸引,并在感受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体会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进而被充满理性力量又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所调动,确定自身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目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与生成同样大有助益。

3.循序渐进式教学问题链,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

思维具有一定规律性,而作者的思维规律便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为有效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教师展开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要以作者的创作思路为引,设置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链,即以一个问题为爆发点,引发学生质疑的连锁反应,促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下渐入佳境,体会与分析文章,这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与效率,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同样也具有重大影响。

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就可捕捉作者朱德的思维轨迹,设置如下循序渐进的教学问题链。首先,“作者在开篇即说‘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在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那么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母亲’的勤劳品格的呢?通过阅读这些事例,母亲除了具有勤劳努力的品格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敬佩的品质?是从哪几个方面题体现出来的?”以此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展开的散文阅读学习,跟随作者的思维轨迹去观察“母亲”,回忆“母亲”的事迹,从而在全面了解朱德同志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的同时,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与思念之情,以此来确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学习夯实基础;
其次,根据本篇文章的叙事特点引导学生对文章分段,并将文章划分为“抒发悲痛之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第一段)”“回忆往事,记述母亲勤劳一生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二段至第十五段)”以及“表达对母亲的沉痛悼念,表明自己的决心(第16段至第十七段)”三个部分。以此来促使学生掌握文章结构,抓住文章重点,即第二部分。随后,教师则要抓住教学时机,向学生提出“作者在第二部分记述‘母亲’的事迹中穿插了许多议论,请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些议论句的内涵与作用?”以此来促使学生在梳理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同时从作者平实如话的语言中深度感知与体会“母亲”的美德与品格,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递的出来的深情;
最后,则要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并向学生提问“作者在文章结尾说道‘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那么‘我’从‘母亲’身上获得了怎样的教育呢?作者朱德同志又是怎样报答自己的母亲的呢?”促使学生对文章展开研读与分析,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感知能力;
最后,则要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你认为你的‘母亲’有哪些品质是值得你敬爱与学习的?为什么?你能否模仿的文章的写作手法,即叙事+议论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品格?”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通过设置循序渐进式的教学问题链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不但能够让学生在精准把握文章核心的同时,与作者生成情感共鸣,与作者进行对话,与自我进行对话,同样还能够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问题链”,不但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领悟能力与理解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也具有积极影响与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对教学问题链的优化设计,将其视为一种教学艺术,去雕刻、去磨炼、去塑造,从而在有效提升教学问题质量的同时,优化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进而在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济南散文母亲散文两篇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散文两章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Paving Memory LaneChina Pictorial(2016年12期)2016-12-14济南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给母亲的信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悲惨世界疯狂英语·阅读版(2013年2期)2013-03-22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5期)2009-05-21Hi济南走向世界(2009年36期)2009-01-28Hi济南走向世界(2008年14期)2008-09-02推荐访问:散文 优化 策略
上一篇:微课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下一篇:形成性评价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