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和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李志琳,高兴伟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须要牢牢把握住的五个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但是这一伟大目标也绝对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轻轻松松就能梦想成真的,前进道路上仍然会遭遇各种难题。面对各种难关,我们需要处理的矛盾和问题一点儿也不会减少,只会比以往更多、更复杂。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层面的进一步要求,是对过去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不懈探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在新时代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的更大胜利所必须坚守的科学原则和根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推进过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好路径选择。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放在“五个坚持”重大原则的首位,凸显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根本性、统领性作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无论何时都能够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持续推进的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着深重苦难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奋力抗争、不懈探索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随着鸦片战争冲开了清朝封建社会的大门,我国就在遭受着领土被分割、人民被压迫、文明被中断的屈辱命运中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在这期间,出现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些救国方案,结果均以不符合中国实际或因领导阶级的自身局限性而走向夭折。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在迷茫探索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从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最可靠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怀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勇担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党不失时机地做出了在未来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先进工业国的决定,科学主持规划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五年计划”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安排,为后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式形成作出了积极的探索。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特点新要求,我们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并相继制定了“三步走”“新三步走”等一系列任务规划,不断加深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从党的十八大指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党的十九大规划出“两步走”战略,再到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蓝图进行描绘,一以贯之凸显的就是我们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对举全国之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坚守。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现代化事业在中国也就无法行进,更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党的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大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必然也必须植根于党的领导基础之上。与西式现代化政党制度中的混乱不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担当着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始终向着民族复兴的伟业而不懈奋斗,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命型”“服务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标签,这在世界各色政党之中是极其罕见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付出的一切牺牲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镌刻在自己心中,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样也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辩证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弊病,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其关于现代化的一套完整认识。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刻注意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不断回答好在前进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使我们党作出的战略规划始终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能够体现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彰显时代的要求,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也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为世界上仍处于被动局面的国家奔向现代化提供了可咨借鉴的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力量。党一路走来,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党也用实际行动收获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要想使广大人民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汇聚成全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统一意志和行动,团结和发动全体人民,发挥最大力量奋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大厦架起来自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助力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中央稳固坐镇在“中军帐”,总揽事业大局,协调兼顾各方,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圆满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集中全国人民之力办成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的,是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强大动能的,是最有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强大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3]道路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向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

“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2],每个国家在奔向本国现代化目标的道路选择上都不尽相同。中国依据本国实际开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搞建设、谋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必然要立足本国实际来统领一切工作。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底蕴。中国特色就体现在道路优势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得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协调的基础之上,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层层展开,促使我国各项事业整体性迈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轨,依靠新发展理念引领,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中国底蕴就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承强大的文化自信,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植根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长河之上,注重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强大文化支撑与思想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图景增添了中国色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靠教条主义去生搬硬套,更不搞拿来主义照着葫芦去画瓢,其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坚强的领导保证,更拥有亿万人民的支持,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实国情决定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可能照搬他人的现代化道路,而必须依据国情走自己的路。”[4]二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历史之问,在究竟以何种方式实现本国的现代化问题上,大多数国家选择了西式现代化道路,跟在他国后面亦步亦趋充当附属国,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也注定了这些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将西式现代化标准奉为圭臬,而是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5]的原则,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照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模式。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明显与西式现代化建设所遵循的不同价值观,打破了西方化就等于现代化的无稽之谈,超越了西式现代化所面临的诸多弊病,为一些憧憬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提供了有益借鉴。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强大的道路自信,要注重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紧抓机遇,通过斗争赢得主动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选择

“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6]133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政治井然有序、文化事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生态持续向好的局面都是在基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来的,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也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无论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道路方向问题上一定不能改弦易辙,否者就有犯颠覆性错误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前进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创造,不断实现新发展,提出新任务,是不断促进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战胜了许多看似难以战胜的艰难阻碍,开创了许多足以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更走得好,中国要想迈入现代化国家的队列,只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向着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压力挑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定正确方向,沿着这条满载光荣希望的大道,以中国式现代化继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决定了党要始终如一地为人民谋利,为人民造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使得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说到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为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在于发展为了人民

回望百年峥嵘岁月,我们党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坎坷,取得多么傲人的成绩,自始至终都没有偏离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排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在对现代化苦苦求索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的出发点在于人民。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得人民站起来;
在改革时期,党领导人民勇于开拓进取,使得人民富起来;
新时代,党团结广大人民自信自强,使得人民迈向强起来。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增加人民更多的福祉;
在中国,发展的意义从来就在于让人民得到更切实的利益,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人民幸福,党就幸福,人民生活得安心,党的成就感就越大,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在党所领导的现代化事业面前都是头等大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顽强奋斗,我们成功走出了与西式以金钱私利至上不同的以人民至上的现代化新路,避免了西方有人权之名却无人权之实的幌子。我们的现代化终极价值追求就在于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不仅致力于为中国人民服务,而且目标也在于为世界人民谋进步,在奔向现代化的国家中高高举起了人民至上的大旗,风雨中不倒,苦难中不垮。在现代化建设中,只要坚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与14亿多人民携手同心,戮力前行,就没有跨不过的山,越不过的坎儿。

(二)中国式现代化在于发展依靠人民

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走向了进步,这是一个前进的过程。没有人的现代化是不科学的,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主角,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在中国,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赢得的一切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配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和干出来的,没有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样不可能实现。从革命时期直至进入新时代,人民始终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最可靠的依托和最大的力量之源。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现代化事业怎么干,我国人民说了算,现代化的成功事业离不开我国14亿多人民的共同创造,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前提。“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7]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只要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汇聚最大合力,使全国上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便于调动一切资源,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而离开了人民,现代化事业就没有了生机,就要归于失败。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实无比的群众基础,其正是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通过一代代人埋头苦干中取得的伟大事业,它也必然要在依靠人民中走向未来。

(三)中国式现代化在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绝对不只是口头上的长篇大论,而是具体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体现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着惠民利民的价值导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使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之于前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摘掉了贫困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后乡村振兴战略紧跟而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达到了三万五千一百元,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城乡收入差距正在逐年递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正在逐年递增,新四座大山的问题正在逐步探索解决,人的全面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从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一场场变革、一项项成果中切实体验到了变化,感受到了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红利。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贯穿着鲜明的人民立场,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新的历史起点业已踏上,未来充满无限光明,我们要始终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和衡量现代化成效的标准”[9],始终与人民真想在一起,真干在一起,让现代化建设始终能够吸引亿万人民参与其中,让亿万人民始终共同享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无不充满着改革开放的思想。”[10]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中华民族才会有过去的辉煌、今天的成就和未来的生机。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充满着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活力支持。

(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发展一定要在生产力所能容纳的空间之内,否则生产力就得不到全面的解放,就要改变原有生产关系,使之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进步要求。随着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断变革生产关系里那些不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促使我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破解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难题。通过以改革为基础,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不断明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科学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面对固有蓠蕃,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出台系列改革创新规划,着力化解了改革道路上积存的顽瘴痼疾,有效破除了阻碍现代化建设进行的弊端障碍。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更是史所罕见,推出的2000多个改革任务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各层面都发生了极大变革,促使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跃升,创造出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重大奇迹。“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11]234在我国现代化事业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依然还有不少尚未发现的问题,面临着更深层次矛盾,只有坚定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拥有强大动力支持。

(二)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充满无限活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依然占据着主流,唯有各个国家彼此间坦诚交往,团结合作才是探索现代化的真理所在。新时代中国从开放中走来,也必将踏着开放之路向未来走去。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12]中国要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必须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开放的道路上,我们始终本着天下大同理念,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现代化之路。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天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从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连续举办进博会、广交会等重大国际会展到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国“走出去”的脚步从未停下,也不可能停下,中国以开放的身姿在世界中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以开放的胸襟造福了世界。在对外开放大环境的刺激下,对于受到新冠病毒影响的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货物贸易总额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均处世界前列,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稳居世界第二。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外开放。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大有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在持续对外开放中不断走深走实。

(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现代化建设需要好制度,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做保障,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走向现代化。我们党从改革开放起就非常注重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致力于提升国家制度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强和改进涉及治国理政各方面的制度安排和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各领域基础制度框架业已确立,各项制度安排独具特色,在一系列建设完善中更加成熟定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6]12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系列制度构建同向发力,内在统一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面对发展形势的多变,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针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有了新的任务安排,我们要按照新的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好各项制度举措,不断健全好系统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国家综合治理水平,以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够朝着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推进。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制度优势,能够把我国的先进制度优势融合进国家治理上来,以更科学更有效的国家治理能力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挑战,为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完备的制度支撑。

要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因密码,离不开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华儿女敢于并善于斗争的作风品格。我们靠顽强斗争拼出了如今的伟大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还要继续做好斗争准备,善战能胜,为成功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勇于斗争的宝贵精神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制胜之道

只要矛盾还存在,斗争双方就不会停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从来都是在不断斗争中茁壮成长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中映射出了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斗争的精神风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敢于向强敌作斗争,在血与火中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敢于斗争,亮剑朝鲜,万众一心,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胜利,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思想斗争中获得解放,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抉择,与人民一道同改革开放中一切阻力作斗争,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目标,开辟出道路;
新时代以来,党始终同人民奋斗在一起,时刻保持斗争精神,依靠有力斗争取得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成功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在斗争中萌芽生长、不断发展、走向未来,可以说,如今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是在党和人民经过坚韧不拔、难以想象的斗争磨砺中取得的。未来要赢得现代化事业新胜利,必然也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守斗争本色。

(二)在敢于斗争中增强斗争本领,在善于斗争中提高斗争艺术

我们的斗争事业并非是毫无目的的斗争,而是始终坚守立场、有原则性的斗争。会斗争是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在斗争实践中养成,会斗争要讲究策略,要适应新时代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斗争方法,不断丰富斗争艺术。百年来,党始终保持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干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党的蓬勃朝气。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各个领域都曾遭受过重大考验,但是,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没有动摇过必胜的信念,党领导人民靠着先进的理论指导,拿起斗争的武器,敢想敢为,敢拼敢干,成功化解了来自政治、经济、自然界等各方面的挑战,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朝着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在伟大斗争实践中,中国人民明白了事业成就的艰难,伟大复兴梦想实现的艰巨,人民从磨炼中得到了锻炼,积累起丰富的斗争经验。马克思指出: “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13]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复杂形势,广大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警惕潜在的风险,不断深化认识斗争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斗争方法,经常主动俯身到斗争一线,多捧“烫手山芋”,多经“大风大浪”,多次“三省吾身”,注意在实践中培养斗争能力,提高斗争艺术,努力练就肯斗争、会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伟大梦想必然要靠伟大斗争去实现,这是我们已然得出的科学真理。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许多带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解决了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挑战,使国家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丰富了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当前,世界、时代和历史之变正在加速展开,前进道路上难预料不确定因素尚存,“黑天鹅”“灰犀牛”类事件还可能发生,各种问题更加混杂,我们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82的警示,在稳坐钓鱼台的同时安不忘危,绝不为一时功绩就骄傲自满,时刻做好重大考验冲击的准备,针对今后还会出现的风险挑战和未知领域,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艰险、愈战愈勇,在斗争中注重团结、谋求发展,依靠斗争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新天地,用顽强斗争赢得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光辉未来。

猜你喜欢中国式斗争现代化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幽默大师(漫话国学)(2018年6期)2018-11-06正当防卫正当斗争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中国式教育的“逆袭”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中国式性感舒适广告(2008年9期)2008-09-22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军事历史(1998年6期)1998-08-21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军事历史(1993年4期)1993-08-15推荐访问:深刻认识 现代化 把握
上一篇:Acetylated-PPARγ,expression,is,regulated,by,different,P53,genotypes,associated,with,the,adipogenic,differentiation,of,polyploid,giant,cancer,cells,with,daughter,cells
下一篇:艾叶油GC-FP,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