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的碳减排责任分配与路径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7 点击:

文/邱小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同时,这一问题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8 亿吨,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8%~29%,位列第一。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发展问题。近些年,我国已经逐步落实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并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当前,制造业仍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作为制造业大国之一,我国要想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科学落实碳减排工作,积极承担减排责任。为此,相关部门可根据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的实际碳排放量、能源消耗等情况,为其分配相应的减排任务。

“双碳”即碳中和、碳达峰,它是我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其中,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实现碳排放总量与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减排总量正负抵消,进而实现相对情况下的“零排放”目标。碳达峰则是指在2030年,我国要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最大值,并自2030年起碳排放逐年减少。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相关指导政策陆续发布,各行各业在政策指引下开始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积极履行各自的减排责任。

(一)碳减排责任分配研究现状

自我国提出明确的“双碳”目标以来,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制造业加大了对碳减排责任分配的研究。在研究的早期阶段,许多学者从影响减排的因素入手,找出了影响制造业减排工作开展和排放总量上涨的主要原因,以期找出减排的路径。本文主要从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相关数据入手,同时选取制造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碳排放的数据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研究河北省制造业碳减排责任分配的指标问题。

(二)碳排放量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

1.碳排放指标选取

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及其他部委公布的各省碳排放统计数据,最终选取河北省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基于此,本文针对河北省各领域的制造业、交通运输及物流业、农林牧渔业共7个行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整理了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数据、能源消费量等指标共4 个。随后,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对制造业应当承担的碳减排责任进行指标确认:指标数值越高,则说明其在碳减排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比重越大。

2.数据来源

本文中,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河北统计年鉴》以及政府部门公布的行业数据。河北省各行业的主要碳排放数据和相关指标如表1 所示,河北省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核算指标如表2 所示。

表1 河北省各行业主要碳排放数据和相关指标

表2 河北省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核算指标

3.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 法对选取的河北省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设定,随后根据计算结果对指标对象进行评价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可知,在本文选取的河北省各行业中,制造业是碳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因此,在河北省碳减排工作责任分配中,制造业理应承担比其他行业更大的责任。另外,根据计算可知,目前河北省制造业需要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比例约为55%。而根据河北省政府制订的碳减排规划可知,制造业需要承担2020—2030年61706 万吨碳减排额度当中的34438 万吨。由此可见,河北省制造业在碳减排中仍承担着主要责任,且其细分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炼焦等行业需要承担的责任比例相对较高。

综合上述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在碳减排工作中承担着主要责任。对于我国而言,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承担国际责任的关键措施。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制造业必须在科学评估的前提下,结合行业内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从能源结构、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减排成本、科技水平等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并落实碳减排工作,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碳减排目标。

(一)分阶段开展碳减排工作

碳减排工作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分阶段开展。前期,相关部门应督促碳排放总量较大的行业(例如黑色金属冶炼、炼焦等行业)和能源消耗较大的企业进行减碳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而快速完成阶段性碳减排目标,实现碳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碳减排措施落实一段时间后,相关部门需要监控重点行业,并在保证其正常生产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总量。从长期角度来看,制造业应较快落实技术升级,进一步推动低碳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二)加快实现对制造业各产业的集中控制

在制造业发展后期,产业链逐渐趋于整合,产业集群效应较强。因此,为了实现对制造业的集中控制,在碳排放总量控制过程中,制造业应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以大并小,从而推动整个行业集中发展,形成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的新格局,进而推动行业内部的技术共享与资源互通。此外,我国制造业部分细分产业还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制定针对性对策,以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或者通过取缔高能耗产业税收补贴等方式,推动制造业企业进行改革;
合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加速行业内部资源整合,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企业发展,承担起更多的减排责任,进而更好地完成碳减排任务。

(三)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政策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以纺织业、医药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为主,中西部地区则以钢铁、煤炭、建筑、机械加工等制造业为主,进而导致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较低,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较高。同时,东部地区的技术、资金实力整体优于其他地区,因而在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方面优势明显;
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大,碳减排责任重,但技术水平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合理制定减排政策,例如:在东部地区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大低碳、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借助先进技术来实现碳减排目标;
中西部地区则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适当减少高能耗产业的项目批复率,因地制宜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体系建设

要想实现制造业的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首先必须切实加强统筹工作。为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完善领导团队,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机制,通过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为“双碳”目标的有序推进提供引导。其次,要加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从各地区制造业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方式,监督制造业企业落实碳减排措施。再次,要建立高质量的制造业减排治理规则体系,例如从碳排放的规则制定、碳交易市场规范化治理等方面出发,加强制造业绿色生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不断优化制造业企业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普及率;
最后,加大对绿色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完善碳减排相关的配套金融服务,加快实现绿色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体系构建,进而推动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实现“双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从碳减排的责任分配入手,以河北省制造业为例,对不同细分行业的碳排放责任分配展开研究。随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分阶段开展碳减排工作、加快实现对制造业各产业的集中控制等建议,旨在为我国制造业优化碳排放责任分配、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双碳细分总量“双碳”目标下的低碳试点效果再评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1期)2023-02-02“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年5期)2021-06-22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财经(2021年10期)2021-06-18“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决策(2021年5期)2021-06-10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中国化肥信息(2019年1期)2019-01-17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专用汽车(2016年9期)2016-03-01推荐访问:路径 分配 中国制造业
上一篇:紫竹ET空间:产业融通促创新,引领孵化新风尚
下一篇:《上颌窦骨移植技术》出版发行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