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24 点击:

白光斌

(甘肃省环县演武乡福和希望小学,甘肃 环县 745704)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和生成,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层次和接受程度,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小学生当前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数学情境之中进行自主思考、讨论和交流,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体悟。

(一)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要求以来,教师积极主动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和巩固团队意识,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尚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这一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高度的关注,因此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缺乏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契合,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延伸。

同时,由于缺乏先进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情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和点拨,学生对于数学情境中的问题缺乏开放式、多维度的思考和解析,尤其是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疑、假设和推测的鼓励不足。

(二)情境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契合

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多数教师仅仅是根据文本教材的数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程度,学生无法感受情境所提供的信息,难以围绕情境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小学数学知识,无法达到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效果。

(三)情境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实效性明显不足。一些教师单纯出于情境教学法的要求开展教学,缺乏与学生实际相契合的情境创设,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存在断续性,难以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同时,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让情境展开更加顺利,刻意避开一些有难度且易于混淆的数学问题,导致学生只是接触到了数学知识的表层,不仅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深挖细究,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其时效性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不利于学生突破小学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结合学生真实生活的数学情境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解决问题,并且从更深层次激发出他们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较好地契合小学数学“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1.分类挖掘现实情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场景之中有不同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及时发现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素材,包括个人情境、教育情境、社会情境、科学情境、家庭情景、社区情境、交通情境、体育情境等,较好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与情境中的素材发生联系,基于情境解决小学数学中的问题。如:在实际生活中的超市购物情境之中,不管购物的多少均需在同一收银点进行排队等候结账,如何能够为购物多的顾客开设收银点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在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熟悉的问题情境之中,能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购物体验进行思考和探究,运用数感明晰购物件数与结账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够运用数据判断和分析排队队伍中顾客购物多少件意寓购物多,最后要通过计算得出是否需要单独另开一个收银点以节约顾客的时间,提高收银的效率。

2.改编教材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问题情境进行适当改变,使之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将其进行简化和数学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以学习小学数学“小数的乘法”单元为例,教材中创设了铺地砖的情景,在原题中指出无需考虑损耗,这与真实生活中的情境不相吻合。对此,应当引导学生更好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考虑铺地砖操作中实际存在的损耗情况,计算在不同因素条件下不同面积地砖的损耗,从而让学生在改编、拓展、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在大力倡导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想要实现教师情境教学理论素养的不断提升,需要根据新课标对情境创设的要求,加强教学情境创设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间的关联度和紧密性,牢牢抓住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有利契机,将其真正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要考虑实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探究、迁移应用、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不同策略,围绕数学概念、定理等相关内容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实践应用,合理考虑不同情境的相关要素,促进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建构和加工。同时,情境创设还应当合理地贯穿于整个教学环境之中,注重教学情境的连贯化设计和数学知识的提出、发现与获得的联系,使之形成整体的、连贯性的知识主题情境,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明晰化的数学知识架构与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数据分析能力。

以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平均数的总复习”为例,在考虑数学课程标准、学生具体学情及数学教学资源等条件下,教师要做好情境教学分析,基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如下情境的创设:

1.课前回顾,情境呈现

可以采用实践操作、图片展示等方式,呈现相关的生活情境,将其贯穿于整节课的活动环节,构建整体复习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寻关于平均数的有趣事件,可以设计一个“我是小小探寻家”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分享,确定代表性事件,并将其转化为与平均数相关的学习资料。

2.课题引入

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图片展示等方式,设计真实的相关事件,让学生对学校文艺汇演节目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实际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了解数据发展趋势、整体水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

3.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绘画等方式自主探究生活中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将数学知识与美术的色彩、构图和语言情感相融合,创设跨学科的综合教学情境,从不同学科的维度理解平均数的数学知识,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现实意义及价值。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观察以及比较等,深刻体会平均数的典型特征,通过计算解决实际的数学情境问题。如:教师可以出示文艺演出部老师统计的学生歌手成绩表,让学生帮助老师计算出平均分。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总和求平均数、根据既往生活知识或经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来计算等,通过不同的计算方式选出最佳学生歌手。在上述不同的计算方法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分享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合理。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数据的特征,考虑到数据差距较大的可能会影响平均数的最终结果,因而采用去掉极端数据的计算方法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

4.知识迁移与应用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景:根据学生在文艺汇演中的优秀表现,文艺部老师调查了参赛人员平时的阅读状况,了解到前五位学生在图书馆的书籍借阅量及平均借阅量为12。根据数据统计,猜测一下第六位学生的图书借阅量为多少?学生通过数据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当数据之间差距较小时,平均数更能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反之,当数据差距较大时,则不具有代表性。然后,教师可以插入FLASH 动画,学生可以尝试在变化演示图中将第六位学生的借阅量进行拉动变化,观察其数据的变化,体会到平均数的灵敏性。通过将数学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相整合,帮助学生直观具象化进行数学分析,使得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变得越来越好。

(三)创设多样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从更深的层次对问题进行思考,需要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1.生活化问题情境

可以将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展示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实际运用的过程。以学习“可能性”的数学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周日出行爬山的生活情境,并抛出问题:“你认为周日的天气会怎样呢?请对周日的天气进行天气预测和预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得出不同的猜想,如:可能会下雨、可能会出太阳、可能会刮大风等,从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和体会“可能性”的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场景之中。

2.实物类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可以创设实物类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作为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某一个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替代图片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辨别实物中的秒针、分针和时针,学会准确读出钟表上显示的时间,从而直观地理解符号化的数学知识。

3.故事类问题情境

故事类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既有认知冲突,学生围绕故事情节开展自主探索和思考,逐步探寻到故事类问题情境的内在数学本质和规律。比方说,当教授“估算”时,学生可以通过事先全面的准备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买花篮、探望病人”的故事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手中预算买到最为适合的花篮,引导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估算”的价值和作用,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4.游戏类问题情境

教师要紧紧把握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合理创设游戏或竞赛的数学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富于情节的游戏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更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以学习数字乘法口诀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唱儿歌”游戏,开展师生互动或学生同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理解数字乘法口诀的相关知识。

5.动手操作类问题情境

动手操作类的问题情境能够引领学生开展数学问题的头脑风暴,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探寻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学习“角的认识”的数学知识为例,教师首先通过概念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对“角”形成初步的认知,进而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预先准备的两根带洞的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成一个角,在学生积极主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启迪,让学生思考手中的小棒形成的角是否能够变大,又应当如何变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动手操作,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6.音像类问题情境

直观形象的音频或视频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颖、动态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音频或视频中进行思考。以学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为例,学生在直观形象的音视频情境中观察多张小人动态图,仔细辨认并进行区分,获悉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运行特点和规律,从而让学生深入体悟平移与旋转的数学概念。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培养兴趣,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5期)2021-07-21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3期)2021-04-13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护患情境会话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6期)2017-03-28护患情境会话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3期)2017-02-14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5期)2009-05-21推荐访问:教学法 小学数学 情景
上一篇:学区联片教研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7-羟乙基白杨素对低压缺氧致PC12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Δ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