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进程、演进规律与发展方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

单宏健

(扬州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古老的伏尔加河孕育了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勤劳智慧的俄罗斯人民在属于自己的富饶土地上创造出了浪漫独特的俄罗斯风情与灿烂艺术瑰宝。”[1]138-141特有的历史感、厚重感及根深蒂固的宗教情结,造就了俄罗斯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许是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最深的东方国家之一。曾几何时,俄罗斯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都是国人津津乐道的焦点。探寻俄罗斯文化艺术进入中国的历程及其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因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中国与近邻俄罗斯既是好街坊,也是好同伴,[2]2学习借鉴俄罗斯文化艺术也成为中国了解西方、吸收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随着近现代东西方文明不断地交流与碰撞,俄罗斯文化艺术逐渐走进并持续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向。

(一)俄罗斯文化艺术在我国的萌发:始于移居

俄罗斯人移居中国的历史,大致始于17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大量撤离。这一段移民潮涌入的历史跨越了清、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三个历史阶段,前后延续长达3个世纪。[3]18纵观俄罗斯人移居中国的历史,其中不可避免地有着沙文主义、帝国主义的影响和输出,但也不可否认对两国的文化艺术交融带来了积极的作用。清朝初期,沙俄不断向远东地区扩展势力,直到康熙年间爆发雅克萨之战并缔结《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中俄两国贸易互市、永敦邦谊,相对稳定的局面一直保持到清朝中后期,相当数量的俄罗斯人在此期间旅居中国,为俄罗斯文化艺术在我国的初步传播奠定了时代基础。但由于当时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远在西方,清政府长期坚持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时期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十分有限,对我国的影响也较小。

(二)俄罗斯文化艺术在我国的成长:发于交往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打开了满清政府紧闭的国门,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大量签订和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主动和被动的对外交往进程在这一时期开始快速发展。俄罗斯人大规模地进入我国东北地区正是源于1858年签订的《瑗珲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所规定的条款内容。这两个条约均规定了俄罗斯可以在我国的贸易口岸设立领事馆。在领事馆的支持下,俄罗斯商人、传教士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定居,俄罗斯的文艺作品也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地传播。随着在漠河一带发现金矿,大量俄罗斯民众包括工匠、商人等也开始移居我国境内,文化艺术交流在这一时期开始不断扩大规模。尤其是随着中东铁路于1897年8月开始施工,俄罗斯在中国境内的势力扩张进入了新的高潮,武装力量和移民数量均大幅上升,客观上带来了俄罗斯文化艺术在我国的快速传播。在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中东铁路哈尔滨自治会章程”的出台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大批俄罗斯人自发到中国定居,其中很多是俄罗斯音乐界的重要人士,他们在中国从事多项音乐文化活动,开启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中国之旅,因此被称为“中国声乐教育拓荒者”。据统计,当时中国各类艺术院校的师资队伍中,约有30多位声乐专家来自俄罗斯,他们通过课堂讲授、示范演出、互动交流等方式启蒙、影响和教育了中国声乐专业学生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如在我国从事教学30多年,并培养许多优秀歌唱家的男低音歌唱家兼声乐教育家苏石林教授,还有定居中国13年为我国培养大量钢琴人才的查哈罗夫教授,等等。同时,中国对俄罗斯文学艺术的接受与传播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自1903年第一篇中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出版后,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等人的大量作品被翻译、传入中国,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俄罗斯文化艺术在我国的深化:成于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俄罗斯移民因逃难等各种原因进入中国,在哈尔滨、上海等地定居,俄罗斯文化艺术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比如合唱艺术,20世纪20年代,以学堂乐歌为主的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自此,集体合唱在音乐文化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得到大力推广,中国的合唱文化也由此起步。随着一批音乐团体和专业音乐机构,如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的设立,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致形成了民族韵味较强的经典合唱和披露黑暗现实的群众歌咏两种不同的风格。舞蹈艺术方面,民国时期苏联人在上海、天津和哈尔滨等地创办了一些芭蕾舞培训机构,使得国人开始接触并了解芭蕾舞这一舞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十月革命后,许多俄罗斯人流亡中国,特别是上海聚集了很多不同阶层的俄罗斯流亡者,其中不乏文艺界人士。随后,他们在上海开始了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如创办工作室和学校、举行演出等,客观上促进了俄罗斯文化艺术在中国的传播。美术方面,十月革命后很多俄罗斯画家也流亡中国,在哈尔滨等地进行创作,并传播俄罗斯绘画艺术,其中不少俄罗斯画家还开办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开展绘画、雕塑等专业的教学,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也给中国的绘画艺术注入了一些新鲜元素。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艺术需要也日益勃发。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俄国苏维埃政权的确立,包括文学、音乐等在内的俄罗斯文化艺术对于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们,都积极引进和推广俄罗斯文艺作品,形成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之后,中国进入苦难的抗战时期,苏联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苏联大量的战争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国内广为传播,如法杰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格罗斯曼的《人民不死》等,对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俄罗斯文艺在中国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给过我们许多的帮助,同时也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留下了几乎无处不在的“苏联”印迹。[4]208-213随着中苏政治交往日益密切,特别是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互助和团结,由此俄罗斯文化艺术开始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地理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北向重庆、昆明、上海、南京等地扩展的趋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一阶段以1958年中苏交恶和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为界线,分为1949—1958年和1989—2012年两个阶段。

(一)1949—1958年:以学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苏意识形态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使得中苏文化艺术交流展现出浪推波涌的景象。据统计,在1949—1958年间,苏联派出了112个艺术团访问中国,有747部苏联影片在中国放映。[5]150-152苏联作为率先开展社会主义实践的国家,对于刚成立的新中国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力,无论是文艺界的官方交流互访活动,还是文艺作品的引进与宣传,都对苏俄文化艺术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官方层面的主导下,民间层面包括教育界、文艺界都掀起了学习和传播苏俄文化艺术的热潮。比如在音乐方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俄罗斯合唱团队来中国演出,我国的合唱研究者们开始向苏联“取经”,使得我国合唱团的发声技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带有俄罗斯民族的印记,即呈现出庄重、严肃和胸腔共鸣的东罗马风格。许多国内有影响力的艺术院校都专门从苏联聘请声乐老师,所使用的书籍和教材也大多从苏联引进。不仅如此,国内当时的声乐教育体制和系统,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到教材、教法等,无一不是参照苏联声乐教育体系建立的。当时,大量俄籍钢琴家、音乐家等来到中国讲学、办音乐会、辅导教育或留华任教,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人才。美术方面,在“一边倒”对苏方针的影响下,中国美术界开始全面学习苏联美术,除了吸纳和引进立足现实主义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方法外,还聘请苏联美术专家来华教学和选派留学生去苏联进修,提升了中国美术教育的水平。舞蹈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芭蕾舞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也专门设立了芭蕾舞专业。在众多流派中,对我国芭蕾舞影响最深的当属俄罗斯学派,当时我国芭蕾舞的教学理念、教学大纲、知识体系、教学技巧、表演方式等都是从苏联借鉴而来的。1954年,苏联芭蕾舞专家奥·阿·伊利娜应邀来中国从事芭蕾舞教师培训,将苏联的芭蕾舞教学、表演技巧带到了中国,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芭蕾舞教育家。

整个20世纪50年代,我国作为学生向苏联大量学习和引进了各种文艺作品,从苏联学习借鉴的文化艺术理论思想体系被很快地融合到我国的文艺创作中,携带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思想属性。尽管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趋于紧张,但外交关系上的巨大变化并没有中断两国文化艺术思想的交流,中国依旧沿着苏联文艺思想理论运行和发展着。

(二)1989—2012年:双向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中国足迹从初来乍到、涌入中国到走深、走实,中俄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持续深入,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的访华标志着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恢复正常,自此以后,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逐渐升温,并日益走入快车道。20世纪80年代后,演出团体间的互访、学术研讨活动等已成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常态。1992年,为更好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两国专门签署中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中俄两国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又专门成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逐步建立起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机制。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指导下,“一带一路”计划顺利开展,促使中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日益密切与稳健,同时,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俄在文化艺术层面不断地交流、碰撞,最终走向更广泛的融合,不仅对两国文化艺术水平的共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巩固两个国家间的伟大友谊,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共荣共存。

与前期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的领域和程度相比,这一阶段呈现出四个“上升”的特点。具体来说:从民间维度上升到国家维度,如中俄两国分别举办“俄语年”活动与“汉语年”活动;从单向俄罗斯音乐文化输出上升为双向中俄音乐文化交流互访,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个体层面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上升为单位层面艺术院校间的互通有无,如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交流互访;从民间声乐自发交流上升为国家政策支撑的学术交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京先后表彰华裔作曲家左贞观为中俄音乐交流作出的贡献,授予他“音乐功勋奖章”。

文化关系的发生、确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缓慢的过程。中俄文化艺术交流自发生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及积极影响,奠定起中俄文化关系发展的深厚基础,生动体现出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逻辑进程。

(一)主题内容逐渐由政治性转向人文性

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主题内容的政治性较为明显。苏联非常注重其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效用,其本质就是要利用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构建一种异于资本主义文化艺术体系的思想意识工具。斯大林在1936年1月17日的讲话中提到,苏维埃人民现实主义歌剧必须是社会主义题材、音乐语言必须是现实主义、歌剧中的角色从当代人中选取。[7]60这很好地体现了苏联文化艺术的思想属性,并随之对其在本国内的传播发展打上了社会主义思政工作的烙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切百废待兴,此时的文艺作品充当的角色功能正与当年的苏联一样,呼吁和倡导建设祖国是首要任务。另外,苏联的文化艺术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群众性,适合于群众大规模联合演出或巡演,声势浩大并且振奋人心。同样,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不论是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亲爱的母亲》《共青团员之歌》为代表的从苏联引进的文艺作品,还是以《洪湖赤卫队》《刘胡兰》《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原创文艺作品,大多突出作品的思想性,积极颂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群众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以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入推进,人文性逐渐突出,通过民心相通来进一步深化中俄文化关系,越来越成为两国的共识。在两国政府的主导和努力下,中俄的人文交流得到较快发展,并通过专门的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得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范围和深度都得到拓展,两国民众间的亲切感、友好感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这种文化艺术层面的友好交流最终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配合了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交流空间逐渐由具体地域向广阔空间延伸

源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地域性是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空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哈尔滨始终是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最前沿,以音乐为例,20世纪初,哈尔滨在吸收、借鉴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本地特有民族音乐元素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大批热爱音乐的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也是早期影响哈尔滨音乐文化的重要因素。建国后,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开始向纵深发展,特别是来华音乐表演主体由民间团体转变为专业的院校类团体,随着苏联“老大哥”身份的确立,中苏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并广泛延伸至社会的不同领域。随后,北京和上海也成为俄罗斯文化艺术交流较为集中的城市,促使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达到高潮,苏联音乐家在中国教学、中国音乐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专业表演团体的互访以及苏联歌曲广泛传唱等已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空间不断拓展,逐渐突破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具体地域的限制,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延伸。例如,2009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2020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成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中的标志性事件,其间,中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俄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2012年6月8日,由吉林艺术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共同发起,中俄两国共十余所高校加入的国内首个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在长春市正式成立;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由中俄艺术联合会、中俄华人艺术家协会、俄罗斯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庆友谊70周年中俄艺术巡演”正式开启;等等。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有助于两国文化关系的深入并向更高层级提升。

(三)交流方式逐渐由单向输入向双向互动转变

俄罗斯文化艺术因其独特的审美和鲜明的特色,多年来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影响的范围、深度和程度随着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方式由单向输入向双向互动转变而发生着变化。早期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方式的单向输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困难的国际环境下作出的全方位向苏联学习的部署有很大关系,全方位学习显然也包括了文化艺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双边文化艺术交流更为便利、紧密和精彩,促进了中俄民心相通,展示了中俄文化艺术的魅力。这一阶段,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双向互动非常突出,区域也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在两国蓬勃开展。通过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互鉴,中俄友好和人文交流方式的密切沟通、精心协作的双向互动性日益显著并成为主要样态,形成了相得益彰、共生并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文化图景。例如,为了让两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对方,中俄双方互办内容丰富、持续整个年度的“国家年”活动;在文化艺术领域,中俄两国开展频繁的交流互访,如卡尔曼、鲁德涅夫斯基·阿列克谢等人将俄罗斯音乐发展的最新讯息带来中国,还就如何培养中国留学生专门进行了解答。此外,“当代的俄罗斯就有着前苏联时期一直沿用下来的‘友谊勋章’颁发给有成就的俄罗斯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目前荣获过这个勋章的有:翻译苏俄歌曲歌词的薛范;著名中国音乐家,曾在前苏联留学的吴祖强;翻译俄国文学作品的戈宝权和高莽等。”[6]93-95

近年来,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主要以互相派遣留学生、艺术家访学交流、举办中俄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进行。如2013年10月25日,由中俄两国文化部与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中国俄罗斯文化节系列活动之第三届“中俄舞台艺术对话”活动在北京举办;2015年8月28日,由中国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在哈尔滨市举办;等等。这些都是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融发展的有力佐证,然而,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也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进一步促进中俄文化艺术更好地和谐共生,探索中俄文化交流、融合的理性道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推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机制建设

构建有效的文化艺术交流机制,对于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和谐共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需要明确我国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中的位置。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中,长期受到西方的影响,甚至出现过“全盘西化”的局面,其中俄罗斯文化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全面发展,日益强大,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过程中,我国应该坚持平等原则,时刻保持兼容并蓄的学习心态,在传承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借鉴与学习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优点,而绝不能原封不动地全盘吸收。其次,中俄两国应该进行更多经典文化艺术的互通交流。目前,中国大量的艺术创作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艺术创作的成功与出色并不取决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更多地受到商业与资本的控制,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被误导,认为只要市场认可,艺术作品就能成为经典,这不仅使他们的创作迷失了方向,也会让世界“误读”中国艺术。因此,中俄文化艺术交流要想可持续发展,双方创作与交流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具有代表性、真实性、现实性、经典性,要足以展现两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

(二)不断加强中俄艺术人才培养合作

中俄文化艺术的共生发展,人才是关键,优秀艺术人才在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俄两国艺术人才的培养与交流能够使双方更快更直接地了解两国文化艺术,也能更真实地在两国间传播具备各自最具民族特色的经典文化艺术。中俄艺术人才培养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学校艺术教育,中俄双边很多艺术学院已经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或是成立了高校联盟,比如哈尔滨音乐学院与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中俄艺术高校联盟等,这些学校关系的建立加强了中俄两国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中俄综合型艺术人才提供了更方便、快捷、专业的交流平台。另一种培养方式则是社会艺术教育,由中俄双方政府牵头,民间各艺术机构和组织协同,中俄双方多个艺术团体在两国间进行巡回演出、展览和内部交流学习,这不仅能锻炼与提升艺术人才的专业技能,还能将两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带给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社会艺术教育更具有实践性、广泛性和大众传播性。因此,为了使中俄两国能更便捷、深入地认识对方的文化艺术,需要不断增强中俄艺术教育的力度,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培养更多优秀、专业的艺术传播者。此外,在加强中俄两国艺术教育的合作中,一定要注重语言能力培训,需要制定专门的语言培训计划,以便解决语言不通导致的艺术学习障碍。

(三)高度重视中俄民间文化艺术交流

中俄文化艺术经历了70年的探索与磨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式进入交融阶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中俄文化艺术的发展仍存在不平衡问题,呈现“上热下冷”的局面,两国官方层面的文化艺术交流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民间却始终有点不愠不火。归根结底,这种现象的出现还是因为两国人民之间缺乏深度的了解和信任。中俄的许多人民对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对当下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情况了解得不充分、不深入、不全面。在中国,很多人对俄罗斯的了解还停留在19世纪,文化艺术方面,除了文学的“自然派”、绘画中的“巡回展览派”、音乐的“强力集团”、雕塑建筑的“新古典主义”、电影艺术方面的爱森斯坦蒙太奇等,[8]2对于现代俄罗斯文化艺术知之甚少,尤其中国青年一代更多地关注欧美和日韩文化艺术,对邻国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了解少之又少。而在俄罗斯,多数民众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低层次的艺术水平和落后的艺术教育,同时,部分俄罗斯民众对于中国缺乏信任,俄罗斯电视台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9%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严重威胁,[9]113-119这些都对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产生了阻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曾说过:“中俄两国领导人、两国政府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但这种关系需要良好的民间基础。”[10]58-61因此,中俄民间进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交流可以多方位地增进中俄民众间的情感,增加沟通机会,也可以加快突破传统外交和媒体宣传的局限性。民间艺术交流不仅能使两国人民看到对方优秀的文化艺术,同时也能让两国艺术家接触文化丰富多彩的现代中国与现代俄罗斯。

回顾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进程和演进规律,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俄罗斯文化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和鲜明的特色,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未来,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将会朝着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只要坚持构建中俄文化交流机制、加强中俄艺术教育合作、加强中俄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合作、重视中俄民间艺术交流,就能使中俄文化艺术乃至两国关系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艺术交流中俄两国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环球时报(2022-12-21)2022-12-21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湘潮(上半月)(2022年6期)2022-12-06陈秋梅: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柳寅泽,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艺术交流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廉江市文联参与高校艺术交流湛江文学(2019年9期)2019-10-16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伙伴(2019年10期)2019-10-14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中亚信息(2016年1期)2016-03-07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6期)2016-03-01民族声乐音乐生活(2015年7期)2015-09-26国际挑战需中美两国积极合作解决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推荐访问:演进 方略 中俄
上一篇:1990—2019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甲状腺癌流行特征及长期发病趋势分析
下一篇:让历史照亮未来∗——评大型现代淮海戏《天下民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