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剧本修改策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

■ 郝佳音

关健词:戏剧;
剧本修改;
策略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当我们拿到一部完成的剧本后,该如何判定它的好坏?如何来检视它的成败?如何来修正?修正的标准又该如何把握?俗话说,好剧本都是改出来的。现在将我自己多年来在剧本创作修改方面的经验分享给编剧朋友们。

有时候,修改某些场景和情节已经不足以弥补剧本本身的缺陷,就需要“大动干戈”。那么首先,我们要学会做减法,有哪些场景和人物是可以删掉的,就毫不吝惜进行删除,轻装上阵后,根据剧情发展填充情节。同时,要考虑故事的落点在哪里?定准这个落点后,从后往前推,为故事铺设合理的情节设置,为结尾服务。内容要承载更多的深意,以便排除过多的铺陈而影响整体故事节奏。

剧本中开头的铺陈戏常常了无生趣,尤其是剧本修改了好几稿之后,你可能更无法辨识出哪些是赘笔,哪些是剧本赖以建立的基本内容。有时在修改时,剧本的故事线一改再改,以致最后剧本中前段的铺陈戏变得庞杂且不必要。其实,替铺陈戏“减肥”的方法只需要保留它的揭示功能即可,把某场戏的开头删掉,然后重新写整场戏,使之与后面的剧情勾连更加紧凑。你会发现,“减肥”之后的剧本很自然地加强了戏剧上的紧迫感,也不会拖拖拉拉了无生机,更使得铺陈中要传达的基本信息有焦点、更明确,让观众能够很快进入剧情,能坐得住板凳,并在重新搭建的结构中体验更好的故事脉络。

即便是戏剧剧本也忌讳大量的对白堆积,这样会使整个故事缺乏肢体动作,让观众在观看中像在读剧本一样产生疲劳感。所以,我们要考虑舞台效果和肢体语言,要充分表现出每一场戏的张力。在检验剧本是否达到表现张力的目的时,要跳过对白不看,只看舞台调度,看看你是否还能感觉到基本的戏剧动作,分辨出主要角色和戏剧的节奏以及连续性。

写实风格的编剧常常喜欢让每场戏的结果至少有两种可能,而且总是尽力维持这种具有悬念的暧昧性。暧昧使得观众怀着揣测的心态参与到剧情当中,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在修改时,可以尝试把某场戏的结局反转过来,这样你要再重写一次,内容改动得越少越好,然后再倒推改回原来的结局。经过这两道工序之后,你会发现这场戏的张力会从头至尾自然流露出来。这种技巧,在写反面角色时也很管用。试着把他们反转过来,看看会有何种空间被展示出来。

有时候,编剧会遇到相反的问题——他们和角色处得太近了。尤其在仰赖人物的故事中,编剧多半会透过一个人物的视点来写剧本。但是,这个“视点人物”却常常因为和编剧距离太近,使得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有些一厢情愿,不像真实世界的产物。碰到这种问题时,你可以试着跳出来,重新找一个新视角,由这个外在的新位置检视你原来的“视点人物”,看看他在做什么,他对什么有反应以及如何反应,他的思想是如何传达或压制的。你看见的,将会是观众在舞台上看见的。

有一些过分敏感的编剧比粗线条的编剧更喜欢让角色解释自己的内心,让角色解释戏剧的主题。这不是问题,只要正反双方的意见势均力敌,观众可以从中自己归纳出结论就好。戏剧中的多重观点会使其意涵更加丰富。编剧在创作或者修改时,应当避免当头棒喝式的说教或者解释,因为这些对白(独白)根本无法表演。所以,当演员终于想出突破说教台词的表演方法时,他们总是自嘲地说“诅咒被破解”了。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找个让角色无法长篇大论的明显理由,让他在试图开口解释时充满犹豫。比如,让一名男子明白地告诉一名女子“我想占有你,但又怕失去你”,不如让他支支吾吾地想说却又害怕来得有趣。

你希望在剧本中的某一点,观众能和人物特别亲近吗?你希望人们了解,你是完全支持剧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吗?编剧都有爱上剧中人物的倾向,但是爱得太深,写得太完美,反而可能会失去观众。因为一个道德模范远不如一个试图成为楷模的平凡人来得有趣。当我们发现剧本中主要人物是这样完美塑造的,不妨试图做下修改。防止情不自禁地爱上人物的方法是刻意地抽离,刻意地与角色保持更远的距离。你可以在戏中加些反讽的层次,让其他角色和主角争宠,让你疼爱的角色做些你不认同的事,或者在生活中不拘小节,甚至是性格中有点小缺陷等。建立起你和角色间的距离可以让你更自由,因为,如果你能明确表示并非无条件地支持你的角色,你就不会掉入急于借角色表现你自己想法的陷阱。

编剧在剧本创作时,往往会按照一些情节模式固化思维,这样在编织人物关系、组织情节构架时会减轻难度。但越落实到细节实处越是难写,因为观众会按照日常生活和认知来理解和审视这些细节,感受这些细节。细节是编剧创造性和思想性的精髓部分,细节也树立了人们对整部剧作的观察点。

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有些编剧完成剧本后整体感觉没毛病,但就是少点精彩,我们在剧本修改时不妨加强一下细节处理。好的细节需要具备真实、生动、新鲜、巧妙的特质。好细节的首要特质是真实,它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人物的身份,符合规定情境,符合人物的基本心理逻辑。虚假只会导致观众对戏剧理解上的失离,对于大多数现实主义作品来说,真实是剧本创作相当重要的标准。同时,艺术的魅力在于新意,好的编剧总是在努力寻找新鲜有趣的细节。真实生动的细节,再加上新鲜的元素,会给人难忘的印象。观众看后如果能记住一两个印象深刻的情节,就算是一部好的作品了。

如果你是编剧,需要进行剧本修改,不妨坦荡、大度地让一群人来帮助你修改,或者单独拿出一场你自己认为不满意的戏来修改。这虽然需要一些勇气,但这对你本人来说绝对是有益处的。俗话说“集众人之所思,博众人之所长”。对于自己无法找到思路修改的情节,请别人来修改,他(她)们可以提供处理这场戏的新观点,而这些新观点,可能就是你自以为是的盲点所在。

不循规蹈矩的套路式作品往往是富有原创性和生命力的。但是不循规蹈矩的作品也是最难创作的作品。这个过程会使你无人可问,无迹可寻,而只能依靠自己。建议同行编剧学习信赖自己的直觉,在直觉中寻找你自己的方向。唯有不断地突破、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打磨,才能创作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作品。

猜你喜欢 戏剧细节 有趣的戏剧课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10期)2020-12-14戏剧“乌托邦”的狂欢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1期)2019-11-25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10期)2018-10-13奇妙的细节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6期)2018-05-19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戏曲研究(2018年2期)2018-02-16戏剧类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细节取胜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推荐访问:浅谈 剧本 策略
上一篇:样例呈现方式对概念训练类别表征的影响
下一篇:反收购强度、企业研发决策与长期价值创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