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活动推进教学——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1 点击:

文|魏园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贬官江西上饶闲居时,夜晚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名作。词人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整首词语言质朴,构思巧妙,把乡村夜色的景物描写得恬静自然。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如何在本词的教学中,紧扣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入诗词意境,感受诗人情感?

在教学前,我让学生搜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个人资料。以已学的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引入新课。这两首词都是词人闲居在江西上饶时创作的,如果说《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人情美和生活之趣,那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又描绘了什么景致呢?以此问题带领学生进入词题的解读,从而让学生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夜晚行走在黄沙岭时,看到的农村夏夜美景。

在读准、读顺整首词后,我紧扣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

(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和插图,说说词的大概意思,试着把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的故事讲给组员听。)

生:晚上,月光照耀树梢,枝上的喜鹊飞离了树枝,夏风吹来了蝉声,稻花飘香,耳边听到了青蛙的叫声。几颗星星挂在夜空中,忽然,几颗雨珠落了下来。诗人往日常去的旅舍去哪里了?拐了一个弯,茅店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师: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课文插图,根据词的内容讲成一个简单的故事,还不错!如果要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有趣,还需要什么?

生:老师以前说过,还需要想象和联想。

此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和文中插图,讲辛弃疾夜行黄沙道的故事,教师充分把握学情,以此成为教学起点,以学定教。

活动二:

(走近作者,理解诗歌,想象画面。)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边读边找一找词人在黄沙道中见到了哪些景物。圈一圈。

生:词人看到的景物有明月、惊鹊、清风、稻花、星空、雨点。

师:第一句诗中就有明月、惊鹊。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生:“明月”就是皎洁的月亮,“惊鹊”指受到惊吓的喜鹊。

师:这个“惊”字可以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你能带上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这句词的内容说一说吗?

生:皎洁的月亮慢慢升上了树梢,明亮的月光惊飞了枝头的喜鹊。

师:再想一想,喜鹊飞离树枝还会有什么动作、发出什么声音?

生:喜鹊扑棱棱地扑闪着翅膀飞离了高高的树枝。

师:很好,把这些想象带进去,再生动描述一下第一句诗的画面。

生:皎洁的月亮慢慢升上了树梢,明亮的月光惊吓了正在树上栖息的喜鹊,只听扑棱棱一声,它扑闪着翅膀飞离了树枝,只有树枝还在摇晃。

师:多么生动的画面啊!受惊吓的喜鹊的样子被你们还原了。实际上,每一种景物,我们都可以这样去想象还原。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词人看见的景物,他还听到了什么呢?

生:听到的有蝉鸣、蛙声。

师:还闻到了——

生:稻花的香味。

师:是呀,稻子成熟,散发出阵阵稻香。

师:你们找到了词中诗人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其实,细读,你还会发现有些句子是词人想到的,知道是哪些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再走进这首词,好好地品一品,读一读。

生:我发现“旧时茅店社林边”是词人想到的。

师:你怎么发现的呢?

生:辛弃疾回想起去年看到的茅店就在土地庙的旁边,可是现在怎么没有看到呢?

师:你简直是辛弃疾的知音呀,你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呢?

生:旧时。

师:真会抓关键词进行思考。接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路转溪桥忽见”,原来拐一个弯茅店就出现了。这真是印证了陆游所说的——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除此之外,在这首词中,词人还想到了什么?

生:我发现“稻花香里说丰年”也是。

师:你怎么知道?

生:晚上,农民从田间回家休息了,所以不是他们在说丰年。

师:那是谁在说呢?

生:是辛弃疾想象着今年丰收了。

师: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此时学生沉默),老师告诉你们吧。辛弃疾听到了阵阵蛙声,他由蛙声想到了田间的青蛙在讨论着今年丰收的景象。有专家认为这样奇特的想象,是辛弃疾的独创。我们再来读读这句,感受感受吧。

师:辛弃疾把自己在黄沙道中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月色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景物及关键词进行想象,从中学习理解诗词、想象画面的方法。

活动三:

(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美美地朗读这首词,请把辛弃疾夜行黄沙道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再次还原,进行丰富的画面想象。(舒缓的音乐响起,音乐声中不时远远地传来蝉鸣、蛙声,营造了宁静的夏夜氛围。)

教师配乐诵读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调动听觉和沉浸式想象,再现画面,为下一个环节的再度讲述铺路搭桥。

活动四:

(小组合作,角色想象,再读创编故事。)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你就是辛弃疾,请你给我们讲一讲你夜行黄沙道的故事。

生:夏夜,月亮慢慢爬上树梢,皎洁的月光洒在树枝上,惊醒了正在睡觉的喜鹊,它们扑棱棱地展翅,纷纷离开了树枝,惊慌地飞走了。清爽的夏风吹拂着寂静的夜晚,蝉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一阵阵稻香随风飘来,此时,田里的青蛙呱呱呱地欢叫,仿佛在谈论着今年丰收的话题。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此时,山前飘落着稀疏的雨点。我有点着急,曾经去过的茅店不是在土地庙旁吗?怎么不见了?还是接着往前走吧。太好了,我只拐了一个弯,就看到它在溪边的桥头呢。

师:老师在你的描述中,看到了、感受到了乡村月夜的美,还感受到了诗人的心情非常闲适、愉悦。

在前三个活动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角色换位,通过创造想象,描述画面、进入意境,领悟诗情。

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这样紧扣语文要素,依据学情,层层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逐步突破诗歌教学难点,能有效推进诗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经典的情感。

推荐访问:教学 夜行 为例
上一篇:“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思与行
下一篇:虎笑笑跳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