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实现路径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1 点击:

张 颖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党史中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鲜血和汗水、光荣与梦想,业已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守业进取,扎扎实实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要将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除了需要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术技能之外,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习阅党史,了解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斐然成就,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梦路上坚定信心信念,强化责任、奉献意识,踔厉奋发,积极进取,成就多彩人生。

(一)学生对党史的内涵了解不多

作为高职学院的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科学校的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不太关心党史,知识架构不完整,相关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较低,对于党史内涵的了解上存在知识盲区,大多数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含义上,缺乏对其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二)学生学习党史呈现碎片化特征,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党史的学习和了解,主要还是依托思政课程来完成的,但思政课教师囿于思政课教材体系和章节设置、教材逻辑结构以及授课课时的限制,大多数教师只是在论证思政课程中的某一观点时会选取与党史有关的案例作为论据。比如运用党史中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等革命先辈面对敌人的屠刀英勇不屈、慷慨赴死的故事来说明青年学生要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
再比如运用小岗村村民发起的土地“大包干”运动来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等等。虽然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对某一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党史的学习依然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化认知,没有在大的历史格局中去理解某一具体事件的作用和意义。对于这些“0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日渐发达的时代,平时更多关注的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新生事物,如网红直播、网络游戏、网络综艺等等,他们在课余时间讨论的更多是B站、番剧、鬼畜等一些网络新生事物和语汇,在没有外部压力的督促下,对于党史的学习,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尚待发掘

通过多方了解,对于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尚无在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方面的典型做法和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党史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面也主要停留在思政课堂中相关章节的教学上。诚然,思政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大部分思政教师由于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对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不能有针对性地去择取与所教授学生专业联系紧密的党史内容,由此造成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脱离学生所学专业这个实际,不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共鸣。同时,在具体的融入途径方面,存在着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尚不紧密的问题。

(一)党史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具备道德功能和价值

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仅要按照时间线索对历史事件的脉络进行梳理,更需要从中领会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精神谱系,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改革创新等精神元素和道德情怀,将其萃取提炼并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对于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对于高职学院学生而言,除了需要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技能之外,还应该是一个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较高水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人。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旨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法治观,使其能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道德情操,增长学识才干,乐业奉献,服务社会。

可见,党史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和价值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性质上二者都含有道德功能和价值,这就为党史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二)党史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作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高职学院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他们往往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才会真正成长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有用人才、可靠人才。而党史则承载了几代共产党员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勇创新功的辉煌过往,恰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通过学习党史,有助于学生从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身上,找到精神的依托,人生的方向和前行的动力,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品格。

目前,党史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主要途径包括理论课教学和校内外实践两大方面。理论课教学方面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相关专业课程等;
在校内外实践方面,包括了校园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

(一)理论课教学层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而思政课程是将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授课环节要结合思政课相关章节的主题及授课内容安排,将党史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形成道德比技术更重要,素养比能力更重要的培育观。在将党史知识融入思政课程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要选取恰当的党史教学资源。党史是一部有血泪、有情怀、有信仰、有担当、有温度、有力量的光辉史诗,其内容丰富、催人奋进,是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面对丰富庞杂的党史教学资源,要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及所学专业、未来职业特点等条件进行有目的的取舍,撷取最适合的案例及相关教学资源。比如,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尤其需要具有吃苦耐劳、执着专注的精神,可以向学生重点讲解长征精神、铁人精神等,使学生汲取在困境中奋进的力量,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格。同时结合天津的地域特色,教师也可以介绍历史上天津建筑行业的党员劳动模范、行家里手们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是如何做到不惧苦累、一以贯之的,使学生有所体悟,未来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岗位上能够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2)以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依据,将相关党史资源逻辑化、体系化。党史本身具有自己独特的逻辑结构,要把握好党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内在的耦合逻辑,并按照思政课各个章节间的逻辑结构,将党史资源进行汇总归类,建构党史知识的思政教学体系,方便日后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党史教学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汇总整理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归类到相应类别中,形成与思政课不同章节相契合的党史教学资源库,方便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撷取使用。

(3)要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状况的了解,大部分思政课大都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这种形式单一、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更难以引起学生的共情。教师要深研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关注点,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尽量用生动传神、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示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真正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方面的要求落实到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去。党史中蕴含着众多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人物故事,要结合“00后”大学生的实际,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好这些素材。比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沉浸式情景体验活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党史中人物故事的场景和条件,让学生设身处地与当时的榜样人物进行“对话”交流,主动学习领会这些榜样人物的精神品格,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学生讲述榜样故事、排演思想政治题材微话剧、拍摄反映先进人物事迹的微视频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和探究。

2.专业课

专业课是学生掌握未来职业所需技术技能知识的主渠道,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课教师,亦应加强对党史内容的学习和了解,以落实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并结合专业课的相关知识点,精研细琢如何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党史内容与专业课教学悄然结合,为专业课教学铸魂赋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同时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有关要求的有效实施,使学生日后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

目前,虽然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但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联系和沟通机制的构建尚不紧密,需要探索两者的混合式教学以及其他实现途径,促进党史内容能够有效融入专业课课堂,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比如,思政教师与相关专业课教师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就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取长补短,注重发挥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特长。通过集体备课有助于思政教师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使思政课教学更有针对性;
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能更加准确把握党史知识和思政元素,能够将其更好地融入专业课中。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上一堂专业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用更加新颖并受学生欢迎的模式在专业课中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的教学实效。

(二)校内外实践活动层面

1.校园文化的构建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可以通过图文宣传与器物展示相结合、思想引导与行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党史中动人心魄、催人奋进的人物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要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参与者,辅导教师在提供给学生党史素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和制作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布告橱窗、LED展示牌、榜样人物长廊、宣传板报、照片墙等校园文化载体,使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增信崇德,砥砺品格。

2.校内特色主题活动

在通过党史教育助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职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展馆,课下撰写感受体会,并组织同学分小组交流观想、升华思想;
追思革命先辈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投身革命事业的精神,激励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懈奋斗、勇创佳绩;
邀请来自天津市的党员劳模、英模来校做报告,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等等。对学生而言,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特色主题活动,使其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这些鲜活的人物事迹,从榜样人物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锤炼和锻造优秀的精神品格。

3.校外顶岗实习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之外,顶岗实习是其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要进一步巩固校内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使其在工作岗位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定职业理想,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高职学院要与企业开展充分的交流合作,注重搜集党史以及顶岗实习学生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党员模范人物的事迹,重点挖掘和宣传这些先进人物是如何面对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挑战的,让学生有所感触、有所顿悟,并以此为前行动力,在实习工作中提升能力、砥砺精神,日后真正成长为一名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专业课党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第一次学党史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2期)2022-01-12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党史上的今天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推荐访问:党史 耦合 浅析
上一篇:基于EPIP的虚拟仪器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研究
下一篇:人文素养培育背景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