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名称翻译实证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7 点击:

陈 朋,陈 彧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中国五千年辉煌历史进程中,楚文化独领风骚数百年,为荆楚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湖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滨临大湖之北,集荆楚文化之大成,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拥有“楚文化”“曾世家”“梁庄王珍藏”等10个专题展,珍贵藏品共计26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包含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漆木器等多个种类,其中青铜器、简牍和漆木器最具特色。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郧县人骨头化石为省博四大镇馆之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涉外交流,特别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博物馆接待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英文网站的海外访问量逐年上升,这对博物馆英文网站建设,特别是文物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文物翻译研究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刘庆元(2005)认为在文物翻译的过程中,若“信”与“达”无法兼顾,则应遵守“达”为先的原则[1];
朱安博、杨艺(2017)研究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的数百件文物名称和文物说明,总结了文物翻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翻译策略建议[2];
戈思齐(2010)提出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语义内涵无法在语际间进行语码转换而造成译文的信息缺失时,需要通过翻译补偿来确保译文的完整性[3];
林文涛(2013)认为要推动文物翻译的规范化发展,需要政府、博物馆和文物翻译者的共同努力[4];
邱大平(2018)对比分析了故宫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文本的异同,探讨后者对中国博物馆文物解说词英译的重要启示[5]。另一方面,文物作为特定历史时期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某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涵盖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信息。基于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88)的文本类型学视角,文物名称翻译需要突出其信息功能,因此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是决定翻译成败的首要因素[6],翻译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力求译文通顺易懂[7]。

然而,就文物翻译现状而言,情况并不乐观,距离达成在文物名称翻译中完整再现文物名称的科学、准确、规范特质以及“观其名而知其貌”的精髓之要求还存在差距。此外有关文物翻译研究的书籍和资料并不太多,文物翻译规则和技巧的探寻对翻译界而言依然还在路上。本文拟以湖北省博物馆英文网站文物名称翻译为实证研究对象,了解其翻译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2.1 显性问题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传播荆楚文化,2016年省博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并同时开始建设英文网站。统计表明,截至2021年底省博中文网站共展示690件藏品,而对应的英文网站展品数量为63件,翻译率为9.13%。其中“镇馆之宝”“青铜器”“漆木器”“金银器”“竹简”“玉器”“陶瓷器”“书画”八大板块文物名称的英文翻译情况分别为:“镇馆之宝”共展示10件藏品,4件配有英文翻译,翻译率最高,为40%,金银器22.6%(总53件,译12件),书画11.7%(总60件,译7件),玉器10%(总90件,译9件),竹简9.5%(总21件,译2件),陶瓷器7.5%(总133件,译10件),漆木器6.9%(总131件,译9件),青铜器5.2%(总192件,译10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青铜器”板块中带有动物名称的文物均无对应英文翻译,如“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骨”“环耳卧牛钮鼎”等。

省博文物名称翻译还存在译名不统一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译名不统一包括“馆内翻译差异”和“馆际翻译差异”两种情况。文物英译名“馆内差异”的问题存在于省博官网的各个板块。例如,“青铜器”板块中“鼎”的翻译出现三个不同版本,分别是“Ding”、“tripod”以及直接译为文物对应的朝代;
“漆木器”板块中“漆木器”翻译成“Lacquer wood”和“Lacquer”。此外,翻译文物名称时定冠词“the”的使用比较随意(表1)。

表1 馆内翻译差异

“馆际翻译差异”的代表案例是国内各博物馆对“釉色”翻译的不同。国内比较统一的译法是“Color-glazed”结构[8],如“青釉”译为“Green-glazed”;
“釉下彩”译为“Underglazed color”,如“釉里白”译为“Underglazed white”。省博网站并没有采用这一惯例,而是将“釉色”译为“Color glaze”结构,“釉下彩”译为“Under-glaze color”结构(表2)。

表2 馆际翻译差异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网站建设过程中,省博首先应该加大文物英译的力度,提高文物翻译率。在文物名称翻译过程中可以多借鉴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翻译方式,采用国际国内通用的文物名称翻译惯例。在保证正确表述文物名称的年代、文化、特征、质地及形制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省博自己的文物名称翻译特色,杜绝馆内翻译不统一的现象。

2.2 翻译质量问题

文物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好的翻译能让文物“活起来”,译好文物名称是对外展示文物美与历史内涵的第一步。为了让游客在欣赏文物时能“观其名而知其貌”,文物的定名通常包含如下三部分的信息:1)文物的年代、款识或作者(窑口);
2)地理信息、纹理、质地、颜色等特征;
3)器物用途。这种命名规则给文物翻译者提供指导的同时也为其翻译质量提供了衡量标准。因此在翻译前应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并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表述出来。研究发现,省博文物名称的翻译存在翻译质量问题,包括过度省译、部分误译、简单音译、重复翻译等问题。

2.2.1过度省译博物馆进行文物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应该尽可能地翻译出文物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内涵[9]。省博英译文存在重要信息的缺漏而导致文物名称中文与英文版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具体形式之一就是过度省译。而省译某些关键字词会导致文物名称深层文化信息的缺失。例如“金法戒”官网译本为“Gold Ring”。“法戒”是佛教法器,不同于一般金质地的戒指。因此,译为“Gold Ring”会导致重要信息缺失,外国游客无法得知其与佛教文化的联系,译为“Gold Ring(Buddhist instrument)”能有效传达文物包含的重要信息,帮助游客区分“金法戒”和“金戒”的不同。此外,省博将“青铜奁”译为“bronze container”,省略了“奁”是用来梳妆的镜匣的关键信息,语用意义缺失。游客大都不具备专业知识,容易将其当成一般的青铜礼器,无法了解其真正用途。“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瓶身绘有四种图案,分别是“林和靖爱梅鹤图”“陶渊明爱菊图”“王羲之爱兰图”和“周敦颐爱莲图”四种花纹图案,其官网译本为“Blue and White plum vase of the four loves in Yuan Dynasty”,这一翻译使得缺乏中国书画知识的外国游客无法通过“four loves”了解到梅瓶瓶身图案背后的中国文化知识。博物馆的文物翻译是介绍和宣扬中国文化的绝佳途径,翻译出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翻译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所在。

2.2.2部分误译研究省博英文网站发现,部分文物名称存在误译情况。例如,“青铜器”板块中的“曾仲斿父壶”译为“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馆内多数类似文本和国内其他博物馆中未见采用此种译法,笔者认为是误译。“曾仲斿父壶”名字中的“曾”指商周时期荆楚地区的一个诸侯国,“仲”是“伯仲叔季”中的第二个,“斿父”是青铜器“壶”的主人。因此可以参照其他博物馆的翻译方法,译为“Hu(wine flask)of Zeng Zhong Youfu”。此外还有因为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译,如“长木柄铜匕”(图1)译为“Bronze Dagger with long wooden handle”,“匕”在古代是取食器(“《金史·仆散端传》:“楠方食,掷匕筯于案。”),而“Dagger”意为“匕首”。此处属于明显误译,译为“Bronze ladle with long wooden handle”更妥当。另外省博中“金文”的翻译为“golden inscription”,“金文”(又称“钟鼎文)是中国古代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负载词”,在英语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语,直接按字面意思造成了误译。根据其真实含义,应译为“bronze inscription”。

图1 长木柄铜匕

2.2.3简单音译音译(transliteration)是翻译文物名称常用的翻译方法。许多文物名称中含较为生僻的汉字,如“卣”“奁”“簋”“簠”等,不仅外国游客,中国游客也对这些生僻字存在识别和理解障碍,所以对这些字词加注拼音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不断地加速传播,拼音也越来越为外国人接受。但是,对生僻字简单音译却不加注释,容易让读者不知所云。采用音译策略翻译生僻字词时最好加上注释,以便更好地保存源语言的文化信息。

省博英文网站中,简单音译的文物不在少数。在“青铜器”板块中,“鼎”大多都直接音译,如“鼎钩”(Ding hook)、“牛鑐鼎”(Niuxu Ding)、“豕鑐鼎”(Shixu Ding),未对“鼎”(商周时期食器)进行注释翻译。上海博物馆在翻译“鼎”“戟”“钟”“釜”“匜”等系列文物时,都采用了“音译+功用”的方式(表3),如“史颂鼎”译为 “Shi Song Ding(food vessel)”“商鞅戟”译为“Ji(weapon)of Shang Yang”“旅钟”译为“Zhong(percussion instrument)of Lü”“陈纯釜”译为“Chen Chun Fu(measuring cauldron)”“齐侯匜”译为“Yi(pouring vessel)of the Marquis of Qi”。同样在“玉器”和“金银器”板块中,“玉璧”译为 “Jade Bi”“金爵”译为“Gold Jue”,缺乏相关文物知识的游客不了解“璧”“爵”的含义,加大了理解难度。玉璧作为古代祭祀礼仪用器,可以译为“Jade Bi(ritual disk)”,而“爵”是古代的饮酒器,“金爵”可译为“Gold Jue(wine vessel)”。上海博物馆采用的“音译+功用”的翻译方法进一步阐释了文物的功用,比单纯的音译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示了文物的信息,建议省博也采用这一翻译方法。

表3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音译+注释对照

文物翻译中还存在的问题有:1)中文同音字;
2)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拼写相同。如省博中“金爵”和“玉玦”的翻译分别为“Gold Jue”“Jade Jue”,游客并不能区分这两个“Jue” 的不同。此外,“古父己卣”(“卣”:古代盛酒器)的翻译为:“Gu Fu Ji You”,游客很容易把“卣”的拼音“You”误认为英语的人称代词“You”,从而造成误解,应加括号进行解释说明,译为“Gu Fu Ji You(wine vessel)”更妥当。

2.2.4语义重复文物翻译还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简洁性原则要求译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传达文物名称包含的信息。以“漆木器”板块中的文物翻译为例,“漆木樽”被译为 “lacquer wood wine goblet”。漆器是以木涂漆而制作的器物,“lacquer”意为“漆器”,已包含“wood”的含义,因此这里“wood”是多余的。同理,“goblet”本就是酒杯,译为“wine goblet”是典型的画蛇添足,译为“lacquer goblet”更为合适。

省博英文网站的开放是助力“荆楚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英文网站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博物馆的形象建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博物馆和译者两方面进行努力,更好地完善博物馆文物翻译。

3.1 博物馆方面

3.1.1重视文物英译工作博物馆首先要提高对文物翻译工作的重视程度。省博英文官网中展示出来的文物翻译率不足10%,文物解说词的翻译较为简略且多数文物没有相对应的英文介绍。部分文物英文翻译中还存在大小写不规范的问题,如“金银器”板块中,“Gold”中的“G”都是大写,而“金刚杵”官网译为“gold Vajra-pestle”。此外,部分文物的翻译不够精细,如“短颈圆肩壶” 翻译为“Bronze Ware”,青铜器形状多样,纹饰不一,译为“Bronze Ware”太过宽泛。此类翻译并非孤例,极不利于荆楚文化的对外传播。参照故宫博物院,访问故宫博物院官网首页,在搜素框中输入文物关键词,如“樽”“爵”“觚”等,可以直接搜索到该系列所有馆藏文物,每一件文物从文物的外形、颜色、质地到文物的寓意、地位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每件文物解说词约500-600字,足见其工作的细致。而省博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介绍只有50-60字。博物馆应加大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一方面向国内优秀博物馆看齐,积极推进中英文网站建设,加快文物翻译进程;
同时还要引进优秀翻译人才,促进跨学科人才合作翻译,为文物提供规范、正确、易于理解的英语译文,让国际游客更好地了解文物及其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繁荣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3.1.2建立平行语料库笔者在研究省博英文网站文物翻译的过程中发现,每个板块展示的文物中都存在馆内译文不统一的问题。这可能是不同译者在翻译文物过程中没有可参考的“馆内平行语料库”。笔者认为建立平行语料库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前文提到,由于青铜器形状各异,纹饰繁复且色彩多样,名称复杂,翻译难度大,因此省博官网“青铜器”板块的文物翻译率最低。如“几何纹”“蟠龙纹”“凤纹”“兽面纹”“鸟兽云纹”“神人神兽”等文物名称较长或者名称中带有动植物字样的几乎都未进行翻译。而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没有回避此类文物的翻译。现整理了上海博物馆中涉及动物的文物名称翻译(表4),为省博相关文物的翻译提供参考。

表4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音译+注释对照

3.2 译员方面

3.2.1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翻译质量首先需要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知识方面指的是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丰富的词汇量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文物名称精简复杂,其中的构成成分繁多,有些译者翻译能力强但缺乏文物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这样翻译只会徒具其形,缺乏内涵。专业技能方面指的是掌握好翻译技巧,有些译者精通文博专业知识却不擅长翻译。缺乏以上任意一个方面都会导致翻译出来的文本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一件文物都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如省博“镇馆之宝”之一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是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竹简上记载了秦朝政经律法等方面的发展历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译员应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翻译技能,学习翻译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在翻译文物前,积极查阅文物背景资料,了解文物名称的由来,参考平行文本资料,使用专业准确的词汇进行翻译。必要时需实地观察文物自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文物翻译的难度,避免出现错译、漏译,提高博物馆文物翻译的准确性。

3.2.2参考平行语料库参考平行文本可以帮助译者避免误译,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在翻译文物时,译者可以参考的平行语料多来自国内外大型博物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译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各大博物馆官方网站查阅文物名称翻译和文物解说词翻译。参考平行文本需要克服中文翻译的思维定势,避免逐字逐句地翻译,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已经存在的约定俗成的翻译惯例和统一的翻译表达方式。

3.2.3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博物馆是“文物—文字—参观者”三者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场所。译者可以适当省译有关外形和图案等的内容,但包含浓厚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的内容则需要积极增译。例如,在翻译“越王勾践剑”时,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加了解勾践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应该对其身份进行增译说明,译为“Sword of Goujian(the king of the kingdom of Yue)。增译是积极传播历史文化的翻译策略,对译者来说增译意味着需要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对比省博和上海博物馆对“青铜器”板块的文物翻译,笔者发现上海博物馆在积极增译这方面做得很好。如:省博对青铜器中的“鼎”大都是音译(图2),文物介绍也只是简要说明文物规格和出土的时间地点。而上海博物馆对“鼎”加括号注释增译(图3),解释了鼎的材质和功用,在文物解说词部分不仅解释了规格,还介绍了其来历等,使游客对文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2 豕鑐鼎

图3 燕侯旨鼎

基于对省博馆藏文物的实地考察,对比该馆英文网站文物名称的翻译,发现文物名称翻译存在翻译率低、缺译、误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博物馆和译者视角提出解决方案:博物馆方面需要提升对文物翻译的重视程度,提供优质译文为游客认识、理解和传播荆楚文物知识及文化提供条件。翻译工作者则要在不断扩充历史学、考古学、翻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跨界合作翻译的意识,辅以现场观察文物,努力提升翻译质量。同时,译者需提高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在翻译含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文物时,灵活使用翻译方法并积极增译,减少误译、漏译的发生。通过博物馆和译者的共同努力,帮助游客充分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高超的艺术技艺,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青铜器名称译者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0年11期)2020-11-16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8期)2017-12-07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7期)2017-09-01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6期)2017-08-31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17期)2016-10-20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13期)2016-10-17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11期)2016-10-11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10期)2016-09-30认识“晋式青铜器”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推荐访问:湖北省 文物 博物馆
上一篇:电影海报创作分析——以黄海作品为例
下一篇:连线天宫,筑梦课堂——记大理连线“天宫课堂”第三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