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6 点击:

■ 聂有才(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职业中学)

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综合活动性教学,通过设置某一个具体的真实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议题讨论活动使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凭借着兴趣引导,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备,更具有实践性能力,从而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需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价值,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式,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应用作用,避免课程教学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当中明确提出,中职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职业精神和法治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核心目标,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使学生成为同时拥有高素质和高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正处于不断改革与进步阶段,但从整体改革成效来看,所取得的突破相对较少,大部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仍然未能凸显,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彼此之间脱节问题仍然严峻,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最终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得课程教学难以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虽然部分学校开始尝试进行诸如议题式的教学模式创新,但是在教师教学和学生配合方面存在问题,经过对比观察和总结分析可以发现,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存在几个方面的阻碍。首先,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整合效果不理想。中职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质较强,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社会实践参与角度出发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教师面临较为严峻的如何通过议题形式将理论与实践彼此结合的难题。对于此前缺少议题式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对议题与课程理论之间的关联进行度的把握,如何在议题当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困难较大;
其次,议题教学模式重点课程设计存在问题。议题式教学本身的教学环节设置,直接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部分议题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无法引起学生对于议题的讨论兴趣,便会导致学生丧失对于课程内容学习与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代沟,部分教师无法理解当前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群体的兴趣爱好,因此在选择议题方面,很难能够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学生感兴趣的议题内容,最终影响了议题式教学的整体质量。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提升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水平,切实可行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议题式教学需要进行精准设计,突出议题本身的参与价值,使学生产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参与到基于议题的社会参与当中来。

(一)课程系统中可以进行议题设置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当中有着大量的教学资源能够进行议题的开发,教师将知识系统内容与学生生活、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进行整合,最终创设议题,组织开展教学创新。

本文结合中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总结了几个方面的议题设计思路。在政府职能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垃圾分类事件创设议题,设置总议题为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垃圾围城”现象,并在总议题下设置多个子议题,如“垃圾围城”现象产生的原因、“垃圾围城”现象中政府的职能履行和创新策略、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公民与政府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政府应该如何化解矛盾等;
在科技发展、人类认知不断提升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将近年来社会领域较为火热的“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概念作为总议题,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当中接触到的相关信息开展议题讨论工作。设置子议题如“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的利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表现了人类科技怎样的发展趋势、“元宇宙”的出现背后隐含着哪些社会现象和社会公众的生存需求等;
在进行矛盾观、联系观的哲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共享经济、外卖行业等视角出发,引入“如何理解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总议题。该议题所体现的是时代发展当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教师设置子议题如外卖行业打败了传统的方便食品行业、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活力等。这些议题的设置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同时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紧密结合,学生耳濡目染当中拥有更多想要表达的看法。通过议题的设置,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当中来,并结合自身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内容,深化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深度,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二)中职思想政治议题设置中应当把握的重点

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清晰,内容明确,与社会关联性较强。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设计中,应当注重课程理论—议题—社会现实三者之间的联系,将学生关注度高、社会讨论热度高的社会资源融入议题当中。

一方面,教师要拓宽议题的类型空间,建立起“看待—原因—策略”三个环节的议题类型。其中“看待”主要考查学生建立起怎样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议题中所反映的社会事件持有怎样的态度;
“原因”要求学生能够凭借所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透过现象观看本质,能够从丰富的时代背景角度出发,对议题当中社会事件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进行原因总结,使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入;
“策略”则是从对策实践出发,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对社会事件的分析进行统合,找寻到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符合实际事物发展规律的意见。通过三个阶段的议题式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当中来,使学生不断强化思维,产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认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扩充优势教学资源,结合时代发展对议题内容设置进行动态更新。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进行更为精准的议题开发,避免含混、牵强、不符合实际的议题内容进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影响学生对于议题的准确判断。目前中职思想政治教材当中,设置了综合探究环节,其中拥有大量的案例内容。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综合探究设置了政府权威的来源、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基本国策的原因等宏观内容,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政治性的核心价值,同时又有着十分明确的价值观念引导。教师在议题的设置方面,便可以从政治参与的有序和无序为视角,筛选相关的社会新闻,使学生对政治事件进行更多关注;
其次,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职学生在接受外部信息中更加高效快速,社交媒体、短视频等,都是学生接触获取信息的渠道。一些社会话题除了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之外,也成为学生们正向讨论的重点。一些热门的社会事件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矛盾交锋,学生由于理论能力不足,无法对事件的真相做出判断。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热点社会事件角度出发,结合政治理论对社会事件进行全面解析,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过程中理解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社会分析,形成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政治理论的应用也使得原本隐含在事件背后的一些世界观、价值观盲点浮出水面,对于学生全面客观认识社会提供了方向帮助。

(一)教师议题设置应当明确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导向

首先,中职教学中议题设置应当突出思想政治正向的价值引领特点。议题设置中,教师应当明确议题本身应当承载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教育内容,议题需要具备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特点。议题不应当偏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应当出现价值取向混乱、存在争议的问题。

其次,中职教学当中议题的设置应当同时兼顾时代性和思辨性。议题内容不仅仅需要包含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展现出学生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应当突出整合、开放、思辨、引领等多方面的特性。教师在议题选择方面,应当突出以小见大的特点,从学生生活、学生所熟悉的周边环境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细微的小事来了解更深层面的政治背景,形成价值认同。同时,伴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社会事件日新月异,议题当中所选择的社会事件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想要讨论、希望辩论、表达自我的机会。诸如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看似与当前时代较为遥远,但是技术创新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生透过议题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尝试深刻分析的积极意识。例如《哲学与人生》第十四课《人生价值贵在奉献》中,可设计议题:“当今社会人们追求有房有车有存款,人生的价值是物质财富吗?”“到底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学生讨论从而引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而在于奉献”,“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又如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议题,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展示近期较为火热的“元宇宙”相关资讯内容,这部分内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讨论兴趣,教师组织学生组成讨论小组,结合给出的相关信息和自己搜集的信息,教师通过从旁引导,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

最后,中职教学当中议题的内容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前述中提到,中职思想政治议题的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提出“策略”,即学生通过看待、归因两个方面的讨论分析后,能够从自身学习成果出发,给出建设意见。因此,教师在议题的选择方面,应当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设意见。议题的总议题和子议题之间需要凸显紧密联系关系,能够使学生在问题归因和策略探究中,根据影响因素的划分,来实现全局认知,并逐个击破。议题设置需要具备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特征。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垃圾分类为议题视角,组织学生开展对于身边垃圾分类情况的调研工作。学生通过对垃圾分类开展情况、取得效果的调研,讨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彼此之间如何配合的深入分析,在理解政府职能和运转逻辑基础上,结合所学政治知识,提出未来垃圾分类规划建设相关意见。

(二)优化议题内容流程

议题式教学需要建立总议题和子议题两个系统,其中子议题被涵盖在总议题系统当中。教师所设置的总议题应当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结合课程内容,选定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方向。子议题则是对总议题内容的问题分解,需要突出总议题在问题当中的不同侧面。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即可以从教材当中对子议题内容进行提炼,将教材中的理论概念作为关键,以概念解析的形式,对总议题中某一个环节进行分析。例如在案例当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机遇或危害,便是人类认知螺旋上升这一理论的体现。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知识出发,进行子议题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对于议题的讨论欲望,希望参与到议题的讨论当中来。通过总议题和子议题的结构化设计,使得议题的教学导向更为清晰,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特点更加鲜明。

(三)中职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议题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开展议题讨论工作。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职学生所处青春期代表的青春文化作为议题切入点,结合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等,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形成对于文化创新的共鸣,进而产生文化自信。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近年来较为火热的国潮文化作为窗口,为学生展示一些国潮文化中具有创意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的形象,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当中的作用价值。设置议题一:“文创产品中的传统文化有哪些,这些文化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在以往学习当中的文化经验,以及思想政治课程当中的文化自信内容,尝试对传统文化拥有生生不息文化影响力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随后教师设置议题二:“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得以创新”,为了能够使学生更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展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进课堂、蕴含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制作等。学生需要在讨论中,结合青年群体的文化态度、当前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提出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实现文化创新的文化建设策略。通过两个阶段的文化议题讨论,学生对于社会当中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潮了解更为全面,更能理解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认识到文化创新的价值,并尝试利用所学习到的文化知识,来针对传统文化传承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破局思路。

总之,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创新模式,对于中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意义。不过在开展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议题式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将问题视作是议题,议题本身应当是结构性强、具有明确思辨价值的内容,与问题的表现与思维引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教师要注重总议题和子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强化议题设置的精准度;
其次,教师要注重中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问题的理解能力,在议题的选择方面,应当采用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的基本逻辑,突出体现议题的认知、议题的深层分析和议题的最终解决基本思路,使议题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场景。

猜你喜欢 议题中职政治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7-28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推荐访问:初探 议题 思想政治
上一篇:挂轨型机器人云台视觉伺服控制
下一篇:语音特征参数提取算法的研究与硬件实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