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构建新型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3 点击:

傅彩云,张学众

(1.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务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推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新文科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11月,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的提出为我国文科人才培养注入新鲜动力,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

我国新文科建设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新文科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形成人才培养新格局。因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解读新文科建设中“新”的含义、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新文科建设的中国特色。在制度设计上,我国新文科建设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张,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度执行中,我国新文科建设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兼收并蓄,培养全方面、高素质人才。

新文科建设相较于传统学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传统学科间的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是创新培养方式,将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文科教学实践,用新理念、新模式、新视角来推动新型文科人才培养。

新文科建设是传统文科类专业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据统计,在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学科门类中,文科类专业占比高达66.6%。不同于理科、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除专业基础知识考核等可测量指标之外,还承担着德育的职能,兼具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功能,能够为其他学科注入新的思想元素。新文科建设基于传统文科的基础属性,在大数据平台等数字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打破传统专业间的壁垒,促进文科类专业在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过程中实现飞跃。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从教育模式、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方案等角度进行改革,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鼓励多学科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18年以来,“新文科”建设逐渐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校的改革方向,国内学者也多从“新文科”是什么、“新”在何处、如何体现、如何落实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一)“新文科”建设是什么

“学科”是一个教育学概念,其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严谨的外延,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本质上和人类的知识生产与知识分类实践紧密相关的”[2]。结合陈辽的对于学科建立标志的相关论述,学科建立应有其标志性的著作、创新独特的表述方式、深入全面的微观论述等特点[3]。拉施尔德斯也在《公共行政——对于政府的跨学科研究》一书中提出“在不考虑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情况下,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无异于把马车绑在马前面”[4-5],传统学科分类与专业界定对于明晰研究范式、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内容具有较大优势。但是随着20世纪末循证医学的兴起,以“证据”为核心的循证理念逐渐替代以常识、经验为主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带动社会科学第三次“科学化”浪潮[6]。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切入点,但若仅从单一学科展开分析,或将造成“盲人摸象”的片面性结论,难以深入问题本质。以“证据”为切入点,以问题识别为逻辑,能够将不同学科串联起来,借助学科融合的优势,观测事物发展的全貌,进而得出客观稳定的研究结论。因而,冯果认为,“新文科”建设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在高校层面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能够应对现实需求和风险挑战的素质教育,提升其综合实力和主观能动性[7]。梁启超先生曾在《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中提出,“天地间独一无二之大势力,何在乎?曰智慧而已矣,学术而已矣”[8]。他深刻地认识到,世界竞争将定位于“学”。将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作为发展目标的“新文科”建设便是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传播解决问题的“中国经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中国性”代替“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机遇[9]。

(二)“新文科”建设“新”在何处

田晓明和黄启兵从官方阐释和学者讨论两个角度将“新文科”建设的本质总结为创新,区别于“新旧”之新和“新老”之新[10]。从国际视角,以樊丽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新文科建设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专业重组、文理交叉”,通过提供一种跨学科学习的方式,打破课程限制[11]。从“分科治学”到“科技融合”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文科建设的发展机遇,是破除学科壁垒,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传统文科的一次重组和创新。从国内视角,“四新”建设成为我国新时期高校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第一,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发展方式逐渐被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所取代,经济增长模式也逐渐从斯密型增长转为熊彼特型增长。在熊彼特型增长理论中,“知识是创新的关键原材料”[12]。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使其雇佣的科研人员不断生产可以商品化的经济知识,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生产方式势必会对传统生产方式产生冲击,造成“创造性破坏”[13],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熊彼特型增长的不断深入,知识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而高校正是提供知识教育的培养基地,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融合发展,破除文科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脱节的困境,为社会输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向熊彼特型增长转变。

第二,“新文科”建设在交叉融合的基础之上提出继承创造,强调中国特色。1918年,在《致蔡元培: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信函中,蔡元培先生便不赞成设置“哲、文、理”三科,强调“破除文、理两科之界限,而合组为大学本科之为适当也”[9]。结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发展轨迹,“我们曾先后经历了移植欧美经验、效法苏联模式、与西方主流接轨等过程”,西方的思维范式、分析逻辑、研究方法等构成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2],导致缺乏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逻辑的研究结论或范范于表面、或推广性较差,不能全面反映并引领更为深入的社会实践。“新文科”建设通过学科融合和继承发展,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从“守城”转为“攻城”[18],通过创新理论知识,“在中国讲好国际故事,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持”[14]。

第三,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既有改革,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改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辅修课程选择等方面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理科、工科知识,实现学科培养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完整性和前瞻性。

(三)“新文科”建设如何体现和落实

结合上文所述,“新文科”建设的本质便是创新,发展路径是交叉融合,继承创新[19],强调中国特色。权培培等学者认为,“新文科”建设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和区域优势四个方面[14]。

第一,“以学科交叉为手段,瞄准科技前沿是新文科建设的动力”。传统学科通过泾渭分明的专业划分形成较为闭环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缺点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够深入中国的社会实践。因此,“新文科”建设以学科前沿为研究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逻辑,以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通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逐渐深入我国社会实践,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和解决方法,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

第二,国家战略需求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指向。“新文科”建设通过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5]。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通过建立“中蒙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相关领域的创新要素,形成协同创新体,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了务实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模式。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这个高层次合作平台,在加强同蒙俄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内蒙古财经大学启动了与蒙古国高校互派本科生学习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具有语言、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人才,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三,现代技术是“新文科”建设的依托。有学者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以技术进步和数字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16],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将更加深入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为熊彼特型增长。结合上文所述,无论是国际视角还是国内视角,“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便是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学科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文科教学,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前瞻操作。

第四,区域优势是“新文科”建设的外在保障和独特优势。我国大学的优势学科多是出于地区优势或服务于地区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但是相较于理工类学科,传统文科尚未能够较好地适应于区域发展优势。因此,“新文科”建设要求传统文科打破学科壁垒,立足于区域发展优势[20],充分发挥自身建设的独特性,“打造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类型的高校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也应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式。以财经类高校为例,“新文科”建设要求财经类人才具有发现现实中存在的财经类问题的敏锐嗅觉与解决现实需求的灵活应对能力,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立足于区域优势,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教学,以问题求解为内容[17],培养学生的协同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立足学科前沿的创新热情,提升财经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便成为财经类高校“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1]。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的本质是创新,以学科融合、继承发展为手段,以交叉前沿为动力,以区域优势为依托,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也由此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追本溯源还是要求教育体系进行学科融合和创新发展。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财经类院校,多年来,基于地区发展需求和发展优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财经类人才。2022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第二年,也是全国“新文科”建设扬帆起航的关键之年。“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优化与融合、课程提质与升级提供了新引领。在“新文科”建设的推动下,勇于打破传统文科专业壁垒,提出专业融合的培养方案,服务于区域发展需求。接下来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总结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财经类院校“新文科”建设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高校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考。

(一)发展现状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专科专业12个,涉及经、管、法、文、理、工6个学科。在全部59个本科专业中,招生专业为56个。

1.完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不断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布局,2017年,学校对当时的56个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估,结合专业评估结果与社会需求、就业形势等情况,决定从2018年开始,对工程造价等9个专业暂缓招生,合理控制专业数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同时,为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新的需求,2020年,学校申报并获批统计学、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3个新专业,2021年申报并获批数字经济、创业管理、城市管理3个新专业。通过“一增一减”,学校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布局。

2.构建一流专业体系

从2019年至今,学校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校级一流专业8个。健全了学校“三级四类”一流专业体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学校以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出台《内蒙古财经大学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学校对2019—2020年入选国家、自治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29个一流本科专业进行了阶段性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逐步健全促进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一流本科专业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3.形成专业生态体系

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现有投资学、国际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校企合作办学专业,产教融合、专业共建、深入推进合力育人,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学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学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地尝试,但是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等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方面仍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现有专业的学科背景较为单一,在学校现有56个招生专业中,专业目录所列基本专业有51个,占比91%。体现社会新需求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特设专业仅有5个,占比仅为9%。

二是专业受现行高校行政色彩较浓的学院机构设置的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局限于所在学院的学科,而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较少。文理科、文科各专业之间的隔断或界限没有被打破,既不利于跨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匹配社会需求。

三是传统优势专业建设质量、布局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专业升级改造壁垒亟待进一步突破。传统优势专业如不能及时吸收新科技的营养,其优势地位将逐步丧失,优势将逐渐衰减。一些本科传统专业急需改造升级,需要挖掘和探索数字技术引领下的新型专业、交叉专业。

(三)建设路径

1.专业优化调整目标

一是坚持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工学、文学融合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巩固提高经管学科,加快发展理工学科,大力扶持文理渗透、理工交融的交叉融合学科,形成多学科相生共长、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完善专业结构,注重学科专业交叉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发展基础上,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以带动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提升和布局优化。

三是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实现了“十四五”期间学校提出的国家级、自治区级一流专业达到25个的建设目标。下一步将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确保国家级、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部按期通过教育部、自治区组织的检查验收。

四是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要求,坚持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相协调,坚持学校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评估结果,合理控制专业数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通过申报新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现有学科的合理布局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于人的现代化新目标。内蒙古财经大学曾立足于学校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向社会输出了一批批优质经济管理人才。在新文科建设的今天,学校应继续探索新型学科交叉融合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打牢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代表的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探索统计与数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理工类学科专业与经管类学科专业的融合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发挥经济、管理优势学科作用

专业建设实现交叉与融合的前提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6大学科。其中经济学、管理学一直处于优势学科地位。今后应继续发挥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学科的作用,引导法、文、理、工其他学科向优势学科进行相应的交叉渗透,从而在优势学科方向上凝练出新的增长点,形成优势学科带动下的学科建设群,促进学科整体建设与发展水平。

第二,强化学科间的横向交叉渗透

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进一步理顺学科关系,强化多学科间的横向交叉和融合,避免唯经济学而经济学,唯管理学而管理学。打破学科壁垒,有效整合学科资源。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理、工学科之间的交融。将经济学、管理学两大优势学科之外的其他4个学科,进行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方面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相生共长、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第三,巩固提高文法学科,加快发展理工学科

在巩固提高文法学科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理工学科,做强、做大理工学科,发挥统计与数学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的理工科优势,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其他学科建设。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协调联动。以学校现有的6大学科为基础,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跨学科体系。

3.现有专业的优化调整

新时代,学校要推动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文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构建“专、数、创”交叉融合的特色专业体系。建设一批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流专业与课程。形成专业建设交叉融合、与数字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专业建设协同联动机制

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支撑,以优质资源配置为驱动,构建本硕多层次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要求,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健全促进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专业建设协同联动机制,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专业建设本着强化高点、培育重点、扶持增长点的基本原则,把学校传统的优势专业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专业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专业做实,固本强基、交叉融合、择优培育,以优势专业为引领,带动和辐射其他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共生、支撑发展的专业生态体系。

第二,促进专业交叉融合

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与理、工、法、文类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体系。一是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与专业的融合发展,建立数字化专业体系,提升专业建设与数字经济社会的契合度。二是积极发展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兴交叉专业,在经管类学科重点建设3-5个新兴交叉专业,在经管类专业全面试点“数字化+”专业综合改革,构建“数字化+”专业集群,利用数字信息赋能专业建设,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新财经人才。

第三,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瞄准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前沿,进行专业设置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发展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以特色发展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将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梳理,对照专业设置标准及相关认证要求,以学科基础、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为主要指标,建立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4年进行一次专业评审,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和余量消减工作。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地设立专业进入、退出标准,整合专业大类,增减专业教学人数(班级),在专业动态调整中讲究处理方法上的缓冲与递进。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坚决撤销专业评级较低、初次就业率较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师资力量较弱、无学科支撑等专业,撤销专业要在妥善安排好在校学生培养、专业原有教师分流等工作的前提下进行。2022年,撤销本科专业3个、停招本科专业5个、停招专科专业3个。撤销、暂停招生的专业中,着重区分基础专业与特设专业,特设专业具有前瞻性,是为应对未来挑战而设置的,要对特设专业持谨慎的态度。通过限招、缓招、隔年招、停招等措施,逐年淘汰一些落后专业,合理控制专业数量,计划到2025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调整为45个。

要服从和服务于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社会需求作为高校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第一准则。新设专业应在优化调整学校既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适应国家战略规划;
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
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
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
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从专业设置角度,加强对现有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的申报与建设,例如,近2年我校成功申报的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专业,便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对金融学科发展要求的产物。下一步还可以积极申报如下专业,如理学、数学类专业中的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工学、计算机类专业中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法学、社会学类中的家政学专业,公安学类中经济犯罪侦查专业;
拓展未来前景广阔的专业,如金融学类中的信用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类中的交通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类中的劳动关系专业等。

第四,专业升级改造

对学校现有的56个本科专业从专业融合、课程嵌套、产教融合三个方面进行专业升级改造,形成新型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升级改造体系。

首先,构建专业交叉融合的新型专业集群。现有的专业集群大多是相同类的专业集群。学校应依据专业面向,坚持问题导向,组建共同指向某一领域或问题的不同学科的专业集群,将分属于不同学院的几个专业(例如法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工商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社区(基层组织治理)角度,将分属于法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几个专业整合到一起,构建基于基层组织治理的法学、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专业集群,为传统专业发展找到拓展的空间,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其次,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嵌入新技术课程。在财经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嵌入相关课程,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经济管理知识实现相互渗透,选择与经济管理行业密切相关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技术的知识与课程嵌入到财经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传统优势专业的升级改造。特别是以金融学、会计学等优势专业为切入点,促进传统专业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融合。例如:在金融学类各专业中增设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基础与管理、分析与处理、区块链基础理论、数据处理等课程,在会计学相关专业增设数据挖掘、数据库系统应用与开发、数据处理、大数据与审计应用、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

再次,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专业升级改造。2015年4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要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加快学校申报产教融合项目和产业学院项目的步伐,实现从经管类方向从专业教学面向社会的升级改造。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在财经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前面的构建一流专业体系、专业交叉融合、专业升级改造、动态调整等改革措施,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一体化人才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专业集群式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方案着手,引导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提升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要求,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稳步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选择权,促进专业的竞争与发展。以夯实学科基础、拓宽培养口径为原则,构建“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开放选修课程”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实施人才培养一体化工程,实现预科与本科阶段课程学分打通,主修学位与辅修学位合班授课。根据“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总体实施方案要求,抢抓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机遇,加大在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领域建设基地班、实验班,推动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长学制贯通培养。

第三,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与理、工、法、文类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体系。不断推进“主辅修”“双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第四,构建专业交叉融合的新型专业集群。通过大类招生改革,同类学科下的几个专业进行整合,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度高、社会广泛认可的专业凸显出来;
通过院系调整或虚拟院系的设置,将面向同一类问题不同学科下几个专业进行组合,形成基于新的问题导向的专业集群,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专业集群式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和建立产业学院,形成产教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及企业先进的理念通过课程的形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通过导师的方式引入课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体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财经人才。

总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递增。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我们未来要充分发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引领作用,本着“传承财经本色、强化融合底色、打造数字特色”人才培养理念,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持续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文科交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六法”巧解分式方程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9年6期)2019-08-13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求学·文科版(2018年7期)2018-05-14“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孙文科东方艺术·国画(2016年1期)2016-11-16连数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9期)2016-10-13推荐访问:蒙古 为例 财经大学
上一篇:冗余液压机械手双伺服阀驱动控制仿真研究
下一篇:汽车底盘维修中单手上举操作对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