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成效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2 点击:

郝新军,沈朝阳

(西安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稳步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随之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国家发展政策导向等原因,我国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帮助广大农村地区百姓摆脱相对贫困的局面,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详尽制定了实施步骤以及规划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目标[1]。随后中办、国办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中提出了5个大类22项评价指标,规划分别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设置了对应的参考指标。参考指标的确立,为具体实践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有利于基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落实。乡村振兴涉及各个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大力发展特色设施农业、补齐产业链短板、塑造农文旅融合新生态、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等多种路径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农村电商凭借互联网独特的优势,对传统农业经济进行替代和变革,不仅打破市场地域上的限制,解决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难题,还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2]。国内大量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路径表明,发展农村电商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途径之一。2014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扶贫办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县域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农村电商逐渐在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需求侧满足、城乡就业水平提升、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5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30.0%,比上年提高0.9%,其中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507.6亿元,同比增长29.0%。农村电商在促进县域经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为县域电商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农村电商的巨大潜能将加速释放,数字化生活消费方式变革将重塑县域农村大市场,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将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的转型发展与有机融合。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尚不健全、农村电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县镇村三级配送网络亟待健全、电商物流主体缺乏有效协同等众多问题。

从农产品网络零售区域分布情况来看,2020年华东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481.7亿元,占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42.2%,排名第一,这说明华东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具有领先优势。但从增速来看,东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最快,同比增长69.8%,这说明该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其主要原因是“网红经济”在东北地区迅速崛起,带动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并不断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县域经济发展等创新融合,为区域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西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比重有所下降,从2019年的2.3%下降至2020年的2.1%。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产品聚集度较高的区域之一,但农村电商发展相对缓慢,存在品牌分散、影响力不足、农产品出不去等问题。

从县域农产品销售情况来看,832个国家级脱贫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的全部在西南地区。从农产品品类看,各县热销的农产品多为当地的特色产品。各县围绕农产品上行,通过对本土特色副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开发宣传,融合短视频、直播等营销推广渠道,培育出一批网红产品,打通了脱贫县农产品出村的新通路,带动了脱贫县农产品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了价值链。

在农村电商赋能的条件下,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已经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域,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生产活动、生活品质、村容村貌、生活环境、自然生态等各方面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向好变化。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有序推进,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对城乡二元化发展比较分析发现:农村产业升级空间、经营主体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体系、三产融合程度、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县域电商产业化水平、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管理、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障碍因素。下一步,乡村振兴帮扶县域若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有效电商发展政策,破除影响电商发展的障碍因素,农村电商必将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再添新动能。

从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到全面部署实施至今,有关农村电商发展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研究并不太多,国内现有的有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全面政策保障,尤其是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黄祖辉(2018)认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程度、核心要义准确把握与否,直接关系到基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综合效率。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必须准确把握“二十字”方针的科学内涵、内在联系,而且政策执行者需要不断动态协调好乡村振兴的各种实施路径[3]。文丰安(2019)认为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首要途径,不断补齐、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障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4]。蓝海涛和周振(2018)认为,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得到重视,且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涉及产品生产、产品加工、产品流通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上述因素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促进电商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需要政府完善的政策支持[5]。郭娜和李华伟(2019)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部署实施,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创新农村经济结构、培养农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最大程度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的外部环境,符合农村电商发展内在要求[6]。彭成圆等(2019)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为农村电商创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了农村电商创业模式持续创新[7]。郭俊华和王阳(2022)研究发现,部分涉农政策在政策受众、政策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优化调整农村产业政策是抓住乡村振兴机遇的关键[8]。

第二,农村电商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刘承昊(2019)认为通过“互联网+”与农业有机融合,能实现农业资源与产品的重新配置、集成与关联,增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并赋能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9]。郭红东等(2019)认为通过电商平台与服务型政府双向赋能,可以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从而推动农民大规模创业与就业[10]。宋常迎和郑少锋(2021)研究发现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用明显,能够降低农业产业运营成本,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经济效益[11]。易法敏等(2021)认为电商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县域,政府应制定针对性的电商融合集聚发展规划,以破除制约电商转型升级发展的障碍[12]。郭娜和李华伟(2019)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农村电商数量、农特产品市场、农村电商专业人才数量、农村电商专项资金规模等四个因素,揭示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因果关系,制定了动态反馈机制[6]。李志平和吴凡夫(2021)采用中介变量法,研究了农村电商发展对统筹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选取电商参与强度、电商销售规模、销售方式、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组织方式等指标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发现农村电商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明显,政府需要继续推进农村电商的相关工作落地实施[13]。杨颖(2021)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农村电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因此选取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发展潜力、资金扶持和政府市场监督为一级指标,构建含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分析发现电商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和资金扶持是影响政府扶持农村电商有效发展的主要因子[14]。

第三,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因素。狄琳娜(2018)认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是确保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目标的有效途径。但面对市场需求波动时,农村电商对高质量产品及服务的供给疲软无力问题依旧突出[15]。庞爱玲(2019)研究发现,发展高质量农村电商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但是农村电商运营主体培育困难、市场运营问题及物流配送短板等难题依旧突出,制约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16]。林海英等(2019)认为农村电商是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采用生态理论框架(EST)和可持续生计框架(SLA),分析发现贫困地区开展农村电商是必要并可行的,但是农牧民是否愿意参与农村电商以及农牧民参与电商的积极性如何提高等因素,深刻影响农村电商工作的顺利开展[17]。刘岱等(2019)认为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瓶颈主要是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滞后、农村电商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村电商的开放、共享程度不够等相关方面,并提出了建设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四位一体的电商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环境等政策措施,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18]。聂召英和王伊欢(2021)研究发现,随着农村电商的转型,小农户与互联网市场的关系逐渐趋于断裂。如何发挥政府的治理作用,并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成为基层乡村治理的新任务和新挑战[19]。

综上所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保障、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农村电商发展障碍因素以及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研究成果较多,但基本都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有关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评价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在农村电商赋能的条件下,农村电商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成效结果差异化较大等问题。一些县域因政策制定落实到位,产业支撑程度高、电商发展氛围浓厚等因素,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这极大促进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相反,部分地区尤其西部的一些山区县域则因为受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与农村电商特性,选择国家级乡村振兴帮扶县DF县,从该县农村电商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农村电商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并找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关键障碍因素,寻找农村电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途径。根据《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县域经济、资源、社会特征等构建县域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将评估结果与DF县乡村振兴发展目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障碍因素以及破除措施,为因地制宜有序推进DF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全国其他类似于DF县的山区县域,提供有效推进实施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DF县农村电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DF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面积达70%,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人文因素,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农村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相对贫困问题较为突出。自国家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以来,DF县始终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首要位置,不断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2015年以来,DF县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涉农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建成了特色农副产品、葡萄酒、休闲食品、中药材、肉鸡等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在当地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DF县获批2018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经建成1200平方米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搭建起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建成农产品供应链上行体系,并对县域近乎3000名企业负责人、电商从业者、创业意愿强的群众实施了多轮电商培训。依托上述四个体系构成的县域电商发展综合型平台,农村电商持续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赋能,2020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6亿元。随着DF县脱贫摘帽胜利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实施,电商赋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爬坡上坎的新阶段。对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水平进行准确测度,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拓宽农村电商发展空间,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因此,在考虑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电商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后,以DF县作为典型县域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内类似县域探寻电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策略借鉴。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指标体系构建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客观原则,以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农村电商发展规律为基础,设计具体指标。第二,共性原则,考虑县域乡村发展的具体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尽量选择共性发展指标。第三,价值原则,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尽量选取可以获得、具有权威性的分析指标,尽量选取可量化的定量指标和比值指标,避免定性指标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主要参考现有专家学者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电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指标性研究,选取合适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黄祖辉[3]、郭娜和李华伟[6]、李志平和吴凡夫[13]、杨颖[14]、林海英[17]等学者著述中包含的相关指标;还有一部分指标来源于《DF县乡村振兴规划》、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计指标、县统计局统计指标等,本文评价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

(三)评价指标体系阐释

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体要求,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实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县域农村电商,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价值链,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全面振兴。在脱贫攻坚期间内,农村电商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类农村电商平台也是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经济活跃度,推动县域一、二、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农村电商系统化发展,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开辟了新的商业形态,提供了县域内创业、就业新思路。这也是贫困县摘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要求和农村电商发展规律为依据,构建DF县农村电商赋能条件下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赋能方面,农村产业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农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发展农村电商的同时,快速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为农村电商提供坚实的供应链保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不仅包括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产品深精加工、农村电商体系建设等方面,更包含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农村电商体系。注重现代农业产业链延长、价值链的提升和利益链的完善[20],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以发展农村电商为条件,研究产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产出水平、产业升级方向出发,选择具体评价指标。

人才赋能方面,人才关乎国家发展前途,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人才是发展农村电商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引擎。在脱贫攻坚期间,从国家选派众多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赴农村一线开展经济、社会、政治等建设活动,也可看出人才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得越来越突出,加之乡村的相对凋敝,“人才外流、人才不留”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打破乡村留不住人才的瓶颈已经势在必行。除了启动人才引进政策外,培育当地专业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能力、留得住、懂县情的人才,才能提高农村电商发展质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DF县由于种种因素,潜在可培养型人才较为匮乏,因此结合DF县人才培育实际情况,以专业人才数、受教育程度、文化培育氛围和劳动力转移水平为切入点选取具体指标。

表1 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宜居赋能方面,乡村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考核指标,主要涉及生活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生态方面,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开发、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污染物,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要素资源与空间载体。生态宜居不仅要求加强生态资源修复、美化生态环境,更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同时将资源转变成产品、转变成资本,实现生态资源价值[21]。其次是宜居方面,乡村宜居除了生态条件以外,生活便利也是宜居的关注点,农村电商的发展极大便利了农村百姓的生活,符合乡村振兴的内涵。因此以生态基础条件、生态拓展空间、生活配套设施为切入点选择具体评价指标。

组织赋能方面,组织是社会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之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保障,其主要涉及政治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两个方面。首先,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出战斗堡垒的作用,党员必须冲锋带头,争做表率,以此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其次,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建设,是巩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农业合作社、电商带头人、农村企业等,都是活跃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因此,加强农村组织建设,以党组织建设为引领,电商行业组织建设等为辅助,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因此,以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电商协会为切入点选择具体评价指标。

生活赋能方面,生活富裕有保障,是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也是战略最终的落脚点,战略的成功实施,满足了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发展农村电商是当前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农村电商发展得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收入与消费。农村电商串联起整个农村产业链,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到运输等各个环节,依靠农村电商致富,由点到面,惠泽各个参与主体,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共同富裕。因此以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保障水平为切入点选择具体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

图1中,线段示意说明:实线表示起直接作用,虚线表示起间接作用。关于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生态系统图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外部环境与乡村振兴、农村电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其中行业政策环境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建设,等等。政策的落实,为农村电商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补齐乡村经济发展短板,保证乡村振兴如期实现。国内经济环境包含宏观经济环境、数字经济环境、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乡村消费市场等五个部分,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乡村消费市场的释放,为农村电商的长久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市场环境包含网络零售、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主体等三个部分,逐年攀升的网络零售,迅速成长的农产品跨境电商,不断壮大的农村电商主体,有效激发了农村电商需求,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农村电商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显著,需要各参与主体对此保持敏感度,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第二,农村电商与各赋能层、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系。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对当地产业、人才、生活等三个方面产生直接作用,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吸引更多专业性人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水平。农村电商在生态宜居、振兴基层组织方面起到间接作用。产业、人才、组织、生活、宜居全部直接作用于乡村振兴。

第三,乡村振兴与各赋能层、农村电商三者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直接作用于生活和宜居两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如自来水、燃气、垃圾集中处理站、厕所、道路硬化、污水处理等,极大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间接作用于产业、人才、组织等三个方面,作用效果取决于政策制定是否精准、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人才、组织直接作用于农村电商的发展,产业、生活、宜居等间接作用于农村电商的发展。

(四)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DF县农村电商发展过程,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展开研究。2016年,DF县政府开始着手准备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8年7月,该项目申报成功,2018年8月至2022年3月是该项目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实施阶段,目前已完工。因此,本文以2015—2020年为研究区间,对该阶段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水平进行分析,并找出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再确定关键障碍性因素。数据来源为县级统计资料,包括调研数据、《DF县统计年鉴》、DF县农业统计资料、DF县国民经济统计公报、DF县“十四五”规划、DF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计报告等。部分指标数据在省、市、县域统计年鉴的基础上计算所得。

本文选择改进熵值法计算DF县乡村振兴发展综合指数,综合指数高低表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水平优劣。改进熵值法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使其能够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和各指标的综合指数。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分析不应局限于发展水平的评价,可从多方面挖掘分析提高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限制性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发展提升策略,因此本文同时采用了障碍性因素评价模型。

(一)改进熵值法

改进熵值法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大小,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熵值法得到各个指标的信息熵,信息熵越小,表明信息的无序度越低,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指标的权重就越大。计算步骤如下。

数据的标准化。由于被选取指标数据的差异性很大,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因此,对于高低指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计算方法用公式(1)表示:

(1)

对于负向指标计算方法用公式(2)表示:

(2)

公式(1)、公式(2)中,Zij为标准化后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m;j=1,2,…,n。

使用公式(3)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个样本的比重。

(3)

使用公式(4)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4)

K=1/ln(n),K为正常数,

使用公式(5)计算第j个指标的信息效用值。

dj=1-Ej

(5)

使用公式(6)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6)

使用公式(7)计算各样本的综合指数:

(7)

(二)障碍因素评价模型

为进一步找出DF县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因素,本文参考(周磊,黄秋昊,2014)的方法[22],采用障碍度模型对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在障碍因素进行评价,其使用公式(8)计算。

(8)

公式(8)中,ϑij为原始数据通过极值法归一化后的标准值,υj是指标j熵值法确定的权重,Yj是指标的具体障碍度,各地区所有指标的障碍度之和为1,因此准则层的障碍度为指标层障碍度之和。运用障碍因素评价模型不仅可以探究制约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还可以定量分析各指标变化对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水平优劣的影响。

(一)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值测算

现阶段DF县乡村振兴成效水平的评价结果需要与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后,才能知道现阶段发展水平及存在的短板弱项。《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制定,一方面参考全国标杆县域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同时考虑DF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规划目标总体表现为稳中求进。根据《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关于产业、电商、人才、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对于个别缺失数据,参考部分专家学者的做法,使用插值法进行补充。在评价指标相同的前提下,运用改进熵值法对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值计算,计算数据包括五大准则层中的各个具体指标数据,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计算熵值、计算权重等过程,最终得到DF县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成效综合指数为0.1503。

(二)县域乡村振兴整体发展水平特征分析

通过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再依次计算每个指标的样本比重、熵值、信息效用值、权重、综合指数。最终计算出DF县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综合指数,通过判断其大小,评价赋能成效整体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2015—2020年DF县整体及各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综合指数

据表2可知,2015—2020年DF县乡村振兴发展总体处于稳步推进状态,综合指数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综合指数处在0.0458~0.1103之间,对比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值,现阶段发展水平距离目标水平仍有差距,说明DF县乡村振兴发展总体水平中等。2015年乡村综合指数0.0458,到2020年综合指数为0.1103,增长141%,年均增长速度为23.4%,脱贫效用的出现是综合指数年均高速增长的关键。在此期间,DF县聚集资源要素,聚焦“4+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即聚力培育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畜禽等四大产业,联动发展特色农业、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加工业等。大力发展平台经济,DF严选、DF县扶贫特色电商馆等先后上线。DF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等建成,为县域电商发展做足人才、科技等储备。

从《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可知各乡镇经济增长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差异较大。县街道、县北部乡村振兴整体发展水平年均增长速度较快。根据实地走访调研和对DF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计报告分析发现,县城中心区域在经济基础、商业氛围、人才数量、基础设施、政策投入、资金投入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依托县级电商中心和物流园区,特色电商企业获得快速孵化,形成一批以中药材加工、特色食品、葡萄酒、艾草制品销售为主的电商企业群。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实施,县域传统企业在直播带货运营,销售渠道的拓宽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色电商企业的孵化,对产业经济发展有直接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北部原先由于交通便利程度不高,且远离县中心,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前期脱贫攻坚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资,县城北部交通条件快速改善,加之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布局密度加大,电商配送时效性进一步加强,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水平相比之前快速增加。县南部虽然交通条件较好,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丰富,经济基础牢靠,但因农村电商氛围淡薄、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等原因导致电商赋能的综合指数较低。

(三)各准则层视角下的特征分析

各准则层综合指数计算过程与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值计算、县域乡村振兴整体发展水平特征分析相一致,将计算结果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进行整理,得出表3中的数据。

表3 2015—2020年DF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各准则层综合指数

从表3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各准则层看,产业赋能、人才赋能和组织赋能所占的权重较大,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产业和人才是最主要因素,组织是将产业规划好,将人才用好。其次是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

从产业赋能维度看,2015—2020年,DF县产业兴旺水平处于稳步增长态势,综合指数从0.0127增加到0.0398,增长213.4%。产业发展和振兴则是乡村振兴中必须抓住的“牛鼻子”,是实现乡村振兴重点、难点和必由之路[23]。以平台为核心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在吸引众多主体参与的前提下,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能够协调和带动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DF县聚集资源要素,聚焦“4+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加速发展农村经济。202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1.44亿元,工业总产值38.48亿元,服务业总产值54.0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256万元,年均增长9.2%,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激发对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服务的需求。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完成木耳种植600万袋,代料香菇、平菇3000万袋以上。中药材行业从单纯种植向精深加工迈进,良种天麻示范园建设成果显著,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天麻1.7万亩。核桃产业已经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良种核桃基地,品种提纯基地,核桃主题小镇,核桃主体文化旅游路线,核桃食品深加工产业链等。葡萄酒产业是DF县特色产业之一,其中葡萄种植2000亩,果游结合发展葡萄种植5000亩,依托三大酒庄,实现年产葡萄酒1万吨以上,储酒2万吨以上。艾草产业已经开发出保健养生、居家生活、旅游纪念等系列产品。同时DF县以电商商务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DF红旅”“人文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路线,有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休闲文化旅游正蓬勃发展。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电商工作的开展,2020年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6亿元,随着DF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发布实施,2020—2022年产业发展迅速发展,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拓宽农村电商发展空间,更加有利于产业兴旺水平的提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从人才赋能的角度看,2015—2020年,DF县人才振兴综合指数从0.0103增加到0.0283,增长174.8%。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年DF县有关部门共完成普及性培训30余期,共计2159人。组织70余人赴外地参加电商发展专题培训,积极培育县域电商师资队伍。培养农村青年电商专业人才,实现了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电商扶贫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懂信息技术、会电商经营、能带动脱贫的本土电商扶贫队伍。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博士工作站的设立,进一步缓解县域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博士工作站的功能涵盖产品设计、人才培训、创业孵化、服务管理等。此外,还与部分高校建立大学生课外实习基地合作关系,定期输送各专业人才,为县域电商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人才保障。

从宜居赋能的角度看,2015—2020年,DF县生态宜居综合指数从0.0078增长到0.0139,增长78.2%。主要得益于DF县农村生活环境逐渐改善。第一,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DF县全域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1.2%、100%、45%,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2015—2020年,DF县森林覆盖率由68.82%增加至70.86%,自然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初步实现“生态优县”的目标。2020年,已经建成以历史文化、名人典故、自然景区为核心的秦岭人文旅游基地,全县接待游客468.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54亿元。光纤宽带覆盖全部156个行政村(社区),手机基站信号覆盖率达到83%。全县12个镇级电商服务站,9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已全部建成。DF县基本实现宜居、宜游的发展格局,县负责部门、企业、个人等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推广,初步形成链接效应,激活带动相关产业。

从组织赋能的维度看,2015—2020年,DF县乡村治理综合指数从0.0092增长到0.0151,增长64.1%。近年来DF县乡村治理取得了较大提升。其主要原因,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大在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中建立党组织。二是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健全落实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强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三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以“主题党日”为载体,抓严抓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促进村级事务运行健康有序。截至2020年,全县共有农业合作社32家,49个电商扶贫服务站点,电商企业36家,个体网商600余家,具有带动效应的电商带头人10余人,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1200余人,建成“公共服务中心+企业+个人+贫困户+电商平台”的模式。县委县政府、县电商中心、电商协会积极开展“农产品八进”活动,举行直播主题营销活动30余次,举办展销推介活动28场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890万元。到2022年,将培养优秀村级带头人100个,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50人,建设50个过硬党支部,继续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好电商协会,服务好电商企业、个体电商、电商带头人,为县域电商经济发展再添动能。

从生活赋能维度看,2015—2020年,DF县生活水平综合指数从0.0058增长到0.0132,增长127.6%。DF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20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256万元,年均增长9.2%,其中从事电商行业人均月收入达4326元。二是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得到缓解。2020年,人均网络消费额5632.82元,较2015年增长76%。此外,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县12个镇办全部通了水泥路,公路通车里程89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通组率90%,农村公交通村率达100%,其他生活保障设施覆盖率也在不断提升。县域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已经建成,可实现到县包裹3日内送达的目标。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收入提高激发消费,反哺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四)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障碍度分析

通过对具体指标的原始数据极值法归一化处理,得出原始数据的标准值,再结合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计算出各指标的障碍度。通过比较各指标障碍度的大小并进行排序,最终确定对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阻碍较大的指标,并将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据表4所知,从各准则层来看,在农村电商赋能的条件下,对DF县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DF县乡村振兴在各指标层平均障碍度大于0.050的七个具体指标,分别为农林渔牧服务业产值占比A14(0.0637)、农村电商产业增加值A12(0.0811)、农副产品深加工比例A32(0.0693)、农村电商专业人才数B11(0.0925)、综合服务站C33(0.0596)、农村电商企业会员数占比D32(0.0831)、农村电商个体户D22(0.0694),即该七项指标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其中农林渔牧服务业产值占比A14、农村电商产业增加值A12、农副产品深加工比例A32属于产业赋能层,可以归纳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在产业升级空间方面的障碍因素。农村电商企业会员数占比D32、农村电商个体户D22属于组织赋能层,可以归纳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在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方面的障碍因素。农村电商专业人才数B11属于人才赋能层,综合服务站C33属于宜居赋能层,可以归纳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在完善现代服务体系方面的障碍因素。

表4 DF县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结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期间,DF县乡村工作重心依旧在培育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产业结构、农林渔牧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农村电商的发展除了搭建电商平台,最主要的是挖掘并培育符合电商销售的特色产品。DF县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产业升级与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村镇综合服务站建设覆盖不全面等因素成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性障碍因素。

(五)研究结论

1.从整体发展现状看,DF县乡村发展总体处于稳步推进状态。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总体成效中等,赋能效果显著,但距离规划目标差距依旧较大。在电商赋能条件下,产业、组织、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而产业升级空间、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体系等是主要障碍因素。主要原因在于DF县是山区县,农业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产品品质结构低,低档次的大路货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少。休闲农业、旅游业档次较低。电商产业基础薄弱,电商氛围稀薄,加之电商企业参差不齐,带动效应不够明显,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成效还有待提升。

2.从发展规划看,未来DF县乡村发展需加速推进。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将四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优县、实业强县、文旅活县、城镇兴县四条路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用好、用活电子商务资源,搭建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名优特产品上行发展。

3.DF县在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各维度中,产业、人才和组织评价得分较高,生活、宜居提升水平较快。这表明近年来DF县除了在产业、人才和在组织方面高度重视并取得成果,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其他方面也正在加快步伐,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4.在电商赋能条件下,产业升级空间、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体系等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服务业、壮大农村电商经营团体、引培育人才等措施是农村电商持续向优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参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目标,根据本文研究分析结果,从五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全国欠发达县域发展农村电商提供借鉴,以期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加快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

一是针对产业兴旺方面,就全国县域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和痛点,将县域农村电商发展与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突出农村电商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数字化方面发挥作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健全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第二,建设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包装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开发适合网销的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价值;第三,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设备、集成新技术、探索新工艺、开发新品种,向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第四,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农业农村各类优质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新业态,创新“农业+”“乡村+”等乡村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二是针对人才振兴方面,通过加大电商、农业科技和农村生产经营性等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引进办法,比如“周末工程师”“候鸟式专家”“设立县外人才驿站”等,并不断开展乡村振兴负责干部培训,职业农民技能提升培训,电商专业技能培训等,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打造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同时加快完善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推进公共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建设项目。

三是针对生态宜居,不断提高村庄绿化率,提升乡村风貌。推进卫生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污水处理等,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舒适生态环境。加大生态旅游业投资,尤其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田园景观、民俗农耕文化和地形地貌特点,引导群众通过农村电商平台促进传统农家乐、民俗文化展、乡村客栈酒店、特色农业观光等多种模式融合一体化发展。持续完善农村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建立健全电商服务中心、金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宣传引流、销售农产品、销售旅游衍生品等方面的优势。

四是针对组织引领方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带领村办企业、农业合作社、电商个体户等持续向好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中心+企业+个人+贫困户+电商平台”的利益联结模式。总结适合本地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电商业务发展新模式,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好县域电商协会,持续改善电商运营环境,整合各种资源,为县域的产品做好宣传推广,不断扩大县域品牌影响力。同时在专业技能培训、电商平台运营、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为传统企业向电商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策略支持。

五是针对生活富裕方面,利用好县域产业资源、生态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电商平台门槛低、效率高、空间大的优点,丰富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人均收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县域电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电商赢了,经济输了大众投资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7期)2017-06-21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新农村 新一辈艺术评鉴(2014年22期)2015-01-17推荐访问:振兴 成效 乡村
上一篇:918,名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3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筛查量表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中的评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