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蚕桑类地理标志与其相关农业文化遗产概述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8 点击:

孔维府 董亚茹 姜 明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70;
2.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2)

中国是世界蚕丝业发源地[1],桑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其中云、贵、川三省种类最为丰富,为现代桑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中心[2]。我国夏代已有栽桑养蚕的记载,《诗经》中多处对采桑、养蚕、买卖丝织品进行生动叙述[3]。蚕桑业作为我国古老的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国蚕桑丝绸文化,在内政外交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而该系统中也孕育了特定地区具有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的标志性商品,该商品是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历史人文因素的产物。本文通过梳理蚕桑地理标志及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力求说明我国蚕桑类文化资源的鲜明自然和人文特征印记。

统计发现,蚕桑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9个,共计54个,其中桑果实,即桑葚/椹/果共17个,蚕桑茧/蚕茧共19个,两者合计36个,占地理标志总数的2/3,其申请或入选时间跨度从2006年到2021年共15年。

从保护种类来看,除上面提到的桑葚/椹/果、桑蚕茧/蚕茧,还有包括由桑树而来的桑叶、桑黄,以及食用桑叶的蚕、桑蚕、桑叶鸡,由蚕茧加工而来的丝、蚕丝、蚕丝被和绢等,还有桑树皮加工的纸品和桑基鱼塘中衍生产品,即塘鱼和湖羊等。汇总发现,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蚕桑类地理标志产品种类达13个,在地理标志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包含的产品种类最多。

从地域上来看,蚕桑类地理标志产地涉及43个地区,分布于15个省市自治区。这43个地方在山东7个,四川和江苏各6个,河北4个,重庆和安徽各3个,广西、浙江、山西、陕西和辽宁各2个,以及北京、天津、新疆、湖北和广东各1个。

全国蚕桑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情况见表1。

表1 全国蚕桑类地理标志情况表

自2013年,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六批共138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涵盖种植、养殖、设施等,从作物种类上分类分为粮食、果树、茶、蔬菜等大类。在六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果树类数量最多,共38项,涉及枣、桑、梨、柑橘、荔枝、核桃、板栗、葡萄等近20种,其中枣树最多有7项,其次是涉及桑树的项目有6项,再次是梨树的项目有5项。

涉及桑树的6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2014年入选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和2017年入选的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以及2021年入选的阳城蚕桑文化系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其中,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于2018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对应的地理标志产品分别为湖州桑基塘鱼、湖州湖羊和夏津桑黄。而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是以中国远古时期人物名字命名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应的地理标志产品为盐亭桑叶。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部。现存有4 000 hm2(6万亩)桑地和1万 hm2(15万亩)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该系统形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发明和发展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4],形成了如今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依的江南水乡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城东北15公里处,古桑树群占地400余hm2(6 000余亩),百年以上古树2万多株,涉及12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椹果之乡”,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5]。古桑树群是中国黄河流域桑蚕业悠久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传统技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可为现代农业提供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先进理念[6]。

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处于古蜀国东部边境地区,巴蜀交界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盐亭县金鸡镇、高灯镇等地,出土三星堆古蜀文明独有的石壁和金蚕、铜蚕、石蚕、巨桑化石,在这里拥有先蚕嫘祖出生,发明栽桑养蚕、缫丝制衣的系列故事以及丰富多彩的地缘文化和名胜古迹。嫘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正妃,是华夏民族的伟大母亲,和黄帝一道开创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被誉为“人文母祖”。

我国桑树种质资源丰富,各地都有古桑树。四川、山西、西藏和山东等地都发现有成片的古桑树群或零星古桑树。西藏自治区林芝县东南12公里处尼洋河河滩上有1株1 600多年历史的桑树王,树冠巨大,胸径达12.93 m[7]。在贵州省荔波、大方和平塘等地都有成百上千年树龄古桑树,是其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9]。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冠心坡海拔1 200 m发现1株1 200多年古桑,荥经县烟竹乡发现树龄近千年川桑,剑阁县300年以上古老地方良种母树——摘叶桑,在石棉县擦罗、李子坪沿南娅河两岸发现千余株华桑林,树龄500年[10]。在龙门山南段、邙山山脉中南段海拔1 900 m地带遗存有蒙桑、鬼桑群落,大约2 667 hm2(4万亩)数十万株,树龄均在百年至千年[10]。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明月岛公园、龙沙公园中有800余株野生古桑树,与榆树混生在一起,其中有1株树龄117年的古桑树[11]。山西省东南的太行山,晋西北的吕梁山以及晋南的中条山等三大山系都蕴藏着丰富的桑树品种资源。山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在沁水、阳城、沁县、武乡、垣曲、石楼、柳林、中阳、交口等10多个县,都曾保留有许多古老桑树,树龄多在一二百年以上,有的达五六百年[13-14]。山西省闻喜县“山西古桑王”桑树龄估计千年左右[15]。河北省多地都有桑科古树,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其中沧州市有19株,秦皇岛市7株,承德市6株、石家庄市5株,另外在保定、张家口等地8株[16]。在新疆天山以北和南坡桑树以群生为主,少有散生,偶有百年树龄桑树[17]。

古桑树在我国分布广泛,除上述省份外,在河南、安徽、浙江、北京、江苏和福建等地也都有成百上千年古桑树见诸报道(表2)。

表2 部分古桑树情况

4.1 蚕桑类地理标志产品种类多样

蚕桑地理标志产品种类多样,包括桑葚/桑椹/桑果、桑叶、桑叶鸡、桑蚕茧/蚕茧、桑蚕、桑黄、丝/蚕丝、蚕丝被、绢、桑基塘鱼、湖州湖羊、桑皮纸等13种之多。总结一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由桑树本身所产的桑果和桑叶,由利用桑叶或桑枝等出产的桑蚕、蚕、桑黄、桑叶鸡和湖州羊,由桑蚕生产或人利用加工桑树而得到的蚕茧、蚕丝、蚕丝被、绢和桑皮纸,以及涉桑蚕文化系统中的桑基塘鱼等。可以看到,蚕桑类在地理标志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产品种类最多。

4.2 成片和零星分布古桑树多为野生

整理文献资料发现,现有古桑树既有成片分布又有零星分布。而零星分布的古桑树规模小,较少成为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系统,但是很多作为古树景观而保留,设计到特定景区中,如尼洋河滩桑树王和河南新野县“汉桑城”等,某些古树经迁地保护移栽到特定景区中[21]。而在四川龙门山,山西太行山、吕梁山和中条山等山脉,靠近四川的西藏林芝、米林、波密县等地[24]和西藏海拔3 500 m原始森林中[3],以及山东夏津黄河故道都有成片分布的古桑树林。

但是,无论零星还是成片古桑树都具有野生性状特征,这主要是鸟类喜食桑葚,飞鸟衔食或排泄使得桑籽传播广泛,包括山崖、房脊甚至在古塔顶上长成百年古桑[22]。

4.3 蚕桑类地理标志与古桑树的分布呈地缘分离状态

对比上述桑地理标志与已知古桑树分布情况,发现其地缘重合程度不高,分布呈彼此分离状态。虽然桑蚕类地理标志地都有悠久的蚕桑发展历史,但现在却少有古桑树遗存。对照表1和表2中的桑地理标志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古桑树遗存地,只有北京大兴区、山东夏津两地既获地理标志又有古桑树报道。推测野生的桑树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而逐年生长为古树。人类活动形成的悠久蚕桑历史文化中,桑树是重要的媒介,人类优选出适合蚕茧生产的桑树品种和树型养成形式,人工选择和收获利用阻碍了桑树的自然生存,以至于古桑树更多是分布于这些地理标志的邻近区域。

4.4 蚕桑地理标志和蚕桑相关农业文化遗产位于胡焕庸线东南

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涉及枣树项目最多,其次是桑和梨。分析发现,枣和梨等在全国都有分布,但是枣、梨类农业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数量占比超70%。胡焕庸先生发现在黑河—腾冲存在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分界线两边具有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这条分界线被人们称作胡焕庸线[25],直到今天,这条人口地域分布的界线仍然存在。整理发现,除新疆天山以北和南坡古桑树、地理标志新疆库车药桑外,其他蚕桑类地理标志、蚕桑类农业文化遗产和古桑树都在胡焕庸线东南,即超过95%的古桑树、桑蚕类地理标志和蚕桑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均分布于胡焕庸线附近及其东南一侧,显示了桑蚕文化具有重要的自然和人文特点,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人类生产活动创造了灿烂的蚕桑丝绸文化。

猜你喜欢 蚕桑桑树桑叶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桑叶茶成“致富茶”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四川蚕业(2021年1期)2021-02-12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四川蚕业(2021年1期)2021-02-12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奶奶家的桑树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3期)2018-04-18推荐访问:蚕桑 文化遗产 概述
上一篇:家蚕嗅觉蛋白研究进展
下一篇:糯玉米产量与品质对密度与采收期的响应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