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校使命担当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6 点击:

刘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化谋划、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前进方向。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必须以更加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紧迫感,始终成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科研攻关主力军和创新驱动策源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的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所决定的。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比十年前提高27.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满足自身更加多样、更加全面的发展需求。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这个体系应包含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学科发展体系、科学研究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内部治理体系等。

党的二十代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的自主培养之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期间,高校累计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
汇聚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40%以上的全国两院院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完全有能力培养造就大量优秀人才,也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大师。中国高校要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围绕教育“四为”方针,基于发展大势、科技前沿和中国国情,贴近靠实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培养更多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所需、国家所需、人民所需、高校所需。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皿”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一批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强化统筹推进、分类培养、实践养成,面向国家战略、科技竞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培养造就一大批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

高校要在建好人才“蓄水池”上下功夫,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集聚优秀人才,形成人才高地。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深化人才引培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培养造就、吸引接纳更多的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优秀人才,汇聚形成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科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引发世界科学中心和产业中心的转移,并重塑世界格局。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出现了历史性交汇,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2021年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为15000多项,转化金额达88.9亿元,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高校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顶天立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要聚焦关键重要领域、重要行业“卡脖子”难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破技术垄断,拔出“在喉之鲠”。要深化协同创新,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使更多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行业、区域、地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创造财富。□

猜你喜欢 现代化战略科技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4期)2022-04-13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北方论丛(2021年2期)2021-05-22《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2期)2021-05-0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大陆桥视野·上(2017年1期)2017-03-01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推荐访问:担当 使命 强化
上一篇:幂分布的有效估计*
下一篇:湘西黄牛误食塑料制品的防治方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