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探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8 点击:

陈 军,闵凡飞,刘令云,沈 亮

(安徽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2]。“三全育人”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保障[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包括固体与流体资源)的勘探、开采、利用与储备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并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能否高效平稳开展,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地矿类专业人才[4-5]。然而,当前我国地矿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然面临很大困境,人才培养总量严重不足、人才创新实践能力不强、人才专业虔诚感缺失[6-8]等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地矿类艰苦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无私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不足。20世纪90年代末,仍约有90%的地矿类专业毕业生选择到煤炭行业工作。然而,在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今天,我国煤炭行业却出现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奇怪局面。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地矿类专业被不断撤销,人才培养数量急剧下降。根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对11所原煤炭工程类高校的统计,体制改革前地矿类专业共有54个专业点,到了2003年只有29个了。而在招生方面,据统计,15所原煤炭院校1998年地矿类专业招生数为2 478人,到了2021年招生数减少至1 026人,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大幅度缩减。二是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足。2021年《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现在国有煤矿中大专以上程度技术人员仅占职员总数的3%,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60%以上);
据对9所原煤炭院校的不完全统计,1999—2020年共有地矿类专业毕业生37 931人,其中只有3 568人选择到煤炭行业就业,仅占9.3%。同时,在专业岗位分布上,呈现出“事业单位较多,生产一线偏少”的现象,导致煤矿企业在新形势下缺乏一线的技术骨干人员,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举步维艰[9]。

(二)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滞后。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我国很多高校虽办学定位不同,但地矿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却都是培养高素质和高级人才,呈现趋同性和滞后性。相比之下,国外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秉承为劳动实践服务宗旨,不同办学定位的大学确立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如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也需掌握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技能,渴望继续教育、学术和专业发展”,美国犹他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分析问题、设计实验、评估信息及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具有工作安全、工业卫生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体现出不同办学定位的大学在培养目标上的层次性。应该指出的是,在上个世纪研究生规模较小时,我国地矿类专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10]。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地矿类专业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地矿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依据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高校应积极探索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地矿类专业内涵建设,依据社会需求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多措施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矿类专业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

2.教材与课程设置滞后于新技术发展。国内高校现有地矿类专业使用的教材没有充分吸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内容与实际生产技术存在脱节。更为严重的是,通过资料查阅和调研可以发现,很多高校在制定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极高的相似性,缺乏各自学校或学院的特色,甚至有些高校的地矿类专业课程设置长达10年不曾有任何修订。而国外很多大学在新工科背景下早已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矿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新开设了社会政策分析、GPS技术、软件工程导论、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建筑材料等课程。国内高校地矿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3.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科发展需求。教师既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关键力量,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新工科的快速发展对地矿类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水准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懂得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学科专业的产业性。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不但要精通本学科专业,还要关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前沿学科,成为知识的多面手。当前,尽管“质量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专业认证”等一系列措施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但地矿类专业教师队伍学科背景单一化问题仍比较突出,教学过程中仍是多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教学能力仍较为薄弱,离新工科建设对地矿类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一)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目标

根据新工科建设对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三全育人”的实践要求,确立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目标如下:

(1)探索地矿类艰苦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专业知识教育及心理辅导的科学方法与体系。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途径及形式多样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3)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矿类专业的融合教学,探索适应未来地矿类艰苦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等。

(4)强化地矿类艰苦专业实践教学,建立适应地矿类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实践基地。

(5)加强地矿类艰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适应地矿类专业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

(6)形成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雏形。

(二)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构建路径

秦志勇提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路径主要可从3个方面展开:(1)党政齐抓共管,校内外联动,实现全员育人;
(2)扎实推进“四航”工程,实现全过程育人;
(3)构建十大育人“立体化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11]。但对于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这类特殊专业群体,高校在构建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时,还应做到以下5个方面。

1.掌握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的方法与规律。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是指结合地矿类艰苦专业及其大学生的特点,遵循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活动。由于地矿类艰苦专业学生与其他优势专业学生相比处于不利地位,且面临更多的压力,故其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易出现问题,所以高校在育人过程中需予以重点关注,采用合适的思政教育方法予以引导、解决。面对上述问题,高校亟需通过重点群体筛查[12],开展地矿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研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聚焦关键心理问题,进行新形势下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探讨。同时,高校还需深入探索开展地矿类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规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他们对艰苦专业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最终成长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强烈社会责任感及深厚专业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探索地矿类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素质的地矿类专业人才是我国矿产勘探、开发与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但目前地矿类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因此,开展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十分必要。高校是造就各种人才的主渠道,对地矿类高校而言,需认清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探索,在教学规划、素质锻炼、思想教育、培养途径等方面切实加强艰苦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6]63-64。要研究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及职业规划;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方案;
根据地矿类艰苦专业特点研究多样化培养途径和第二课堂培养方案,形成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

3.建立符合未来地矿类专业发展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能力是地矿类专业人才综合知识水平的重要反映,但知识丰厚并不一定能力突出。能力是对知识的应用,因此合理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必须从地矿类专业课程建设着手[13],建立符合未来地矿类专业发展需求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基因工程等现代化新技术在工程学科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地矿类专业教育仍然沿用传统专业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面向未来的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复合型地矿类专业人才。为了适应智能化发展新趋势,高校需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矿类专业相结合,确立适应新时代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地矿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4.建立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地矿类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高校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大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重要平台[14]。目前,各高校地矿类专业均已建立较多教学实践基地,但多数重在开展技能训练和实践验证专业知识,而根据新工科教学需要建立的教学实践基地较少。因此,各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筛选实力雄厚的地矿类企业作为大学生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实习时间,并合作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强化新技术的实践教学,满足地矿类艰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需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选派地矿类专业学生到海外实习,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其国际交流能力。

5.打造符合地矿类专业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所在[15]。当前,高校地矿类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距离新工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必须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优秀地矿类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激励措施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在教师选聘及培养过程中严格坚持思政素质和师德规范要求,积极引导地矿类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着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热爱地矿类本科专业教学、作风严谨、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锐意进取的地矿类艰苦专业教师队伍。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同样要对其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16],而课程设置体系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教材。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地矿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课程很少开设或在课程体系中比例很低,适用于地矿类专业的教材更是极为缺乏。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开展地矿类专业教材研究和规划,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与地矿类艰苦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新观点融进教材中,编写一批符合新工科建设需要的新教材,进而逐步形成地矿类专业新的教材体系。

笔者所在高校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建成了标准相对健全、内容基本完善、运行较为科学、保障明显提升、成效初步显现的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因此,基于上述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目标与构建路径分析,结合此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际,针对地矿类艰苦专业特点,本文初步形成了高校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图1 高校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模型框架图

(一)形成地矿类立体课堂育人模式

1.立足“第一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第一课堂”授课主体内容是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其中思政理论课要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各专业课要与思政理论课加强协同。

2.立足“第二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授课主体内容是学生参加的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有思政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从多个维度来开展思政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立足“网络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课堂教育模式。“网络课堂”的载体主要是空间无限大的网络,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上述3个课堂互相补充、同向同行,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进而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发展的地矿类立体课堂育人模式。

某高校出台《关于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大学生思政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体素质、劳动意识、艺术修养等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三全育人”的获得感。

(二)形成地矿类专业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1.形成高水平地矿类专业(群)。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应做好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地矿类主干专业的专业升级、数字化改造,不断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培育形成引领力强、带动力强、孵化力强、支撑力强、服务力强、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矿类专业(群)。

2.形成高水平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其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3.形成多元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从学校、学院、校外3个层面建立多元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学校层面,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和落实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定期听课制度、学生代表座谈会制度、评价考核机制等;
学院层面,明确院党委书记、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设立全员育人奖项,建立和落实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年级制度、专任教师联系班级的导师制度、辅导员驻楼值班制度、班主任联系学生学业帮扶制度等;
校外层面,整合社会、家庭、校友等各方面资源,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4.形成多元的学生学习指导交流服务体系。加强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社团等学生组织建设,成立课堂学风督察小组、创新创业实践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展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的学生学习指导交流服务体系。

(三)整合地矿类专业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

1.实现人工智能及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如今教育正迈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17]。高校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及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智慧学习环境,创新教育理念,设计技术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及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帮助学校管理者实现高效管理。

2.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建成3~5门慕课,建成地矿类专业相关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技术装备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随着慕课的出现,传统的课堂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借助MOOC平台发展高等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18]。发挥MOOC模式的优势,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建立与课程体系设置相吻合的慕课资源是建成地矿类专业现代化课程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时,为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地矿类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在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全面融合思政教育。此外,还需要建成地矿类专业相关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技术装备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

3.形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针对育人队伍活力不足问题,某高校制定了《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激励内设机构领导人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推进内设机构领导人员能上能下暂行规定》《辅导员管理办法》等文件,对育人队伍分类开展年度考核,细化职称晋升标准,明确各岗位育人职责、规范和标准。同时,遴选育人工作骨干参加访学研修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其主动育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终形成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本文针对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现实困难,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路径,形成了目标明确的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体系雏形,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实践探索,构建了有针对性的高校地矿类艰苦专业“三全育人”模型。该模型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回归常识、教师回归本分、高校回归初心,以确保育人方向的正确性、育人质量的合格性,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地矿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推荐访问:地矿 育人 艰苦
上一篇:核桃瘤蛾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