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学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6 点击:

|郭林娜 吴文治,2 赵 斌 汪瑞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620;
2.同济大学 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上海 200092;
.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007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一个整合的人居环境系统,按照其构成逻辑,可将文化景观分成与生命主体息息相关的自然景观、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三大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态、生产、生活、生命”融合共生的乡村图景。自1982年起,我国已相继发布2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文化景观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产物亦成为研究热点。以往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分类研究相对零散、片面,划分依据和研究深度存在因时间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局限性。本文聚焦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学研究,分析国内外最近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从人口、地理、文化等多角度探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以期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村落一度是中国最主要的聚居形态,丰富的聚落形态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形态多样、景观风貌显著的传统村落。关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有多个易混淆的相近概念,本文首先对此进行相应说明和界定。

(一) 相关概念

“村,村落、村庄、农村或乡村聚落的简称,是指在相对清晰的边界和特定区域内,由农业人口组成的长期从事生产、生活、聚居和繁衍的空间单元。”[1]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强调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2]。“传统村落”称谓的确定对村落的文化性作了界定,“传统”一词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突出文化和文脉从古至今的延续性,生动诠释了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村落概念是对古村落的一种定义,具有特殊的保护意义,有助于反映古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景观”指人类与自然、事物之间形成的所有视觉现象,意味着人类所能看到的视觉环境,即在现实生活中不但包含狭义的“景”,还包含人们对景的“观”以及人们在“景”中实现“观”的体验过程[3]41。TheEuropeanLandscapeConvention中把“Landscape”(景观)定义为“一片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该区域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活动或互动的结果”[4]。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景观是一定区域长期的历史积淀呈现出的景象,包含着无时无刻的创造与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文化景观”是景观整体内涵中的一个分支,包含着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种迹象,早期被人们称为“历史景观”,与“人为景观”或“人文景观”具有词义等同性。“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进发展》中将“文化景观”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5]。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会议中正式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将其定义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文化景观是一种融合自然和人文关系的遗产类型,其基本特征是演进和变化,区别于人类有意设计的景观和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景观,强调了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关联,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智慧。

(二)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内涵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指以村落为中心、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一种文化景观类型,是村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乡土特性。村落文化景观通常反映出在特定的环境制约条件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先进理念和具体技术,以及文化景观建设的自然环境特性和界限。[3]81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特征是由人类对自然长期的介入和使用而形成,与园林、广场等人类有意设计的景观不同,也区别于鲜有人类改造印迹的自然景观。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不仅包括由民居建筑、街巷广场等载体形成的物质文化景观,还包含村落所孕育的民俗活动、宗教文化、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景观。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整合自然和人文关系的一种遗产类型,定义了传统遗产类型之间无法界定的一些模糊区域,并在现有的遗产保护工作中扩展了以往未被充分认识到的领域。[6]作为存在于特定乡村地域范围内的景观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更侧重对人文景观的表达,注重的是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三)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国内研究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来源,时间限定为2001年至2022年。为保证检索结果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分别选用“传统村落”“古村落”为主题检索词,去除会议、报纸、专利、成果等相关性不高的数据后,“传统村落”检索结果为6 581篇文献,“古村落”检索结果为5 712篇文献,在此基础上加入主题词“文化景观”进行检索,经过筛选共获得有效文献397篇。

在主题分布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占6.24%,热度居于中等靠前位置(图1),体现出相关学者对此主题的关注。发文量一定程度上代表学者的投入程度,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文献的发文量以2014年为分水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图2):第一阶段为2001年至2014年,这一阶段的相关发文量较低,研究重点在“古村落”“文化遗产”“城镇化”等方面,处于研究的萌芽期;
第二阶段为2014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了8个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2020年相关研究发文量达到80篇,“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村落文化”“乡村振兴”等成为研究热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成果显著增长。

图1 2001—2022年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分析(图片来源: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

图2 2001—2022年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分析(图片来源: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

国外研究文献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时间同样限定为2001年至2022年,以“the traditional village”为主题的检索结果为2 997条,以“ancient villages”为主题的检索结果为615条,以“cultural landscape”为主题的检索结果为7211条,经过筛选,以检索式“(the traditional village OR ancient villages)AND cultural landscape”为主题的检索结果共153条。国外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发文着重点不仅仅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等关键词上,对于相关细分领域均有涉及,总体上,研究呈现上升趋势。本次获得的153条检索结果显示起始时间为2006年。根据Web of Science提供的引文报告可知(图3),从2000年后文献来看,国外针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开始于2006年,相比国内起步较晚,研究成果数量上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规模。

图3 2001—2022年国外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分析(图片来源: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引文报告)

2.国内外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往往反映某个研究领域的中心点和热点趋势,可以有效分析研究热点和热点的演化。如图4和图5所示的关键词时间线程图谱重点描述聚类之间的关系和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7],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年份,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明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连线的多少表明两个关键词共现次数的多少,连线的粗细表明联系程度的强弱。

图4 2001—2022年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关键词时间线程图谱(作者自绘)

图5 2001—2022年国外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关键词时间线程图谱(作者自绘)

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关键词节点密集,整体结构复杂。其中国内研究“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村落景观”属于高频节点,国外研究“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citizen involvement”(公民参与)、“community develoment”(社区发展)、“landscape ecological”(景观生态)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国内针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比较聚焦,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国外针对此的研究相对多元,但成果累积不足。

关键词突现度反映该研究领域的阶段性变化,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关键词时间线程图谱结合发文突现关键词(图6),可以揭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变化情况以及发展现状。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突现关键词由2013年前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文化自觉”转换为“城镇化”“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村落文化”,未来趋向于“乡村振兴”;
国外则由2016年前的“policy”“history”转向“ecosystem service”“diversity”“dynamics”“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ecology”,而“agriculture”“ecological knowledge”在未来依然有持续发展的趋势。通过整体分析国内外针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热点和发文突现关键词,可以发现类型学研究的发文极少,无法捕捉到聚焦于类型学研究的相关内容,这也是本文进行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原因。

图6 2001—2022年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发文突现关键词对比(作者自绘)

(一)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差异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呈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共生的关系,是人类在漫长历史沿革中形成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黑河—腾冲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此线东以农业为主,西以牧业为主,一条线划出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在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亦被国际学术界称为“胡焕庸线”。[8]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显示了人口、地势、气候、植被、水资源、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胡焕庸线”也是一条中国景观分界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应根据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等的不同分别归类,其目的是使研究对象更加明确,研究成效更加显著。

(二)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的改造和适应而逐渐形成的,这意味着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9]。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可以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三大类。其中,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作为物质要素是基础,非物质要素是在上述特定物质要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反映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遗产对象,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必然呈现出多重的文化属性,参照上述构成要素可将其分为自然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三大类型。

1.自然景观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水文、物产资源等自然要素是构成传统村落自然景观的基本要素,其核心特征是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生态系统良好。自然景观虽受到人类作用和影响,但总体发展服从自然规律,主要以自然山水、村落风光为突出特色。

地形地貌是产生自然景观的必要条件。“胡焕庸线”西北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由于低温干旱,植物耐寒耐旱耐贫瘠,盛产青稞、荞麦、牧草,是牛、羊、马的天堂;
“胡焕庸线”东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受季风气候和降水量的影响,植被茂盛,物种生机勃勃。大相径庭的地形地貌形态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是区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位于唐山市的山叶口村有优美的峡谷湖泊以及山石林地;
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因地形地貌的多样复杂而被称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
位于金沙江峡谷中的宝山石头城三面皆是悬崖绝壁,特色景观丰富。

除地形地貌外,土壤作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也能够反映出景观的特性与特征;
气候包括日照、降雨量、温度、湿度、风等诸多方面,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上;
水资源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中最生动、最鲜明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水域有自身独特的水文条件和水文特性,还决定着如湖泊、河流、沼泽、冰川等各自的生态特征。这些要素也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53-54。在以上要素作用下,“胡焕庸线”以东形成了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胡焕庸线”以西形成了四大牧区(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伊犁草原、那曲高寒草原)。以自然景观为突出特色的传统村落多处在良好的地理位置,注重山体、水系、农田、道路间的山水格局关系,呈现出具有自然特色的文化景观,同时因地制宜也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生动体现。

2.物质文化景观

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具有物质形态的人类创造物,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人造的实物景观,如村落形态、村落建筑、农业景观等,最能反映农耕文明的文化基底。

村落形态主要由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构成,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产物。村落的形态类型可分为散点型、向心型、条带型、条层型、密集型、自由型、围合型;
组团关系可分为团块式、条带式、组团式、散点式。向心型村落主要是就其道路交叉点在构成中的核心性作用而言的,村落民居围绕点状中心层层展开,平原地区和盆地的村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条带型村落多沿水路运输线延伸。例如:平定县上董寨村受水资源分布情况的影响,沿河流聚居形成条带型村落;
泽州县的天井关村处于交通枢纽处,沿道路布局,也属于典型的条带型村落。组团式聚落在丘陵地区和山区表现明显。位于肇庆市的蚬岗村从高处俯瞰如同一个大型的蚬形八卦图,属于典型的组团式聚落,便于村民间交流。村落形态大多受到自然景观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在地性,对于村落的发展意义重大。

村落建筑是传统村落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按照使用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生产建筑等。居住建筑指以传统民居为主的乡土建筑,反映当地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背景,体现村落特色。例如:河北蔚县的北方城村保留了典型北方四合院建筑群;
山西师家沟村整体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安徽西递宏村、福建永定土楼都已成为世界遗产。公共建筑多以寄托居民精神信仰的当地标示性的建筑为主,主要用以维护封建宗族秩序、促进聚落团结、激发精神信仰,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如安徽南屏村、北京灵水举人村等。另外,街巷空间是村民日常活动交流、传统商业买卖、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呈现出村落的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例如:平度市二里村修建房屋时自然形成的九曲巷,巷内存在茶馆、酒坊、私塾等产业形态;
皖南黟县屏山村为山地地形,以一条主体巷道为中心,多条分散的次要巷道与之连接,结构如同树状主次分明。村落建筑作为文化景观的关键特征是建筑外形保存较好,布局合理,保留有丰富的宅邸民居、坛庙祠堂、学堂书院、古道碑刻等历史遗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规制形式、空间形态、建筑装饰、文化寓意等都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现。

农业是传统村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田、林、牧、渔业等。由于“胡焕庸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可划出一条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胡焕庸线”以东呈现南稻北麦的作物格局,以西主要以游牧或半游牧半农耕为生。此景观现象具有长期稳定性。农业景观主要受到地形、气候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华北平原有一望无垠的农田,南方山岭地区有高低错落的梯田,西北地区的蒙古族、藏族主要以放牧为生,形成了游牧习俗等。农业景观是在人们长期劳作下产生的,因地理位置和农业文化的差异性,而产生的多样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设施,是农业文明的最直接体现。

3.非物质文化景观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非物质文化景观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是由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使用和传承的人文景观,不一定具有物质形态,如语言文字、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此类文化景观不仅延续了村落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而且为维系村民们的集体记忆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是区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类型的重要参考。

语言的演化建立在方言演进的基础上,并受到距离、自然条件、异族的接触、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1]。中国方言包括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平话土话等,各方言区又存在若干次方言和“土语”。例如:海丰县红罗村的畲族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军话。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也是一道重要的文化景观。民间文艺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艺术情趣,是农业文明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形成了特定区域的显性特征与象征文化,具有观赏和研究价值。传统工艺是一个族群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往往与族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民间手工艺包括剪纸、刺绣、皮影、竹编、民间版画等传统工艺,该类型的典型代表有浙江水碓坑村的屏纸、河北原曲村的席编和条编、云南丽江束河纳西族村的皮制品等。传统工艺与乡村生产和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文化符号意义和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节庆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主,除此之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结合地域文化延展出许多极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这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是传统村落居民文化体验的重要内容。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特定社会形态,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规范体系,对人们的心理、语言和行为都具有持久和稳定的约束力。[10]56民俗娱乐包括龙灯、旱船、抬阁、赛龙舟、猜灯谜、舞狮等民间节日娱乐方式,富含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因地理环境和风俗文化等原因,同一活动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演化出不同形式。如端午节的传统娱乐方式,中国南方地区为赛龙舟,北方地区则大部分为划旱龙舟、舞龙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特色习俗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等诸多社会要素影响,具有历史相沿、群居相染的传承特征,这种传承靠的是生活习惯、心理信仰以及时间的积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传统村落内部的黏合剂,也是区别村落与村落的隐形屏障,不仅能增进村落内部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还能提高每一个成员的历史认同自豪感和归属感。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因构成要素的多样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等特点,借鉴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等相关分类方法[12],根据上文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研究,从文化属性、自然特征等方面进行新的分类,共划分出3个一级分类、14个二级分类,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细分,见表1。

表1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分类

自然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架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它们互相联系、影响与渗透,缺一不可。离开了建筑和街巷的肌理,村落空间格局的文化内涵将无从解读;
街巷里发生的各项民俗活动如果消失了,村庄也就失去了活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不是单一元素的发展,应将其视作一个统一的复合体去研究。通过划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传统村落,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中国传统村落融合当地居民与自然地理的文化遗存,记录民族历史文化的信息,保存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所拥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是千百年来各民族生活的家园,是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13]。类型学研究以往主要应用于建筑学、考古学等领域,文化景观方面应用度较低,将类型学应用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可以清晰有效地呈现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价值,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活态传承的载体,其文化景观对于营造人居环境、凸显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为中心的一元发展建设弊端明显,以往许多打着美丽乡村建设旗号却错误理解建设理念的手段,使部分乡村陷入同质化现象。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进行类型学研究,是梳理传统村落内在基因和凸显辨识度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后续的传统村落发展、建设、更新、改造和文化建设等提供总体判断框架,使其不至于脱离本身实际和特色。具体而言,有三大价值:一是为拓展传统村落多维度产业结构提供基础支撑。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丰富多样,差异与特色明显,但总体上产业欠发达,产业结构单一,本研究可以为村落拓展多维产业结构提供有效参考。二是依据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多重文化属性。目前,学界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大多存在资料陈旧、范式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需求等不足。特别是近20年来,传统村落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现实挑战,本文提供了一个最新的文献研究视角。三是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村落属于哪一类型,需要传承什么、发展什么是首要的问题,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客观的、与时俱进的参考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借此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复兴。作为一种反映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遗产对象,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发展进化,反映出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精神信仰等,具有地域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村落传统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1期)2022-02-11油画《村落》好日子(下旬)(2019年9期)2019-07-09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江淮论坛(2016年5期)2016-10-31清明节的传统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08年4期)2008-12-19推荐访问:村落 中国传统 景观
上一篇:厦门珠绣拖鞋美学特征研究
下一篇:空港海关卫生检疫应急与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