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生成的三重逻辑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1-05 点击:

汪海燕 王文平

摘要: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生成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借鉴了马克思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经历了由单向度到多维度的变化;
从历史逻辑看,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仁人志士的执着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实践的历史背景;
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经历了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转变和新时代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三个历史阶段,为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元图谱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理论探索;
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4-106-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GVJ008);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L19WTA021);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L14BSZ046)。

与西方最早进行现代化的国家相比,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典型特征,实现现代化具有更加迫切和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真正具有现代化意识和决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面对近代屡屡受挫的现代化实践和民族危亡国家贫弱的现状,自成立伊始,就把谋求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和神圣使命,在领导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通过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现代化的理论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宝库的重要成果,也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作出了理论贡献,为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实践提供可资参考借鉴的样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崭新概念,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站在历史发展的重要交汇点,追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过程,厘清现代化理论生成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逻辑: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最开始从欧洲发端,因此现代化理论首先从欧洲产生并发展,自18世纪开始,欧洲的社会学家开始把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和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方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各方面的变革。

(一)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的理论

18世纪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开始席卷歐洲,马克思目睹了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种种阵痛,开始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进行理论探求。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现代化发展理论体系,但是在论述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过程中或多或少论及现代化问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针对工业革命给西欧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发表了大量富有创见的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洞察力的深刻预见。他认为生产工具的革新使工场手工业发展为现代大工业,资产阶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形成进而开创了世界历史,最终结果是商业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乡村,使城市化进程加速。[1]35-36工业革命及其导致的社会后果,首先表现在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次影响深远的巨变。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深刻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形态,用五个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而且这五个发展阶段是按照生产方式的发展依次递进,对应着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连续发展过程。人类社会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生产方式转变过程,即从传统封建社会转捩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发展程度上属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两种社会形态共同的重要经济基础。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澄清了“现代”的概念,首先把其作为一种与“过去”相对应的时间概念,同时从社会性质概念视角强调其与传统封建社会相对性,实质上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概括。在马克思的“三形态”说里,把建立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向高级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强调工业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预见性地指出大工业发展最终必然导致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放大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实现社会进步。

此外,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蕴含着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制约着政治、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可视为经济工业化是现代化最重要因素的另一种诠释表达。根据马克思阐述的相关观点,现代化可以被理解为工业革命所引起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一开始就表现为一个世界性的过程,现代化意味着世界走向一体化和全球化。

马克思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探索和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二)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由单向度到多维度的认识变化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急剧变化的革命性过程,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全面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坚定不渝的政治追求和重要的战略目标。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变量和首要条件,但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远远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部含义。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动态变化规律,对现代化目标内涵认识实现了从单一型目标向复合型目标、从追赶型目标向自主型目标、从理想型目标向务实型目标转变的历史进程。

世界现代化历史表明,只有首先实现经济现代化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现代化,许多早发现代化国家都是首先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而走向现代化。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实现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必须抓住时机,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发展经济。中国共产党在强烈的赶超意识驱动下形成对现代化内涵的最初认识,带有明显的“追赶型”特征。毛泽东曾经详尽分析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现实,提出:“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1081,要“建立近代工业社会”[3]23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國共产党把建立先进工业国确定为重要目标,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体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还局限于工业化的单一型目标。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核心变量,所以经济现代化必然要求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更多元视角思考中国“现代化”问题。十一届六中全会全面系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同时把高度民主制度和高度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党的十二大开始从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现代化视角审视国家现代化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突出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以“富强、民主、文明”初步勾勒出现代化目标,由此由工业化单一维度丰富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重维度。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对“小康社会”的惠及范围和水平进行明确界定,在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增加“社会更加和谐”,使“三位一体”跃升为“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具体发展模式更加务实、更加清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持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把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45。党的十九大更加丰富了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以更加务实的生态文明视角和维度,提出符合现代化科学发展规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美丽”成为生态文明的代名词,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强国战略目标之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初露峥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5]

二、历史逻辑: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仁人志士的执着追求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日益扩张的侵略掠夺,晚清民国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及国内形势动荡不安,近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孜孜探索各种方案,以期实现国家近代化的“强国梦”。发展近代工业、建设巩固的国防、增进人民福祉,成为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始终不渝的追求。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作为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回应手段启动的,是在遭受外来冲击后从传统社会自然演进的断层上展开的,是从本国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开始,由军事工业的现代化带动和促进现代民用工业的成长,进而带动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一)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求富求强”

面对鸦片战争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代化挑战,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应变举措和现代化方案。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时代呼声,厘定了中国思想界探索国家出路的方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各种救危图强的思想和行动。以奕、李鸿章等为主要代表的洋务派,大都是从地主阶级经世派转化而来,对时局的深刻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技不如人,唯有借鉴诸国富强之术才是自强之道,学习西学、制造洋器,“变人之利器为我之利器”。经过与守旧势力展开激烈的论战,形成“靖内患、御外侮”的“防御型现代化”模式,开启了从军事层面向经济社会领域延伸的现代化过程,提出“练兵制器”求强求富的变法举措,为早期现代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催生了现代性社会因素的产生。但由于“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封建保守性,使洋务派的现代化实践举步维艰并最终失败。

这一时期的“防御型现代化”模式表现为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发展不协调。一个态度暧昧、缺少内聚力的中央政府,一个现代化政策取向匮乏、调控能力缺失的中央政府,显然无法应对这种不协调进程。中国传统社会有多次重要变法改革,无论采取怎样的举措,都只是“传统之内的变革”。晚清实行洋务新政的洋务派官僚,在大声疾呼变革成法、开创风气、讲求洋务时,他们的思路并没有摆脱传统“变器不变道”的窠臼,他们移植和仿造西洋“利器”,同样是为了修复和强固传统体制。但是他们尽心尽力操办“洋务”时,事实上已经开始迈出了从传统到现代转变历程的第一步。“现代化”,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尝试。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文化主义的内核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传统社会封建专制政治结构轰然坍塌。总而言之,政治结构和制度层面的变革是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最初现代化阶段,大多是在外力挑战冲击之下,使社会内部“现代性”因素受到有力冲击,在他们的“求强求富”新政的促动下,终于违反本意地开始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洋务”举措,乃是“超越传统的变革”的发端。

(二)从资产阶级改良到资产阶级革命

甲午战败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内部民族主义思潮在危机催化下迅速兴起,中国传播和现代化取向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变革过程,力求向民族主义的更高层次迈进,试图在确保“保种”“保民”民族生存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寻找崭新的指导理念,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实业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变法举措,并对创建现代民族国家进行最初尝试。

晚清中国的政治结构无法成功回应日益强烈的变革呼声,清政府无力也无法对国家内部结构进行成功的现代性调适,使得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最终都以失败告终。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真正启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实现了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重构变革,使暴力革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主导方式。但辛亥革命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在民国空招牌下国家陷入四分五裂和动荡无序之中。“在这些社会,所有这些发展皆未导致切实可行的现代制度性体系(尤其在政治领域)的发展,因而不能处理变化着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和要求。许多在现代化初期建立起来的制度性架构,这时变得杂乱无章,不起任何作用,取而代之的是较少分化的、往往更具独裁或权威主义性质的统治。”[6]125这种“现代性”既可以器物为表现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最先进的思想和制度。由于“现代性”因素的不断积聚,促进了晚清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崛起,推动了以政治变革为取向的社会动员。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但这个政府缺少领导现代化的决心和能力,内部的派性纷争和腐败无能,无法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真正统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并未具备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近代以来,面对无法抵拒的近代化浪潮,先进的中国人从不同立场和层面寻求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的出路,但始终没有找到实现现代化真正的路径。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意识和决心的政党领导之下,中国真正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由此开启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征程。

三、实践逻辑:探索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近代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系统总结新中国70多年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过程,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此生成。这一道路的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塑,具有高度重合的同一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探索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场域。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百年艰辛探索,经历了从资本主义道路到社会主义道路,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再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过程。

(一)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

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实践最初走的是“向西方学习”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最早始于民国初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渐清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得到确立,之后初步实践于革命根据地内,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袤的农村进行打破封建生产关系的土地改革,建立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建立现代政权的尝试,开启了建立民主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的早期探索过程,为实现现代化进行社会动员和整合进行了初步尝试。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主根据地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早期实践场域,进而形成新民主主义模式。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纲领,全面擘画新社会和新国家的美好前景,独创性地提出一条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抗战胜利前,除苏联外,大多数国家走的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认为,当时的国际环境、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专政的没落性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诉求,决定了中国不具备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就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如果用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衡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处于启动阶段,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却非常清晰,即从近代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领导权的必然转换,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意识且权力集中的政府,统一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从而使中国现代化跃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中国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这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解决了中国现代化最为重要的制度和道路问题。由于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认同面逐渐扩大,最终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

(二)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者,但由于长期处于革命战争环境中,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得不更多地向已完成工业化任务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现代化任务,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成为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客观要求。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模仿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体制,开始全面启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社会取得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地位得以确立。鉴于苏联模式的固有弊端,从“一五”计划末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实践中曾一度取得良好的成果,但是由于对国内外形势判断出现偏差,偏离中国国情和现代化规律,最终造成现代化进程的受挫。

1978年,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结束了徘徊状态,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经过前20年的探索挫折和政策调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深刻地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时代命题,由此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逐渐摸索出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使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成为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其中心内容是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念、各种体制和对外关系。中国共产党以领导现代化的实践为基础,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逐渐积累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而不断丰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内容。

(三)新时代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独特性质的过程,“是一个井井有条的整体”[7]27。现代化涉及人类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某个领域或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领域和其他因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底层本质为出发点,同时又以系统思维统揽全局追溯根源,从最高层次上寻求解决现代化问题的路径方式,实现底层逻辑与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从国家基本国情出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底层逻辑。同时又以一种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对现代化建设进行系统全面谋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科学指引国家现代化发展方向。同时高屋建瓴地规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谋划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现代化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和有机衔接,形成内在衔接有序、相关度高、可实施操作的现代化建设顶层设计。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实践的深刻变化,对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和适时调整,在“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目标下,最终形成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具体的战略举措。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浪潮,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同时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不简单照搬外国的模式,不因迎合全球化而放弃自己的原则,选择和创造适合于自己的模式,凸显现代化进程的全球性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许多具有自己国家民族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5]。同时提出双向改造本国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因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改造和创造性发展,以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顺利进行。

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再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同时也为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元图谱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6]S·N·艾森斯塔德.現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7]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董瑞军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华人时刊(2022年4期)2022-04-14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4期)2022-04-1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飞天(2021年10期)2021-10-13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廉政瞭望(2021年7期)2021-08-0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伙伴(2019年11期)2019-12-14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我的女巫朋友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8期)2016-05-14现代化青年文摘·上半月(1982年5期)1982-01-01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生成 逻辑
上一篇:论公共数据的规范含义
下一篇:系统论视域下的新时代绿色发展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