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影响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26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影响,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影响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篇

【篇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当代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自我超越

——以两个“三十年”之比较为视角

[摘 要]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野的前后两个三十年中,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在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方式与发展的国际视角等方面实现着自身的转变及超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发展理念 超越

现代化发展理念是对发展本质意义的体悟与认识,影响着发展的实践活动。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推动现代化六十余年的艰辛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野的前后两个三十年中,党的发展理念在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方式与发展的国际视角等方面实现着自身的转变及超越。

一、发展动力的超越

后三十年对前三十年发展理念的超越,首先就表现在发展动力的超越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在这二者之间,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且受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由于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因此在实践中就要确立并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识。我们在这两个三十年所形成经济发展的巨大反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成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毛泽东不断强调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性,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决定作用,而这种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又被带到了实际工作中。在农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互助组,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初级社、高级社直到1958年“工农商学兵”无所不包的人民公社,这一时期对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制改造一直没有停息;
在城市亦是如此,并且这种盲目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实践又催发出了新的认识。1959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受此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渐入高潮,“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也接连发生,这种从错误到错误的恶性循环直到毛泽东逝世。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对发展动力的认识置于现实的生产力层面,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如果离开生产力谈社会主义,就是空谈社会主义;
反对发展生产力,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他进而在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使我们对发展动力的认识深入到了本质层面,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第三代和新一代党中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发展战略的超越

“发展战略”一词始于美国,而在我国则是指由权威组织制定并纳入党和国家主要决策体系的,关于社会发展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从这一定义出发,不难发现分别存在于两个三十年间的两大发展战略之间的超越之途。

面对着旧中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全国人民坚决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决心和崭新希望,刚刚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毅然选择了“一步到位”超常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忽视步骤和阶段,不顾客观实际情况的赶超战略;
其目标就是尽快摆脱旧中国留下来的贫困与愚昧,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赶超世界发达国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功和“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党中央和毛泽东逐渐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低估了我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将赶超战略绝对化,提出“以钢为纲”,号召人民大炼钢铁,并要在十五年内超过英国并赶上美国的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品的产量。而这一绝对化的结果非但没有使我国成功赶超英美,反而使工农业产值大幅减退,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严重受挫。鉴于这种严重后果,党和国家被迫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虽然这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于1964年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在20世纪末分两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但这种调整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局部调整,并未触及这种赶超战略的实质。然而这却为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留下了改革与思考的空间。

要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这一发展任务是相当艰巨的。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加快发展、赶超先进是必要的,可梦想在很短时间内靠群众运动就能成功赶超是不可能的,这种赶超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正确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改变了原来不分步骤的盲目赶超战略,形成了立足自己、逐步赶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1982年,党的十二大率先提出了到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分“两步走”的战略,这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雏形。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进一步将这“两步走”具体化为“三步走”发展战略,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则用更加准确的语言概括了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四大又在十三大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目标之间增加了建党一百周年的奋斗目标。之后,面临着跨世纪重任的党中央又在党的十五大上,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新三步走”,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又将原“新三步走”中的“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目标明确界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这种阶段性发展目标的界定与确认,既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努力奋斗的方向,又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

应该说,后三十年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对前三十年超常规赶超战略的超越,一方面体现在把“温饱”的近期目标、“小康”的中期目标以及“现代化”的远期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清晰地描绘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又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三、发展布局的超越

发展布局体现着一国发展理念在产业内部结构以及各区域之间发展的调配情况。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由党和政府主导的国家来说,这种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某些产业或某些区域的发展状况。

从产业布局来看,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从片面发展重工业向各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变。众所周知,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石,没有工业化的现代化就像人没有脊梁一样,然而工业化从何起步?中共中央在1951年12月1日发出的《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但是首先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可见,党中央在建国伊始就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52年12月22日的《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则用更加明确的语言再次强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的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目标既已确定,“一五”计划便展开了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工业建设,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执行上述方针的过程中,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随着“大跃进”的开始,党中央和毛泽东更是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布局转变为片面发展重工业,使我国产业结构长期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尽管片面发展重工业的产业布局后来被调整为实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各产业适当按比例统筹发展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认真分析国情,合理安排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缩小工农业的剪刀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1992年,党在十四大上对产业结构提出了“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
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工业结构;
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的要求;
并随之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总的原则即“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党的十六大又在前几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并明确指出新时期的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党的十七大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的新要求,推进产业布局更加趋于合理。

从区域布局来看,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从区域平衡发展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1840年,中国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开始出现并越来越大。“到1949年,沿海十二个省区集中了全国70%的工业产值,如加上黑、吉两省则占80%以上。而面积占4/5的广大内地产值仅占1/5,而且主要集中在重庆、武汉、太原、西安少数城市。沿海与内地的发展不平衡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为了减小这一差距,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利于备战并加速这些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便在发展布局上有意识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把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中西部地区,把一些原来设在东部地区的企业迁往中西部地区,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又提出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60年代又出于备战的需要,作出“搞好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地区的建设”的决策,使原来工业基础异常薄弱的内陆地区迅速崛起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这些决策使近代以来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减小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提升。但必须承认,所有这些并非中西部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其中许多大中型重工业及军工企业是按照国家战备需要由国家独资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经济结构上与当地经济发展缺乏资金、技术、人员等内在联系,结果,主观上国家向中西部地区搞了几十年的倾斜,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出于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均衡发展的区域发展布局,开始实行以“两个大局”为主要特点的非均衡区域发展布局。尽管这种布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平衡发展布局所带来的缺点,但这种发展布局客观上却使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为了减小这种发展差距,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即“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在此原则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此后,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党中央“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也得到了较多的实惠。

四、发展方式的超越

一国的发展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发展理念是否成熟,因而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向可持续的集约型转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扩张和铺新摊子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轻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各地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甚至上演过几万人上山伐木,烧炭炼钢的闹剧,党和国家也曾为此付出了效益低下,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三中全会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4%。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种表现在资源消耗大、利用水平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基础之上的。“如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在现行汇率下,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即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高出许多。我国的资源浪费惊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小型煤矿的煤炭资源回收率只有10%到15%,有些地方的开发区等非农用地侵占和浪费耕地、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十分严重。”面对此情此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会议也标志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课题。此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并强调要“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党的十七大上更是站在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并将其进一步明确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使党对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

虽然关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很早就被党和国家提上了日程,但由于我国的现实客观经济条件、原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东西部地区差异性较大等因素,使得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任重而道远。

五、发展的国际视角的超越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的发展也不应是孤立的发展,而应是开放的发展,在国际视野下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只有深深地融入世界之中,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建国六十余年来,我们党在发展的国际视角上也实现了质的转变和飞跃。

一是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并在“引进来”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走出去”。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则毅然选择了“一边倒”政策,开始了现代化建设之路,但由于六十年代初的中苏交恶,使我们本来就不太开放的大门突然关闭了,从此中国与世界隔绝了长达二十年之久。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如果说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开放的起始,那么90年代则是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时代。党的十四大强调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在这过程中,“按照产业政策、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引导外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投向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等领域”;
党的十五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十六大更是站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起点上,对开放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并作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应该说,“走出去”这项举措是我们对外开放政策的转折点,也标志着我们吸引外资和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党的十七大更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站位出发,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可以说党的十七大又将对外开放政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开创了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国外资本和技术的新局面。

二是广泛借鉴国外发展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我们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对发展的评价多关注于“工农业总产值”;
而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同时为了便于与其他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我们又吸收了“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概念,并且将美元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联系在一起,提出“温饱——500美元∕人”、“小康——1000美元∕人”、“中等发达——4000美元∕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指标体系,使我们的发展有了新的参考标准。而长期以来,我们又过多地强调GDP的增长,使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而置环境、生态、资源等于不顾,造成了资源环境的巨大破坏,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更为党敲响了警钟。这时,党中央适时地借鉴了由挪威首先提出并试行的“绿色GDP”的评价标准。“绿色GDP”即是在传统GDP的基础上,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所得的GDP指标,这就呼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尽快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绿色GDP”的核算工作,并与挪威统计局开展了广泛地合作。应该说新的发展评价体系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这意味着人们对于发展理念将会产生深刻的变化,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从上面的若干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党在前一个三十年中围绕解决当时面临的发展矛盾,形成了关于发展理念各方面问题的认识,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些都不甚完善,却反映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足迹,因而我们不能苛求前人;
党在后一个三十年中重新认识国情,又找到了一种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和一条新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发展理念方面实现了对前一个三十年的超越,因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只有真正树立起这种正确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理念,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篇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开拓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十七大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认识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在整体作用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生命线”的论断,最早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建国后毛泽东在50年代讲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样的话,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党的基本路线提升到“生命线”的高度,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认识,形象地说明了党的基本路线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保证作用,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是对“一个中心”的定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三大在提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对“两个基本点”作出了定位,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但对“一个中心”是什么,没有作出明确定位,之后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也都没有作出明确定位。这次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的论断,第一次明确了“一个中心”的定位,使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了一个完整的定位,明确界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三者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突出了基本路线的生命线地位。

  第三是在奋斗目标上,十七大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奋斗目标的表述中增加了“和谐”二字,把“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升级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时指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党章表述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些表述丰富了基本路线中党的奋斗目标的内涵。

  第四是在国情基础上,强调“两个没有变”。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这样十七大报告就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

  第五是在贯彻的坚定性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现在则进一步强调,基本路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就更加突出了我们党贯彻基本路线坚定性,强调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长期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这句话是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看到和说到的一句话。但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思想深处理解她的内涵,感受她的真谛,实践她的宗旨,而不是把她当作一句官话、套话来看待。我理解,这句话不但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历史总结,是客观现实的高度概括和反映,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对党的热爱和崇敬之情的表达,同时还是我们党自身的努力方向与公开宣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根本原因有三条:一是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并且不断根据中国的实际,不断加以充实和发展,随之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
二是她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神圣信仰;
三是无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建设时期,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分子。我国近些年来,科技进步明显加快,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印证了并不断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而且经过多少次艰难曲折和风风雨雨,已经充分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且也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建设好新中国。在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丝毫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且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她所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了党的领导这一条,也就保证了其他三条的坚持。那么,如何坚持好党的领导,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首先应当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执政方式和形式。

【篇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开拓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十七大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认识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在整体作用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生命线”的论断,最早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建国后毛泽东在50年代讲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样的话,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党的基本路线提升到“生命线”的高度,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认识,形象地说明了党的基本路线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保证作用,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是对“一个中心”的定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三大在提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对“两个基本点”作出了定位,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但对“一个中心”是什么,没有作出明确定位,之后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也都没有作出明确定位。这次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的论断,第一次明确了“一个中心”的定位,使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了一个完整的定位,明确界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三者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突出了基本路线的生命线地位。

第三是在奋斗目标上,十七大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奋斗目标的表述中增加了“和谐”二字,把“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升级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时指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党章表述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些表述丰富了基本路线中党的奋斗目标的内涵。

第四是在国情基础上,强调“两个没有变”。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这样十七大报告就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

第五是在贯彻的坚定性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现在则进一步强调,基本路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就更加突出了我们党贯彻基本路线坚定性,强调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长期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这句话是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看到和说到的一句话。但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思想深处理解她的内涵,感受她的真谛,实践她的宗旨,而不是把她当作一句官话、套话来看待。我理解,这句话不但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历史总结,是客观现实的高度概括和反映,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对党的热爱和崇敬之情的表达,同时还是我们党自身的努力方向与公开宣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根本原因有三条、一是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并且不断根据中国的实际,不断加以充实和发展,随之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
二是她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神圣信仰;
三是无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建设时期,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分子。我国近些年来,科技进步明显加快,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印证了并不断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而且经过多少次艰难曲折和风风雨雨,已经充分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且也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建设好新中国。在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丝毫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且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她所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了党的领导这一条,也就保证了其他三条的坚持。那么,如何坚持好党的领导,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首先应当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执政方式和形式。

推荐访问:
上一篇:“访惠聚”工作队先进事迹材料(2022年)
下一篇: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范文推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