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08-26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5篇

【篇一】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把 心 灵 献 给 儿 童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德育”。左传中记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次之谓不朽。”意为:立德为首,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有德,实现人生的道德理想。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以德树人,提倡“温、良、恭、俭、让”,主张通过教化、德育使人民走向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身为教师必具有师德,他在教育工作中的座右铭是“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充当的是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我们所管理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他们不但属于特殊年龄阶段,而且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当我们面对他们时,应该想到不仅仅面对的是一个个学生,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正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学工作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我们肩上的担子很沉重,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在工作中与学生交往时,我们不但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热爱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德服人。不仅如此,和学生建立起亲人和朋友的角色,既是德育工作的措施也是教育管理策略的重要方面。“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是双边的工作,教师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听取学生的批评建议,自觉接受同学们的监督,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班级才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才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教师要像个知心人一样,俯下身去倾听同学们的思想和建议,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思想的难题,只有这样的热情和慈爱才会唤起学生的爱和信任,乃至感激,深厚的师生感情才能建立起来。

这学期我刚被安排接任四、1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发现个别同学上课迟到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今天上午第一节,李明就迟到了五分钟。这使我有些生气!

我用不满的语气问:“你为什么迟到?”李明抬起头来,想说什么,但一发现我眼睛里闪动着恼怒的目光,把话又咽回去了。他默默地低着头,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认错,而是保持了沉默。于是我的严厉的斥责如冷水般倾泻而来。“迟到五分钟,这当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可是如果你无视老师的要求,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心目中没有师长,没有集体,那决不是小问题!”我用手指着门口墙上张贴的《中小学生守则》,面对全体同学大声说道:“学生守则上第一条就是,不迟到不早退。有的同学却熟视无睹,不遵守纪律。实在是很不应该。”我虽然竭力抑制着内心的冲动,并且尽力用一种很低的声调,但在场的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感受到每一个字的分量。然而李明还是低着头沉默着,有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用不满的眼光望着他。僵持了一会儿,我还是满怀真诚地拍拍他的肩膀说:“请回位吧。”虽然宣告了这场斥责的结束,但是我对他的倔强和犯错之后的执迷不悟感到失望和痛惜,同时,又充满师长对孩童的感慨和宽容……

这天下班的时候,我意外地收到了李明的一封信。信中写到:“……今天早上由于下着雨,从家里出来有一段小路很泥泞,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路上滑倒脚受了伤,我把他扶起来并送他回到家,帮他上了药。后来,我就迟到了,受到您的斥责。。。。。。”他在信中继续写到,“我并不是为自己的迟到行为辩解,只是有一点我感到委屈。在您还没有担任我们的科任教师之前,我们就了解您、尊敬您,当您成为我们的教师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欢欣鼓舞呵!可没想到,你不了解、不调查,当着全班这么多同学斥责我、冤枉我,你不觉得太冷酷了吗?”

李明的信,字字句句象石头一样,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这一夜我辗转反侧,失眠了。我想到:我既是学生的老师,还应该是他们的朋友,甚至有时候还应该扮演父母的角色,任何时候都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批评建议;
“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空话,良好的师生感情应该建立在平等的沟通交往中,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更是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真诚的师爱会像雨露滋润麦田一样,感化因猜忌和不满而变得扭曲的童心;
高尚的师德能如春风吹拂冰山,温暖、融化冰冷冻结的心灵。

在下一节音乐课上,我以沉重、激动的语气向同学们吐出了一席肺腑之言:“孩子们,前天上午我在大家面前公开地斥责了李明同学,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事实证明,我错了。”这时,教室里空气一下子像凝固了,同学们都屏住呼吸,几十双眼睛睁大了看着我,他们似乎不相信:一个老师低下头来向学生认错。我尽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继续说道:“我在想,一个同学在老师严厉的批评面前受了委屈,可是他为了维护老师的威信,没有对抗、没有顶撞,表现了一个儿童宽广豁达的胸怀。我这样说,并不是赞扬对老师要逆来顺受,无条件的服从。李明用坦诚的态度给我写信,对我提出了批评。”说到这里,我把李明的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接着我提高声音又讲道:“这封信表明,李明同学是非分明,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我看着这封信,感受到他对老师的一颗真诚的心。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是一个充满阳光、充满爱的集体,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应该敞开心灵的大门;
同学们有想对老师说的知心话、学习上的疑问、工作中的建议、生活上的困难或者和同学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告诉老师,老师既是你们的师长,也是你们的朋友,甚至就像你们的妈妈。为了每个同学能在这个大家庭学习好、生活好,老师愿意捧出一颗真诚而热切的心。。。。。。”说到这里我的眼圈一下红了,不知谁带了个头,教室里“哗。。。。。。”响起一片热情的掌声。而李明激动的眼泪也默默地涌流而出。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熏陶和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既是社会的典范,道德的化身,人类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止言谈,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他们会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甚至说话语气等等。所以,“立德树人”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重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就是对祖国的下一代负责,就是忠于祖国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单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事,每一节课堂、生活中的每一时刻,都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阵地和重要渠道。“立德树人”并非一纸空谈,而应该实实在在地渗透入我们的教育实践工作中;
我们应该把高尚的师德转化为热爱学生的一腔热诚,就像古罗马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昆体良说的:“首先唤起教师自己对学生父母般的情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教育是国家、民族前进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是教育优先发展,发展教育必须“立德树人”。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怀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常年坚持扎根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工作任劳任怨、刻苦专研,探索开拓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思路;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激励他们努力拼搏,排除万难去摘取知识宝库中美丽的桂冠,正确引导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扬帆远航。“立德树人,共筑梦想”把一颗真诚的心灵献给儿童,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在祖国百花盛开、桃李芬芳的教育园地上,我感到无比满足、无比欣慰、无比荣光!

【篇二】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特别的学校特别的学生,我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体校很特别,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三年共10个年段,学生来自南安各个乡镇,从九岁到十九岁。学校集学习、训练、生活于一体,实行半封闭管理。而体校的学生更特别:他们虽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难题时常束手无策;
训练时生龙活虎,性格活泼,但是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较差;
热衷于体育训练,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对文化学习缺乏兴趣。面对这群特别的孩子,我深知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爱,作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十四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牢记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我把特别的爱献给这群特别的孩子。有关史料记载;
大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而贤者七十二。毋庸质疑,贤者之外,也不乏庸人,更有“孺子不可教也”之辈,说明学生的优劣古已有之,这是不争的事实。每个学生由于年龄、性格、智力、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他们发展的不同,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自然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

那么在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把目光注视着那几个“优等生”?而对“后进生”不闻不问?素质教育,面向所有的孩子,蔡林森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为此,我们本着对社会、家庭、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要想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转化“后进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形成“后进生”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

(一)“后进生”同学一般天赋不一定比优等生差,但学习品质可能有不当之处。比如:胸无大志,没有远大理想,也没有奋斗目标。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上课精力不集中,或走神发呆,或玩东西,或看课外书,或东张西望引逗别人,作业不会就抄,纯粹为了应付老师。学生钱淞,初一入学时,老师们反映他学习理解力强,有头脑。但时间一长,发现该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把聪明用在学习上,只是在玩法上比别人高明。久而久之,堆成的问题象小山,于是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自暴自弃的心理也越来越重。

(二)造成“后进生”的客观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校。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思想日甚。确实,有个别人一无学识,二无学历,却轻易地成了大款,发了大财。一时间,“读书无用论”抬头,有的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认识不高,要求不严,甚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学生就会由厌学发展到逃学,由逃学发展到辍学。学生桂斌,上课经常迟到,作业也不认真。而且经常上网打游戏,请家长到校后才得知在家从小对他要求不严,他父亲说管不了。实际上,这是对上学思想认识不高在行动上的反映。再有,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职工下岗现象,不健康的影视,不正确的观点的流行,对学生来说,由于年纪轻,经验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前途有的还没有形成,极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导致厌学思想。学生马丽丽,初二下学期想和父亲做服装生意,不想上学了,我数次家访,劝说,下了很大力量,才做通了她的工作,最后转学回老家念书。另外,在学校,一般老师往往偏爱优等生,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发现问题常常小题大做,动辄请家长,或停课反省。致使“后进生”逆反心理日甚,破罐破摔不求进取。

其次,我们要切实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

(一)   换位思考,以“爱心”感化“后进生”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诚然,作为广大老师,不妨把学生当作子女、当作亲人,那么老师态度将有所变化,即使“后进生”犯了错误,也该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然,那么放弃、歧视等想法也会无从产生。正所谓“母不嫌子丑”谁也永远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失去希望,老师如果有了这种心态,就会像父母加倍呵护生病中的孩子一样,从点滴关心,“爱心”必定会融化“后进生”那颗冰冷的心。师爱对“后进生”的转化犹如催化剂,具有爱心的教师对“后进生”都是“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三分管理,七分情感”,教师应真诚地爱护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积极地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著名教育家爱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老师不再像过去一样论“分”排“位”,不再是“好生坐中间,差生坐两边,优生靠前坐,差生往后挤”,而是优差搭配,近朱者赤,环境的变化,会让他们慢慢转化。同时老师一句充满爱心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胜过千万次粗暴的指责与辱骂!我班学生小李,父母即将离异,父亲只会用暴力威胁,母亲又很懦弱,于是导致他脾气暴躁,性格偏激,后来我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主动找他谈话,关心他的所有感受,他从开始的抗拒到最后的接受全依赖与我对他的关怀,他最后把所有心思放到学习上,成功考上了高中。这可能就是“爱心”魅力的体现。

(二)   给予机会,用“成功”唤醒“后进生”。

“后进生”由于处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家长、教师、同学对其颇有微词。又由于成绩的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过分青睐,而对差生往往不屑一顾。久而久之,自轻自卑的“后进生”自己也把自己置于课堂之外,导致成绩更加糟糕,行为习惯上由于大失面子的分数,让他们愈加自卑,所以他们对外界表现出来的有时就是无所畏惧、放荡不羁的行为,其实这一切正是他内心极度脆弱所产生的变异心理。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有所成就,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能够超越他人,“后进生”亦是如此。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要及时的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后进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提供条件,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哪怕是极小的进步,也许都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是个金矿,关键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去发掘。当看到这些孩子有丝毫的进步比如帮同学扫地,帮别人捡起掉在地上的物品等,都要当众表扬他,鼓励他继续努力。“肯定”,会再次点燃“后进生”的自信,“赞美”,使他们能抬起高昂的头,觉得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中又有了位置,他自会暗自努力,我相信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班过去有个初二才转来的小女生小邵,英语成绩极差,普通话都不会说,她很自卑,对集体也漠不关心,但是同学反映她的体育不错,下半学期学校组织春季运动会,我就亲自动员她,果然在运动会上表现很出色的她给我班拿回了1500米第一的好成绩。比赛结束之后,我在同学面前给予了我最高的表扬,并号召其他同学向她学习为了集体的利益顽强拼搏的精神。从此,她变的热情开朗,上课总能见到她高高举起的手,办公室里她是问问题的常客,初三时她就被学生选为学习委员,最后考取了一个不错的高中。如果没有那次表扬,我真不知道这样一个孩子未来会是怎样!”后进生”由于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因而老师只言片语的表扬都可能使他们激动不已,成为他们进取向上的动力。还应看到“后进生”都有可取之处,有他们的闪光点。我们老师要善于选择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要不失时机地让他们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成功感。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老师建立起感情。这样“成功”才能唤醒“后进生”的潜力与信心。

(三)结合现实,以“真实”教育“后进生”。

“后进生”往往是品德、学习的双差生,他们大多厌恶学习、憎恨老师、甚至愚昧无知,他们上课从不好好听讲,我班也有这样的学生小钱,他每次上课就趴在桌上,作业从来不做,问他为什么不做,他说我不想做,也不会做,我更不高兴学。他对家长说:学数学有什么用?我只要会加减就够了,学英语有什么用?我又不会出国,学化学、物理就更没用了,我又不能成为科学家!多精辟的论断!就在直接笑话“读书无用”!如此无知的学生让我汗颜,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把他冲愚昧中唤醒!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后进生”的存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过分青睐,而对差生往往不屑一顾。久而久之,后进生自己也把自己置于课堂之外,造成注意时间短,注意稳定性不强。而注意力又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后进生集中注意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后进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讲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向后进生提出问题,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他们能答多少就答多少,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也要微笑着给予鼓励,后进生就会因老师的表扬或微笑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在设计练习或作业题时要体现出梯度,由易到难,量力而行,不必强求。考试时也可把试题分成两类,降低后进生的试题难度。这样,差生答起来容易,又可获得高分。这些做法,就能使后进生有了向上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当然我们上课不能光顾传授知识,别忘了我们的职责还有育人,时时不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尤其是文科教学,爱国、美德、文明、做人、处世要和自己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时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作为班主任也不失时机的经常借班会这个互相交流的平台,经常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每晚收看新闻联播、了解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的景象,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灵受到新的洗礼,让他们明白,拥有科技才能不断发展,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落后就要挨打……这些努力使处于混沌状态的”后进生”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了心中自然也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奋斗目标,不用扬鞭自奋蹄。

(四)家校联系,以“合力”带动“后进生”

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好的发挥作用,应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进行家访、小范围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老师应该向家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时客观的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近阶段变化的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商量接下来的教育目标以及家庭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尽可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后进生”往往被别人看不起,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和歧视,他们要么自卑心严重,要么自暴自弃,回家后迫切需要感情,做父母的应该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步地改变现状,给孩子以春天般的温暖,而不能一味地指责。家长要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拯救自己的孩子,用真诚打动孩子的心。我班有一个女生小黄,经常无辜旷课,同学们反映她花钱大手大脚,还和一些辍学或者技校的学生交往密切。我发觉异样之后,立即和家长联系,向家长建议控制孩子乱花钱,堵住孩子经济来源后,家长与女儿促膝长谈,让她明白她大手大脚花的钱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来之不易,而且作为一个女生,与外校男生交往过于密切容易影响自己的学业,在自己心志还没成熟之际,要慎重交友。在我们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的教导之后,这名同学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和家长交流,也要讲究方法,尽量做到“高兴的报喜,平静的报忧”,尽管中国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谁喜欢听不悦之言呢,和风细雨般的细细叙述,黑云压城般的倾泻,哪一种更容易让家长接受呢?其实家长被老师通知到的时候已经开始紧张,因为历来家长认为被喊到学校去都是去聆听老师的教训和指责的,肯定是自己的孩子犯了什么大错误。这个时候我们与家长联系时更要注意方式,要微笑,讲话要注意分寸,不仅要冷静的指出不足,还要充分的肯定进步,这样不仅缓和了家长的紧张,鼓舞了学生学习的“士气”同时也能增加家长家庭教育的信心,这也是种控制流生的好办法。初一有个男生的父亲性格十分暴躁,在本地这一带和他人关系不怎么好,有时会动手相向,这个男生估计受家庭影响,刚进初一没几天就和同班学生打架,后来又和高年级的学生动手,事后,我在了解其家庭情况的前提下,我主动找他的父亲谈心,晓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美好希望,可是没有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监狱,而家长自己的言行将是孩子的榜样,这位家长对此沉思了很久,主动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检讨自己平时的错误行为。以后他经常来校了解孩子情况,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也深受教育,行为上注意了很多。其实,我们作为班主任,只要换一种方式,肯定比简单粗暴的方式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培育祖国明天的花朵需要“随风潜入夜”般的春雨!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花竟放春满园。”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只要我们都能献上一点爱,“后进生”转化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特别的学校特别的学生,我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体校很特别,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三年共10个年段,学生来自南安各个乡镇,从九岁到十九岁。学校集学习、训练、生活于一体,实行半封闭管理。而体校的学生更特别:他们虽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难题时常束手无策;
训练时生龙活虎,性格活泼,但是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较差;
热衷于体育训练,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对文化学习缺乏兴趣。面对这群特别的孩子,我深知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爱,作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十四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牢记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我把特别的爱献给这群特别的孩子。

奉献一份爱,让学生感受一缕温馨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细致观察孩子的变化,教师才能抓住学生情感的“点子”,找到传递爱的门路。在教育工作中,我把爱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认真地观察我的每一名学生,从他们的眼神、动作和语言中尽量“读懂”他们,分析他们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班有名来自南安翔云的学生小梁,家境较贫寒,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来看他。他很自卑,平时寡言少语,不善与人交流。上课时我发现他老是用手捂住胃部,愁眉苦脸的,便带他去医院检查是胃炎,于是把他接到家中。看到我天天为他熬中药、煮稀饭、煲肉汤,不善言辞的小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日记中,他把我说成是“见过的老师中最好的一个”。经过这次事件以后,我发现他和我交流的东西多了:上完《劳动》中《制作风筝》,告诉我老家的风筝都是他自己做的,教我怎样才能把风筝送上天;
告诉我他喜欢打篮球,他们那儿学校的操场和我们不一样……他不仅和我打开了话匣子,渐渐地与班上的同学打成了一片。现在的他总是笑眯眯的,学习特认真,训练特积极。我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寻找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我用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一份温馨,重温家的感觉,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充满自信、欢乐的人生大道。

奉献一份爱,点亮学生心灵的灯

体校学生好奇心重,模仿力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但由于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对行为缺乏自制力,不时会出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对学生的错误,我从不火冒三丈地批评,简单粗暴地训斥,从“爱”字出发,用爱的语言去赢得每个学生的信赖,使他们在爱的滋润中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在爱的滋润中明事理,辨是非。学生鸿明,是个急性子,做事冲动,总爱和老师、同学顶牛。有一次,与同学发生摩擦,两人争吵起来,他是摔书本、踢桌椅,全班同学劝解不管用,上课的科任老师也管不了。我把他叫到无人的地方,问他“这种脾气好吗?”他居然说:“我的脾气一出生就这样,改不了!”真让我哭笑不得。深入了解后得知,原来他有七个姐姐,家中就他一个男孩,从小父母、姐姐们视他为“掌上明珠”,养成“小霸王”的脾气。于是我耐心地与他谈论发脾气好不好,遇事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慢慢的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知道他自称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利用这一点,我常在班级中鼓励他:“鸿明自己说了,他以后不会再乱发脾气了,我们相信他是个言而有信的男子汉。”有时即使快要“火山”爆发,因为鼓励,他都能克制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欣喜地发现他真的变了,牛脾气不见了,如今还成了班级的劳动委员。通过这件事,我更坚信在对待学生时如果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的语言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能点亮他们心灵的灯,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前程。

奉献一份爱,伴学生一路同行

我坚信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承载学生成长的风帆破浪前行。对学习有困难或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我从不歧视,因为我知道“金凤凰”固然可爱,但“丑小鸭”更需要阳光。体校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难度较大。我班有名学生叫黄小伟,从小寄养在外婆家,学习成绩很差,但很喜欢打篮球。在详细地了解小伟的情况后,我从关心他的吃、穿、住入手,施“师爱” 于细微之处。当得知他偷跑到校外上网,我举行班会《我想对你说》,让每一位同学来帮助他,施“师爱”于互助之间。有一天学生宿舍丢了钱,有人怀疑是小伟所为,但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出委屈、不满、愤怒,就及时制止了同学们的猜疑。并仔细调查,还小伟清白,施“师爱”于关键之刻……慢慢地小伟变了,喜欢跟我交谈。有一天跟他在操场边谈心,我提出与他进行“投篮”比赛。当他轻松地赢我时,我趁机与他约定:他教我投篮,我教他文化学习,两人展开竞赛,看谁的进步大。从那以后,我欣喜地看到他上课开始注意听讲了,作业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我用爱的双手去扶持他们,伴他们一路同行。

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

班主任的工作辛苦、琐碎,有时还不被人理解,然而这份工作又是愉悦的,崇高的。因为心中有爱,我才会在忙碌而疲惫中又总是坚忍、执着地忙碌下去,把我的爱送给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心中充满爱,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便感觉到生活的新鲜和生命的可爱。我爱我的学生,这种爱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
气候突变,我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我带着发烧的学生在医院里四处奔走;
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班级管理中,我发扬民主作风,心平气和地对待持不同意见的学生;
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NBA总决赛、流行歌曲排行榜……

因为爱而全身心地奉献着,因为奉献而又得到爱的回报。在与学生“以心换心、以爱搏爱”的交流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生命在师爱中得到升华,价值在师爱中得到提升。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们的记忆中那位班主任的影子也许会越来越淡,可是能在他们人生的路上留下一点点的启蒙,能为他们攀上人生的高峰垫上一块小小的基石,便是我最大的心愿和满足!因为我明白: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

【篇三】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多种形式让礼仪之花处处开放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要想成功必先成人”,注重幼儿礼仪的培养,是幼儿能够成人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孩子好模仿、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之分,怎样引导孩子知礼仪、懂礼仪、学礼仪、守礼仪并内化为自身的习惯是每个幼教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幼儿礼仪教育必然要经过解读、实践、强化、转变四个过程,才会真正被幼儿吸收接纳。一、解读

对礼仪要求的解读过程就是对其认识了解、产生兴趣的过程。幼儿的理解能力差,对抽象的文字和枯燥的说教是没有兴趣的。作为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手段让幼儿了解应该遵守的礼仪要求是什么样的,形成初步的印象。如木偶表演《小熊请客》可以让幼儿了解待客、做客的礼仪要求;
情景剧《三只蝴蝶》可以让幼儿知道怎样与人相处、成为朋友;
而将幼儿不讲文明和讲文明的不同表现通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情景再现,对幼儿理解是非对错既直观、又熟悉,非常有帮助;
《三字经》、文明礼仪诗歌吟诵、故事讲述则是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愿意主动认识并接受。内容一样,形式多种,达到了相同的目的,甚至可以说事半功倍。

二、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的作用多么强大。在经过解读、了解后,让幼儿亲自参与其中,感受礼仪在我身边,这就是幼儿的实践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不同的游戏吸引幼儿参加,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平行班之间的“我们都是好朋友”的角色游戏、不同年段间“爱护弟弟和妹妹”的关爱游戏、本班孩子之间“文明购物”的模拟游戏、“学做小客人”的情景游戏;
包括每周一早上的升旗活动、年段之间的趣味运动会活动、走进社区活动、全园幼儿开展的“礼仪宝宝评选”活动等等,让幼儿在真实、生动的参与过程中,亲自感受到与人交往、购物及在公共场合时讲文明、懂礼仪的重要性和自己守礼仪带来的好处,引发幼儿争当文明人的热情。

三、强化强化的过程就是反复的提醒、练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孩子的天性好模仿,易受身边人影响,所以父母、教师、好孩子的榜样作用在此时显得尤其突出。作为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讲文明,从小事做起,逐渐影响孩子,如:每天早晚互相问候,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行为端正、举止文明、服装整洁、对待幼儿公平公正等;
其次,作为家长应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主动做一个文明人,切实完成家园共育的责任,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推不挤、关心爱护老人、尊重老师等;
最后就是发挥好孩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多表扬、多提供机会让这些“礼仪之星”展示,既能起到表率作用,又能引发其他幼儿的羡慕及模仿,产生良性竞争。这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及树身边典型的形式比空洞的说教更能使孩子信服、接受。

此阶段的另一个关键即加强与日常活动的紧密联系,通过晨检、早操、进餐、上课、游戏、盥洗、散步、午睡、体育活动、离园等幼儿园系列常规活动,随时提醒和练习,做好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及巩固工作,让礼仪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如:开展“课前静一静”、“站队等一等”、“游戏让一让”、“互相比一比”等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提供正确的是非评价体系。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之中,幼儿才能将守礼仪内化为自身的习惯,形成自己的一部分,将“老师要我这样做”变成“我自己应该这样做”。

四、转变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会延续孩子的一生。教师的鼓励、家长的支持、同伴间的良好竞争和社会的关怀是孩子们转变的动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幼儿的内心深处,用一颗“关爱之心”真正去了解他们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循循善诱,礼仪之花一定会处处开放。

【篇四】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

許玮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 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一、 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
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

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

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

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起来效果还不错,本班在这一学期班级中也没有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2.“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

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每六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3.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 “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三、 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四、发挥示范教育的作用,探索自我评价 常务班委和值周班长成员是班级的骨干分子,他们是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管理的。他们的示范服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事、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如何摆脱这局面,班主任应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一定要敢于让学生去摸索的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2014年3月

【篇五】德育之心,树人之本,德育论文

青岛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德育论文
大学四年匆匆而逝,我们即将要走出大学的校门。我想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最近走在校园里,能感觉到几分离别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感慨一下,还有一个月,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告别这熟悉的一切。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这四年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段在校学习生涯。四年的时光,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是欣慰还是遗憾,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
至今,我仍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感觉记忆犹新,报到那天父母送我过来,我还记得那天阳光很明媚,一进门处的图书馆似乎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到处都是前来报到的学生,走在青岛理工大学漂亮的校园,我对未来四年的生活充满着憧憬。然而四年好快,一晃而过,如今我们已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步入陌生的社会。
走过,即使我们没有能力为它留下什么,也要保存一些关于它的回忆。这样才不枉我们经历过的大学生活,记住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不管他们带给我们的记忆是灰色的还是彩色的,学会宽容和感激,这是我们该做的,因为磨砺,能加快我们的成长,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长与他们、与大学有关。
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忆大学的点点滴滴,梳理我的心路历程,对过去的总结,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认清自己,也是一种收获。大学究竟给了我什么?回忆过去,或许能找到答案。
关于友情。友情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群体里的一个个体,每个人都离不开群体,友情是雨,默默地包围着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能体现出来;
友情是阳光,温暖地照耀着我们,在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予我
1

青岛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德育论文
们力量;
友情是海洋,能包容我们的一切欢喜和悲伤,化解一切误会和不满。大学友情是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同样大学里的人际交往也是一样。人际关系,在大学之前是完全不必考虑的。大学与高中不同,它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自然,人际交往变成一个重要的必修课,它不同于其他学生时代的情谊,不仅在学习中,更多的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难免有些小矛盾,如何看待这些小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小矛盾便是人与人相处的学问,也是成长中的必修课。并且在大学的几年中,每个人要接触的不仅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更多的对外的机会,比如,假期和周末,我会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出去打工或者做家教,社会并不如学校的环境来得单纯,没有人会重视你,但是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得到磨练,得到成长,主动地接触社会,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积极应对,个人的性格、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在大学我们不能眼睛中只看到自己;
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客观地去看待问题。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矛盾不再是破坏同学感情的借口,而成为加深彼此了解的途径。
关于学习。我一直觉得中国的高中生是世界上最苦的学生,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学习似乎没有别的需要做,学习的生活的中心,因此当丢下高考的痛楚和疲惫,我对大学充满了憧憬,我们大家轻松地迈入大学,大一时我们做了什么?从承受过大的压力高中到没有压力没有管束的大学,似乎一下子释放了心灵的束缚,大一上学期是自由的,就像放回大海的鱼儿自由自在地享受大学的轻松。这样的日子是快乐的,但是时间长了,就感到虚度时光的日子是毫无意义,我渐渐地拿起书包去上自习。刚入学时所有的学习生活安排基本都是由课程量决定,自己没有太大的目标和方向,盲目地规
2

青岛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德育论文
划着自己未来大学四年的生活和方向。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基本上是跟着老师走,那时候空闲时间很多,我基本就是乘有暇闲的时间去图书馆里,在那里翻阅着各种优秀的杂志和期刊,按照兴趣汲取着知识,常常一坐就是半天。有了图书馆书籍的相伴,在知识的世界里徜徉,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和孤单。从大二开始,熟悉了学校的选课规则后,我又积极的选修自学了一些课程,主要集中在艺术欣赏方面,培养艺术素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技能,给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我,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便广泛的接触我的新知领。在不断地汲取中总结和升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求深化,更深一层次的挖掘自己,看准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进一步的锻炼自己,以求毕业后的良好的发展方向。
总结四年的学习过程,我有点欣慰,因为自己没有虚度四年时光,而是认认真真地度过,虽然其中不乏走过一些弯路。同时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享受着我的学习过程,也在学习中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在大学的四年中,我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的确,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我们必须学习一生,不进则退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至理名言。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完善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将所学为我所用。从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身上也能学到许多。学习不只停留在课本里面,它更是体现在生动的社会经历和人身上。“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在现代仍然有它的意义。
关于人生观。偶尔我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今后想要做什么样的人,想要走什么样的路。这也是我们作为将踏入社会的新人的疑惑。从生活的点
3

青岛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德育论文
点滴滴中,我得到了一些启示。我们首先要拥有健康的心态,真诚地对待他人,也真诚地对待自己,不虚伪,不做作,勇敢地面对未来,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本色,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不逃避,不退缩。心中有阳光,你的世界也就充满阳光,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做人、做事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就决定了其结果;
其次我们应该确立目标。永远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中有一面旗,指引自己通往想去的地方,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
最后是要努力,我承认运气的存在,有时候我们会抱怨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努力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在过程中我们仍然有收获。在这三个品质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健康积极的心态,因为它带给我们快乐,而快乐是人生动力的源泉和价值所在。这些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也是我从周围同学和朋友们身上看到和学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去学习的地方。这些东西也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总结大学四年,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地学习,慢慢地成长,由一个青涩的高中生渐渐长大,身边的人和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发现身边许多人,刚进大学校门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完全是二个人,像一种蜕变,我想这就是大学的魔力或者说魅力,它可以从内向外改变一个人,我想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好的吧。大学即将结束,我们曾经的理想,曾经的计划是否已实现呢,但愿不要有太多遗憾。我们仍然年轻,仍然要不断拼搏,很多想法并不成熟,在以后的日子里,仍然要不断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在短暂的人生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理想。
4

青岛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德育论文
大学将是我难忘的记忆,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和熟悉或陌生的同学们,都构成这记忆中的一部分,感谢他们四年的陪伴。漫漫人生路,我们已走了大概四分之一,踏出校门又是新的起点。希望我们每个人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以后的路,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以后的人生还很长,踏出校门又是新的起点。希望每个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人。
离别是一种愁,我们即将带着不舍和淡淡思念离开朋友和学校,但我们应该笑着离开,在这里,我们曾经拥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即便有些遗憾,那也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追忆。我们应该笑着说再见,不管以后还能不能再见,这里有着我们思念的记忆。
再见吧,相信明天会更好!

商桂慧2012年6月20日
5

推荐访问:树人 之心 德育 德育之心 树人之本 德育论文 德育之心 树人之本 德育论文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论文
上一篇:社区治理先进示范创建审议意见
下一篇:关于最新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本3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