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完整文档)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08-08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完整文档)

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6篇

【篇一】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尊敬的党组织:

在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学院组织我们积极分子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第一集,我感触良多。我认为:人活着,总要相信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
信仰,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看完整个记录片,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是发生在白公馆关于革命者的事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这个消息传到狱中,狱中的革命者根据想象制成了一面五星红旗。他们在监狱里头传出了几句话,“我们也有了一面红旗,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

绣好的红旗藏在楼板底下,大家却按捺不住内心燃起的希望,眼见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浴血奋战的理想已经实现,大家多么希望,能够亲自迎接新生活的到来!然而,1949年11月27日,到来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大屠杀开始了。当时听到那种发自心底的口号声:“共产党万岁、万岁,国民党、蒋介石一定要灭亡。”

最终,207名同志在11月27日这一天被屠杀,三天之后,重庆解放。仅有35名同志幸存下来,之后大屠杀幸存者郭德贤应组织安排和其余幸存同志一起,回白公馆收殓烈士们的遗体,在白公馆二层的楼板里,大家找到了珍藏在此的五星红旗。

郭德贤说道,当时她们几个人把红旗一掀开,我们嚎啕大哭,我们不住地喊“陈然呐你在哪里呀,刘国志呀你在哪里呀,我们不是说好了,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要抬着我们的红旗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吗。”

这个事件让我十分的感动,党是他们的信仰,他们没有畏惧死亡投靠敌军,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相信党能为成千上万的群众带来新的生活。是党给予我们今日这么美好的生活,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奋斗。正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而建立起新中国。虽然革命者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会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里。

看着党员入党时的宣誓仪式:“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铿锵有力的誓言,质朴无华的字句,诠释着共产党员钢铁铸就的意志、坚如磐石的信仰。它如一道清泉浸润着我们的心灵,历久弥新,感人肺腑。

当一双双握紧了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
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
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
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
当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张张面孔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地向这些目标挺进。

我知道,我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可能在思想认识上跟一名真正的党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一颗真诚的心,上进的心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的学习,让自己早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篇二】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审计风云》第一集——观后感

今天看了审计课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审计风云》这部电视剧的第一集,从而让我对审计这门学科有了非常大的认识,并且对这份工作有了崇高的敬畏感。审计工作者不仅要通过7门学科的专业考试,从而成为一名能胜任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还要蒙受责任方与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双方之间带来的压力。就如剧中的案子里,会计事务所里的注册会计师完成年度审计工作后若给出了否定意见,则这家企业就要面临破产倒闭的后果,而公司中上上下下几千名员工可能会失业而没有了生活的经济来源,一边是执行严格审计的原则,一边是关系到一家企业所有员工的生死存亡,在给定审计报告之前,审计师往往会面临两难的境地。更槽糕的是,当这家企业的老板还是你的至亲朋友或者亲人时,在工作中做到公私分明就更加考验会计注册师的公正性。因为审计师是责任方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中间方,因此担当的是监督企业日常经济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在这利益纠葛的关系中,如果审计人员没有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和职业道德,往往会与企业人员同流合污制造出虚假的财务报告来欺骗广大的消费者。因此,如果我们以后要踏入审计这个行业,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大力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篇三】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记住乡愁第一集观后感

2015年元旦在“黄金时段”晚8点播出了“记住乡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无》,看过之后,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重播,觉得很好。


《敬畏之心不可无》是在我的故乡——福建培田村拍的。《敬畏之心不可无》,这个片名起得很好,给培田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了一个很好的解说。


拍这部纪录片时,龙岩市有关部门专程把我和厦门大学的郑振满教授接去参加拍摄。为什么会叫我参加这次拍摄?我估计是编导看过我的《大屋碎影》一书或我的博客有关文章。我有一篇博文《培田传统文化要略》(曾在《闽西日报》发表过),谈到了培田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崇礼的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即大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不崇拜天地不行。对先祖的尊崇,表达了中国人祖先崇拜和宗族血缘纽带的坚韧。崇拜‘君师’,君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者,师是伦理道德的体现者,其关键是对师——圣贤的崇拜。这三条体现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特质。


培田正是继承传统,做到三个尊崇的典型。


培田的先人们崇拜天地,认真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培田村落的选址、建设很讲究‘风水’,事实上就是讲究‘天人合一’。后垅山的‘风水林’及河源溪上游的茂密山林营造了培田很好的生态环境。在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时代,讲究生态、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崇拜天地的结果。


培田人敬重祖先,培田民居建筑中,最主要最显著的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厅’或堂屋,整个房屋布局都要服从这点,也由此形成了厅庭结合、以‘厅’为主体的建筑风格。所谓‘九厅十八井’即为满足大家族多个祭祀空间而设定的。这里‘厅’指的是正厅或堂屋,正厅供奉的是公众的祖先,各偏房中的堂屋供奉的是各支房的先人。‘井’是为厅提供采光通风用的‘天井’。


培田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祖先上一炷香,因此厅堂香火是常年不断的。逢年过节,杀一只鸡,买回几斤肉,首先要供奉在厅堂的神桌上,让祖宗先‘品尝’。每年除夕,厅堂上都要挂上祖先画像,没有像的要换上新写的有历代祖先名字的红纸。


传统的‘祖宗崇拜’和血缘关系纽带形成了传统的民居建筑。也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宗族社会、宗法制度和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传统的培田小社会即由此来实现村民自治和管理。


客家学者谢重光先生在他的《闽西客家》一书中,写到道德风尚:‘客家人的基本价值观是贵重于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培田人当然也是如此。其实这个值观不单是闽西客家人所独有,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主要传统之一,‘尊师重教’即是‘礼之三本’之一。当然,以儒学为主导的所谓‘教育’除了‘读书做官’之外还有伦理教化、道德修养等所谓‘修、齐、治、平’。延续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及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争论的课题。孰是孰非,至今难以论定。


培田人尊师重教,由来已久。培田历史上经济条件较好,有钱的族人热心捐助教育,并有鼓励上学的奖励机制,使培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墨之乡’。‘南山书院’也名声远扬。


培田,这一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院,留给人们研究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有人说培田是一部读不完的书,的确如此。培田何以如此珍贵?因为它不仅仅有‘好大一片屋’,而且有‘文化’、有‘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在《敬畏之心不可无》这部记录片中,上述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解说、补充和发挥,用“敬畏”代替“尊崇”,是十分高明的。


人是要有所“敬畏”的。尤其是敬畏天地(大自然)、敬畏祖宗、敬畏圣贤。


我们曾经鼓励过“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敢于“战天斗地”,敢于“无法无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为纲,全部砍光”,破坏了生态平衡,最后,我们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才知道人应该和大自然和睦相处,“天人合一”,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我们曾经把孝敬祖宗和有关道德标准作为“封资修”来批判,推崇“亲不亲,阶级分”,毁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现在我们才想到了,人性的败坏,道德的滑坡才是最大的危机;
我们曾经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提倡“大老粗为荣”,批判“师道尊严”,批判“学术权威”、“技术权威”,后来,我们尝到了苦果,再后来,我们把文化和教育变成了“产业”,又造成新的问题……至今,这条路如何走向正轨还很艰难。


所以,我们现在强调“敬畏之心不可无”,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它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空间。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好大的“一片屋”,是很重要的,挖掘、保护和恢复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


央视《记住乡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值得看看。


【篇四】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货币》第一集观后感

《货币》作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大型纪录片,由货币的起源开始,讲述了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崛起,货币的灾难和货币的未来,真实记录和展示了货币以至金融体系的源流、崛起和力量,全面透视了货币的本质及其背后蕴藏的社会运行秩序与制度和人性基础,对货币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和景象进行了一次全面、开放、生动、深刻的解读。

自从货币诞生之后,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件都可以货币化,货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和丰富,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失去温暖变得冰冷。那么,货币究竟以何种方式影响了整个地球的转动?她又如何决定我们的未来?

由在观看了《货币》这部纪录片后,我了解了货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的使用程度不断加大,货币逐渐资本化,并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逐渐出现货币的起源开始,讲述了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崛起,货币的灾难和货币的未来,真实记录和展示了货币以至金融体系的源流、崛起和力量,全面透视了货币的本质及其背后蕴藏的社会运行秩序与制度和人性基础,对货币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和景象进行了一次全面、开放、生动、深刻的解读。

货币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货币,发挥货币更大的作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篇五】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信仰第一集:只要主义真 》观后感

今天,我从网上观看了系列电影信仰第一集,心中对党的向往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被党内的英雄人物深深折服,那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精神更让我敬佩,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

什么是信仰,信仰可以说是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追求信仰之路是艰难的,而坚定信仰更难。方志敏同志在受国民党迫害时依然绣着五心红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信仰成为无数革命者支撑生命的磐石,对于如今的革命者他们用自己的清贫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着。

通过影片我们重温历史,我被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精神深深震撼。我想在祖国日益繁荣的日子里,我们的工作就是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明翰同志在砍头前的一句话“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身躯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可见一个信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是多么重要,信仰是国家名族的基石,是个人前进的动力。

旧中国时期,各种主义,政党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给中国带来了光明。从以上事情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弃小我而立大我,为名族的发展做出奋斗。

选择一个信仰很艰难,坚守一个信仰更艰难。从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人仅50人,身形清瘦、势单力薄,更有一些投机、儒弱的人经不起大浪淘沙,离开了革命的队伍。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革命共产党人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实践自己的信仰,有名可查的烈士达370万人,正因为先烈们前仆后继,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才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宇宙的真理,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共产党员为了信仰、为了坚守信仰、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会不惜牺牲自我,实现大我。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次革命都没有把中国引向光明,只有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信仰。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信仰的不仅是真理,更是那种前仆后继、忘我奉献的精神,就像是勇夺卢淀桥的勇士,一昼夜奔袭240里,那是何等的壮烈、何等的坚毅。当我看完《信仰》后,我的信仰就是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走向共产主义。

信仰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是一份永留于心的精神财富,只有有了信仰人才有前进的方向,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把信仰作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而奋斗。

【篇六】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必由之路》第一集观后感

  观看了《必由之路》第一集《历史之约》,深有体会。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必由之路》第一集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由之路》第一集观后感【一】  12月11日播出的《必由之路》第一集《历史之约》以近代中国为起点,展现中国人民如何在一次次摸索中,从命运谷底奋力崛起,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这是一条伟大道路的艰辛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命运谷底奋力崛起,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这部政论专题片的播出,必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决心,作为最基层党员干部,既是改革最直接的执行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一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身先士卒,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挑起重担子,担起重责任,把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力做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党的建设、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改革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必由之路》第一集观后感【二】  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中央宣传部、中央改革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联合拍摄了八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在观看了第一集《历史之约》之后,感慨颇深。
  《历史之约》是以近代中国为起点,展现了中国人民如何在一次次摸索中,从命运的谷底奋力崛起,如何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观看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民族的崛起,思想解放是基础。思想解放就是要解放思想,要解放我们的具体思维,解放我们行动中思维习惯和思想作风。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五周年,更是十九大精神落实的第一年,我们更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解放,才能在历史浪潮来临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做时代的弄潮儿。当前,我们一直在进行的思想大解放活动正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大趋势,以一种战略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来进行思想解放。我们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和“学而优则仕”的旧思想,顺势而为,紧抓机遇,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再创辉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思想解放之后,便是要以实践来践行理论指导的各种思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可行性。自1840年以来,我们经过了各种各样道路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等一些列实践,也一次次的推翻了不适合我们国家的一些思想和道路。也照搬过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是弊大于利。最终,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和不断的摸索下,找到了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并且在我们的不断坚持和努力之下,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改革开放不是一朝一夕,我们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前方的道路还很远,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要继续拼搏,深化改革,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观后感 之歌 第一集 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第一集《青春之歌》专题节目观后感 青春之歌的观后感
上一篇:主持词-阳光幼儿园六一儿童节致词
下一篇:2022年公安肃清流毒影响自我剖析材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