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统编版)】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确立-教学设计x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9-28 点击: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学期 课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科书 书名: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7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了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懂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知道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3.能够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辛探索。

 教学重点:理解并认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复习 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是什么吗?二者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第一步——民主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

 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做出回应并引出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0分钟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学生观点辨析:在辨析中探究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此外,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一个过程。即要有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期。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学生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谈谈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

 教师引导总结:对农业: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国家帮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逐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对手工业:坚持贯彻 “自愿互利” 的原则;一般经过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改造形式,使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教师引导小结: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三)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学生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教师引导、点拨与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0分钟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学生探究与分享:阅读所给材料并开展探究与分享: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原因是多方面的,共同来探寻。

 教师引导: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开展艰辛探索。

 (一)关于中共“八大” 学生查找、探究与分享:查找相关史料,谈谈中共八大的贡献。

 教师引导总结八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生学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两个代表性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了解两部著作的意义。

 教师引导、点拨: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三)民族精神的丰富 学生结合所学,查找史料,论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国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

 平”,并感受这些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师点拨、引导总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国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这样的民族精神也成为凝聚和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

 (四)“一五计划”伟大成就 学生观看视频,回顾成就 教师引导总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再次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五)在曲折中前进 教师讲授: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再加上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我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犯了错误,经历了挫折。例如在发展生产力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等,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学生聆听、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并能够全面看待成就与挫折。

 2分课堂教师结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总结、升华:2013 年 12 月 26 日,习

 钟 总结 近平在纪念毛译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学生:感悟、认同,深化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推荐访问:高一 思想政治 教学设计
上一篇:《酒店各种应急预案》
下一篇:劳务合同(筹备组雇佣)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