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茅屋歌中杜甫忧乐情怀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9-03 点击: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作者姓名 郭全义 任职单位 费县第二中学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单元标题 品读古代文人忧乐情怀 研究性学习名称 品读《茅屋歌》中杜甫的忧乐情怀 所需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借助工具书或网络,清理字音词义障碍;

 听范读,并有感情的朗读,体味本诗意境;

 体会作者关心民众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境】 播放背景音乐《昭君怨》。

 教师解说: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有一座最简陋最普通的茅屋。然而,就在这草堂之内,却顽强的跳动着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被后世尊为中国“诗圣”的杜甫就在这里栖身,可上苍连这一点怜悯也不肯给他。面对茅草飞散和群童抢夺,瘦骨嶙峋的诗人在唇焦口燥、倚杖叹息之余,却由“吾庐独破”推及到“天下寒士”,以他博大的爱国爱民之心,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零距离接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读他将要向我们讲述的世间怎样的故事。 【任务】 搜集杜甫相关资料并加以整合,制做成知识卡片;

 查阅参考书,整理杜甫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加以解说;

 整合杜甫各种题材诗赋,组内朗诵、探讨、交流,体味其人文情怀;

 4、运用一定艺术形式,对诗歌进行加工,写剧本、感悟。 【过程】 1.初步感知:

 (1)齐读诗歌,提醒学生注意字的读音,领会本诗的思想感情。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2)同学单独朗读。教师对其朗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情况进行点评。

 (3)教师进行范读。(要注意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2.研读赏析:

 ⑴赏析第一诗节。

 问题①: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问题②:“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问题③: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问题④: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明确:“秋风破屋”。

 ⑵赏析第二诗节。

 问题①: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问题②: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给人民造成贫困、灾难。

 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问题⑤: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明确:“群童抱茅”。

 问题⑥:如果在此时加上作者的动作、神态该怎么加?并体会其意境。

 ⑶赏析第三诗节。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下雨)

 问题①: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明确:“夜雨湿屋”、“长夜沾湿”

 问题②: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⑷赏析第四诗节。

 问题①: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长夜沾湿何由彻?)

 问题②: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问题③: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明确:“祈求广厦”。

 问题④: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忧国忧民”。

 3、剧本编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剧本

 第一幕

 旁白: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远离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深秋,傍晚,狂风怒吼,卷走了草堂上的几重茅草。

 秋风:我是风,我是秋风,我是怒吼的秋风;其实我本温柔,世人鄙弃,于是“偶”成了狂风;其实我本善良,世人恶心,于是“偶”成了妖风。尤其江畔的那个叫杜什么子美的酸人。嘿嘿,你不是挺能的嘛,看偶不将你的老窝抄掉!(风阴险、快乐的笑着)

 (茅草随风飘散,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杜甫:(从茅屋内走出,惊诧,生气;以手抚额哀叹)我的茅屋!我的茅草啊!

  (继而醒神,追茅草;无奈地去够树梢上的茅草,却怎么也够不着;以手指树梢、塘坳的茅草)

  你怎么舍得丢下我,攀上高枝;你怎么狠心抛弃我,沉入塘坳!

  (蓦然,兴奋起来,原来前方路上还有三三两两成堆的茅草)

 (这时跑来许多小孩,纷纷从各处捡起零落的茅草)

 南村童甲:嘿,快来呀,这有茅草!

 南村童乙:咦,你们看,前方那老头!快捡,捡了快跑!

 南村童丙:(冲林甫作鬼脸)老头,来呀!有本事追我呀!

 (群童抱着茅草消失于竹林里)

 杜甫:你们怎么能……你们怎么能够……(手抚胸口,咳嗽不已;想追却有心无力)

 第二幕

 杜甫:哎……(蹒跚走回家中,倚着门叹息)

  想我杜某一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哪曾料如今:住所破落,顽童戏弄我;衣食无着,老天作贱我。(泪止不住流)

  (风停了,天上的云越积越多;天渐渐黑下来,雨开始滴答滴答下)

 杜甫:怎么下起雨了啊?真是“屋漏偏逢边夜雨”

 (望着睡相不好孩子,手摸多年的如铁锭似的衣被)

 我对不住孩子,对不住孩子啊!

 (雨越下越大,透过破陋的屋顶向屋里漏;不一会儿,地上就积了一层水。正在睡觉的孩子被冻醒)

 孩子:阿爹,怎么漏雨了?好冷啊!

 杜甫:(轻轻拭去眼角的泪)忍忍吧,过几天咱们就搬到好地方去!快睡吧,阿爹一定会让你住上温暖明亮的大房子的。

  (望着渐渐睡着的孩子,自言自语)

  屋里都湿了,哎!自安史之乱以来,就没睡过安稳觉;怎样才能捱到天亮啊!

  (拄着拐勉强站立,推开窗,面朝天空)

 杜甫:苍天啊,大地啊,你救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吧,他们不应该受苦!你发发慈悲,让他们住在舒适、宽敞的房子中,平平安安的过活吧。哪怕是我的小茅屋破了,我杜某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呀!

 总结迁移

 前三节淋漓尽致描述杜甫一家不幸遭遇,而最后一节表现了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不论当时还是现在,他的诗篇、人格魅力依旧熠熠生辉

 观杜诗有感

 廿载漂流家事牵,友朋巧手垛茅檐。

 秋风不解草梁苦,阴雨偏将灶台缠。

 暗昏枕床理衾被,幽冷蜡灯摇短衫。

 自经丧乱本心故,为报青春休命欢。

  【评价】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通过听范读、自主朗诵,学生对文本理解更深;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小组成员间关系更融洽,学习气氛更浓烈;

 4、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使学生对诗歌等体裁艺术表现形式运用更加灵活; 【资源】

推荐访问:涵养新时代的忧乐情怀 茅屋 杜甫 情怀
上一篇: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下一篇:毕业生个人简历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