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指出基本理论|财政理论与政策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7-17 点击: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它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需要: 涵盖的范围极广,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社会职能的需要。

 它有以下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成员享用。

 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

 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非排他性: 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的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不论做何种理解,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支出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确定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比例、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比例。

 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

 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和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规范工资制度。

 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发展和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和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改善,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相应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的比重相应上升,随之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人才培训水平逐步提高。

 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成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试论财政支出效益及其意义。 只有当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时,政府占有资源才是对社会有益的。所以,财政支出的规模应当适当,结构应当合理,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因此,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政府处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支出项目在性质上千差万别,同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效益也有重大差别。两者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大相径庭;两者的选优标准也不同,所以,在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处理极为复杂的问题。

 由于财政支出千差万别,衡量财政支出的效益就需要有多种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等。 “成本-效益”分析法。 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最低费用选择法。 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政府采购制度。 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几类。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意义。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对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因此,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要等价交换,所以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硬支出);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遵循,且效益极难换算(软支出)。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指的是公共部门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政治性因素。包括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等。

 社会性因素。如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 论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迎接面临的挑战,应是新世纪财政政策以及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性任务。

 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动力,因此必须根据资源配置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换,逐步转变财政职能,并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转移性支出,配合各项改革。

 加强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

 影响行政管理费的因素 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行政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简述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不盈利、低利,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政府才力雄厚,且资金来源多半无偿,可用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政府可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财政投融资 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 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财政投融资。 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

 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又是特殊的生产部门,它受气候条件及其他各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大而且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确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又是财政的基础。

 农业投入的前提条件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成本;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 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方向为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

 途径为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体制;二要实现居民长期储蓄的积累、保值和增殖,培育和发展长期融资市场。具体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财政补贴 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主要有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 财政贴息 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便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如何理解财政补贴的意义。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P123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总体来看,财政补贴既然有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政府当作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来运用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财政既为一种调节手段,使用范围和规模就有一个限度,超过限度,积极作用就有可能趋弱,甚至出现消极作用。

 财政补贴主要用作于纠正市场缺陷。 税收支出 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从其发挥的作用看,分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纳税扣除 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税收抵免 是指准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第六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论述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就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国家的财政收入总额规模较大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较高。当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受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考察,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大都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大都高于低收入国家,绝对额是如此,相对数亦是如此。 论述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涵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所以,对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的深化。

 简单地说,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之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快,GDP的增长也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分析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

 GDP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比重的不断下滑,与分配制度不健全以及分配秩序混乱有直接关系。

 国有企业占GDP的比重在减少,但财政收入还是偏大。 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

 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名义上也增长。

 价格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负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收入不增不减。

 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引发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和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是政府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税收是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

 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 税收的三性或三个特征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强制性: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无偿性: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纳税人 又称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 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 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定额税率 亦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超额累进税率 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直接税和间接税 税源稳定可以持久课征的税种称为直接税。

 偶然课征难以稳定的税种称为间接税。 从量税和从价税 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算称为从量税;

 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称为从价税。 宏观税负 以税收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反映在GDP分配中的集中程度。 拉弗曲线 该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说明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需要高税率。

 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

 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是可能的,他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也就是最佳税率。 税负转嫁 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收归宿 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简述税负转嫁条件 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难以转嫁。

 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关系,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二者也会产生矛盾。 税收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它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应效,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超额负担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税收中性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 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

 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逆弹性命题,也称拉姆斯法则。指在最适当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

 最适当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第八章 税收制度

 为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明显特点是以间接税为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如果勉强推行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必然使税源大量流失,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需要。

 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受企业盈亏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管理水平。

 流转税是从价计征,不直接作用于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对私人投资和个人储蓄的影响较小。 简述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率,同其他税类对比而言,有以下四个特征:

 其课征普遍,商品课税以商品交换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前提。

 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由于商品课税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税额大小直接依存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而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

 除少数税种实行定额税率外,实行比例税率。

 计征方便。商品课税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与商品成本和盈利水平无关,又是实行比例税率,所以计税征税都十分简便。

 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 增殖税 是就商品价值中增殖额课征的一个税种,他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增殖额是指企业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V+M部分。增殖税的优点有:

 该税采取道道课税的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减少乃至杜绝偷漏税。

 增殖税的课征与商品流转环节相适应,但税收额的大小又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

 企业的兼并和分解都不影响增殖税额,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

 对于出口需要退税的商品可以实行“零税率”。 增殖税分类 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殖税。

 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称为收入型增殖税。

 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性增殖税。 消费税 课税对象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它是一种商品课税。 营业税 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所得课税的特征和对经济的影响 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它有四个特征:税负相对公平、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课税有弹性;它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 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企业所得税:课征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 资源税 课税对象是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收益,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它的作用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第九章 国债和国债管理

 国债 政府举措的债务称为国债或公债。通常将中央债称为国债,地方债称为公债。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把国债视为医治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第一,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致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第二,社会的闲散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要与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功能区别开来,这可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财政类型上、从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上以及从国债收入的性质上等方面区分。

 调节经济。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如何理解国债的负担和限度 国债的负担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它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获得了经济收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

 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

 国债规模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认购主体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

 国债规模还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

 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 简述国债的还本资金来源。 设立偿债基金。

 通过预算列支。

 举措新债。 简述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 市场利率是制约国债利率的主要原因。市场利率一般指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平均利率水平。

 国债利率主要是以银行利率为基准,一般不低于或略低于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

 国债作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还受政府本身信誉的影响。

 国债还受制于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 一级自营商 是指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由财政部认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可以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和投标竞销国债,并通过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发行市场顺畅运转。 国债回购 是指国债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定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价格购回同笔国债的交易活动。

 第十章 国有资产管理

 国家预算 就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单式预算 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 增量预算 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零基预算 则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简述我国预算体系组成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地方预算有省、市、县和乡镇预算组成。 国家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预算外资金及其特点 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严格意义上的预算外资金应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他具有财政性、专用性和分散性。这三个特点决定于它的特殊性质,而其特点又决定了他的运行方式。正确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对预算外资金的研究,也是管好预算外资金的必要前提。 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

 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十一章 预算管理体制

 何为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 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它可分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即所谓财政联邦主义。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范围。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可按税种和税率来划分。

 建立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和横向调节两种形式。

 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论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依据 从经济方面来将,首先是要满足公共需要。财政支出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而在这里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基本标准是他的受益范围。按受益范围区分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从政治方面来讲,集权和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政府职能转变。

 明晰各级政府的事权。

 在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上,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

 规范收入划分

 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连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

 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

 凡属于税源普遍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应划归中央,但短期不可行,只能审时度势,相机调整。

 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成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侧重于集权,是我国分级预算体制的目标模式。

 分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让中央实际可支配收入逐步达到适当的比重。(40%)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式:一是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二是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的混合模式。

 纵向转移的微调,即改进过渡期转移支付的方法。

 推进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第十三章 财政平衡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逆差,收支相等。

 对财政平衡不可以做绝对的理解。

 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结构性赤字 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 论述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简要分析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与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与赤字的弥补方式。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情况。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需要必然增加,从而要求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个增量可视为财政借款的最大限额,在这个限度内的财政借款,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后果。

 用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则比较复杂,这要结合什么人(或单位)购买以及用什么钱购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如果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就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

 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

 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后一种情况,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增加总需求规模,即使在短缺型经济中也是如此。

 中国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问题。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排挤性影响。如果中国真的存在着排挤效应,那么,还应提出谁排挤谁的问题。

 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

 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

 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试述财政政策工具的体系及其运用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税收主要起调节作用,它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

 宏观税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现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

 宏观税率确定后,税负的分配非常重要。

 税收优惠及税收惩罚主要是在征收正税的基础上,为了某些特殊需要而实行的鼓励性措施或惩罚性措施。

 公债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是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其调节作用体现在排挤效应、货币效应和收入效应上。公债的作用通过公债规模、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公债利率综合体现出来。

 公共支出主要指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政府投资指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他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 试论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他无须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它有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政策效应偏差 是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发生了背离。 货币政策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订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他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银行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以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机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所以,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财政学-岳树民-2004/2/19-22

 11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基本理论 指出 财政
上一篇:脱贫攻坚高考作文 2020脱贫攻坚感悟作文汇总
下一篇:[党十八报告指出]党十八提出了什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