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清明\谷雨)】黄帝内经24节气养生法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19-05-05 点击:

  清明当防高血压   (公历4月4-6日)   桐始华 田鼠化为� 虹始见      [宜]保暖,户外运动   [忌]辛辣、甜腻性食物,“发物”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
  从养生来讲,清明时期,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人们宜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运动量。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此时,各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因此,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发物”。
  同时,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心脏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
  
  阳春三月好踏青,过敏也来凑热闹
  阳春三月,气温逐渐升高,郊外的桃花、野花等众多花卉开始绽放自己的姿容,此时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去郊外踏青,尽情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既能愉悦心身,又能强健体魄,真是惬意之极。但在享受自然春光的同时,有些人却出现鼻子里奇痒难忍,接二连三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给本来阳光的心情大打折扣。有些人认为,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是四处飞扬的花粉,但中医却不赞同这样的观点。
  中医认为,鼻炎多是由于肺气不足,肺内的寒气排不出来所导致的。由于肺开窍于鼻,气机不畅就会使鼻窍不通鼻塞头痛。因肺金生肾水,肾脏能够直接感受到肺内的寒暖,并且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是人体冷热调节的关键,所以出现了肺寒症状,如果是肾脏阳气虚弱之人就不会打很多喷嚏,而是鼻塞严重流涕,如果肾脏阳气尚可,才会喷嚏连天。肺气虚往往跟脾脏虚有关,因为脾土为肺金的母亲,母亲身体不好,生出来的孩子自然虚弱,所以脾肺都虚弱的人,就会出现鼻炎、过敏的症状了。
  这样看来,鼻炎跟肺内有寒有关,所以关键在于祛寒。怎么祛寒呢?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按摩神阙穴。神阙穴就是我们的肚脐眼,按摩时先将双手搓热,稍稍用力顺时针按摩50次,再用手逆时针按摩50次就可以了。《医学源始》上说:“人之始生先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之始生,五脏六腑之成形故也。”中医上讲任脉、冲脉、督脉均起于小腹内的胞宫之中,所以又被称为“一源三岐”,三者经脉相通。而神阙穴又是任脉的一个要穴和冲脉的循行必经之地,是经气的汇海,无论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还是五官九窍、皮肉筋骨都与神阙穴相通联。所以按摩神阙穴,不仅对于过敏性鼻炎,对于关节炎、中风、水肿、荨麻疹等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我们还可采用中药――鹅不食草进行调养。中医古籍中说:“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它常被用来治疗感冒、鼻塞不通、鼻息肉、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疟疾等病症。
  据说以前有个小孩很小就患有鼻炎,但是因为家中太穷,靠卖家中养的几只鹅下的蛋为生,根本就没有钱治疗,所以经常鼻塞流涕,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小孩童年的乐趣就是每天“放鹅”。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赶着鹅出去觅食。几只鹅好像饿坏了似地,见到草就吃。但细心的小孩发现,有一种草鹅却不愿吃。小孩觉得很奇怪就拔了一颗拿在手中闻了闻。这一闻不打紧,喷嚏接二连三地来了。打完喷嚏,小孩觉得鼻子竟然能通气了。他就拔了一些回家经常闻,后来鼻炎竟然完全好了。经过口口相传,许多患有鼻炎的人都会用这种草来治疗。因为鹅不吃这种草,所以人们索性叫它“鹅不食草”。
  具体做法是很简单的:选新鲜的鹅不食草15克清洗干净后,放入药罐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汁。煎成后取汤汁滴入鼻腔中各4-5滴,同时将剩下的汤水直接饮用即可。经常饮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将汤汁滴入鼻腔时,会喷嚏不断,这是排寒的现象,您无须担心。
  当然,预防重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免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散寒的食物,如大葱、大蒜、洋葱、生姜、紫苏等。避免食用虾蟹等寒凉食物,更不要喝冰激凌、冷饮和冰镇饮料。如果食用螃蟹引发过敏,可通过吃紫苏来化解。此外,饮花茶不仅能促进阳气生发,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散发体内寒气的好方法。像茉莉花茶能“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春困发作时喝上一杯茉莉花茶,不仅能健脾安神,还能提神醒脑,让人有种神清气爽之感。
  二是,在起居上要注意保暖,不给寒气偷袭人体的机会。刮风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出外踏青时最好戴上一个干净的口罩,以防花粉、化学粉尘等刺激物进入口鼻。同时,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被褥也要经常换洗,防止尘螨等滋生。
  清明高血压复发,调畅肝脏可减压
   中医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一到春季,许多人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不适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这是因为血压升高而引起的。在五行中,春属木,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肝主疏泄,春季是肝气向外舒展的季节。而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如果肝气郁结无法向外舒发,就像一个闷壶一样一直这么烧着,人体气血运行便会出现紊乱的现象,进而诱发高血压等疾病。如果血压反复升高还会有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您可千万不能大意。想要防止高血压的产生,就需要护理肝脏,条畅肝阳。怎么调呢?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好时机,吃荠菜便是一个养肝降血压的好办法。
  荠菜是清明时期的一种时令野菜。对于荠菜的美味,早在《诗经》上就有记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到了宋朝时,荠菜的美味受到众人的追捧。北宋苏东坡十分宠爱荠菜,他称赞荠菜是“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南宋陆游赞美荠菜道:“残雪初消荠菜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他将荠菜和羔羊等相媲美,甚至还曾因为“春秋荠香忽忘归”。不止是寻常百姓,宫廷中也是毫不落后这一饮食习俗。《玉壶清话》中说,宋太宗赵匡义问大臣苏易简:“食物称珍,何物为最?”,易简答道:“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臣止知荠汁为美。”清朝时,画家郑板桥也说道,“三春荠菜饶有味”。
  荠菜不仅是美味可口的蔬菜,它的药用价值也是十分广泛的,被誉为是“菜中甘草”。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肺经,有凉肝明目、利湿通淋、降压止血的功效。
  荠菜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民间流行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吃荠菜煮鸡蛋,正所谓“三月三,荠菜赛灵丹”。荠菜还可以和芹菜―起煎汤,或切碎后直接泡茶,或凉拌、熬粥、炒菜、包饺子等,得看您自己的选择了。但不论何种做法,都是望之色泽诱人、食之味道鲜美,并且还能养护肝脏、降低血压。
  除了吃荠菜,按摩脚底下的涌泉穴也是降低血压的好方法。涌泉穴是人体中最低的穴位,位于脚板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是肾经的井穴,位于心肾两经相交的地方。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树木想要长势旺盛,必然要有雨水的浇灌,中医五行上说,肝木只有在肾水的滋养下才能正常生发,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肾阴不足,也就会引起肝阴不足,肾脏精气不足,肝脏也就会受到损害。涌泉穴位于肾经上,能治疗肾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相关的肝、脾、肺、心等脏腑病症。
  按摩涌泉穴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用指腹在穴位上轻推,也可以是直接在穴位上轻揉,还可以用整个手掌在穴位上擦。按摩时一定要注意用力要轻,每次四五分钟,稍有感觉就可以了。最好早晚各一次,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涌泉穴,按摩内腕横纹上三指宽中央处的内关穴、内踝突上3寸的三阴交穴、脑后的风池穴、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等穴位也是降压的好方法。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心情舒畅。《黄帝内经》上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所以,要学会制怒,保持心态平和,使肝火熄灭,肝气顺畅。
  其次,应进行适量的运动。春季万物萌发,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您可以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选择动作轻柔的运动方式,像散步、太极拳等,也可以多去野外放风筝、踏青等。这样做不仅能使您身体吐故纳新、气血顺畅,还能帮您消除抑郁,舒畅心情。
  此外,风邪侵袭也会引发高血压,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脱下棉衣。
  “女人味”上身,提醒您该清热去火了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独特的女人味,收获众多的目光。然而有一种“女人味”可不是女人所想要的,那就是来自下身的味道。在春季,许多女性在享受明媚春光的同时,会发现自己不仅口苦嘴干、全身乏力,下体还会出现阴部瘙痒、白带增多偶尔还带有血丝的现象,甚至还有一股浓浓的腥臭味相伴随。这些妇科疾病,会让周围的人时刻感知她的“女人味”,从而拒之于千里之外。
  这是阴道炎的症状。阴道炎是一种典型的妇科疾病。有些女性认为这是一种很隐私的病,而且不同于五脏六腑等较严重的病,所以不太在意。其实不然,这种症状若长期不管不顾,极易引发盆腔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所以,对于这种妇科疾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春季,阴道炎疾病往往容易复发,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这是肝经郁热引起的。我们知道肝喜欢疏泄,如果肝气长期郁结便会在体内生火。而肝木易克脾土,肝火旺盛必然会使脾胃的功能受损。脾胃受损,水湿便在体内停留。当水湿与内火相斗争时,便会沿着肝经往下走,而足厥阴肝经正好往下绕经阴部,那么湿热必定沿着肝经直犯阴部,于是就给许多细菌、病虫等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上述症状也就产生了。所以,想要这些特殊的“女人味”离您远远地,主要还在于熄灭肝火、消除内热,同时要杀虫止痒。
  我们这有―个很好的方子可以提供给您,您不妨试试。
  将鲜鸡冠花600克清洗干净,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添水再煎,一共煎3次后再用小火慢慢熬,等到水汁变少快干锅时加入鲜藕汁500克,再煮几分钟后就可以关火了。然后调入白糖粉搅拌均匀,再晒干,碾成粉末,放入干净的容器中。服用时,用沸水冲开,每天早晚3次服用,每次服用10克。长期坚持能清热利湿、杀菌止痒、收涩止带。
  鸡冠花味甘性凉,入肝、大肠经,常用于治疗赤白带下、崩漏、便血等。许多治疗妇科炎症的药丸、洗液的成分中都含有鸡冠花。而莲藕,《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灵根”,性寒凉,有健脾益胃、清热养阴、凉血行瘀等功效。一般妇女在产后应忌吃生冷的食物,但因藕是消瘀的良药,所以一般不忌食。莲藕榨成汁,营养非但不会流失,还更容易消化。鸡冠花收涩止带,藕汁清热养阴,“双剑合璧”,自然会妇科疾病斩杀于无形。
  除此之外,穴位的按摩也是治疗阴道炎症的好帮手。您可以动动手,按摩一下隐白穴。隐白穴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角旁约1毫米的地方,它是足太阴脾经的起点,脾经失调,必然会有失运化,所以,平时您可以多按按隐白穴,出现酸重感就可以停止了,能减轻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曾有老中医用针刺隐白穴的方式,治愈了多名患有白带异常的女子,您可以一试。
  当然,按摩神阙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太冲穴等能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另外,在日常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吃辛辣、甜腻食物,像黄鱼、带鱼、虾、蟹等海产品会助长体内湿热,加重瘙痒,所以要忌食。多吃能利湿的食物,如冬瓜、红豆、扁豆等,有利于本病的早日康复。当然,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工作,勤换内裤也相当重要。尽量穿通风透气的棉质衣裤,而不要为了美丽将自己裹得紧紧的。
  春来困不醒,提神有妙招
  您知道,戏剧《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是怎么相遇的吗?您知道,大观园中贾宝玉何以能梦游太虚幻境吗?这都全靠春困牵线搭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首次相遇是因为杜丽娘春季游园时犯了春困,于是他们在梦中结缘,最终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是因为春困而在秦可卿的房内休息才有了这一段神奇的经历。曹雪芹在这一章的前面,用了这样一首诗作为题词:“春困葳蕤拥绣衿,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这只是书本中的描述,现实中犯春困可没有这么美的事,反而是常常耽误我们的学习或工作,而对驾驶员等特殊职业的人来说,小小的春困更是关乎生命安危。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春困能如此轻易地攻破身体防线打倒我们呢?
  有些人认为,春困是睡眠不足的缘故,只要多睡觉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春困”和睡眠时间并没有多大联系,单纯地靠增加睡眠来消除春困是难以奏效的。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睡7-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过多的睡眠反倒会让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同时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弱、健忘的现象,严重的还会直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事实上,从中医上来说,这是由人体的肝气和脾湿两者联手造成的。春季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会导致脾胃虚弱。同时春季时常“雨纷纷”,空气中湿气较重,人体因阳气生发,皮肤腠理疏松,湿气易趁机进入体内,使脾因湿受困。而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运化,脾胃受困,清阳也就无力上升了,如同被堵住源头的湖水,失去了往昔的清澈与美丽,成为一潭死水,浑浊、无力。中医上讲,清气不升便不能养神,而浊气没有下降,便会蒙蔽心神,人自然也就会变得头昏欲睡。所以,《丹溪心法・中湿》有“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的说法。由此看来,祛除脾胃湿气是和周公说“再见”的首要任务了。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养生祛困粥――扁豆莲子粥。
  您需要准备的材料是:白扁豆2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粳米100克。做法是:把银耳用冷水泡发后撕成小片备用,白扁豆、莲子、粳米洗净后连同银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后,开始用大火煮,大约半小时后,改用小火再慢慢熬,等到粥成关火。然后,给自己盛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粥,不仅能让味蕾开花,更是让周公悻悻而归了。
  中医认为,白扁豆性甘味微湿,归入脾胃二经。《本草纲目》上说:“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地。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病,清暑除湿而解毒也”,有健脾和胃、化湿利尿、消肿、和中益气的功效,可主治脾胃虚弱、呕吐、胸闷、腹胀、白带过多、小儿疳积等病症。而莲子是公认的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其性平味甘,入心、脾、肾经,能清心安神、醒脾开胃、益肾固精,主治脾虚久泻、多梦失眠、心神不宁、健忘、高血压、小便不利、肾虚遗精、妇女崩漏带下等症。春季常喝此粥,不仅能祛除脾胃湿气,还能健脾和胃,让您轻松地赶跑瞌睡虫。
  当然,如果您每天忙于上班或学习,并没有时间进入厨房来为自己熬这款粥,那穴位按摩的方式是您最佳的备用选择了。祛除脾胃湿气最好的穴位莫过于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找穴时,用手掌包住整个膝盖骨,中指沿着胫骨伸长,在中指指端画一条与中指成90度的直线,与食指方向延伸交会处就是该线与食指延伸方向交接点。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是强身健体的―个大穴。按摩足三里不仅能调脾养胃、祛风除湿,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抗衰延年。古代养生家都喜欢灸灸足三里,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我国民间也有着:“艾灸足三里,胜补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足三里的用处之大。足三里的按摩方法:―是每天用手指指腹轻揉此穴位,每次5-10分钟。不过在按时要注意稍稍往人体上方用力。刚开始按时,如果有疼的感觉,那说明您体内脾湿较重,长期坚持按揉,疼痛感会逐渐减轻,这也表明您的脾湿在逐渐消失。二是晚上睡觉前艾灸3-5分钟,也是很好的祛湿方法。
  此外,春季花茶因甘凉且散发芳香之气,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驱逐寒邪,促进阳气的生发。像茉莉花茶就可“祛寒邪、助理郁”,不仅是春困饮茶之上品。唐人孙淑在其诗歌《对茶》中写道:“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可见,一杯热腾腾的春茶也是您防止周公骚扰的战斗武器。
  三月百虫生,风热感冒也流行
  人之气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如:春一月的发病以外感风寒的感冒为主;春二月以慢性病的复发为主;到了春三月,由于自然界的气候以风热为主,就会使得很多致病因子活跃起来,所以,这个月的病症也多表现为急性、热性病发作猛烈的一个时间段。像脑炎、肺炎等急性的温热病患都会增多,2003年SARS最严重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时节。如果感冒,不发烧的情况下会很快好转,一旦发烧很可能就会转移为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谷雨前后最重要的养生要点就是谨防风热所引起的感冒等疾病。
  其实说到感冒,大多是由外邪袭表、肺气失宣所致。意思是说,外面的邪气,如寒热燥邪等攻陷人体的表层肌肤,挡住了人体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导致人体的气体、能量等不能通过毛孔等宣布、发散出去,产生了诸如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当然,风热感冒是由于风与热相合而形成的,要治疗这种感冒,则需要驱逐热邪,将表层的热邪化掉,中医称之为辛凉解表。而我们常见的薄荷、菊花等都是很好的清热解表药,还有一种叫牛蒡的春季时令菜,也是非常好的清热食物。牛蒡这种食物除了用于治疗感冒外,同时也具有消除便秘、利尿、解毒、发汗、补血、强壮、强精等多种功能。女性生理不顺时,如果能多吃用牛蒡所做的菜,马上就会有惊人的效果。日本药草研究家东城百合子在她的《药草的自然疗法》书中谈到牛蒡时认为,牛蒡是病弱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优良蔬菜。她说:“牛蒡含有一种很特殊的成分,这种成分可以提高肾脏的功能,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牛蒡当作一种利尿剂来使用。”可见,春季多吃牛蒡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
  原料包括粳米50克,牛蒡根50克。做法是,先以米煮粥,另一方面用水煎牛蒡根煮开5分钟后,去渣取汁,调入粥内,加糖调味温食,凉食均可。这种粥在治疗风热感冒所引起的咽喉疼痛和食欲不振等方面皆功效卓著。当然,也可作预防之用。
  不过,在选择用牛蒡根食疗时,最好配合穴位的按摩,则功效甚佳。治风热感冒首取的穴位就大椎穴。
  大椎穴这个穴位非常重要,古人说它是“诸阳之会”。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穴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是阳面,所以大椎堪称阳中之阳。而且,它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阳气非常足。
  如果这样讲,您就以为大椎穴仅仅是补阳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个穴位对于生长、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这当中,最显著的就是泻热、发烧、高热了。如《针灸甲乙经》提出大椎具有治“伤寒热盛”的功效,《类经图翼》也指出大椎具有治“身痛寒热”、“风气痛”的作用,《铜人脑穴针灸固经》则说:“大推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因此,在谷雨这个风热感冒多发的季节,一定要经常按摩按摩大椎这个穴位。
  按摩大椎适宜的手法有按法、揉法和搓摩法,都方便易行。我们先来说按法:按摩时首先应深呼吸,然后在气止时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复操作。使用搓摩法时,首选用食、中、无名指轻揉,压力均匀放在穴位上,再盘旋抚摩。而揉法就比较简单了:先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着力于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
  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上述一种方法或两三种组合起来,每次按摩10-15分钟为宜。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而且不拘于时间,一天做1-2次即可。但需要提醒的是,年幼、年老和骨质疏松的人在按摩过程中手法一定要轻柔,避免挫伤颈椎。
  除了大椎穴外,风池穴、曲池穴、鱼际穴以及合谷穴都是防治风热感冒的常用穴位,也要经常按摩为好。
  肝郁两肋痛,推搓两肋养护肝
  谷雨节气以后,正是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痛的高发时期。这其中,又以两肋疼痛最为常见。对于两肋疼痛的发病原因,中医认为多与肝气郁结有关。《灵枢・五邪》上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减气法时论》又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说到肝气郁结引发肋痛,小说《红楼梦》中就有一个著名的片段,即薛宝钗巧用钩藤治疗薛姨妈的肋痛。薛姨妈被儿媳妇夏金桂气得怒发冲冠,肝气上逆,“左肋疼痛得很”。这时候,来不及喊医生,薛宝钗就喊人去买了几两钩藤来,煎了一碗浓浓的钩藤水让薛姨妈喝了,过了一会儿,薛姨妈“不知不觉地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可能有人不明白,肝火上炎,为什么会引发肋痛?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肝脏位于整个胸腔的右下角,大部分也隐藏在肋骨里;另一方面,肝经走两肋,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很压抑,或者火气很大的话,就会郁滞在肝,引起肋部疼痛。为什么有些人一生气,就感觉两边肋骨胀痛,然后就连腋下也开始感觉不舒服,胸满、心口憋气,甚至吃不下饭?就是因为生气伤肝,而肝经走两胁所致。
  至于谷雨期间肝气郁结的原因,则是多是由于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所造成的。因为春天天气说变就变,反复无常,忽晴忽雨,乍寒乍暖。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使人体的毛孔开合无度,以致抑制了人肝气的抒发,形成“肝气郁”而引发肋痛。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
  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肋骨虽然近在眼皮底下,却最容易被我们忽略,平时就算是常做扩胸、伸展等动作,也都很难真正刺激到这里。日子久了,大量的气血瘀滞,只有直接按摩才可唤醒它。
  其具体按摩方法是双手指张开呈爪状,将指尖附于同侧胸骨旁肋间处,适当用力从胸前正中线沿肋间向两侧分推0.5-1分钟。之后,再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肋骨分推1-3分钟即可。
  如能在按摩两肋的基础上按摩大椎穴、肩井穴、合谷穴、揉曲池穴等这些穴位,则效果更佳。按摩大椎穴的方法是将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按摩肩井穴时,可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而在按摩合谷穴时,可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行。按摩合谷穴之后,最后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其余4指附在肘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经过一番的刺激和按摩之后,肋痛将会有所好转,坚持按摩,则可以有效缓解因肝气郁结而形成的各种病症。
  莫走“桃花运”,谨防“桃花癣”伤身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正是“桃花癣”的好发季节。桃花癣是人们对春季常见的一种面部鳞屑性皮肤病的俗称。因其发生在桃花或杏花盛开的季节,其红斑及丘疹又状如杏花或桃花,故名“桃花癣”或“杏癍癣”。
  《红楼梦》中曾反复出现过“杏癍癣”的字样。如第五十九回中写道:湘云在清晨梳洗时,觉两腮作痒,怀疑又犯了杏癍癣,于是向宝钗要蔷薇硝。宝钗道:“前儿剩的都给了妹子。”“颦儿配了许多,我正要和他要些,因今年竟没发痒,就忘了。”可见湘云和宝钗都是患有此疾的。后来,她俩叫莺儿到黛玉那里方才取到蔷薇硝。由此而推论:黛玉也曾患过杏癍癣。
  一提到“癣”,人们就以为它是传染病。其实也不尽然,桃花癣就是不传染的。因为它与霉菌毫无关系。从中医角度来看,桃花癣是患者脾胃积湿、积热过度,或外感风热而导致的。既然桃花癣的致病原因与湿热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当然以清热为主了。
  《红楼梦》里提到的蔷薇硝,其成分可能由蔷薇露和银硝合成。从药用角度看,野生灌木蔷薇的根枝叶花均可作药,其性凉、甘、苦涩,可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医书记载:蔷薇枝可治秃发;叶外敷可生肌收口;花则能清暑、和胃、止血,小量外用可治疗口疮及消渴,还能润泽肌肤,去发腻脂。这里说的“硝”,是某些矿物盐的总称,一般具有消散、拔脓、祛腐的功效,因而蔷薇硝对桃花癣是有一定治疗作用的。
  其他的治疗方法,同样以疏风清热为主,如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上有“消风玉容散”药方,用“绿豆面、白菊花、白附子、白芷、白食盐适量共研细末,加少许冰片后,研匀收贮。每日洗面代以肥皂”,专门用来治疗桃花癣。而用中药“五花汤”、“防风通圣九”也都是很有效的。
  另外,也可选择一些具有泻肺热的作用穴位来辅助治疗。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他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
  值得提出的是,桃花癣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女性,一般到30岁后不治而愈。有些女性朋友爱美心切,往往乱用治癣药治疗,结果不但治不好(因为不是真正的癣),反而使脸上落下疤痕,造成不好的后果。
  走出情绪低谷,与春季抑郁说再见
  春季仅仅是我们的身体容易犯困吗?不是,精神也容易犯困,身体犯困还可以小睡一下,精神犯困却十分危险。每年的四五月份,在社会中有一个现象极其怪异――自杀。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四五月份自杀率最高。而自杀的原因,多与抑郁有关。由此可见抑郁的恐怖了。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对于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心烦,想吃的不能吃,想玩的不能玩,志不得伸,气不得抒。孔子周游列国,道不得行,抑郁得紧;屈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抑郁得紧;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看上了人家的姑娘,却碍于随侍的某妃不敢大张旗鼓,也抑郁得紧。历史上最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当数《红楼梦》里的林妹妹了,她最伤感的动作是葬花。看着暮春时节,落花纷纷,禁不住想起自己,一顿伤感,吟出《葬花吟》。倒是挺浪漫,但是林妹妹的抑郁应该让天下女子为戒。正是她的抑郁、多疑、敏感葬送了她的性命。
  在中医看来,春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便是肝郁所造成的结果。因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如果肝气不疏,郁结不畅,不仅会导致气血淤滞不畅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导致疾患发作。同时还会使一个人经常生气发怒,情绪失控,这种情绪失控是非常可怕的。又因肝属木,因此木的性格应该是舒展条达的,尤其是在春天,各种树木都抽出了又嫩又软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摆。这就叫舒展,这就叫逍遥。树木只有这样才能茁壮成长,我们的肝也需要这样才能健康。如果肝气郁结,好比用玻璃罩把一棵树罩住了,使其无法随心所欲地抽条、生长,这对一棵树来说,是恐怖的事情。难怪很多抑郁症患者都选择了自杀。
  那么,怎么来治疗抑郁症呢,其核心还在于调理肝的疏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选择以下几种手段来进行防治:
  第一是远眺。这个方法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可以起到舒缓和振奋精神的作用。这种心情的顿然放松,其实就是舒展肝气。
  第二是梳头。最好选用牛角梳,或者木质的梳子,或者以十指代替梳子,俗称十指钢叉。梳头是中医养生中一种简单实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诸病源候论》说“千过梳头,头不白”,梳头能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按摩十宣穴法。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十宣十宣,宣即为宣泄,《灵枢》上说:“病在脏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昏聩为“病在脏”,所以刺激井穴最能调节情志,怡神健脑。《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所谓“心下满”简单地说就是“心里堵闷不痛快”,这也是抑郁病的主要症状。因此可通过按摩十宣穴来得以缓解。
  按摩十宣穴,方法有3种。最方便的方式是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也可选用牙签或者等物品,以适当的力量进行按压,时间约3-5分钟,视个人感觉可稍加长时间。另外也可用“十宣”从额头开始往后脑方向作点扣动作,既刺激十宣,又可提神醒脑,是治疗脑神经衰弱头痛、抑郁症、失眠等的常用方法。

推荐访问:黄帝内经 谷雨 节气 二十四
上一篇:钱乃身外之物下一句_身外之物
下一篇:肝癌微血管侵袭【中年男性是肝癌主要侵袭对象等】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