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规范

来源:初中周记 发布时间:2020-09-27 点击:

 一、论文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 二、文字编排要求:

 论文整体编排上,页面设置默认格式,行间距 1.2 倍左右,整洁大方,疏密得当。具体要求:

 1、标题:黑体,三号,居中 2、署名:单位与姓名之间空一字,宋体,小四号,与标题间距一行 3、摘要:与署名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摘要”二字之间空一字,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摘要内容楷体,五号,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 4、关键词:首字与“摘要”对齐,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关键词 3 或 5 个为宜,楷体,五号 5、正文:(1)与“关键词”间距一行;(2)宋体,小四号;(3)每段首行空两字;(4)文科各级目录方式:“一、”“(一)”“1、”“(1)”;(5)理科各级目录方式:“1.”“1.1”“1.1.1”;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个或几个段落、一个或几个案例,一般独立成段,段落开头空四格,换行空两格,五号楷体字为宜。

 6、注释或参考文献:与正文至少间距一行,“注释”或“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在正文中须标出“[1]”、“[2]”……,然后在注释或参考文献后对应注明“[1]”、“[2]”……做注释或参考文献时须完整,不得残缺不全;注释或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请详看第 7 条目。

 7、做注释或参考文献,可参考以下两种方式(实际应用请参见附件):

 第一种:传统形式 ※引自期刊:

 [1]作者:《题名》,《刊名》,× × × × 年第× 期,第× 页。

 ※引自专著:

 [2]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及× × × × 年× 版,第× 页 ※引自报纸:

 [3]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第二种:标准格式 引自期刊:

 [1]作者(所有作者全列).题名[J].刊名,出刊年,卷(期):起止页码. 引自专著:

 [2]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页码. 引自报纸:

 [3]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引自论文集:

 [4]作者.题名[A].见:论文集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引自会议论文:

 [5]作者.题名[Z].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引自学位论文:

 [6]作者.题名[D]:[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引自网络:

 [7]作者.题名[Z].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

  附件:

 参考文献格式 一、专著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二、期刊 [1]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1]朱永新.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及几个相关问题的政策分析[A].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01[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8-39. 四、报纸 [1]李定仁,肖正德.新课改下农村教学边缘化问题及对策[N].光明日报,2006-12-6(8). 五、国际、国家标准 [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六、专利 [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七、报告 [1]新华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R].北京:新华社,2003-9-2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八、电子文献 [1]王志敏.校园网络教研的初步探讨[Z].http://www.edu.cn/3136519.shtml,2005-05-09/2005-10-15. 九、未定义文献 [1]永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嘉县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如果为随文注释,除上述格式外,请加上转引材料所在页码。示例: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5.

  专著:

 [1]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第 3 版,第 100—102 页。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0—102.

 杂志:

 [2]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山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 年第 2 期,第 4—6 页。

 [2]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J].山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2):4—6.

  参考文献类型与类型标志 参考文献类型 类型标志符号 期刊杂志文章 [J] 专著 [M] 论文集 [C] 学位论文 [D] 专利 [P] 标准 [S] 报纸文章 [N] 报告 [R] 资料汇编 [G] 其他文献 [Z]

 关于间接引用 1,注明:转引自„„,比如在别人的文章引了某其他人的言论,而你又找不到这本书,那么就转引自。但如果能找到这句话,那么直接引原文。引莎士比亚的一首,结果转引自某诗歌赏析读物 2,盗用:用 PDF 直接拉下来,可以,但必须核对。

 3,别人的文章引用了生僻的资料,而你并没有这个资料,结果参考文献中你列出文献。这有风险,因为行家一看就知道你没有一手材料,这叫作虚假此用。

 4,引了别人的观点,但没有直接注明——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在主要段落后注明,此处参考了某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材料,见某书„„页。

  、“美学”的汉语辞源发微和术语考辨 首先,汉语文化圈的“美学”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普遍被认同的观点,是由日本人中江肇民所创。这可以追溯到 1925 年,中国学者吕澂早已表明,美学“这个名词是日人中江笃介在一八八二年翻译法人维隆(Véron)的著作”时为起。[2] 这恐怕是中国学界关于“美学”汉语辞源的最早介绍,吕澂所说的中江笃介今译为中江肇民(1847~1901),

 一般认为这位日本启蒙思想家用汉语译创了“美学”这个词。比吕澂还早将近三十年,在 1897 年康有为编辑出版的《日本书目志》里,在“美术”类所列第一本专著即中江肇民所译的这本《维氏美学》(两册)。[3] 当代日本美学家今道有信也坚持认为,中江肇民所翻译的《维氏美学》是“汉字文化圈”中使用“美学”一词的最早记录。

 但是,日本 1982 年出版的《文艺用语基础知识》辞典,却提出了新的看法。中江肇民翻译《维氏美学》的时间是在明治十六(1883)和十七年(1884),分别出版了上下两卷本。然而,自明治十五年(1882)开始,以森欧外、高山樗牛等为主的教师在东京大学就以“审美学”的名称来教授美学,同时也使用过“美学”这个译法。[4] 如此看来,汉语文化圈“美学”一词,在创生之前一定有个酝酿的过程,但中江肇民用他的译作名来特指这一门学科,就其使“美学”之名得以“固定化”的影响而言的确功不可没。不过,中国学者吕澂所记的中江肇民翻译《维氏美学》的时间却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在“美学”一词被固定化之前,汉语文化圈的知识分子试图用各种译名来翻译 Aesthetica。在中江肇民之前的日本,著名启蒙思想家兼翻译家西周,就曾尝试以“善美学”、“佳趣论”、“美妙学”来翻译。[5] 根据今道有信的考证,西周“善美学”的译法出现在庆应三年(1867)的《百一新论》中;“佳趣学”的译法则出现在明治三年(1870);而“美妙学”的译法则出现在明治五年(1872),《美妙学》一文是后来被发现的,它是给日本皇室搞讲座的手稿。[6] “善美学”的译法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论语·八佾》中说: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西周自己也强调“善就是美”、“和就是美”、“节度与中庸就是美”。这种译法就来自于“美善合一”的谐和观,而这里的“善”却降低了道德内涵,而比较接近于“完美”的意思,由此这种译法易造成歧义。“佳趣论”则是比较欧化的译法,因为美学在欧洲古典文化那里也是“趣味之学”的意思,[7]“佳趣”强调的正是趣味的纯化和高雅,近似于 fine art(美的艺术)中那个“fine”的意味。“美妙学”显然也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因为“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这个‘妙’字也是很重要的美学范畴,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美’字更重要”[8]。其实,“美妙学”这个译法倒还是可取的,尤其对中国古典美学而言似乎更为贴切。看来,西周在考虑用哪个译名时表现出游移不定,但是,无论是“善美学”、“佳趣学”抑或“美妙学”,似乎都没有“美学”这个译法更为简易、更易于被接受。

 无论怎样,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中国对“美学”这个译名的接受,经由了日本这座“由西入中”的桥梁,正如现代许多哲学语汇都是日本人用汉语首创的一样。然而,我们怀疑,“美学”一词可能并非日本人所首创,而是花之安率先创用了“美学”一词,这里先转引一段细致的考证工作:

  花之安(Ernst Faber)为德国来华著名传教士。1873 年,他以中文著《大德国学校论略》(重版又称《泰西学校论略》或《西国学校》)一书,„„他称西方美学课讲求的是“如何入妙之法”或“课论美形”,“即释美之所在:一论山海之美,乃统飞潜动物而言;二论各国宫室之美,何法鼎建;三论雕琢之美;四论绘事之美;五论乐奏之美;六论词赋之美;七论曲文之美,此非俗院本也,乃指文韵和悠、令人心惬神怡之谓”。„„1875 年,花之安复著《教化议》一书。书中认为:“救时之用者,在于六端,一、经学,二、文字,三、格物,四、历算,五、地舆,六、丹青音乐。”在“丹青音乐”四字之后,他特以括弧作注写道:“二者皆美学,故相属”。[9]

 如果,在此之前再没有更新材料被发现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位深谙中文的德国人花之安,在 1875 年首度译创了“美学”一词,比中江肇民还要早八年,也比森欧外等人授课创用这个词要早七年。但很可能,中江肇民并没有受到花之安的任何影响,两人是彼此独立地造出了“美学”这一词。

 进而,还可以追问,森欧外等人所用的“审美学”一词,也是为日本学者所独创的吗?这倒亦值得怀疑了。在 1866 年,英国来华传教士罗存德所编的《英华词典》(第一册)里,Aesthetics 对应的词译为“佳美之理”和“审美之理”,“审美”一词在此粉墨登场了。“审美”一词“很可能最初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因为有资料表明,„„曾出现‘审美’一词的《英华词典》(罗存德编),很早就曾传到日本并对日本创译新名词产生过影响。„„至于‘审美学’一词,则可能是日本学者在‘审美’一词基础上的继续发明,它在日本很长时间里是同‘美学’一词并用的意义相同的词汇。”[10]

 假如此说能被最终证实的话,那么,非常有趣的是,无论是“美学”还是“审美”,都不是通过日本人的译创而来的,也不是汉语文化圈中的任何一位东亚人所为,反倒是由具有“中西融合”视角的德国人和英国人所首创。但必须承认,从美学学科的东渐角度来讲,中国对美学这门学问的接受更多受到了同时代日本的横向影响,日本在西方美学与中国之间充当了一种中介转换的作用。而诸如“审美”这些基本美学术语,有可能是先传出而后输入,也可能是直接被传承了下来,这都凸显出中国在美学建设方面的独特贡献。

 在中国知识分子那里,在“美学”一词成为共识之前,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译名的方案。“审美学”也是其中之一。与日本一样,“审美学”作为备选方案也曾同“美学”并用了一段时间。比如,在 1902 年,王国维在一篇题为《哲学小辞典》的译文中,就翻译英文的 Aesthetics 为并用的“美学”和“审美学”,但他还是更倾向于用“美学”,因为据他的介绍:“美学者,论事物之美之原理也。”甚至更早一些,在他 1901 年翻译的《教育学》一书中,还出现过“审美哲学”这种学科性的崭新译法。当然,在王国维之前,颜永京于 1889 年翻译《心灵学》中还曾用了“艳丽之学”这种译法,但似乎译得过于形式化而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总之,考察“美学”的汉语辞源,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学”一词究竟是如何酝酿而来的?“审美”、“美感”等等这些术语究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些知识考古学的问题,或许有的答案只存在于创造者的脑子中,而不可否认,美学术语是以欧洲美学为参照系而生发出来的,经历了一个外源式的、后发的、转译的酝酿过程,并不像欧洲古典美学术语那样是内源式的、自然而然地、自发地生成的。

 由此,可以推断出的两种可能:其一,“美学”一词(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是花之安最早用汉语创造的,这种译法传到了日本被中江肇民所用,再从日本传回到了中国,从而形成了一种术语的“出口转内销”;其二,即使美学一词是花之安首创的,但中江肇民根本没有受其影响,而是在日本“异曲同工”般地创造出这个词,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黄兴涛:《清代西方美学观念和知识在华传播考论》,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 年

推荐访问:学术论文 规范
上一篇:整治民生领域违规收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下一篇:道德大讲堂演讲稿诚信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