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核心知识

来源:初中周记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核心知识

 一 婴儿期言语发展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一岁末到一岁半) 这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即儿童对成人所说的言语的理解在不断发展,但是儿童本身积极的言语交际能力却发展得较慢。

 前面已经说过,儿童满l岁,就能懂得成人说出的某些词。当成人说出这些词的时候,儿童就用定向反应或运动反应来回答。例如,成人问:"小猫呢?"儿童就会注视小猫或转头去找小猫。成人问:"饼干呢?"儿童就会把饼干放到成人嘴里。1岁以后,儿童也能说出某些词,但是数量非常少,这只能算是言语交际能力的开始。

 约从一岁半起,儿童对言语的积极性就大大高涨起来。随着对言语的理解,儿童也开始更多地表现出言语活动。言语交际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从而使儿童的言语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约从一岁半到三岁) 这是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的阶段。在儿童言语发展上是一个跃进的阶段。儿童的积极言语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言语结构也更加复杂化。这就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从1.5~3岁这段时间,儿童的言语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

 例如,儿童说"帽帽"(儿童常用重叠词,如宝宝、咪咪、汪汪、灯灯等),这可能是说"我要戴帽帽",也可能是说"我的帽帽给哥哥拿走了",等等。因此,它不能很好地表达儿童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常常有不准确不清楚的情况。去理解儿童的这种单词句也比较困难,即使是父母也包含着许多猜的成分,他们有时借助于儿童的非言语信息,如姿势、面部表情等去理解。

 第二,1.5岁以后,儿童的词汇数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也明显扩大。一般认为:1岁左右出现20个左右的词;2岁出现300~500个词;3岁接近1 000个词。我国有研究指出:2.5~3岁的词汇为860~1 065个。

 各类研究结果,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看出一个共同趋势,即1岁半以后,在儿童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

 正是由于上述能力的增长,1.5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了多词句。

 第三,1.5~3岁儿童运用句子能力的发生和发展。

 1.5岁以后,由于词汇数量的增长,词类范围的扩大,使儿童有了说出句子的可能。虽然这些句子开始时很简单,也谈不上什么句法规则,但毕竟运用句子的能力开始产生了,国内的一些研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 婴儿注意的发展

 婴儿时期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意注意才刚刚开始萌芽。

 从儿童生活的第二年起,随着儿童活动能力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对周围很多事物感到兴趣,这就使婴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无意注意是整个婴儿期占主导地位的注意形式,它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对周围事物的无意注意。2岁的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留意程度有时超过我们的预料。例如,一个2岁2个月的孩子注意到对面楼顶上有几只鸽子,于是他每天都扒在窗上看它们,想跟它们玩。他还注意到奶奶家窗户外面经常有一台拖拉机,可回到自己的家扒在窗上看就没有了,于是问妈妈:"怎么没有拖拉机呀?"第二,对别人谈话的无意注意。两岁左右的儿童很留心别人的谈话,他们经常出其不意地接上别人的话茬。例如,一个2岁3个月的孩子,每当听到大人谈论有关他的话题,无论正干什么都立刻停下来,说:"说我呢。"第三,对事物的变化的无意注意。两岁多的儿童不仅注意到周围不变的事物,而且对事物的变化也很敏感。例如,一次,托儿所的一个儿童穿了件新衣服,老师说"XX真漂亮",一个小男孩马上跑过来说"我先看见的".又一次,妈妈的眼镜打碎了,这个儿童问:"妈妈怎么没戴眼镜?"据调查,对有兴趣的事物1.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儿童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2.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同时,由于言语的作用,由于成人的要求,儿童的注意也开始能服从成人提出的活动任务,因而也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比如,成人要求婴儿看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他们能集中注意看一小会儿,但如不感兴趣,很快就把注意转移了。据观察:婴儿在成人要求下看电视的时间不如他们自动去看电视保持的时间长。

 在教育上,一方面可以利用无意注意来引导儿童的注意指向于富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组织儿童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的能力。

 三 儿童内部言语发展

 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1)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2)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3)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内部言语虽然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却具有跟外部言语不同的新的机能。内部言语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因此,可以说,内部言语是和人的自觉性,即真正的人的意识的产生直接联系的。

 在婴儿期,是完全看不到内部言语的表现的,最多只有言语自我调节机能的萌芽。内部言语是从学前期开始产生的,它是在儿童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它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四 自我中心言语

 首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把这种言语形态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

 以后有许多心理学家[穆孝(M.Muchow)、卡茨(D.Katz)夫妇、麦卡蒂(D.McCarthy)、维果茨基、黄翼等]对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做了检查性研究,虽然由于种种条件不同,结果互有出入,但学前期有自我中心言语现象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自我中心言语这一现象。

 皮亚杰认为:第一,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唯我思维)的表现;第二,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互相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七八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而让位于社会化的言语。

 维果茨基和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都不同意皮亚杰的这种解释。

 维果茨基根据他的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认为:

 (1)所谓自我中心言语也是社会性的言语,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

 (2)儿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才有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3)儿童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因此,维果茨基认为:所谓自我中心言语,实质上,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这是人的言语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质变,是真正人的意识的开始。

 由此可见,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不是对立的东西。学前晚期自我中心言语的下降,也不是意味着它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向内部言语转化。

 五 儿童学习特点

 学习也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系统地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儿童的优良的个性品质。

 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单依靠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是不能有系统地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科学知识的。为了使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必须要求他们从事有系统的学习。

 但是,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性质,它并不是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正式开始的。正规的学习活动,或者说,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是从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开始的。

 学前儿童也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就是幼儿园的作业,如故事、音乐、美工、计算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婴儿时期的学习,也不同于学龄时期的学习。

 广义地说,儿童出生以后,或者说,从能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就有了学习活动的萌芽,但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为这不是儿童有目的、有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只有到了婴儿时期,我们才可以看到最原始的学习活动。但是在这里,成人经常并不向儿童提出专门的学习任务,学习本身也往往缺乏系统性。这就是说,学习还未完全从儿童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明显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

 学前时期的学习,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成人开始有可能向儿童提出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并且逐渐教会他们有系统地去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个性品质。幼儿园里的作业正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

推荐访问:幼儿心理学 资格考试 心理学 幼儿
上一篇:领导干部党性分析材料例文与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清理整顿方案汇编
下一篇:中学生满分作文:失足于迷途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