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来源:高中作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点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这一人才群体的培养,要瞄准作为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者的目标,构建既重视政治素质又重视专业修养,既注重本硕博贯通培养又注重分阶段塑造,既重视理论培育又强调实践锻炼,既加强外部条件保障又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的后备人才培育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人才队伍。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队伍 后备人才 培育机制

  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师资现状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尽快

 培养并输送一大批符合“六要”基本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八个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师。为解决这一问题,2018 年,教育部推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后备计划”),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教思政[2020]1 号,以下简称《意见》),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保障。“后备人才”的培养既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普遍性,又有作为未来思政课教师职业导向的特殊性。如何把“后备人才”培养好,是“后备计划”推出后全国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近几年相关高校“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结合《意见》提出的基本要求,从准确理解和恰当处理“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关系、贯通培养和分学段塑造、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等方面入手,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作一些探索。

 一、坚持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双重点双培育

 思政课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它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的特殊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决定了高校在“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在思想层面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和专业素养培育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工作中的双重点培育。

 1.

 培育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育人先育德,教育者依据主流的价值体系、合理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为塑造受教育者的德性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双向指导,这是古今中外各类教育的共同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贯主张和基本观点。“后备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部分,当然要以立德为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德”不仅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层面的内容,更重要的内容是有“大德”,即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其首要标准就是“政治要强”,就是要求“后备人才”培育工作要着眼于提升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

 “政治要强”就是要求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和一贯性,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包括教师师德在内的道德与信念原则是一体同源的,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统领,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和具体化,“政治要强”必然也要求“情怀要深”、“人格要正”、“自律要严”,而反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师德师风倘若存在瑕疵和污点,也必然会违背政治要求和主流价值导向。另外,“政治要强”也包括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等层面的要求,“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2]所以,提升政治素质,具体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上,首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和引导他们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清醒和坚强定力。只有教育者内心信仰坚定、政治是非明晰,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价值标准。

 2.

 培育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后备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3]因此,抓住思政课教师这一“规定”和“角色”,从“育师”这一“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定位出发谋划“后备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这一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普通学生培养的重要区别。“后备人才”培养,是要培育出能胜任思政课

 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因此,除培养他们过硬的政治素质外,还要铸造他们扎实的专业素养。不仅要让他们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完成“授业”的使命,而且要帮助他们掌握作为“教师”这一具体职业的特定技能,以胜任教学工作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这是一个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但又觉得自身已经“成熟”的思维活跃多变的群体。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要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职业特点,对“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于这一人才群体的培育,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还要注重他们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和乐教情怀等方面的塑造,使他们将来不仅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骨干、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力、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坚定捍卫者,而且能够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开创精品“金课”的重要力量。

 3.

 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这其中,“为谁培养人”具有政治目标属性,“培养什么人”具有专业目标属性,而“怎样培养

 人”则是达到上述两个目标的手段,手段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只有“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目的明确了,“怎样培养人”的方法举措才能富于针对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色、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相较于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铸魂育人的功能更为突出,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是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力践报国行的根基所在。”[4]对于定位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一明确目标指向的“后备人才”来说,首先要培育他们过硬的政治素质,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事实上,学生只有坚定政治信仰,明确价值追求和作为未来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取向,才能不断展现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深入学习过程中,也一定会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成长为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堪当大任的青年思政课教师骨干。因此,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坚持本硕博贯通培养和分学段塑造的内在统一

 “后备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和配齐建强,关键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没有科学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没有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涌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后备人才”队伍培养主要应当依托并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以便获得质优量足的选拔和培养对象。在这个体系中,本科生培养是基础,硕士生培养是过渡,博士生培养是关键,三个学段形成一个内容衔接、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1.

 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环节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设置数量和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由此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畸形“倒金字塔”格局。“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应发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不仅专业设置时间晚,2018 年才开始正式招生,而且招生学校少,布局不健全。”[5]在这种培养格局下,“后备计划”实施后的生源质量问题进一步凸显。这突出表现在相当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之前并非出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专业背景参差不齐且专业基础难有保证,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经典著作不

 熟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也是知之甚少,在培养过程中只能临时恶补相关的学科基础,这不仅造成了研究生个人的学业困境,也增加了导师指导工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为补齐这一长期存在的短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 号)提出了“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要求,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要解决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构建贯通性、全方位、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培养体系。“后备人才”的培育工作也要与之结合,并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使“后备人才”队伍的主体“术业专攻”,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源源不断输送具有扎实基础的“科班”人才。

 2.

 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阶段培养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体化培养体系中,本科教育无疑是起点和奠基期。事实上,本科教育在任何一个专业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中都居于基础性地位,它赋予一个

 人专业基础、学术视野、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和价值观等要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乃至左右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可塑性,反之亦足以限制一个人的成长空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一门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夯实基础,培养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尤为重要。本科阶段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培塑期,学生如果不在本科阶段经过长时段的系统学习,熟悉和消化经典论著,理解并认同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不仅后续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性、专题性学习会步履维艰,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对从事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的忠诚度,因此,“后备人才”培养必须从本科教育抓起。

 当下,旨在选拔发掘有潜质、有志向的青年学生,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工作已经启动,这是新时代深化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在顶层设计上可以模仿“强基计划”培养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具备相关条件和基础的高校与培养单位可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师资硬件水平、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等因素,精心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招

 生和培养方案,为“后备人才”的培育在基础环节争取更优越的政策支撑和发展环境。

 3.

 加大博士研究生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博士研究生毕业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全社会对思政课的重视,各部门对高素质思政课教师的需求必然大大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为三至四年,与未来社会对思政课教师的需求高峰基本吻合,且更适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因此,要满足这种紧迫需要,就必须加大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力度,争取在培养质量和数量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在人才培养中,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模有着特殊的关联。一方面,培养规模大不等于培养质量高,没有质量的数量只能是无意义的叠加和低水平的重复;另一方面,没有数量的质量也同样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具体到“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层面,由于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缺口较大,如果“供给侧”的培养数量没有较大的提升,一支合格的“后备人才”队伍势必难以形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预期也必然难以实现。“后备计划”的出台,正是意在通过适度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培育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但是,对数量的短期要求并不意味着放松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在继续强化对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部门和单位要特别关注对博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学术应用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政课教学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这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两大短板,更是“后备人才”素质要求的重中之重,应成为下一阶段博士研究生培养重点解决的问题。

 4.

 严格筛选与分流机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后备人才”培育过程 当下,“后备计划”只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培养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后备人才”培育工作的逐步开展,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体化培养体系中,构建对本硕博学生的筛选与分流机制,将一批有学科基础、有科研潜质、有学术志向的优秀学生,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体化培养体系和筛选机制,逐步纳入“后备人才”培育工作视野。

 一体化衔接培养机制下,学生可实行“3+1+X”学制,其中“3”是指 3 年的本科阶段培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等;“1”是指 1 年的本研衔接阶段,在这一阶段,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中可进一步深造的若干研究生专业方向,设计相对应的若干个衔接课程模

 块,学生可自主选择,并对该类衔接课程的学分在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均予以认可;“X”是指研究生阶段,包括以 2 年为基础学制的硕士研究生或以 4 年为基础学制的博士研究生。为保证一体化衔接培养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系统的考核机制:一是在本科阶段实施的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在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经过考核优秀者,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一体化计划。其后,在第三学年末(本科阶段)进行一次考核与分流,考核通过者进入第四学年(本研衔接阶段)继续学习。考核不通过者,退出一体化培养计划,归入普通本科班学习,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通班培养方案进行第四学年学习,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学生也可根据其研修的课程模块,选择其他专业方向,通过考试等多种形式,继续深造。对于这些经过两次筛选的学生,可以考虑允许其免试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生涯和任务角色,提前确定本科后两年乃至未来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导师与研究方向,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始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和科研素养训练。同时要着重开展教学技能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后备人才”培养提前锁定和培育一批素质过硬、适合深造并从

 事教学工作的优秀“幼苗”,为“后备人才”培育工程夯实基础。二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筛选与分流。时间应与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大致相同。学院成立考核小组,针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各方面表现和中期考核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研究生个人的专业深造意愿综合研判。考核小组根据最终结果,按照“暂缓(不予)通过”、“准予攻读硕士学位”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几类评价,对考核优秀者,可直接通过硕博连读通道,进入一体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阶段;对于“暂缓(不予)通过”者,可再给予一次考查,若通过,则可跟随普通硕士研究生培养班完成学业;对确实无法完成学业者,应予以劝退。所有经过筛选的学生,在后续培养过程中,都要坚持“全程过滤”的动态淘汰机制和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锻炼。在任何一个环节内,对于成绩滑坡严重、帮助无效或出现重大违纪违规行为的培养对象,不论其是否处于筛选期内都要清退出培养计划;同时,对先期落选者,在后续表现确实优异的,酌情考虑替补更新,使入选者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而始终葆有上进的危机感和动力源。

 三、坚持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兼顾并举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既是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八个统一”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后备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遵循,即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也是由人才成长规律和认识规律以及这项培育工作的目标性质所决定的,并带有鲜明的指向性,即一切围绕培育优秀思政课教师展开。

 1.

 理论培育是“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对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理论培养不仅对于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具有根本意义,而且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自信、教学自信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理论培养,才能不断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信。”[6]对于“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来说,不仅要使培养对象系统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还要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培育对象,以彻底的理论指引培育对象的发展方向。首先,结合前述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各个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课程,形成连续性、一贯制的培养方案。一是

 在本科阶段,着重于基本著作的导读理解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理和方法论基础。同时,要坚持“博雅”式的培育理念,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学生广泛选修研习各个相关学科的课程,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展学科视野、发掘培育个人的学术特质和学术兴趣点。二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要结合所研究的具体领域和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相关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习,使培养对象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三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研究领域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性阐发和对当代中国与世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照,引导培养对象将自身的研究对象与方向同这些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结合点上做大学问、真学问。其次,要突出国际化的要求和对外交流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中增加西方思想史、海外中国学以及有关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专题课程,精选名师,为国际学术交流打好基础;要突出各自学校和培养单位的优势特色和风格积淀,在一般性、规定性课程之外,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自选性课程,并同既有课程实现有机

 融合。最后,在本硕博各个阶段,都应当进行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与实践,以体现“育才”与“育师”的统一。

 2.

 实践育人是“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由于“后备人才”培育工作有明确目标指向,即培育未来优秀思政课教师,故其“实践育人”的内容当然是以教学环节的实践为主。同时,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及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的理念与要求之下,实践育人也包括其他各种丰富的内容。首先,是让培养对象接受教学技能的实践。思政课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于,授课者不仅要对所讲授的知识和现实情况了然于胸,更要善于进行话语体系的转化,将抽象严密的书面语言、政治语言、文件语言恰当转化为教学语言、生活语言、理论语言,使思政课不仅“有理”而且“有趣”、“有情”。这显然不是一日之功可致,而是同理论学习一样,需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锻炼养成。在本科阶段,因为培养对象尚处在理论的系统学习完善期,主要应以学习与思政课教学密切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为主,并结合专业实习进行一定课时的教学试讲,使其在授课技能上具备初步的感性认识。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一方面,培养对象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学科属性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并担负

 有助教工作的任务,要结合高校研究生助教任务,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观摩、辅导答疑、顶岗授课、监考阅卷等环节创造条件,使培养对象深度了解并参与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在条件成熟时,要将“助教”发展到“助讲”,即在导师指导下独立为本科生讲授某一门思政课,使他们真正具备完整讲授思政课的能力。在博士研究生阶段,由于其研究的方向已经接近或属于学术的前沿未知领域,可以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思政课的知识体系由其试讲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若干专题拓展内容,作为对教材内容体系的延伸和丰富,讲出特色、深度与厚度。在本硕博各阶段的教学实训中,都要选配名家名师参与辅导,并注意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和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实习在技术手段和形式方面跟上时代。其次,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让“后备人才”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上接受锻炼。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同样至关重要。拓宽视野、更新思维需要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和经历,需要依托实践育人途径的多样化。对于既有的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和形式,“后备人才”培育过程中均可大胆采用,尤其是志愿服务、考察调研和挂职锻炼、出国交流访学等,对于“后备人才”从现实之中汲取资源,

 坚定信仰,做到授课中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无疑大有助益。在培养过程中,理论育人和教学技能的实践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各种实践育人的形式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所有的培育环节和培育方式,都应围绕巩固和提升培养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而展开,不能舍本逐末,片面追求培养过程和形式的全面与完美,从而保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习实践的充分有效开展。

 四、构建激发内生活力的保障机制

 “后备人才”的培育工作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支撑,但根本的动力还是要靠培育者和培养对象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后备人才”培育而言,所有的举措相对于培育者和培养对象的自身积极性、主动性而言都属于外因的范畴。因此,在这项工作中只能以良好外部环境与条件的营造,以期激发培育者和培养对象的内生活力。外部环境和助力的创设营造是一个包含多项内容的复杂体系,既有物质与制度层面的保障激励,也有无形的精神鼓励与支持;既有众多成熟经验,也有新时代新形势之下的新做法。体制机制和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所有这些措施最终都需要转化成为制度体系,以制度的权威刚性和执行的适度柔性保证

 相关举措的顺利落地。这也是正确处理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关系的关键切入点。

 1.

 建立健全有效的资源保障机制 良好的资源供给和保障是“后备人才”培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这里的资源供给和保障包括但不限于专项资金、奖励补助等物质层面,还包括教学空间、图书资料配备、平台机会、荣誉地位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需的各类有形或无形资源。首先,要严格各项支持资金的管理办法。按照中央文件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足额提取相关的专项资金,并在每年培养单位的财务计划中予以单列,优先保证资金的拨付,确保将资金真正用于学生培养条件创设、学科建设和教师的保障与激励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其次,要对“后备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力量、教学空间、图书资料等条件进行合理安排规划。为满足小班教学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需要,培养单位应保证担负培养任务的院系拥有数量充足、设施完备的专门或相对固定教室、院系资料室、自习室和学生研讨室等硬件设施配置,为“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对纳入专项计划的研究生要按照“因人制宜、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导向原则配强建好导师组。再次,要建立针对思政课教学和“后备人才”培养的机会资源保障机制。相比于有形物质层面的“硬件”

 保障,这类“软环境”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更重要、更具决定性意义的影响因素。在软环境之中,机会和评价的公平又是最突出的一部分。因而,在各类机会资源中,培养单位要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后备人才”培育对象以专门的名额数量和入选比例,增强培养对象和参与培养工作的思政课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使命感。

 2.

 建立健全明晰的引导制约机制 引导制约机制相当于“禁止性条款”,主要是为“后备人才”培育工作划出“红线”和底线,其约束的对象既包括担负培养任务的导师,也包括每一位培养对象,这些原则性要求对这两类群体必须一视同仁。按所涉及的内容类别划分,这些原则包括政治原则、学术道德和个人品行三个相互关联且辩证统一的部分,政治原则是根本性的,个人品行是基础性的,学术道德规范是外在表现。政治原则层面的严重错误必须坚持“一票否决制”,师风师德存在严重瑕疵或培养对象出现严重违背法纪道德要求的,必须坚决清除出培养计划和教师队伍,以彰显培育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正确价值导向。对于教师和培养对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要结合培养对象筛选机制和师德师风惩戒机制进行处理。

 3.

 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激发培育工作内生动力的关键一环,实际上充当着培育工作运行和检验的“指挥棒”角色,有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培育方式和培育结果。思政课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众多难以量化或短期见效的内容,故而需要拓宽评价指标的选择范围,建立健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多元立体、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使之在“后备人才”培育工作中发挥激励作用。如在学术成果评价上,应坚决破除唯论文、唯帽子等“五唯”惯性,将教师的教学和其他教辅工作纳入成果评价范畴,探索适当的折算转化办法。评价培养对象时,既要看其课程考试成绩和学术表现,也要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素养的培育生成,尤其需要注重引导和扶持师生积极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宣传产品,并研究试行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评价统计的具体操作办法。总之,要充分考虑“后备人才”培育工作中教学工作量大面广、周期较长、结果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公正体现相关人员的整体贡献和综合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4]王树荫.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3). [5]靳诺.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 [6]杨威.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六对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
上一篇:宁波妇联主席走访了数家我市女性创业典型代表
下一篇:学校班级工作计划2020汇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