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新建项目策划方案(可编辑范文)

来源:初中作文 发布时间:2021-02-06 点击:

 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新建项目

 策划方案

  泓域咨询机构

 报告说明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涉及发电、输变电和用电三个领域,相应地提升电能质量需要发电、输变电和用电三个领域共同重视。但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推动我国电能质量的部门主要为供电部门。而对于用电领域的企业来讲,较难直接感知电能质量对其生产设备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认识不够,出于对成本因素的考虑,企业对电能质量治理表现出的热情不高,短期内对电能质量治理产品的大规模使用存在一定的影响。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5276.1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508.9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5.46%;建设期利息 41.6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9%;流动资金 725.6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75%。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97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8125.89 万元,净利润 906.28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2.62%,财务净现值 3557.13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09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报告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说明

 第九章

 环保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管理

 第十三章

 项目规划进度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新建项目

 项目单位: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占地面积约 12.55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

 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

 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

 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

 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投资方案分析;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

 2、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单位规划方案;

 3、可靠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

 4、其他必要资料。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至 2014 年,我国有源滤波器市场规模从 2.78 亿元上升至 9.7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7%。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未来谐波治理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0 年谐波治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7.24 亿元。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 0.3:1,这意味着每增加 1kva 发电容量,需要配套 0.3kvar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 0.03:1,这意味着每增加 1kva 发电容量,需要配套 0.03kvar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预测,到

 2020 年我国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市场规模达到 144.31 亿元;此外,我国电网的低压治理对无功补偿装置也有一定的需求。

 电力电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学科,研发人才需具备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机械结构设计、微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软件编程等专业知识,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知识。产品从设计、研制到持续创新性改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长期技术积累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对于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积累相关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8366.66 ㎡(折合约 12.55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0792.99 ㎡。其中:生产工程 6249.14 ㎡,仓储工程

 1122.47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561.24 ㎡,公共工程 2860.14㎡。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 00000 台/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 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12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5276.1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508.9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5.46%;建设期利息 41.6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9%;流动资金 725.6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75%。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4508.93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3913.54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71.26 万元,预备费 124.13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97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8125.89 万元,税金及附加 365.74 万元,净利润 906.2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2.62%,财务净现值 3557.13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09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8366.66

 约 12.55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0792.99

 容积率 1.29

 1.2

 基底面积

 ㎡

 4685.33

 建筑系数 56.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38.37

  1.4

 基底面积

 ㎡

 4685.33

  2

 总投资

 万元

 5276.18

  2.1

 建设投资

 万元

 4508.9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3913.54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471.26

  2.1.3

 预备费

 万元

 124.13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1.65

  2.3

 流动资金

  725.60

  3

 资金筹措

 万元

 5276.18

 3.1

 自筹资金

 万元

 3576.18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7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9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8125.89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208.37

 ""

 7

 净利润

 万元

 906.28

 ""

 8

 所得税

 万元

 302.09

 ""

 9

 增值税

 万元

 317.69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65.74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985.52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435.5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158.93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09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6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557.13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概况

 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功率模块转换成可以并网的交流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光伏逆变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的平稳运行,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年限,终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率。

 光伏逆变器不仅具有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功能,还具有大功率跟踪功能(MPPT)以及大限度发挥太阳能电池性能和光伏发电系统保护等功能。

 按照光伏逆变器的技术路线,可以将光伏逆变器分为以下几类:

 (1)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

 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成较大直流功率后再转变为交流电的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因此,此类光伏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一般采用 500KW 以上的集中式逆变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功

 率越来越大,从初的 500KW 逐步提升至 630KW、1.25MW、2.5MW、3.125MW 等,同时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

 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具有输出功率大、运维简单、技术成熟以及电能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通常适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水面光伏电站等。同时,由于其单体输出功率大、电压等级高,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开始与下游的变压器集成,形成“逆变升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与储能结合的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2)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是将较小单元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的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因此,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一般功率在 50kW 以下的光伏逆变器称为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降本增效的考虑,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功率也开始逐步增加,出现了 60KW、70KW、100KW 以上等大功率的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由于单台功率小,在同等发电规模情况下增加了逆变器的数量,因此单台逆变器与光伏组件佳工作点的匹配性较好,在特殊的环境下能够增加发电量。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主要运用于规模

 较小的电站,如户用分布式发电、中小型工商业屋顶电站等,但是近年来也应用于一些大型地面电站。

 (3)集散式光伏逆变器

 其结合了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集中逆变”优势和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分散 MPPT 跟踪”优势,达到“集中式逆变器低成本高可靠性,组串式逆变器的高发电量”。

 由于集散式光伏逆变器继承了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器的优势,近年来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高功率、高电压等级、“逆变升压”一体化、“光储”一体化等技术,逐步应用到集散式光伏逆变技术中,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成本,成为了我国光伏“领跑者”先进技术示范基地中的一种重要技术路线。

 (二)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概况

 (1)储能的分类及作用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如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如铅酸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纳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

 储能对新能源的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环节。随着储能成本逐年下降,储能技术不断进步,储能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类:发电侧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输配电侧改善电能质量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用户侧消峰填谷等。

 (2)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构成

 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由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以及通讯的系统。储能变流器(PCS)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能量变换,也可以在无电网情况下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按输入储能双向变流器的电能形式分,储能双向变流器可以分为直流储能双向变流器、交流储能双向变流器。直流储能双向变流器主要适用如光伏发电形成的直流电存储场景,能够减少了电能变换环节,提高系统转换效率并降低投资成本;交流储能双向变流器适用的存储场景较多,如用于电网的调频、调峰电能存储场景等。

 (3)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情况

 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2000-2010 年技术验证阶段,主要是开展基础研发和技术验证示范;2011-2015 年示范应用阶段,通过示范项目开展,储能技术性能快速提升、应用模式不断清晰,应用价值被广泛认可;2016-2020 年商业化初期,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逐渐理顺、多领域融合渗透,我国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渐建立。2017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签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 10 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三)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被广泛使用的重要能源,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的危害轻则会增加输电损耗、影响电气仪表的测量结果、导致继电保护的自动装置等保护设备误动作、干扰通信活动等,重则会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造成计算机数据的丢失、影响电机安全运行和正常出力。

 特别是现代精密工业、商业用户、医院、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更是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能质量治理通常包括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两个领域。

 (1)谐波治理

 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能形成完美的正弦波,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质量问题,并影响到终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20 世纪 70 年代前,谐波治理处于无源滤波器时代,无源滤波器又称 LC 滤波器。无源滤波器虽然投资少,但是滤波器特性受系统参数影响大,只能消除特定的几次谐波,而且会对某些次谐波产生放大作用,甚至出现谐振现象,影响电网稳定性。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将电力电子元器件运用到谐波治理领域,谐波治理进入有源滤波器(APF)时代。对比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APF)可以滤除多个次数的谐波,补偿无功,有一机多能的特点;滤波特性不受系统阻抗的影响,可消除发生谐振的危险;具有自适应功能、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等。

 (2)无功补偿

 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直接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无功功率也消耗电能,但将电能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运作的必要条件,并且这种能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

 无功功率如果不能有效补偿,用户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全靠发、配电设备长距离提供,就会使配电、输电和发电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发、输电的能力,使电网的供电质量恶化,严重时可能会使系统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同步调相机到开关投切固定电容器,再到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发展到如今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过程。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等效为连续可调的电感或电容。但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实际无需配置大容量的电抗器和电容器,大大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和成本。同时该装置的调节速度更快、运行范围宽,而且在采取多重化、多电平或 PWM 技术等措施后可大大减少补偿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是如今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

 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行业背景分析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新能源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全球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今主要的世界性问题之一。可再生能源愈发受到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高度重视,其中光伏发电以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获取简易为世界各国所重点关注。联合国提出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比 2010 年翻一番;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能源生产总量的 36%;欧盟提出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中占能源消费比将达到 20%;德国的能源战略转型提出2050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 60%,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到全部电力消费的 80%;我国提出 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15%和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的战略目标。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将维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2)产业政策的积极支持和规范化发展

 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 2017 年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行业产品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的产品,因此相应国家配套的产业政策也较多。2013 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光伏发电提供上网补贴,以支持光伏行业发展;2015 年国务

 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应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完善有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2017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签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 10 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国家相继出台的产业政策不断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地方政策也会出台一些配套政策,从项目建设、税收、费用、研发项目支持等各个角度多维度为行业内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形成有利的政策环境。

 (3)技术加速进步,行业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随着我国光伏企业的做大做强,投入的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呈加速趋势。特别是近两年,金刚线切割提高了电池片的生产效率、技术创新(PERC、N 型、黑硅)使电池片转换效率从以前每年 0.3%-0.5%的提升到现在每年提升 1%以上,同时双面组件技术、跟踪支架等新技术方案层出不穷,成本的下降以及转换效率的提升使得光伏行业的系统投资成本逐年下降。

 根据 2018 年我国领跑者基地的招标结果看,光伏发电竞标电价已进入 0.4 元-0.5 元/瓦之间,领跑者基地项目已提前实现“平价上网”。由于太阳能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得性高等优势,“平价上网”后的光伏行业将会实现造血功能,进入良性循环阶段,进而引发大量新增投资。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非技术成本因素对光伏发电成本影响较大

 我国光伏发电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投资成本和土地、资金成本、电网接入等非技术成本。对于光伏企业而言,可以通过研发创新来推动设备投资成本的下降,但对于土地、资金成本、电网接入等非技术成本则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推动成本下降。且随着设备投资等技术成本持续下降,非技术成本在光伏发电系统投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虽然国家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动降低土地、资金成本、电网接入等非技术成本,但如果终不能有效降低非技术成本,将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尚未对电能质量问题有足够认识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涉及发电、输变电和用电三个领域,相应地提升电能质量需要发电、输变电和用电三个领域共同重视。但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推动我国电能质量的部门主要为供电部门。

 而对于用电领域的企业来讲,较难直接感知电能质量对其生产设备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认识不够,出于对成本因素的考虑,企业对电能质量治理表现出的热情不高,短期内对电能质量治理产品的大规模使用存在一定的影响。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一)光伏行业的市场前景

 光伏发电是通过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的主要材料为来自于地球上除氧之外第二多的硅元素,属于易取得、成本便宜、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因此,技术进步将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光伏发电技术一经走向市场,全球主要国家均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其发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 2000 年的 1.288GW 增长到 2017年的 402.50GW,年复合增长率 40.20%6,2017 年累计装机容量为 2000年的 312.50 倍,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于 2015 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跃居世界首位 7,于 2016 年跃居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量世界首位。2018 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174.74GW,年新增装机容量 44.00GW,是 2001 年新增装机容量的2200 倍以上。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2017 年以来全球各国陆续出现了光伏发电成本低于火电成本的现象,光伏发电逐步成为人类获取便宜能源的重要方式。

 (1)全球太阳能资源丰富,各国均具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从太阳能资源分布看,全球主要国家均处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各国均具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2)新技术不断涌现,转换效率不断提升

 随着光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光伏发电技术持续取得突破,电池片的转换效率逐年提升。近两年电池片转换效率已从过去的每年较上一年提升 0.3-0.5%增加至 1%以上。

 2017 年以来,陆续有 PERC、N 型、黑硅、双面组件等新技术逐步走向市场,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呈现加速提升的趋势,相应地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持续下降。

 同时,光伏逆变器的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如集散式光伏逆变器技术、“逆变升压”一体化方案等。

 (3)技术进步推动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发电越来越便宜

 全球光伏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发电度电成本大幅下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 2017 年 2 月发布的《RethinkingEnergy2017》,2010 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均大幅下降。

 根据我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报告,我国光伏发电的系统投资成本从2007 年的 60 元/W 下降到 2018 年的 4 元/W 以下,10 年来系统投资成本下降超过 90%。2018 年 6 月份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已降至 3.5-4 元/W,约为 2007 年的十五分之一。

 (4)全球各国光伏发电中标电价屡创新低,我国也将迎来“平价上网”

 ①全球主要国家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低中标价格均已低于火电

 2017 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中标价格不断创新低。其中以沙特 300MW 光伏发电项目具代表性,其度电成本中标价格已经低至 0.0179 美元/千瓦时(约 0.12 元/千瓦时),远远低于火电等传统能源。

 根据 2018 年我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的招标结果,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为 0.4-0.5 元/瓦,已低于居民用电 0.6 元/瓦,青海格尔木“领跑者”基地项目度电中标价为 0.31 元/瓦,已低于火电标杆电价。

 ②光伏发电全面“平价上网”时点即将到来

 虽然 2018 年上半年部分“领跑者”项目实现了“平价上网”,但尚未能达到全面“平价上网”。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结合目前市场光

 伏发电投资成本测算,“平价上网”将在 2019 年到来,早于国家提出的 2020 年“平价上网”的目标。

 ③全面“平价上网”后,未来将出现替代火电的情形

 随着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到来,由于光伏发电的材料主要为地壳中含量高的硅元素,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光伏发电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而由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火电的产能利用率将会有所下降,从而火电发电成本将会上升,这必将导致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情形。根据相关研究报告,预计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将在 2026 年发生。

 (5)“平价上网”将迎来光伏发电市场化大发展,缺电国家或地区投资越来越多

 “平价上网”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将低于传统火电成本,光伏发电也将逐步脱离政策补贴,走向市场化。由于光伏发电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因此成本仍有下降空间,这将使得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越来越高。

 受益于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全球各国均大幅增加光伏发电投资,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超 GW 级的国家越来越多。

 根据美国 GTMResearch 的统计显示,光伏发电发展初期新增装机主要以欧盟国家为主,过去几年中国、日本、美国为光伏发电装机的

 主要区域。2017 年以来一些缺电的发展中国家、光照资源较好的国家或地区,逐渐成为光伏发电投资新的生力军,如印度、越南、中东、南美、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较具代表性的为日本软银集团宣布将于 2030 年前在沙特投资 2,000 亿美元建设 200GW 的光伏发电项目。

 综上,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可以预计未来光伏发电行业将迎来市场化大发展。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于 2018年 4 月发布的《2050 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全球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领域的份额将从 2017 年的 25%增加到 2050 年的 85%,主要通过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增长,其中光伏发电份额较 2015 年增长约 22 倍。我国于 2016 年 12 月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 15%,到 2021-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 20%左右,展望 205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

 (3)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规模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2050 路线图》,以及我国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经测算到 2050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

 场需求约 1.3 万亿元。我国在电气化加速背景下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2030 年前约 1,380 亿元,到 2050 年约 2,620 亿元。具体分析如下:

 ①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

 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自成功商用以来,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 2018 年 4 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2050 路线图》预计,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脱碳化和气候减排目标,新能源需成为未来的电力装机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光伏发电、风电为主。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2050 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累计达到7,122GW。2015 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 223GW,2017 年底累计装机为402GW,因此到 2050 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需新增 6,720GW。

 如果按照目前市场光伏逆变器产品平均 0.20 元/W 的价格来测算,到 2050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约 1.3 万亿元,每年平均需求约为400 亿元。

 ②我国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 9

 我国电力以火电为主,火电存在碳排放及污染等问题。我国已于2016 年 9 月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并承诺未来减少碳排放,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能源结构。

 为此,我国于 2016 年相继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等政策,鼓励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2050 年之前我国电源装机将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电气化加速背景下,2030 年电能装机容量达到 36.3 亿千瓦左右,2050 年电能装机容量达到 57.5 亿千瓦左右,增量部分以清洁能源为主,主要为陆上风电、光伏发电。2040 年前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2040 年以后由于成本下降速度差异,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趋缓,光伏发电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A、到 2030 年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情况

 在电气化加速情景下,光伏逆变器的市场累计需求为 1,380 亿元,则年均需求超过 100 亿元。

 B、2030-2050 年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情况

 在电气化加速情景下,光伏逆变器的市场累计需求为 2,620 亿元,则年均需求超过 130 亿元。

 (二)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新一代能源革命的到来,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能源消费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等。无论是发电侧、输配电还是用户侧,对储能的需求都越来越大。

 电化学储能受益于电池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储能方式。而物理储能和电磁储能受限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如锂离子电池成本自 2010 年以来下降了接近 80%,根据国家于 2017 年11 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 2020 年锂电系统成本将降至 1 元/Wh 以下,且随着退役动力电池进入梯次利用领域,电化学储能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将推动电化学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全球电化学储能行业状况 10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7 年底,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175.4GW,同比增长 4%;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依旧占据大比重,但较上年下降 1%;电化学储能紧随其后,规模为 2,926.6MW,同比增长 45%。

 电化学储能是增长率高的储能方式,远高于其他储能方式。自2012 年起,全球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

 2017 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914.1MW,同比增长 23%。2017 年新增规划、在建中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 3,063.7MW,预计短期内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7 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主要分布在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2016 年,全球新增投运装机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中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荷兰和新西兰。

 (2)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状况

 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29.9GW,同比增长 19%。与全球市场类似,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大,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位列第二,规模为389.8MW,同比增长 45%。自 2012 年起,我国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处于稳步增长阶段。2017 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 121MW,同比增长 16%。2017 年新增规划、在建中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 705.3MW,预计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3)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我国国网能源研究院的预计,2030 年前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约为 1.5 万亿元;我国电化学储能到 2050 年市场规模达到 20,820 亿元。

 ①全球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RethinkingEnergy2017》预计,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将从目前不到 1GW 增长到 2030 年的250GW。11 按 4 小时充电容量、系统投资成本 1.5 元/Wh 测算,到 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约为 1.5 万亿元,年均市场规模约为 1,154亿元。

 ②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 12

 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作为新一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灵活性资源,为系统电力平稳、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等做出重要贡献。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日益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2030 年之后电化学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看,随着我国电化学储能从示范应用到商业化逐步展开,未来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按 4 小时充电

 容量、系统投资成本 1.5 元/Wh 测算,到 2050 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达到 20,820 亿元,年均市场规模约为 631 亿元。

 (三)电力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

 (1)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同国内生产总值发展趋势基本吻合。根据数据统计,我国 1999 年至 2015 年经济年均增长 9.4%,全社会发电量年均增长 9.8%,相关系数约为 1.0413。2010 年至 2017 年间,我国的总体发电量呈稳步增长趋势,虽然增长率有所放缓,但发电量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发电规模与用电规模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

 (2)电能质量治理产品的市场规模

 ①有源滤波器的市场规模

 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至 2014 年,我国有源滤波器市场规模从 2.78 亿元上升至 9.7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7%。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未来谐波治理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0 年谐波治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7.24 亿元。

 ②无功补偿装置产品的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 0.3:1,这意味着每增加 1kva 发电容量,需要配套 0.3kvar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 0.03:1,这意味着每增加1kva 发电容量,需要配套 0.03kvar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

 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预测,到 2020 年我国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市场规模达到 144.31 亿元;此外,我国电网的低压治理对无功补偿装置也有一定的需求。

 二、市场分析

 1、《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

 提出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例达到 15%,其中太阳能发电 1.6 亿千瓦(光伏 1.5 亿千瓦)。

 2、《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

 到 2020 年,非石化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7.7 亿千瓦左右,比 2015年增加 2.5 亿千瓦左右,占比约 39%,提高 4 个百分点。

 3、《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 1.05 亿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

 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6.3 太阳能产业第 6.3.1 光伏系统配套产品。包括并网光伏逆变器、离网光伏逆变器、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太阳能跟踪装置、便携式控制逆变一体设备、光伏智能汇流箱、光伏电站监控设备。6.4 智能电网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高精度、高性能不间断电源,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大功率高压变频装置,全数字控制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变流装置。

 4、《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

 6.4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相关的控制类产品。包括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双模式逆变器、大功率充放电控制器、双向变流器、微网综合自动化系统。

 5、《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 2017 年-2020 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方案,2017 年-2020 年各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分别为 22.4GW、21.90GW、21.10GW、21.10GW,不包括不限建设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村级扶贫电站以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配套建设的光伏电站。

 6、《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形成一批重点储能技术规范和标准,探索一批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动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初期,储能对于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作用初步显现。“十四五”期间,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面掌握国际领先的储能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基于电力与能源市场的多种储能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储能在推动能源变革和能源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展现。

 7、《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

 在调峰调频需求较大、弃风弃光突出的地区,结合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进度,建设一批装机容量 1 万千瓦以上的集中式新型储能电站,在“三北”地区部署 5 个百兆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开展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储能设施的试点工作。鼓励分布式储能应用。到 2020 年,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8366.66 ㎡(折合约 12.55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0792.99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 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 00000 台,预计年营业收入97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 章

 项目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园区坚持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较好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凸现,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长势头日益强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产业。

 在环境建设方面,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遵循“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努力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功能服务,配套条件日臻一流。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用于港口、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务服务方面,园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内容,全力打造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软环境。

 当前,园区以全新的姿态拥抱世界、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开放的举措,全力营造效率最高、程序最简、服务最优的国际化营商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 2010 年增加 1.5 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增加 1.5 倍以上;是到 2020 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

推荐访问:电能 矫正 策划方案
上一篇:(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商务概论》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下一篇:话务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合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