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十三五”水利规划思路报告

来源:初中作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

 淮安市“十三五”水利 规划思路 报告

  ( 报送 稿)

 淮安市水利局 二〇一四年七月

 淮安市 “ 十三五 ” 水利规划思路

 1. “十二五” 规划实施情况 1.1 工程投资 完成 情况 自 2011 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切实强化水利战略地位,全面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奋力推进淮安特色水利现代化。2011 年中央出台以水利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年份,淮安水利建设迎来了一个高峰年,完成水利投资 30.7 亿元,较 2010 年翻了一番,达“十一五”水利总投资 45.58 亿元的三分之二以上。2012 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稳中求进、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水利投资达 33.1 亿元。一大批流域、区域、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工程建成发挥效益。2013 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强势推进,全年完成水利投资 33.7 亿元,重点实施十大类、102 项、198 个工程。2011-2013 年三年累计完成投资 97.5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 61%。2014 年上半年完成水利投资约 15 亿元,完成总投资已超百亿元。

 1.2 分项工程完成情况 (1)流域性防洪工程 流域性防洪工程主要包括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分淮入沂除险加固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中、里运河除险加固工程,黄河故道地区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和洪泽湖周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七项。其中,中、里运河除险加固工程纳入世行贷款里运河洼地治理项目。和“十二五”规划相比,苏北灌溉总渠加固工程暂无投资安排;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工,预计完成投资额适度调整。

 “十二五”规划投资为 57.49 亿元,调整后投资 28.17 亿元,其中,已完成投资 10.34 亿元,尚未完成投资 17.83 亿元。流域性防洪工程以国家投资为主,其中省级以上资金占 90%。

 (2)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淮安市境内工程包括淮阴三站、淮安四站及输水河道、淮安二站加固、金宝航道、金湖站、洪泽站、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里下河水源调整、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及淮安市截污导流等工程,工程总投资约 34.8 亿元(含征迁)。工程自 2005 年开工建设,计划 2013 年全面建成。

 “十二五”期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批复境内工程已全部完成,已实施了金湖站、洪泽站、金宝航道工程、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淮安二站改造工程、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等七大项工程。

 和“十二五”规划相比,新增了淮安二站改造工程、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暂无安排。“十二五”规划投资 18.91 亿元,批复概算投资 19.85亿元,已全部完成。南水北调均为省级以上资金。

 (3)区域治理工程 区域治理工程包括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病险涵闸加固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五项内容。“十二五”规划投资 12.95 亿元。调整后总投资 13.58 亿元。其中,已完成投资 7.47 亿元,尚未完成投资 6.11 亿元。区域治理工程省级以上资金占 60~70%。

 (4)城市水利工程 城市水利工程主要包括里运河防洪控制工程,大运河城区段景观道路工程,古黄河水利枢纽及水土保持工程,城区河道整治、泵站改造工程,里运河景观提升工程,生态新城水系调整工程,水文化工程、开挖东环城河、清安河整治等九项。与“十二五”规划相比,部分工程内容有所调整;清安河整治、里运河景观提升工程、生态新城水系调整工程为新增工程,开挖东环城河(或疏浚南支河)调整到“十二五”末启动。

 “十二五”规划投资 14.5 亿元,调整后总投资为 31.91 亿元,其中,已完成投资 18.11 亿元,尚未完成投资 13.80 亿元,城市水利工程省级以上资金仅为 10%左右。

 (5)农村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农村河道疏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六项。“十二五”规划投资 38.9 亿元,调整后总投资为 48.69 亿元,其中,已完成投资 31.01 亿元,尚未完成投资

 17.68 亿元。

 (6)水资源保护工程 主要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白马湖备用水源保护和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等三个方面。“十二五”规划投资 5.4 亿元,调整后总投资为 13.82 亿元,其中,已完成投资 8.23 亿元,尚未完成投资 5.59 亿元。

 1.3 与水利基本现代化目标差距评估 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中,共六大体系,22 个指标。对比现状(2012 年)和2015 年目标值,未达标指标 12 项。防洪减灾工程能力的 3 项指标中,区域和城市防洪除涝达标率等 2 项指标未达标;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的 3 项指标中,万元 GDP 用水量等 1 项未达标;河湖水质与水生态状况的 4 项指标,水土流失治理率等 1 项未达标。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共 3 项指标,即旱涝保收田面积率、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均未达标;水管理能力的 5 项指标,骨干河湖管理达标率、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和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等 3 项指标未达标。发展保障能力的 4 项指标中,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人才结构达标率等 2项指标未达标。

 在水利现代化的 22 项指标中,与目标值相差较大的有 5 项,主要为:1、区域防洪除涝,主要原因为区域治理投入较少,治理滞后。未来需加大对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治理险工患段,保证区域防洪除涝安全;2、万元 GDP 用水量,主要原因是淮安市为农业大市,农业生产耗水量较大,但产值较低。未来需进一步发展工业及三产服务业,提高全市总的国民生产总值;3、旱涝保收田面积,主要是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滞后。未来需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灌区节水灌溉及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加大对农田灌溉渠系“最后 1 公里”的治理力度;4、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主要是缺乏工程管护资金,管护机制有待完善;5、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未来需进一步落实水利投入政策,加大地方财政投入。

 对比“十二五”水利规划指标和 2015 年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出现指标值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为更好地与水利基本现代化建设相衔接,需适当调整“十二五”水利规划指标体系。

 1.4 十二五规划 指标评 价 1.4.1 规划指标可达性评估 根据目前水利发展情况,对照淮安水利基本现代化目标,全市水利“十二五”规划指标的部分目标值不合理;为了更好地与淮安水利基本现代化衔接,需对“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局部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中期评估在指标调整的基础上,对 2013 年现状指标可达性进行评估。对照2015 年规划预期目标,经评估,调整后的规划各项指标均基本可达、可达和已达预期(2015 年目标)。对照淮安水利基本现代化目标,区域防洪除涝达标率、旱涝保收田面积和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等 3 项指标,现状与目标值有一定的差距。

 1.4.2 项目实施进度评估 “十二五”全市水利规划投资为 150.8 亿元,调整后总投资为 160.16 亿元。工程完工统计截止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底,已完成投资 97.5 亿元,规划任务实施进度过半,“十二五”水利规划已完成投资总额过半,满足总体进度要求。

 据初步估算,全市水利建设省级以上投入比例约占 57.5%,约 92.09 亿元;市县配套约 64.10 亿元,每年需配套 13.6 亿元。

 根据中央、省、市 1 号文件对水利投入政策的要求,通过 2011-2013 年的全市水利建设资金逐年投资的分析,筹集资金由市(县)可用财力的 2%-4%、防洪保安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的 15%、土地出让收益的 10%、水资源费等其他政策性资金,以及贷款和社会融资等组成。2011 年、2012 年和 2013 年市县水利建设筹集资金分别为 9.85 亿元、12.50 亿元和 7.95 亿元。

 综上可见,我市虽然积极向省级以上争取资金,积极开拓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限于本市财力和经济环境,配套资金仍有较大缺口,筹集压力极大。

 2. 问题与形势分析 2.1 形势分析 “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机遇。2011 年,中央、省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

 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目标,淮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保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八大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把水利放在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在水利宏观布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及水利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此,在“十三五”期间,淮安水利发展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市委近期关于水利工作的部署,结合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围绕“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创新水利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调整水利工作思路,系统推进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着力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以水利的现代化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 (1)

 )

 服务苏北振兴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11 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淮安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要以加快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大对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市委六届三次全会要求全市上下咬定全面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奋力攀登、必定成功”的魄力和勇气,全力推动发展路径、指标、形象和贡献实现新的跨越。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淮安水利发展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部署要求,发挥淮安水利的区位优势,抓住淮河老三项续建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流域工程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区域治理工程,完善水资源供给体系,强化河湖资源管理与保护,进一步巩固提升水利基础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 (2)

 )

 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目标,要求系统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2012 年,省水利厅确定淮安为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试点市,洪泽为省级水利现代化试点县。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围绕“河清湖晏、淮水安澜、生态水城、美丽淮安”的水利现代化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全力建设安全、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水利”,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发挥水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 (3)

 )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水利部与省水利厅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为统领,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围绕碧水畅流、河湖健康、生态优美、人水和谐的目标,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落实管理制度和公众参与等措施,精心打造淮安“绿水生态城市”,呈现“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的景象,最终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河湖水生态系统完整、城乡水系通畅、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机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局面。

 ( (4)

 )

 深化水利改革 , 要求 加快 推进水务一体化 进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必须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涉及防洪排涝、水源工程建设与保护、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行业上分别接受上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管。统筹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我市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计划 2014 年研究出台水务一体化改革意见,深化盱眙、金湖县水务一体化改革。2015 年推动市、县(区)水务一体化改革;2016 年力争全市实行水务一体化。

 2.2 问题分析 在“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增的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黄河故道地区水利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加大了“十二五”后两年的实施难度。根据我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出现的新情况和主要问题有:

 ( (1)

 )

 流域工程治理进度 严重 滞后

 受到国家及省对于流域工程进度安排调整的影响,淮安市境内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分淮入沂工程等流域性水利工程的总体建设进度明显滞后,目前已完成投资仅为 7.9 亿元,约占“十二五”规划安排的流域工程总投资 28 亿元的 28%,未达到规划要求的时序进度要求。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目前尚在开展前期工作,分淮入沂、洪泽湖周边蓄滞洪区治理工程主要安排在“十二五”后期。下阶段要抓紧做好相关流域工程的配套工程准备工作,积极配合上级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上马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和加快推进流域治理项目,以期完成目标任务。

 ( (2)

 )

 区域治理标准亟 待提高 近年来,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淮安市加大了区域治理力度,部分区域治理标准有所改善。但区域骨干河道有部分尚未进行系统治理,工程标准低、能力衰减等问题依然存在,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总体较低,骨干河道的排涝标准普遍在 5 年一遇左右,与流域工程治理、城市生产力布局、农田水利标准等不相匹配。受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等众多流域性行洪河道长时间、高水位行洪影响,因洪致涝问题突出,亟需进一步加大区域治理力度,巩固提高骨干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

 ( (3 )水生态文明建设 任重道远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2014 年 5 月,我市被水利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我市在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限排总量控制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率,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水系连通率、生态岸坡率、水域和湿地面积增长率等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 (4)

 )

 水资源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淮安市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污染物排放强度日益加大,据监测资料,我市水功能区现状水质达标率为 80%,但保持此成效难度很大。河湖水域水质不容乐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矛盾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河湖资源保护,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水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力度,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5)

 )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尚需健全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两项经费”未完全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只落实约

 40%,管养分离推进不快,尚未建立维修养护市场。市区河道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于区划调整,市区河道管理被行政区划分割包围,且开发区及新区无河道堤防管理单位。湖泊管理与保护经费、装备等投入不足,巡查力度有待加强,非法圈圩、采砂等行为时有反复,维护湖泊健康生态任重道远。

 ( (6)

 )

 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一直困扰淮安市水利建设,一方面导致在建项目不能正常施工,工程时序进度滞后,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争取竞争立项工程项目。根据市政府已经批复的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 年,全市水利总投资达 498.0 亿元,其中需要市县筹资 211.8 亿元,年均约 21.2 亿元,资金缺口更大,筹集能力难以达到。迫切需要在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

 3. “十三五”总体思路与目标 3.1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全面建设淮安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以水利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亮点,全力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水管理和发展保障等“六大体系”,主要实施流域性防洪、区域治理、节水调水、河湖保护与治理、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等“十大工程”,夯实水利基础,彰显水城特色,提升服务能力,为夺取以市为单位的全面小康新胜利创造条件。

 3.2 规划布局 ( (1)

 )

 巩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突出区域治理。全面完成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及分淮入沂整治等治淮工程,巩固流域防洪标准,进一步加大渠北地区及白马湖、宝应湖洼地治理为重点的区域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区域防洪减灾能力。

 ( (2)

 )

 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突出供水安全。依托南水北调、江水北调等跨

 流域调水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淮安市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白马湖第二水源地建设,推进 7 个城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建设保障建设,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 (3)

 )

 建设美丽生态水城,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以城市水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建设,推进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彰显水文化魅力,打造绿水宜居美丽淮安。

 ( (4)

 )

 加大民生水利力度,突出富民惠民。按照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优化农村水利发展布局,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小型水利重点县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5)

 )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投入政策落实。加强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达标创建为抓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管理;按照 2011 年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同时探索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和可持续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

 3.3 总体 目标 “十三五”规划目标为:投入超百亿,构建强水利,改革谋发展,实现水安澜。

 投入超百亿:规划“十三五”期间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超过 200 亿元,工程投资重点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等 6 个方面。

 构建强水利:淮安水利在全省进入第一方阵,把生态文明理论融入到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把淮安建成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的高水平的水利现代化示范城市。

 改革谋发展:出台深化水务改革的政策意见,加大对水利行业水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务一体化、水利投融资及基层水利站所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实现水安澜:建设好淮安“安全、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水利,保障河湖畅通、清水畅流,实现人水和谐,把淮安建设成为富庶美丽、令人向往的幸福之

 地。

 4. 水利工程建设 根据全市“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要求,初步测算,工程建设总投资约为 306 亿元,工程投资重点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等 6 个方面。

 4.1 防洪减灾 ( (1)

 )

 流域防洪 全面完成淮河入江水道、洪泽湖大堤、分淮入沂、黄河故道等工程。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全线扩挖入海水道深槽,扩建入海水道各枢纽泄洪建筑物,加高南北堤防。

 ( (2)

 )

 区域 除涝 洪泽湖周边地区治理工程:实施张福河、赵公河、张赵调度河、南淮泗河、仇集大涧、维桥河、高桥河、团结河、沿淮河圩洼河道等河道疏浚,新做块石护坡,新建圩区排涝站涵。新建、改造通湖河挡水闸及各种配套建筑物等。实施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

 沂南洼地治理工程:实施北六塘河、渠西河下段、孙大泓北段、唐响河等骨干排涝河道,拆建孙大泓节制闸、唐响河闸、佃响河闸、朱码节制闸,扩建六塘河地涵。加固圩堤、拆建圩口涵闸、加固改造排涝泵站等。

 白马湖宝应湖洼地治理工程:疏浚洪金排涝河、老三河、利农河、浔河、温山河等骨干排涝河道,加固改造沿线配套建筑物等。

 渠北地区治理工程:实施大治河、团结河、大治河、茭陵一站引河、小盐河、南支河、渔滨河、窑头河、衡河、调度河等骨干河道疏浚整治,加固维修、拆建河道沿线的配套建筑物;新开东环城河工程,拆建小盐河地涵等。

 里下河地区治理工程:通过适度联圩并圩、疏浚骨干河网、建筑物配套、泵站改扩建等措施,形成自排与抽排相结合,多路排水,灵活调度,系统配套较完善的综合排水格局;对腹部圩区加固加高圩堤,做好圩口闸等配套改造。

 4.2 水资源保障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对二河淮安水源地等 8 个饮用水水源地和里运河淮安区水源地等 3 个备用水源地进行安全保障建设;市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开展城市应急饮水水源储备工程建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学校)、节水型农业园区、市级节水技改示范项目;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工业、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至 2020 年,创建 24 个节水型灌区,全市高耗水行业均创建成节水型企业,节水型企业的覆盖率达 50%以上,创建 60 个节水型社区,80%学校创建成节水型学校。

 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10 万 m 2 以上房地产建设项目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淮安市第二污水厂、新渡污水厂、徐杨污水厂、四季青污水厂及楚州污水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4.3 水生态保护 重点实施河湖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骨干河湖整治,包括实施洪泽湖退圩还湖、湖底清淤、圩堤加固、环湖道路建设,里下河湖区退圩还湖工程;高邮湖北部湿地自然保护区、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盱眙陡湖自然保护区、金湖县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洪泽湖环湖水生态人工湿地、白马湖环湖水生态人工湿地、荷花荡生态人工湿地大观园、古黄河滨水湿地生态公园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治理 20 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00 km 2 。

 清水廊道、尾水通道建设:实施以城区为主的补水工程。古黄河、里运河—中运河、金宝航道—淮河入江水道三河段等 3 条清水廊道建设;清安河、入海水道调度河、利农河、利东河、丰收河、北新河、涟中干渠、维桥河等 8 条尾水通道建设。

 水污染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容工程(包括实施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建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工艺改造,排污口调整归并等)。

 血防工程:金湖县闵桥施尖滩 13.762km 2 血防工程建设。

 4.4 水生态 文明建设 突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一城(淮安主城区)、二湖(洪泽湖、白马湖)、三河(运河、古黄河、盐河)、四区(洪泽、涟水、盱眙、金湖)”为重点,开展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构建“水清岸绿、水系畅通、生物多样、河湖连通”的水生态示范区,形成平原河网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4.5 农村水利 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河道整治工程、农村防洪除涝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及农田水利示范区建设。

 4.6 城市水利 重点实施中心城区除涝标准提升工程,如:东环城河开挖工程,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城市除涝配套工程,盱眙、洪泽、金湖、涟水 4 县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等。

 5. 水利管理与服务 5.1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按照水务一体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新的水务工作考核评价目标体系。市局成立水务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并设立考核办公室,将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城乡供水排水等工作目标列出考核细则,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水管单位,定期进行工作实绩考核,以科学严密的考核推动水务工作稳步协调发展。

 5.2 水资源管理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推进水资源费与水价改革,强化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5.3 河湖管理 加强涉水功能统一管理,明确河湖管理职责,深化河道管理“河长制”,推进

 湖泊管理与保护联系会议制度,加强河湖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河湖水生态环境监测,建立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系统。

 5.4 水利规划管理 一是 完善规划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规划部门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规划管理制度; 二是 规范规划管理程序。严格规划管理程序,提高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在水利前期工作、规划的编制、实施及修订等方面,严格规划管理程序。

 5.5 水利工程管理 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水利项目,探索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集中监理制等建设管理模式。对比较分散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集中组建项目法人、分类打捆招标等建管模式。

 5.6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积极推广农田水利项目规划听证制、项目建设公示制、相关主体承诺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成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机制。

 5.7 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建设 由偏重流域调度转变为流域调度和区域调度并重,逐步实现水情调度的全域覆盖;由偏重水位调度转变为水位水量联合调度,全面推行以供定需、边界计量交水的供水机制,严格落实市、县(区)在供水、输水过程中的责任。推动防汛防旱决策指挥体系向基层延伸,实现全市决策指挥体系的全覆盖,提升基层防汛防旱应急处置水平。

 5.8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乡镇水利站、群众性服务组织和社会化服务队伍为网络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抗旱排涝服务队、灌溉试验站等专业化队伍建设,扶持农

 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推广村级水管员制度,逐步实现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功能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组织网络化。

 6. 建议 (1)加快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将东环城河工程纳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统一考虑,以完善城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清安河生物-生态处理工程,以减少对淮河入海水道的水质影响。

 (2)推进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 淮安目前正在编制洪泽湖退圩(围)还湖规划,年内争取获省政府批准并启动建设。工程实施后,将增加水域面积和生态湿地面积,有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和水环境的改善。恳请将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项目纳入全省规划体系,并给予经费补助。

 (3)全省治涝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园区水系规划调整 园区为地方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区域,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或农区,原有排涝标准较低,建议按照城区标准予以考虑,并将园区水系调整规划纳入相应区域的治涝规划中,统筹考虑河道综合整治和排涝泵站建设。

 (4)充分关注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2014 年 5 月,我市被水利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需要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建好水生态文明城市,恳请省水利厅在业务上、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支持。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水文化发展规划》,淮安市人民政府要求市水利局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淮安市水利博物馆一座。为建设好这一水文化工程,恳请省水利厅在业务上、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支持。

 7. 规划 任务分工 7.1 编制要求 “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水利发展规划,是“十三五”期间水利建设与发展的依据。鉴于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7.2 进度安排 根据省厅要求,编制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策划部署阶段,时间节点为 2014 年 3~5 月。

 第二阶段为规划调研阶段,时间节点为 2014 年 5~6 月。

 第三阶段为现状评估、思路报告编制及重大问题研究阶段,时间节点为 2014年 5~12 月。

 第四阶段为专题专项规划编制阶段,时间节点为 2015 年 1 月~2016 年初。

 第五阶段为规划成果汇编阶段,时间节点为 2016 年上半年。

 7.3 任务分工 各分项规划现状评估及思路报告分工详见附表 1。

 附表 1

  淮安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任务分工表 序号 项

 目 责任单位 责任人 时间要求 一 淮安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思路 规划办 王道虎 2014 年 6 月 二 分项评估及思路研究

 1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评估及基本思路 水资源处 侯钧宇 2014 年 7 月 2 农村水利评估及基本思路 农水处 韩品元 2014 年 7 月 3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评估及基本思路 基建处 城水处 王廷永 吕

 强 2014 年 7 月 4 河湖管理评估及基本思路 工管处 高中卫 2014 年 7 月 5 防汛防旱评估及基本思路 防办 高中卫 2014 年 7 月 6 水利法制评估及基本思路 政策法规处 许保科 2014 年 7 月 7 水利投入保障评估及基本思路 财审处 赵从胜 2014 年 7 月 8 水利人力资源评估及基本思路 人事处 王锦工 2014 年 7 月 9 水利科技与信息化评估及基本思路 科技处 曾庆祝 2014 年 7 月 10 水利风景区发展评估及基本思路 工管处 高中卫 2014 年 7 月 11 十二五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重大工程布局思路研究 基建处 财审处 王廷永 赵从胜 2014 年 7 月 三 淮安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后评估报告 基建处 孟佳佳 2015 年 7 月 四 专题规划

 1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规划 水资源处 侯钧宇 2015 年 6 月 2 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规划 工管处 高中卫 2015 年 6 月 3 农村水利规划 农水处 韩品元 2015 年 6 月 4 防汛防旱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防办 高中卫 2015 年 6 月 5 水利信息化规划 科技处 曾庆祝 2015 年 6 月 6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划 基建处 城水处 王廷永 吕

 强 2015 年 6 月 7 水利法制规划意见 政策法规处 许保科 2015 年 6 月 8 水利执法能力建设规划意见 水政支队 徐海东 2015 年 6 月 9 水利投融资政策保障规划意见 财审处 赵从胜 2015 年 6 月 10 水利人力资源规划意见 人事处 王锦工 2015 年 6 月 11 水利科技发展规划意见 科技处 曾庆祝 2015 年 6 月 12 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意见 工管处 高中卫 2015 年 6 月 13 局属水管单位发展规划意见 10 个局属水管单位 各单位 负责人 2015 年 6 月 五 淮安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 规划办 许成 2015 年 8 月

 表 附表 2

  现状与 与水利基本现代化目标差距评估成果表 序号 号 指 指

 标 淮安市自评(定)成果 测评分 差距 现状值( (2012 )

 2015 年 控制指标 2012 省 省级监测结果 基本现代化目标 ( (2020 )

 一 一 防洪减灾工程能力

 1 流域防洪达标率*

 91.1% 90.0% 91.1

 90 1.1

 2 区域防洪除涝达标率 76.0% 80.0% 76.0

 80 -4.0 3 城市防洪除涝达标率 79.3% 80.0% 78.3

 80 -1.7 二 二 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

 4 供水保证率 农业 77% 农业75%-80% 86.9

 80 6.9

 工业 90% 工业 90% 生活 95% 生活 95% 5 万元 GDP 用水量*

 195m 3

 130m 3

  88.7

 90 -1.3 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19m 3

  20m 3

  100.0

 80 20.0

 三 三 河湖水质与水生态状况

 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80.1% 80% 79.4

 80 -0.6 8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0

 90 10.0

 9 水域面积率 圩内 10% 圩内 10% 80.0

 80 0.0

 平原区 8% 平原区 8% 城区 6%

 城区 6% 10 水土流失治理率 68% 75% 75.0

 80 -0.5 四 四 农田水利保障能力

  11 旱涝保收田面积率*

 65% 70% 72.0

 90 -18.0 12 灌溉水利用系数 0.573 0.59 79.1

 80 -0.9 13 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 76% 85% 77.7

 80 -2.3 五 五 水管理 能力

 14 水资源管理达标率 90% 90% 87.0

 80 7.0

 15 骨干河湖管理达标率 83% 90% 83.5

 80 3.5

 16 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

 骨干 80% 骨干 90% 81.8

 90 -8.2 农水 72% 农水 75% 17 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 90% 90% 77.1

 80 -2.9 18 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80% 90% 77.8

 80 -2.2 六 六 发展保障能力

  19 重要水管理事项有效实施率 90% 90% 85.0

 80 5.0

 20 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

 80% 90% 80.1

 90 -9.9 21 人才结构达标率 52% 学历 80% 82.8

 80 2.8

 57% 职称 55% 22 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 80% 80% 85.1

 80 5.1

 附表 3

 “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标体系调整建议表

 防洪减灾 灾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二五指标值 十二五指标调整建议 说明 淮河水系防洪标准

  100 年一遇 流域防洪标准:洪泽湖及下游保护区基本达到 100 年一遇。

 按流域治理标准确定 沂沭泗水系防洪标准

  50 年一遇 洪泽湖

  近期 100 年一遇 远期 300 年一遇 城市防洪标准

  淮安主城区(含楚州区)、洪泽、金湖县为 100 年一遇,淮阴区、盱眙、涟水县为 50 年一遇,遇超标准洪水有预案和措施。

 防洪:淮安主城区、淮安区、金湖县、洪泽县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 100年一遇,其他县(区)达 50 年一遇; 排涝:全面达到 10 年一遇,市区达到 10~20 年一遇。

 合并 城市除涝标准

  全面达到 10 年一遇,市区达到 10~20 年一遇。

 区域除涝标准

  全面达到 5 年一遇,有条件的地区提高到 10 年一遇。

 基本达到 5 年一遇,有条件的地区提高到 10 年一遇。

 根据区域治理指标调整 水资源供给与利用 用 生活供水保证率 % 98 95 参照水利现代化 重要工业供水保证率 % 95 90 万元 GDP 用水量 m³ <260 13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5 建议改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m 3 ”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 万人 23.69 保留

 大中型灌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措施覆盖率 % ≥90 保留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 % ≥50 保留

 水资源保护 护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78 80 参照水利现代化 地下水超采面积比例 % <0.2 保留

 治理面积占土地流失面积比例 % ≥75 建议改为“水土流失治理率” 参照水利现代化 农村水利 利 农业灌溉保证率 % ≥75 保留

 渠系水利用系数

  ≥0.6 核除 与灌溉水利用系数重复表达 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0.55 0.59 参照水利现代化

  附表 4

 淮安市“十二五”水利规划投资计划中期评估表

  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名称 “ 十 二五” 规划投资 “ 十二五” 调整后投资 2011-2013 年 年已安排投资 2014-2015 年需安排投资 备注

  合计 150.80

 160.16

 97.50

 62.66

 一 一 流域性防洪工程 57.49 28.17

 10.34 17.83

  (一)

 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 3.30

 3.10

 1.47

 1.63

 (二)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 10.00

 7.15

 6.10

 1.05

 (三)

 分淮入沂除险加固工程 3.00

 2.94

 1.36

 1.58

 (四)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30.00

 7.50

 0.00

 7.50

 十二五末启动 (五)

 苏北灌溉总渠加固工程 0.25

 0.00

 0.00

 0.00

 暂无投资安排 (六)

 中、里运河除险加固工程 3.20

 0.71

 0.71

 0.00

 世行贷款里运河洼地治理 (七)

 废黄河除险加固工程 2.00

 5.50

 0.50

 5.00

 列入省总体规划数据,不含古黄河水利枢纽、水生态环境项目投资。

 (八)

 洪泽湖周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5.74

 1.27

 0.20

 1.07

 二 二 南水北调工程 18.91

 19.85

 19.85

 0.00

 (一)

 金湖站工程 3.31

 3.87

 3.87

 0.00

 (二)

 洪泽站工程 5.85

 4.84

 4.84

 0.00

 (三)

 金宝航道工程 5.85

 9.08

 9.08

 0.00

 (四)

 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 1.20

 1.04

 1.04

 0.00

 (五)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2.40

 0.00

 0.00

 0.00

 暂无投资安排 (六)

 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 0.30

 0.32

 0.32

 0.00

 (七)

 淮安二站改造工程 0.00

 0.53

 0.53

 0.00

 新增 (八)

 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 0.00

 0.17

 0.17

 0.00

 新增 三 三 区域治理工程 12.95

 13.58

 7.47

 6.11

 (一)

 中小河流治理 3.00

 4.20

 2.40

 1.80

 (二)

 病险水库加固 2.20

 2.18

 1.95

 0.23

 (三)

 病险涵闸加固 2.30

 2.30

 1.22

 1.08

 (四)

 大型泵站更新改造 1.50

 1.50

 0.50

 1.00

 (五)

 重点平原洼地治理 3.95

 3.40

 1.40

 2.00

 四 四 城市水利工程 14.50

 31.91

 18.11

 13.80

 (一)

 里运河防洪控制工程 2.34

 3.50

 1.45

 2.05

 (二)

 大运河城区段景观道路工程 0.66

 0.66

 0.66

 0.00

 (三)

 古黄河水利枢纽及水土 1.50

 2.04

 1.67

 0.37

 附表 4

 淮安市“十二五”水利规划投资计划中期评估表

  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名称 “ 十 二五” 规划投资 “ 十二五” 调整后投资 2011-2013 年 年已安排投资 2014-2015 年需安排投资 备注 保持工程 (四)

 城区河道整治、泵站改造工程 1.70

 6.79

 4.73

 2.06

 (五)

 里运河景观提升工程 0.00

 9.68

 5.96

 3.72

 新增 (六)

 生态新城水系调整工程 0.00

 5.92

 2.42

 3.50

 新增 (七)

 水文化工程 1.30

 1.02

 0.62

 0.40

 (八)

 开挖兴淮河 7.00

 0.50

 0.00

 0.50

 “十二五”末启动 (九)

 清安河整治 0.00

 1.80

 0.60

 1.20

 新增 五 五 农田水利工程 38.90

 48.69

 31.01

 17.68

 (一)

 农村河道疏浚工程 4.50

 4.80

 3.86

 0.94

 (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10

 4.59

 2.98

 1.61

 (三)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11.00

 17.00

 9.20

 7.80

 (四)

 中型灌区节水改造 4.00

 4.00

 0.80

 3.20

 (五)

 小型水利工程 18.00

 18.00

 14.07

 3.93

 (六)

 水土保持工程 0.30

 0.30

 0.10

 0.20

 六 六 水资源保护工程 5.40

 13.82

 8.23

 5.59

 (一)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0.50

 0.92 0.33 0.59

 根据《淮安市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实施方案》调整 (二)

 白马湖备用水源保护 4.90

 9.90

 7.90

 2.00

 包括退圩还湖工程 (三)

 洪泽湖退圩还湖 0.00

 3.00

 0.00

 3.00

 新增,总投资 30亿元 七 七 水利管理能力建设 0.90

 2.79

 1.71

 1.08

 (一)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0.20

 0.20

 0.09

 0.11

 (二)

 水利工程管理 0.30

 0.88

 0.48

 0.40

 (三)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0.20

 0.35

 0.18

 0.17

 (四)

 其他 0.20

 1.36

 0.96

 0.40

 八 八 水利服务能力建设 1.75

 1.35

 0.78

 0.57

 (一)

 水利前期工作 0.30

 0.40

 0.24

 0.16

 (二)

 水利信息化建设 0.60

 0.60

 0.36

 0.24

 (三)

 节水型社会建设 0.70

 0.17

 0.05

 0.12

 (四)

 水利普查工作 0.05

 0.075 0.075 0.00

 (五)

 水文设施建设 0.10

 0.10

 0.05

 0.05

 附表 5

  淮安市水利现代化 2016~2020 年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 估算 (亿元)

 十三五期间 投资安排 (亿元)

 备注 1 流域性防洪工程

 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完善我市淮河干流、废黄河下段、北六塘河等流域、区域性防洪工程。

 150 80

 2 区域治理工程

 重点实施区域洼地治理工程,加固圩堤,拆建圩口涵闸,加固改造排涝泵站,提高区域除涝能力。

 50 30

 3 节水调水工程 2018 年创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市”。重点实施节水型载体创建和节水型制度建设,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建设。

 实施淮安市境内南水北调二三期工程,包括河道及泵站工程。

 40 20

 4 河湖保护与治理工程 洪泽湖清退鱼塘 16.6 万亩,清淤及圩堤清除土方 16000 万立方米,拆迁房屋约 10 万平方米。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备用水源建设,推进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170 60

 5 农村水利工程

 重点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旱涝保收田建设等。

 70 50

 6 城市水利工程

 重点实施东环城河开挖、城市河道拓浚、排水口门建设及排涝泵站新、扩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除涝体系。

 50 20

 7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重点实施“一城(淮安主城区)、二湖(洪泽湖、白马湖)、三河(运河、古黄河、二河)、四区(洪泽、涟水、盱眙、金湖)”,开展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继续开展山丘区小流域、废黄河高亢地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5 5

 8 产业园区水系整治

 进行淮安生态新城、高铁新城、工业园区及机场产业园区水系调整及治理。

 5 5

 9 水文化与水科技

 配合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推进建设淮安市水利博物馆;建设生态流域、生态灌区、生态河道等10 个水利科技示范区。

 5 5

 10 水管理能力与保障能力建设

 继续加强水管理能力、基层水利建设和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3 3

 合计 548 278

 重点实施黄河故道综合治理、东环城河建设、高铁新区水系调整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除涝体系。

 推进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退圩还湖及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河湖保护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深入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和节水型制度建设,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建设,创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市”。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索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集中监理制等建设管理模式;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深化河道蓝线管理及“河长制”,推进湖泊管理与保护联系会议制度,加强河湖工程管理能力建设。

推荐访问:淮安市 水利 思路
上一篇:《水利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组织预案》编制要点
下一篇:2020社区志愿者活动工作总结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