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生活热点探讨

来源:初中作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

 高考文化生活热点探讨

 一、 背景材料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13 年 12 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 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 24 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实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准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意见》要求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促动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意见》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哇网上传播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路宣传、网路文化、网路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路阵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意见》要求广泛展开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三、 问题探究

 材料

  《意见》指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态、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合,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发扬光大。

 使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发扬光大。

 回答本题,要抓住设问中的五个关键词:文化生活、如何、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能够从保护文化遗产,对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给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容等方面作答。

  热点二

 我国珠算申遗成功

 一、背景材料

 2013 年 12 月 4 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 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在 2009 年 1 月,中国珠算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当时申遗并未成功,中国珠算协会曾数次修改申报材料,直至 2013 年 12 月 4 日才传来捷报。截至 2012 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已达 29 项。现在,珠算成为第 30 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理解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 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实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算盘这种计算工具。这说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能够促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交流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中华文化向外传播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发展,算盘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准确对待传统文化 。即使当前世界计算工具已进入电子时代,不过中国古老的算盘在电子时代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这启示我们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理解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珠算在历史上以前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问题探究

 材料一

 珠算申遗成功,对于文化传承、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当前还无法确定珠算申遗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但其成功对于缓解珠算传承中遇到的困境,无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准确理解和对待我国的珠算文化?

 (1)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 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实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2)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算盘这种计算工具。这说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能够促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3)文化交流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中华文化向外传播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发展,算盘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4)准确对待传统文化。即使当前世界计算工具已进入电子时代,不过中国古老的算盘在电子时代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这启示我们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理解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来源:学|科|网]

 (5)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珠算在历史上以前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材料二

 珠算被喻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它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珠算被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至名归。

 2013 年 12 月 4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 1800 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实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对于珠算的没落,有的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水平,促动大脑发育。

 反对珠算回归小学课堂者认为,它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现在的学生很容易掌握。况且,重学珠算的话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专家认为,无论珠算是否能回归学校课堂,都应该展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相关机构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赋予更多时尚元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步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

 结合材料,使用文化生活知识,指出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发挥作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展开保护教育活动,能够使人们理解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形成自觉行动。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能够使人们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既能够使人们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又能够促动人们从事文化创造。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展开保护教育活动,有助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专业人才。

 热点三

 实现中国梦,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一、背景材料

 1.2013 年 11 月 28 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长远。各级党委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抓紧抓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汇聚起全面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2.2013 年 11 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2013 年 10 月 12 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近日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繁荣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中国梦,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4.2013 年 9 月 26 日下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5.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6.2013 年 4 月 28 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二、与教材知识 的结合点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准确的方向保 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 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长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动人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探究

 【美德墙】在湖南省某城市主要道路,中央文明委推荐的“我的中国梦”、“孝道”、“俭养德,乐呵呵”、“少年强,中国强”“劳动·读书·圆梦”等公益广告宣传纷纷登场“亮相”,城市越来越多的建筑工地的围档上都开始了“美德画上墙,传递正能量”的公益行动,宣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人墙】安徽省某县为推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向纵深展开,县文明委在县城繁华地段——莲城路职教中心附近的围墙上制作一块长 107 米、高 2.5 米的“好人墙”。此举不但为县城市容增添一抹亮色,更是旨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增大“好人”宣传力度,传播“好人”事迹,在全社会形成“评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在广大公民中传播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弘扬争当好人的新风尚。

 结合材料,使用文化生活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持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③必须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学习道德模范身上的体现出来的美德与时代气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热点四

 嫦娥三号

 登月之旅

 一、背景材料

 嫦娥三号探测器 2013 年 12 月 2 日发射升空,12 月 14 日实现月面软着陆,12 月15 日实行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深空探测先实行列。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世界地位持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来源:Z§xx§k.Com]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航天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航天精神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三、问题探究

 1.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嫦娥三号”成 功发射的意义。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世界地位持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嫦娥飞天,万众瞩目。上万科研人员和官兵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光荣传承。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热点五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一、背景材料

 2013 年 9 月 26 日,经过群众推荐、资格审核、媒体公示、投票评选、综合评定等程序,中央文明委授予张丽莉等 54 名同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凤进等 265 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道德模范是当代中国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深入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有利于弘扬真善美,

 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来源:学科网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六家单位共同主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它每两年举行一次,从 2007 年起共评选过 3 届。每届评选产生助人为乐类、见义勇为类、诚实守信类、敬业奉献类、孝老爱亲类 5 类全国道德模范。从 2013 年 4 月起,组织展开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文明网等网站纷纷开设专题,展播候选人事迹,开辟互动专区,接受网友在线投票评选。截至 8 月 25 日 24 时网络投票结束,参与投票和讨论的网友有一亿多人次。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文化对人的影 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5 4 位全国道德模范以他们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博大的襟怀,感动了全中国,感染了亿万人。

 文化塑造人生。

 深入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动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时代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这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充分使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载体,利用公益广告、绘画、微电影、巡讲巡演、微博互动、文艺节目等形式,使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文化创新。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时代特征,从丰厚的民族传统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持续丰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学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社会主义思想 道德建设 。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深入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

 聚细流为江河、积小善为大善。

 三、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使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深入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的依据。

 ①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动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④展开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热点六

 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一、背景材料

 2013 年 1 月 13 日《人民日报》报道,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中国文化消费指数”( 2013)。根据公布的信息能够看出,当前我国的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向上”的阶段。居民实际文化消费水平整体偏低,但潜在的文化需求旺盛,远未得到有效满足,潜在需求与实际文化消费水平存有巨大缺口。从长远看,未来我国文化消费还将持续增长,存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深 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品,调整文化消费结构,促动文化消费,满足人们持续增长的对新兴文化的需求,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源:Z。xx。

 三、问题探究

 材料

 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中国文化消费指数”( 2013)。从当前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的十大偏好文化产品分别是报纸杂志、游戏、文化器材、电视、设计、电影、图书、广播、艺术品收藏和娱乐活动。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20 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 15 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结合材料,使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生活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书过程中获取的精神力墩,会推动民族的发展。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动社会发展。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活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人们通过读书获取健康有益的文化,有利于增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推荐访问:高考 热点 文化生活
上一篇:浙江绿色社区建设评估参考标准
下一篇: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商务车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6094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