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元情绪理念教养方式心理资本

来源:网络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5-01 点击:

家庭作为儿童最初开始心理建设的场所,父母在其中起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以宁德市某小学4至6年级的137名学生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考察了中高年级的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心理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母亲元情绪理念和儿童心理资本发展的因素主要存在于儿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母亲月薪、原生家庭排行和学历等方面,且父母教养方式在二者发展关系之间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引导母亲淡化性别界限重因材施教,重亲子活动交往,提高教育素养以及学校的积极干预进行家校合作互通,引导儿童自我教育等多种策略来改善母亲消极的元情绪理念,倡导使母亲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来帮助儿童建构积极心理资本促其社会化发展。关键词:父母;
元情绪理念;
教养方式;
心理资本 Abstract As a place where children begin their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t first, parents play a subtle and lasting influence. 137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mothers from grade 4 to 6 in a primary school in Ningde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arents' meta emotional concept, parenting style a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the middle and senior grades by using the parents' meta emotional concept scale, the simplified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other's meta-emotional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s psychological capital were the child's sex, whether the only child was born and the mother's month Pay, primary family ranking and education, and parenting sty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rough guiding mothers to play down the gender boundaries and to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arent-child activities, improving education literacy and school's active intervention to carry out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nd guiding children's self-education, and to advocate that mothers adopt positive parenting methods to help children construc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to promote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parents; meta-emotional concept; parenting style; psychological capital 目 录 引言 1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一)
父母元情绪理念 1 (二)
儿童心理资本 2 (三)父母教养方式 2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 (一)被试 3 (二)研究工具 3 (三)施测程序 4 (四)统计分析 5 三、 结果与分析 5 (一)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分析 5 (二)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资本的关系 13 四、 讨论 15 (一)母亲元情绪理念的现状讨论 15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讨论 17 (三)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讨论 17 (四)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的关系讨论 18 五、策略 19 (一)
家庭层面 20 1. 不以“性”论教,重因材施教 20 2.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促和谐发展 21 3. 提高教育文化修养,促民主化家庭教育发展 21 (二)学校层面 22 1. 加强家校沟通,建构家校合作关系网 22 2.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培育积极心理资本 22 3.鼓励自我教育,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发展 23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4 附录1 27 附录2 30 附录3 31 引 言 元情绪理念作为个体相关情绪有组织的看法和观念,最早在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由Gottman(1996)等人提出,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自我或他人的各式情绪行为时,会有一套固定的理解、认知、评价和运用的思维方式,并且会做出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1]。接着在元情绪理念的基础上,Gottman(1996)扩展了父母的元情绪理念,即父母在面对儿童情绪表现时所表现的一组行为、情绪、理念与态度等多种思维方式[2]。当儿童在自己父母的面前展现出相应的情感行为和态度时,就激活了父母的元情绪理念,通过这样一种固定的认知思维方式,儿童表达这种情感的目的或内在的需求会被我们发现,继而给予恰当的评价,进而教授儿童对情绪事件如何处理应对。不同的父母元情绪理念会影响父母对儿童行为与情绪的反馈方式,并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继而对儿童心理资本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影响儿童心理资本的因素来自许多方面,而且年龄越小所受的影响也就越大。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情感依托,面对自我及儿童时产生的一系列情绪表达和潜移默化的教养方式不仅会很大程度影响儿童对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等心理资本方面的自我认知,而且长远地来说会影响儿童在面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问题时而引发的行为。

从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父母的元情绪理念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会被他们的情感进行加工、整合和理解,其中产生的不同结果就会影响父母对青少年、儿童的养育方式,并具有沟通和调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许多研究在实践中表明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积极心理资本状态,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预测和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其社会化。研究旨在探究父母元情绪理念对中高年级学生心理资本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进而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建构积极的心理资本提供策略,寻找新思路。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
父母元情绪理念 早在1996年,通过Katz、Gottman、Hooven[3]在元认知钻研的启发下,元情绪的理念也初露头角。接着,Gottman把父母元情绪概念进行了扩展,即父母亲在面对自己和儿童的情绪时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思想、情绪组织等的观点、概念和思维方式。

对于父母元情绪理念,早期的学者对其维度划分是多维的。叶光辉[4]在考察了面对儿童负面情绪时,父母表现出的觉察、沟通、接受、教导、原因、处理这六个方面的特征上存在差异后,将父母元情绪理念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情绪教导型、情绪摒除型、情绪不干涉型、情绪紊乱。

其中,情绪教导型理念是指父母面对儿童情绪时,特别是面对消极情绪时察觉的敏锐程度,能够有效指导儿童正确对待自我情绪,帮助儿童共同解决情绪事件的理念;
情绪不干涉型理念指的是父母对儿童消极的情绪反应不表现特定态度倾向, 也不予干涉或反应,任由儿童自由地表达任何的情绪;
情绪摒除型理念,指儿童出现消极情绪时,父母虽能敏锐感知但却排斥儿童消极的情绪。父母常于用忽视、责罚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迫使儿童消除负面情绪反应;
情绪紊乱理念指的是父母对自己或孩子的情绪感到茫然,短时间内不能自我调整和平静的情绪理念。这是目前为止公认的比较完善的父母元情绪理念的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为各国学者对父母元情绪理念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采用Gottman的父母元情绪理念概念与叶光辉的维度划分。

(二)
儿童心理资本 儿童心理资本这一词是由Goldsmith(1997)[5]等人最初正式提出的,关于心理资本,他们的看法是不同于乃至超越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并对个体工作效率的心理特征是更有利的。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心理资本概念被学者Luthans等人进行了修订并完善,显然,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力量,具有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等特征(Luthans,Youssef,&Avolio,2007)[6]。

Luthans(2007)等人划分心理资本的维度为: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其中: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执行任务时,对自我认知资源、激发动力、采取行动并获得最终成功的能力有非常强的信心;
乐观指的是个人能够针对近景和远景的成败作出积极的归因;
希望指的是个体在必要时坚持自己目标的能力,并选择新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韧性指的是当个体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并迅速恢复,同时,他们能够通过绕道而获得成功。研究采用学Luthans对于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心理资本是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它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

(三)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最早由鲍姆林德(Baumrind,1971)[7]提出,在 “温暖”、“控制”这两维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划分,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包括:权威型、专制型和放纵型等三种类型。继而Nancy Darling和Laurence Steinberg(1993)[8]经研究,界定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为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较为稳定的态度模式。即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相对固定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趋势(李改,方平,2007)[9]。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父母对待儿童时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学者对其的维度划分多种多样。根据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不同,王丽等人将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划分,其主要概括为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三个维度[10]。情感温暖、理解,指父母给予孩子温暖的情感,能理解儿童的情绪、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并采取积极的反馈与支持,有助于儿童积极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拒绝、否认,指父母对待儿童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采取批评、否定或惩罚的消极态度倾向。过度保护,指父母对待儿童出现的各种想法、行为时采取控制,进行过度保护,虽是保护但同时也是对儿童能力的一种质疑与否定。研究决定采用NancyDarling和Laurence Steinberg(1993)的概念界定与王丽等人进行维度分析。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被试 此次采取的方法是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了宁德市某小学四-六年级的小学生及其父母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在每个年级各随机选取两个班级进行调查。经学校领导、学生本人及家长知情同意,发放的学生问卷和父母元情绪理念问卷分别为350份、217份,最终回收的学生有效问卷共338份,父母元情绪理念有效问卷190份。

选取其中的学生问卷和母亲元情绪理念问卷进行匹配,总计匹配了147份问卷,137份为有效问卷。其有效问卷中的男生和女生分别为69人和68人,分别占总数的50%;
按年级分配四、五、六年级分别为23人、 32人、 82人,分别占总数比为17%、23%、60%。

(二)研究工具 1.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 本次研究采取的是台湾叶光辉教授[11]开发的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PMEPS)。量表由国内学者黄会欣等人(2013)[12]进行了修订,此量表总计包含了 38 个项目,用于其测量情绪紊乱、情绪教导、情绪不干涉、情绪摒除等四个维度。采用 Likert 式 6 点进行记分,从一开始的“完全不符合”再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6分。此次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表明,在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四个分量表的Cronbatchα系数划分为:情绪紊乱α=0.78/0.75,情绪教导α=0.79/0.79,情绪不干涉α=076/0.79,情绪摒除α由国内学者蒋苾菁等人(2010)[13]初步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 EMBU),经过修订后的问卷共共 42 题,=0.64/0.62;
总量表α=0.75/0.75,表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研究采用包含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 6个维度[9]。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研究中的三个维度的 a系数分别为:情感温暖为:0.82/0.77,过度保护为:0.69/0.68,拒绝为:0.72/0.75,总量表为:0.68/0.5,相比之下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为完善。

3.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本研究使用的是国内学者张阔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14]。此问卷包含了有26个题目,运用由1表示的“完全不符合”以此类推到7表示的“完全符合”的7点计分法。其中的反向计分题为8、10、12、14、25这5个题目。此问卷涵盖4个维度,包含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累计的分数越高,则表示其心理资本水平越高。此量表内部研究的一致性系数为0.87。

(三)施测程序 此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在4-6年级发放纸质问卷,让他们进行集体施测,在被测试的同时完成《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问卷施测不限定时间,主试人要求被试仔细阅读问题和规范填写问卷,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另外,父母问卷部分通过问卷星进行统一发放填写,并由问卷星导出数据。之后对纸质问卷的完整度和认真程度进行整理检查,剔除有较多漏答和不合格的问卷。最后将问卷星导出的父母元情绪理念问卷与儿童填写的纸质问卷进行一一对应,形成亲子对应的问卷数据。

(四)统计分析 此研究匹配母亲元情绪理念问卷总计147份,回收的有效问卷总计137份,有效率为93.1%。分析统计数据使用的是Spss22.0软件,再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量化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呈现了母亲元情绪理念和儿童心理资本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 结果与分析 (一)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分析 通过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与F检验,对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以儿童的性别、年级、年龄、家中排行、是否独生子女和母亲的家中排行、年龄、学历、月薪、婚姻状况作为分组变量,分别分析各组在不同的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上的得分差异。

1.母亲元情绪理念现状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台湾大学叶光辉教授编写著作的《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分别计算了四个维度的平均分:情绪摒除型、情绪紊乱型、情绪教导型、情绪不干涉型等四个维度,进而考察目前母亲元情绪理念的总体倾向性。结果显示: 表1母亲元情绪理念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布情况 母亲元情绪理念 情绪教导型 情绪不干涉型 情绪摒除型 情绪紊乱 M±SD 4.84±.73 2.62±.75 3.32±.78 2.71±1.08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出母亲元情绪理念上的平均得分情况,特将上表分布情况做成如下柱状图:(见表1-1)
图1母亲元情绪理念各维度得分总体情况 由图1可知,在四种母亲元情绪理念中,均值得分最高的是情绪教导型理念,其次是情绪摒除型,而均值得分最低的是情绪不干涉型理念。结果表明,目前的母亲元情绪理念大多以情绪教导型理念为主,大部分的父母是能够敏锐察觉到儿童的情绪变化,并积极进行教导帮助儿童来处理情绪事件。其次,情绪摒除理念的得分次之,说明母亲大多能觉察儿童的情绪变化,除了积极教导,对儿童的消极情绪最常采取的是排斥应对。情绪紊乱得分第三,说明部分母亲对儿童的情绪变化手足无措。此外,情绪不干涉得分最低,说明一些母亲儿童的消极情绪无明显态度意向,不予干涉或防御。

在探究母亲元情绪理念和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过程中发现,儿童所处的年级、年龄、家中排行和母亲的家中排行、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对母亲元情绪理 念均无影响。但在儿童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母亲的月薪上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不同的元情绪理念,差异也有所不同:
(1)
性别 不同的儿童性别对于母亲的情绪摒除型理念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情绪摒除维度上,男孩母亲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孩母亲,即母亲更容易对男孩采用情绪摒除型的元情绪理念。然而在情绪紊乱型、情绪不干涉型、情绪教导型三种理念均在儿童的性别上是不存在这样的差异。(见表2)
表2不同性别与母亲元情绪理念的描述统计和T检验(n=137)
母亲元情绪理念 儿童性别(M±SD)
T 男(n=69)
女(n=68) 情绪教导型 74.04±10.23 71.03±11.60 .487 情绪不干涉型 30.99±9.81 32.00±8.25 .440 情绪摒除型 24.14±5.49 22.29±5.30 .871* 情绪紊乱 21.67±9.36 21.66±7.88 .146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2)儿童是否独生子女 母亲的情绪教导型理念与情绪摒除型理念在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母亲更经常采用情绪教导型理念,相对较少出现情绪摒除型理念。非独生子女的母亲更容易表现出情绪摒除型理念,相较于独生子女的母亲,更少表现出情绪教导理念。由此可见,儿童如果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则母亲会倾注更多心力进行教育,如果家中有多个孩子,则母亲对多个孩子的情绪觉察无法全面顾及,跟更容易采取消极的方式来排除儿童的情绪。(见表3)
表3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与母亲元情绪理念的描述统计及独立样本T检验 母亲元情绪理念 儿童是否独生子女(M±SD)
T 是 否 情绪教导型 75.74±10.64 71.09±10.90 .636* 情绪不干涉型 31.88±7.73 31.30±9.63 .274 情绪摒除型 21.56±5.55 23.99±5.26 .322* 情绪紊乱 20.88±8.00 22.02±8.91 .616 (3)母亲月薪 根据表4研究结果可知,月薪水平不同的母亲,得分存在差异显著的是情绪紊乱型理念和情绪摒除理念,其中,情绪摒除理念P=0.017<0.05,情绪紊乱理念P=0.007<0.01。后继检验结果说明月薪为3000元以下的母亲,在情绪摒除理念和情绪紊乱理念上的得分都是最高的。其中,月薪在3000元以下的母亲摒除型理念的得分显著高于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的母亲;
月薪在3000元以下的母亲情绪紊乱理念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母亲。由此可见,低收入的母亲更容易产生情绪摒除型和情绪紊乱的元情绪理念。(见表4)
表4不同月薪的母亲元情绪理念各维度差异比较 母亲元情绪理念 母亲月薪 (M±SD) F P 多重比较 3000元以下 3000-5000元 5000-7000元 7000-10000元 10000元以上 情绪教导 69.90±12.09 71.64±11.18 76.91±9.20 69.10±9.96 72.00±12.65 2.112 .083 情绪不干涉 31.71±10.27 32.02±9.51 30.57±8.18 31.30±8.65 30.40±6.02 .164 .956 情绪摒除 26.57±5.25 22.83±5.31 22.17±5.39 21.30±4.97 25.60±5.03 3.119* .017 1>2、3、4 情绪紊乱 28.00±9.09 20.53±8.45 20.54±7.48 21.20±8.35 18.80±8.23 3.680** .007 1>2、3、4、5 2.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在此次的研究中,采取的是蒋奖等人于2010年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 EMBU),分别从这六个维度:父母亲情感温暖、父母亲拒绝、父母亲过度保护,考察了父母对儿童采用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值得分的倾向。结果显示:
表5 父母教养方式在各维度之间平均得分总情况 父母教养方式 拒绝 情感温暖 过度保护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 M±SD 1.29±.43 1.36±.50 3.04±.75 3.11±.69 1.92±.46 2.05±.49 为了更加直观体现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分差异,将上表做成柱状图如下:(见表5-1)
表5-1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平均分得分总体情况 由上表(表5-1)可知,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六个维度之中,平均得分总体上较高的是父母情感温暖,然而母亲情感温暖的平均得分情况是略高于父亲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和拒绝次之。此外,父母亲在各维度的得分总体上两者不相上下,且母亲各维度的均值得分皆高于父亲各维度得分。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教养上父母普遍会采取的教养方式是情感温暖,采取过度拒绝和保护的教养方式次之。

在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和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过程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孩子的年级、母亲的月薪和婚姻状况上皆存在显著差异。

(1)
年级 根据表6研究结果可知,不同年级的儿童在母亲拒绝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其中,P=0.011<0.05。后继检验结果说明,五年级儿童在父母拒绝上的均值得分最低,但母亲拒绝得分高于父亲拒绝。其中,在母亲拒绝的得分上四年级儿童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其次是五年级儿童又显著高于六年级儿童,表明母亲相对于父亲更容易对高年级儿童采取拒绝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出现的行为想法更易持有消极反应。(见表6)
表6 不同年级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差异比较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年级(M±SD)
F P 多重比较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拒绝 父亲 7.26±1.32 8.59±3.50 7.54±2.36 2.442 .091 母亲 7.35±1.30 9.50±4.49 7.87±2.42 4.691* .011 4>5>6 情感温暖 父亲 22.78±4.22 20.47±6.04 21.14±5.09 1.378 .256 母亲 23.43±3.40 20.34±5.34 21.79±4.80 2.864 .061 过度保护 父亲 15.87±3.62 15.28±3.79 15.21±3.66 .292 .747 母亲 16.35±3.55 16.72±4.03 16.34±4.07 .109 .897 (2)母亲的月薪 根据表7研究结果可知,母亲月薪水平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和父母情感温暖存在明显的差异。母亲的月薪水平在5000-7000元间的父母表现出更高的情感温暖和更低的过度保护。后继检验结果表明:母亲月薪在5000以下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明显的低于母亲月薪在5000-7000元的。母亲月薪在3000-7000元间的父亲过度保护的得分低于母亲月薪在7000元以上的。由此可见,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经济收入在中低水平的父母更少表现出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而经济收入在中上水平的父母在采用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的同时,又会有过度保护的倾向。(见表7)
表7 不同月薪的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差异比较 父母教养方式 母亲的月薪 拒绝 情感温暖 过度保护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 M±SD 3000元以下 8.00±1.95 8.48±2.87 19.10±4.81 20.00±4.82 16.14±3.02 17.00±3.73 3000-5000元 7.80±2.45 7.95±2.36 20.68±5.95 20.98±5.19 14.79±3.30 15.96±3.83 5000-7000元 7.20±3.04 7.89±3.30 23.17±3.52 23.74±3.56 14.94±3.65 16.06±3.91 7000-100000元 7.78±1.99 9.00±5.14 22.11±4.73 22.80±4.59 17.00±5.05 18.20±3.94 10000元以上 9.60±3.71 9.80±3.70 23.00±3.32 22.60±3.44 19.00±5.79 19.20±5.89 F 1.103 .777 2.598* 2.937* 2.551* 1.549 P .358 .542 .039 .023 .042 .192 多重比较 1、2<3 1、2<3 2、3<4、5 (4)母亲婚姻状况 根据表8研究结果可知,母亲拒绝的教养方式在母亲的婚姻状况上有显著差异,P=0.025。后继检验结果表明,离异或分居的母亲在拒绝维度的均值得分最高,超过在婚和再婚的母亲。这表明处于离异或分居状态的母亲比在婚或再婚的母亲更容易对儿童表现出拒绝的教养倾向。再婚母亲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的均值得分都超过在婚的母亲。由此可见,相较于家庭完整的在婚母亲,再婚的母亲对儿童的教养更倾向于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给予儿童更多心理温暖和安全感,而离异或分居的母亲也会因为自身的婚姻状况而对儿童采用拒绝的教养方式。(见表 8)
表8 不同婚姻状况的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差异比较 父母教养方式 母亲婚姻状况(M±SD)
拒绝 情感温暖 过度保护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 在婚 7.71±2.53 8.03±2.65 21.18±5.17 21.77±4.62 15.37±3.70 16.41±3.99 离异或分居 8.00±3.42 10.75±6.18 21.38±6.52 20.00±7.46 14.50±3.63 16.12±3.80 再婚 8.50±3.54 6.00±.00 25.50±.71 26.00±1.41 17.00±.00 19.00±1.41 F .132 3.781* .673 1.320 .415 .444 P .876 .025 .512 .271 .661 .642 多重比较 2>1、3 3.儿童心理资本现状分析 本研究运用的是,国内学者张阔在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基础上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由此考察儿童心理资本的总体倾向。结果如下表显示:
表9 儿童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总体情况 儿童心理资本总分 自我效能 韧性 希望 乐观 M±SD 139.30±29.04 35.91±9.02 35.66±9.71 34.13±7.33 33.60±7.41 根据在各题上小学儿童的选择为标准,通过总分来表示儿童当前的心理资本总现状。从统计结果中发现,小学儿童在量表上的得分居于 58~182 分之间,平均值是139.30(M=139.30,SD=29.04),和量表的均值(104 分=26 题×4 分)差值是 35.3分。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四个维度的中值分别为:28、28、24、24,从表中可得知,大多数儿童在各维度上的得分也都超出中值水平。表明大多数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

在探究儿童心理资本和人口学变量之间差异的过程中发现,儿童性别、母亲的学历和原生家庭中的排行在儿童心理资本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1)儿童性别 儿童性别的不同在心理资本中的韧性、希望以及积极心理的总分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男生的韧性、希望、积极心理资本的值均高于女生,所以,男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总体来说高于女生。(见表10)
表10儿童不同性别与儿童心理资本的描述统计与T检验 心理资本 儿童性别(M±SD)
T 男 女 自我效能 38.06±7.87 33.72±9.62 .210 韧性 37.70±8.97 33.60±10.05 .210** 希望 35.48±5.72 32.76±8.49 .152** 乐观 34.65±7.00 32.53±7.72 .361 心理资本总分 145.88±25.06 132.61±31.37 .044** (2)母亲家中排行 根据表11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维度在母亲在家中排行上存在显著差异。家中排行第一的母亲在儿童乐观的均值得分上最高,均值得分显著大于母亲家中排行是第四和母亲为独生子女的情况。由此可见排行第一的母亲作为原生家庭中的第一孩更容易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见表11 )
表11 儿童心理资本在母亲不同家中排行上的描述统计和F检验 母亲家中排行 心理资本(M±SD)
自我效能 韧性 希望 乐观 积极心理资本总分 独生子女0 34.83±8.44 33.83±9.01 32.00±8.87 30.58±6.07 131.258±26.13 1 36.88±9.21 37.55±9.44 35.45±6.37 35.39±6.76 145.27±28.47 2 34.85±9.81 34.94±10.11 34.29±7.13 33.32±7.95 137.41±29.86 3 37.67±8.88 35.96±9.01 34.33±7.36 34.63±6.58 142.58±27.80 4 33.61±7.47 32.72±10.88 31.39±8.68 29.89±8.58 127.61±30.40 F .816 1.037 1.301 2.577* 1.618 P .517 .391 .273 .040 .173 多重比较 1>3>0、4 (3)母亲学历 儿童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在母亲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表12研究结果可知,母亲学历为本科的儿童自我效能均值得分最高,母亲在初中及以下学历培养儿童的均值得分最低,且母亲学历为本科的自我效能均值得分显著高于母亲学历为高中或中专以及初中及以下的儿童。由此可见,学历处于中上水平的母亲对于儿童自我效能发展的影响会优于母亲学历水平较低的儿童,但母亲学历为研究生以上的儿童自我效能感得分偏低,值得深思。(见表12)
表12儿童心理资本在不同学历的母亲上的描述统计和F检验 母亲学历 心理资本(M±SD)
自我效能 韧性 希望 乐观 积极心理资本总分 研究生以上 32.00±9.90 42.50±3.54 33.50±6.36 36.00±.00 144.00±19.80 本科 38.50±8.50 36.06±10.12 35.76±6.50 35.14±7.17 145.46±28.54 大专 35.88±8.75 36.88±9.33 33.75±7.95 33.08±7.95 139.58±29.82 高中或中专 35.24±9.65 35.05±10.02 33.53±8.09 31.60±7.82 135.42±31.48 初中及以下 31.74±8.07 33.96±9.16 32.04±6.93 33.87±8.58 131.61±24.68 F 2.515* .571 1.176 1.329 1.154 P .045 .684 .324 .263 .334 多重比较 2>4、5 (二)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资本的关系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关系的常见方法,同时也是探究其他关系的基础。通过SPSS偏相关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资本三者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

1.母亲元情绪理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明显的相关性表现在父亲和母亲的元情绪理念之间。其中情绪教导型、情绪紊乱型、情绪不干涉型理念三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情绪不干涉型与情绪紊乱型、情绪摒弃型理念三者之间皆呈现正相关。

父与母教养方式两者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其中父母亲的拒绝和母亲拒绝、父母亲的过度保护直接呈现有正相关,但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之间皆呈现出负相关。另外,父与母亲过度保护、父与母亲情感温暖之间呈现出两两正相关。

此外,二者关系结果表明,情绪教导型理念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皆存在正相关。情绪摒弃型理念与母亲拒绝存在呈现出正相关。父母亲拒绝和情绪紊乱理念皆呈现出正相关。(见表13)
表13父母元情绪理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A B C D E F G H I J A 1.000 B -.230*** 1.000 C -.152 .461*** 1.000 D -.342*** .561*** .529*** 1.000 E -.261** .062 .168 .229** 1.000 F -.167 -.039 .189* .200* .696*** 1.000 G .204* .063 -.052 -.086 -.458*** -.360*** 1.000 H .208* .066 -.084 -.078 -.454*** -.558*** .850*** 1.000 I -.166 .092 .048 .062 .452*** .381*** -.023 -.073 1.000 J -.094 -.070 .004 .033 .392*** .467*** -.054 -.117 .818*** 1.000 (注:情绪教导A、情绪不干涉B、情绪摒除C、情绪紊乱D、父亲拒绝E、母亲的拒绝F、父亲的情感温暖G、母亲的情感温暖H、父亲的过度保护I、母亲的过度保护J)
2.母亲元情绪理念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积极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它与母亲元情绪理念中的情绪紊乱、情绪教导型理念存在着相关性。积极心理资本和情绪教导理念中的自我效能、积极、乐观、希望四类心理的总分皆呈现出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紊乱理念中的韧性、希望、积极心理三类的总分都呈现出负相关。(见表14)
表14父母元情绪理念与积极心理资本相关分析结果 A B C D E F G H I A 1.000 B -.251** 1.000 C -.171 .474*** 1.000 D -.346*** .570*** .563*** 1.000 E .221* .034 -.140 -.219 1.000 F .108 -.042 -.168 -.177* .675*** 1.000 G .196* -.011 -.125 -.201* .711*** .602*** 1.000 H .192* .017 -.010 -.111 .619*** .586*** .721*** 1.000 I .205* -.002 -.135 -.208* .881*** .854*** .866*** .834*** 1.000 (注:情绪教导A、情绪不干涉B、情绪摒除C、情绪紊乱D、自我效能E、韧性F、希望G、乐观H、积极心理资本总分I)
3.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中发现,父母教养中的父母亲拒绝皆与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呈现出负相关,然而父母教养中的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除此之外,父母亲过度保护与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乐观、韧性、积极心理资本三类的总分显现着负相关,且与母亲过度保护的显著性强于父亲保护。(见表15)
表15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相关分析结果 A B C D E F G H I J K A 1.000 B .702*** 1.000 C -.456*** -.370*** 1.000 D -.452*** -.563*** .850*** 1.000 E .455*** .392*** -.031 -.078 1.000 F .395*** .476*** -.069 -.126 .820*** 1.000 G -.301** -.202* .621*** .526*** -.048 -.054 1.000 H -.514*** -.447*** .558*** .498*** -.324*** -.372*** .665*** 1.000 I -.408*** -.331*** .709*** .664*** -.065 -.143 .706*** .601*** 1.000 J -.410*** -.305*** .586*** .556*** -.204* -.256** .614*** .581*** .722*** 1.000 K -.479*** -.378*** .716*** .647*** -.195* -.246** .877*** .851*** .867*** .834*** 1.000 (注:父亲拒绝A、母亲拒绝B、父亲情感温暖C、母亲情感温暖D、父亲过度保护E、母亲过度保护F、自我效能G、韧性H、希望I、乐观J、积极心理资本总分K)
综上所述,通过SPSS描述统计和独立样本T或F检验,分别探究了母亲元情绪理念、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产生何种元情绪理念会受到孩子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母亲月薪的影响,总体而言,现今母亲普遍存在的是情绪教导型、情绪摒除型、情绪紊乱的三种元情绪理念。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则受到儿童所处的年级、母亲的月薪、婚姻状况多方面的影响。其中重点探究母亲教养方式后发现,母亲自身的情况对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影响是较为广泛的。最后,通过调查发现儿童心理资本得分总体上是男孩高于女孩,会受到儿童性别、母亲原生家庭的排行以及自身学历的影响。

此外,通过探究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三者的关系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上有显著相关性的是:情绪教导型理念和情绪摒除型理念;
儿童心理资本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上有显著相关的是:情绪紊乱理念、情绪教导型理念。与此同时,父母教养和儿童心理资本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呈三角相互影响,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具有中介的作用。

四、 讨论 (一)母亲元情绪理念的现状讨论 1.儿童性别的影响 母亲元情绪理念会受到不同的儿童性别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儿童性别与情绪摒除型理念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均值得分情况是男孩显著高于女孩,但是在别的母亲元情绪理念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差异。这跟不同的男女生问题行为有关。从Lunkenheimer(2007)的研究中发现,儿童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社会能力和母亲的情绪摒除型理念呈现出负相关,而与问题行为呈现出正相关。[15]此外,刘玉路(2015)在研究中表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水平男生明显高于女生[16]。普遍来说,男孩的情绪相较于女孩更外显,情绪强度更大,消极情绪容易表露。而女孩在情绪情感上比男孩更具有依赖性,因此,女孩在应对自身消极情绪时会更依赖母亲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17]由此可知,母亲更倾向于用积极情绪来对待女孩,而不是男孩。另外,性别的刻板效应也使得家长对男孩尤其是悲伤哭泣的情绪表达更加拒绝,消极的情绪摒除型理念也由此更容易影响男孩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利于个体的成长。

2.独生子女的影响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也随之产生变化。研究发现,情绪教导型理念和情绪摒除型理念与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教导型理念上,儿童是独生子女的母亲整体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对于情绪摒除型理念上,儿童是非独生子女的母亲总体得分显著高于是独生子女的。

在情绪教导型理念中,在家庭中作为独生子女是特别被关注的对象,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的母亲而言,独生子女的母亲更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孩子个体的教育中,对于孩子情绪的感知度也会大幅度提升,能给予儿童更多生理与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促进了儿童对母亲的安全型依附倾向,利于儿童社会化发展,这与台湾学者叶光辉等(2005)研究结果一致[18]。同时独生子女的母亲也更倾向于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以求儿童的健康发展。因而,当母亲以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为教育出发点后,则促进了母亲去有意识地控制甚至不表露自己消极的情绪在儿童面前,注重言传身教来影响儿童,同时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调节和监督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

从摒除型理念上来看,姜旭(2015)的研究中表明,孩子的数量在家庭中对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当家庭由新的成员增加时,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会高于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家庭。[19]当母亲面对多个子女之间的交往以及抚养时,更容易增加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从而使得当家庭矛盾如儿童之间的争吵、攀比等情况发生时,容易表露出消极的愤怒、厌烦、逃避等情绪和态度来拒绝和排除儿童的消极情绪。费叶(2017)也发现儿童是否为独生子女会影响母亲对孩子消极情绪的感知度,进而影响儿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采用的方式。

2.母亲月薪的影响 母亲月薪的高低会影响不同的母亲元情绪理念。其中调查母亲的月薪结果发现,情绪摒除型理念与情绪紊乱理念皆与母亲的月薪存在显著差异:月薪处于3000元以下母亲得分最高,存在明显的情绪摒除型理念和情绪紊乱理念。普遍看来,低收入母亲生活经济压力大,导致自身消极情绪的因素也更多,相对中高收入的母亲在面对消极情绪上会表现得更敏感但也更排斥,因此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更容易强迫孩子消除此类情绪,否则会给予必要限制、惩罚。另一方面,当外部环境的压力过大就会在无形中增加低收入母亲的心理压力。当母亲的心理压力无法适时恰当地消除排解时,极可能引发母亲的烦闷、压抑的情绪产生,从而影响母亲对待自己和儿童的情绪反应,产生情绪混乱,面对情绪问题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的局面产生。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讨论 通过对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较为一致,两者在量表中的得分差别不大。从人口学变量上看,孩子的年级和母亲月薪和婚姻状况都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处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普遍受到母亲采用的拒绝教养方式,处于学段转折期和将进入青春期的中高年级儿童,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母亲的“爱之深责之切”从而使得儿童受到母亲的管束逐渐增多,对于儿童的提出的要求、想法或是做出行为会采取更多的控制,呈现出拒绝的教养方式;
在对儿童的养育上,每个儿童都更渴望获得母亲的关心和爱护,拥有温馨的家庭氛围,因此母亲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婚姻状况则大大降低自身对儿童采取消极教养方式的机率。

经济收入是物质基础,如果母亲具有良好的月薪收入基础,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加安定安逸的生活条件,没有经济压力,也会让母亲更加心平气和,正向积极的情绪更多,也就更能够给孩子带来情感温暖。同时,经济收入高的母亲,也可能拥有更好自我成长条件,自身的教养素质也会更高,因此采取积极教养方式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但是,高收入母亲在给予儿童情感温暖的同时也会相应增强对他们的过度保护。母亲的经济基础是影响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之一,在家庭地位中,高收入母亲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往往较高。依照家庭投资理论(Conger & Donnellan ,2007)[20],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也就越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且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更加重视,进而母亲常常会对孩子“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从而对孩子产生过度保护的教养倾向,影响其发展。

(三)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讨论 通过分析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结果表明,多数儿童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较高,可以看出多数儿童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这与刘相英(2016)[21]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李效鹏等人[22]在2015年研究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结果一致。儿童在性别、母亲的学历和家中排行上与心理资本均存在显著差异。心理资本的发展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是不平衡的,性别失衡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结果显示,男孩的心理资本总体上高于女孩。这韦泽珺(2014)研究结果一致。[2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对女孩教育重内修,而男孩重外刚,这也使得儿童在面对新情况时,男孩相较于女孩会表现得更坚毅与勇敢,解决问题时理性会高于感性,从而使得男孩心理资本普遍高于女孩。

同时,中上学历水平的母亲相较低学历母亲而言更容易接纳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对于儿童的管教方式更是倾向于科学民主,能善于倾听与尊重儿童的想法,给予支持与鼓励。因此,母亲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对自我的认知,促进心理资本的发展。

此外,母亲在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作为第一孩获得的关爱与照顾是多于家中其他孩的。一方面,作为大孩能享有来自家庭各方“独一无二”的爱,另一方面,当家庭成员增加后也相应需要担负起照顾兄弟姐妹,甚至照顾家庭的责任,从而相对于其他孩来说,母亲作为第一孩所受到的爱与锻炼都是最多的,由此经历就帮助了大孩更快速成长,拥有更成熟的自我与更健康的心理。所以,从母亲自身的影响来说,作为原生家庭中第一孩的母亲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儿童获得更多健康的心理资源,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儿童积极心理资本。

(四)母亲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的关系讨论 父母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他们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机制,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理论的支持。(穆俊廷[24],2015;
虞树双[25],2016;
刘相英[26],2016;
费叶[27],2017;
王保健[28],2017)
1.母亲元情绪理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影响 母亲元情绪理念指的是母亲在教育自己子女的过程中自我认知、行为和情感上的理解和感受。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养育自己子女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它们相互关联,却又有区别。结果分析发现,母亲元情绪理念和父母教养方式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体现在:父母积极教养模式和教导型的母亲元情绪理念两者之前呈现出正相关,而母亲情绪摒除型理念、紊乱理念、不干涉型理念皆和父母消极教养方式有正向相关关系。对于母亲而言,他们会受家庭、工作、社会、生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当面对自身和儿童情绪表现时,如果能产生的一组积极的思维方式则有助于父母采用积极正向的教养方式,以更加理性与明智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问题,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正确指导;
相反,母亲消极的情绪理念则会使母亲缺乏关注孩子情绪和行为,易于冲动,感性地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久而久之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对自我情绪的理解与评估。

2.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心理资本的关系影响 儿童心理资本是在儿童成长中发展起来的积极心理资源,对于儿童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的建设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的情绪教导型理念的正向作用是有助于儿童积极的心理资本发展,而消极的情绪不干涉型、情绪摒弃型、情绪紊乱理念则呈阻碍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于情绪的习得有赖于父母的示范,特别是母亲,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具有预测的作用。(胡文[29],1995;
瞿鸿雁[30],2011)当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积极的情绪理念,并经常给予孩子关注与指导他们面对自我情绪时的方法,是有助于孩子学习经验来形成正确监控与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与此同时,元情绪作为情绪智力的一部分,拥有良好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表明具有良好的情商,对于自我心理资本的建设则更有信心,自控、受挫、抗压、意志等方面的能力也会更强,由此更好帮助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3.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资本的关系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心理资本中的各维度发现,积极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资本的发展。反过来,父母教养方式的负面影响产生于父母亲的拒绝和过度保护。这与王茜(2014)[31]的研究结果一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起始源于家庭,对心理资本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又是父母育儿的主要场所,对其心理资本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在当下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社会趋势下,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父母给予孩子不同的关注和评价都会影响父母反馈给儿童所采取的教养行为和态度。积极正向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使孩子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在不断地正面强化下增强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与韧性。相反地,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让孩子存在恐惧、畏缩的心理,影响儿童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认知,更深则影响积极心理资本的建构,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母亲元情绪理念作为影响儿童情绪监控与调节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情绪教导型理念对儿童的行为有着正向预测的作用,而情绪紊乱理念、不干涉型、情绪摒除型三者对儿童的行为则具有负向预测的作用。在接受母亲元情绪理念影响下的儿童所采用的相应教养方式的同时,也对其心理资本的发展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由此看来,母亲元情绪理念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的母亲元情绪理念会影响父母不同教养方式的选择,进而在儿童心理资本的发展上产生影响。反过来,儿童心理资本的发展是能通过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改善与促进的,而母亲元情绪理念调控下又影响着母亲所采用的父母教养方式,二者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可能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因此,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心理资本关系的探究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起着中介影响作用。

五、策略 母亲作为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角色,其元情绪理念对孩子心理资本的建构起到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下面主要从家庭及学校两方面来探究优化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儿童心理资本发展的策略,为儿童适应社会化寻找新思路。

(一)家庭层面 1.不以“性”论教,重因材施教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母亲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定义往往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后果则影响母亲对待儿童时的情绪态度和教养方式。因此,母亲不应以性别为界限,而要从孩子个体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实施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

一方面,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母亲应认识中高年级的儿童正处于思维的发展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情绪起伏变化较大,求知欲增强,乐于发现与探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同时也伴随着学业压力、亲子关系等烦恼。所以,母亲要能尊重与理解儿童的变化,特别是情绪上的变化。当儿童心情低落时或烦躁时,母亲更应该积极觉察并引以为重,多以“你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等积极正向的语言与态度来引导儿童,而不是一味的拒绝,强迫消除消极情绪。

另一方面,从儿童的个别差异出发,深入了解儿童的性格、情绪、需要、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如,当面对内向的儿童,应采用鼓励式教育,母亲需有意识地控制表现在儿童面前的情绪,坚持正面教育,利用恰当时机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儿童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当面对外向的儿童时,应进行适度合理的奖惩,教育儿童辨明是非,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帮助儿童转化消极情绪,促使其学习情绪、学会情绪促心理健康发展。

2.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促和谐发展 作为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民主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母亲教导型情绪理念的发展、民主教养方式的形成,进而利于儿童健康心理资本的发展。

一方面,无论是面对独生还是非独生的孩子,母亲都应使儿童获得平等的关心与爱护。儿童一旦出现消极情绪,应能够快速觉察,多以“妈妈做你的树洞”“你一定需要倾听你的朋友吧”如此的姿态和角色民主平等地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共同解决情绪问题,获得心理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正确评价孩子的情绪行为,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心理资本。鼓励母亲与儿童共同参与有益的亲子活动,在一定的实际活动中发现儿童的情绪和表现的行为,多以“别灰心”“生气难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明智之选,相信自己,你能行”等语言来换位思考鼓励遭遇失败的儿童,且母亲做出行为示范,来帮助儿童一步步取得成功。由此帮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调节情绪的锻炼,培养儿童形成坚韧、乐观等积极向上的心理资本。

3.提高教育文化修养,促民主化家庭教育发展 母亲作儿童的启蒙教师,其言行举止都是儿童模仿的对象,且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一方面,母亲应时刻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对于高学历的母亲,应积极利用知识与智慧科学地教育儿童,以合理正确具体、严宽适度的教养方式来处理儿童的情绪事件,改变“不做第一名就是失败者”的错误观点,接纳儿童情绪,促其积极心理资本的良好发展。对于低学历的母亲则需要依靠后天的学习来弥补学历上的缺失。通过网络、图书馆、他人经验、教师指导等多途径的方式来获取好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有意识地调节展现在儿童面前的消极情绪,同时鼓励母亲与儿童在平等交往中共同学习情绪,学会情绪,促儿童形成积极心理资本。

另一方面,母亲需在实践中积极提高教育修养,在面对和处理情绪问题时,应以身作则。如,在解决困难时表露出坚定的神情;
不因小事而随便发脾气等行为,从小事做起,改变自身消极处理情绪的看法、态度和行为,如此不仅有利于提升母亲自身的教育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同等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习惯,并在家庭交往中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自我效能,保持希望、乐观的态度,培养良好的韧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校层面 1.加强家校沟通,建构家校合作关系网 学生心理资本的建构不单单需要家庭的力量,同时也需要学校的教育。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一方面,建立线上家校交流网,通过建立线上微信群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沟通父母与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特别是班主任,在反馈日常学生表现情况、学业成绩的同时,适时发布亲子正确沟通交往的身边事例、书籍、影片等多方式提倡民主型教养方式,鼓励母亲尊重学生的合理情绪并积极引导,培养儿童遇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资本。

另一方面,建立线下家委会交流网。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家长之间专题教育分享会的形式,鼓励家长提出与孩子交往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丰富家长的间接教育经验,从而有助于家长在学习其他家庭教育中改正错误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教养方式,为儿童建立更为积极的心理资本提供机会。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培育积极心理资本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的开展需要课程的支撑。

一方面,将儿童情绪教育和心理资本的培养纳入学校课程,进行学科的有机渗透。教师要精选教学材料,重视挖掘学习材料正确价值导向,提供监控与调节情绪的方法,鼓励儿童在知识经验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培养持之以恒和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另一方面,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课程拓展的重点。开设专有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专项主题班会、读书会等综合性活动来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己情绪,学习正确对待情绪。同时,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儿童在替代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绪与养成积极的心理资本,培育健全人格。

3.鼓励自我教育,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发展 儿童的自我教育是培育积极心理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儿童最直接的教育者之一,应注重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当儿童面对情绪事件时,鼓励儿童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鼓励儿童多以“我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应该怎么做?”等方面入手,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由此学会调节自我情绪,保持乐观心境,逐渐养成遇事乐观,充满希望,提高自我效能感。

另一方面,鼓励儿童在自我教育中自我激励,积极参与实践获得成功体验,发展心理资本。通过组织竞赛、体育等拓展活动,拓宽儿童锻炼的空间,积极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自信、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感受成功的愉悦,同时体验失败,积极发挥教师与班集体的影响帮助儿童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培养韧性。

综上所述,优化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儿童心理资本发展的策略是多角度的,其中重点探究家庭与学校两个层面的可实施策略,是具有可操作性与现实性的,对家庭、学校以及儿童自身三方进行干预,三方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改善母亲消极的元情绪理念和相对应采取的消极教养方式,进而优化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发展,发挥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结 论 基于前人对于父母元情绪理念、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资本之间两两关系的研究,选取母亲报告的母亲元情绪理念和儿童报告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资本情况,分析三者之间的现状和关系,得出结论如下:
母亲元情绪理念作为影响儿童心理资本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儿童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母亲月薪的影响。同时,在探究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儿童心理资本发展的过程中,考虑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发现不同的母亲元情绪理念会影响不同的教养方式,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心理资本的发展。

研究表明,教导型情绪理念能有效促进母亲对自我和对儿童情绪的觉察,利于儿童学习解决情绪事件的方法。而消极的摒除型、紊乱理念则不利于母亲觉察情绪,易用错误的方式来对待。消极情绪理念很大程度受到儿童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母亲自身经济基础、原生家庭的排行以及学历的影响,导致母亲受外因干扰更易显露消极情绪,进而趋向采用拒绝、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独立养成。因此,对于优化和改善母亲消极的元情绪理念对于发展儿童积极心理资本是具有宝贵价值的。

在日益提倡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国民教育重中之重。从考虑现实性出发,整体考虑家庭与学校在儿童心理资本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策略。在家庭方面,重视考虑母亲对待儿童的态度与行为,鼓励母亲重提高自我修养,更正对儿童性别的错误教育观念,能以身作则,从参与实际活动中积极转化消极情绪理念,积极影响与培育儿童心理资本;
在学校方面,努力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影响,在学科渗透的同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联合家校力量,并倡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在多方合力下共同促进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胡台丽,许木柱,叶光辉.情感、情绪与文化[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267-297. [2][3]Gottman,J. Fainsilber-Katz,L. & Hooven. 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6,(10) [2] [4][11]叶光辉. (2002). 父母的后设情绪理念类型及测量.见胡台丽,许木柱,叶光辉(编),情感、情绪与文化: 台湾社会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5]Goldsmith, A. H., Veum, J. R., & Darity, W. (1997).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and human capital on wages. Economic Inquiry, 35(4), 815-829. [6]Luthans F, Youssef C, Avolio B. Psychological capita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7]Baumrind, D.,(1971).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p2)1. [8]Darling N, Steinberg L.(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nt: An integrative modal. DevelopmentalPsychological, 113, 487-496. [9]李改,方平.(2007).大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研究.心理学探新, 27(3), 61-65,75. [10]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3) [12]黄会欣, 李银玲, 张锋, 李伟强. (2013). 母亲元情绪理念心理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 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应用心理学,19,126–135. [13]蒋奖,鲁峥嵘,蒋絆菁,等.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94-99 [14]张阔.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 58-64. [15]Lunkenheimer, E. S., Shields, A. M., & Cortina, K. S. (2007). Parental emotion coaching and dismissing in family interaction. Social Development, 16(2), 232–248. [16]刘玉路,&李新影.(2015).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及性别差异影响. 中国公共卫生,31(12), 1655-1657. [17]Klimes-Dougan,B,etal,Parental Emotion Socialization in Adolescence:Differrences in sex,Age and Promblem Status.Re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2007.16(2):p.326-342. [18]姜旭.父母元情绪理念、家庭环境与大班儿童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19]叶光辉,郑欣佩,杨永瑞.(2005).母亲的后设情绪理念对国小子女依附倾向的影响.中华心理学刊,47(2),181-195. [20]Conger,R,D.,&Donnellan,M.B.( 2007).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8,175-199. [21][26]刘相英.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儿童心理资本、焦虑和幸福感的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16. [22]李效鹏,马迎华,宋娟.北京昌平区四~六年级小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5.(12). [23]韦泽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与上海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对比[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4]穆俊廷.中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元情绪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5]虞树双.父母教养方式、元情绪理念对初中生涉他偏好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7]费叶.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8]王保健.青少年情绪智力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2017) [29]Hooven,C.,Gottman,J.&Fainsilber-Katz,L..Parentalmeta-emotionstructurepredictsfamilyandchildoutcomes[ J] .CognitionandEmotion, 1995, (9):229 -264. [30]瞿鸿雁,许远理,黄玲玲.(2011).父母元情绪理念对 5~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 5, 40–45. [31]王茜.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资本影响的理论初探[J].知识经济,2014(4):161-162. 附录1 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 情绪教导型理念(15个项目)
1. 5. 6. 9. 12. 15. 19. 22. 24. 26. 29. 34. 36. 39. 42 情绪不干涉型理念(12个项目)2. 8. 10. 14. 17. 20. 25. 28. 30. 32. 38. 41 情绪摒除型理念 (7个项目)3. 7. 13. 23. 27. 35. 37 情绪紊乱理念 (8个项目)4. 11. 16. 18. 21. 31. 33. 40 当您的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您会有哪些反应及如何与孩子交往。以下列出许多抚养态度的叙述,答案并没有对错之分,请依照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数字上打√或画圈。数字的大小表示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请尽量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做答;
每个问题只能选一个答案,请注意不要漏题或串行。

题 目 完全 不符合 大部分不符合 有点不符合 有点符合 大部分符合 完全符合 1. 我会思考如何让孩子从生气或悲伤中学到一些东西。

1 2 3 4 5 6 2. 我不会在孩子生气或悲伤的时候跟他说话。

1 2 3 4 5 6 3. 我觉得孩子的生气情绪经常很不合理。

1 2 3 4 5 6 4. 我很难安静下来与生气或悲伤的孩子沟通。

1 2 3 4 5 6 5. 我会急于想知道孩子生气或悲伤的原因。

1 2 3 4 5 6 6. 我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气或悲伤。

1 2 3 4 5 6 7. 我觉得生气或悲伤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好。

1 2 3 4 5 6 8. 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会等他来找我谈。

1 2 3 4 5 6 9. 我会教导孩子怎么适当地表现自己的情绪。

1 2 3 4 5 6 10. 我会丢下孩子一个人,随他去生气或悲伤。

1 2 3 4 5 6 11. 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1 2 3 4 5 6 12. 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孩子生气或悲伤的情绪反应。

1 2 3 4 5 6 13. 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会直接纠正他。

1 2 3 4 5 6 14. 我觉得孩子生气或悲伤的原因,没什么好在意的。

1 2 3 4 5 6 15. 我会教导孩子试着把生气或悲伤的感觉说出來。

1 2 3 4 5 6 16. 我总是被自己生气或悲伤的情绪搞得一团糟。

1 2 3 4 5 6 17. 我觉得不干涉孩子生气或悲伤的情绪,才是父母应有的行为。

1 2 3 4 5 6 18. 当我生气时,常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事。

1 2 3 4 5 6 19. 我很重视孩子生气或悲伤的情绪。

1 2 3 4 5 6 20. 我认为孩子的情绪,大人去教反而不好。

1 2 3 4 5 6 21. 孩子发脾气时,我会气得打他。

1 2 3 4 5 6 题 目 完全 不符合 大部分不符合 有点不符合 有点符合 大部分符合 完全符合 22. 我认为孩子生气或悲伤,可以看成是一个有益的生活经验。

1 2 3 4 5 6 23. 如果孩子总是为了同样的事情生气,我会处罚他。

1 2 3 4 5 6 24. 我会帮孩子从生气或悲伤的情绪里平静下来。

1 2 3 4 5 6 25. 我认为生气或悲伤的情绪,最好顺其自然地发泄。

1 2 3 4 5 6 26. 我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先完全了解孩子生气或悲伤的原因后再做反应。

1 2 3 4 5 6 27. 我不允许孩子表现任何生气或悲伤的行为。

1 2 3 4 5 6 28. 我认为孩子生气或悲伤时,其实做什么处理都无所谓。

1 2 3 4 5 6 29. 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会和他讨论生气或悲伤的原因。

1 2 3 4 5 6 30. 我认为孩子难免会生气或悲伤,所以不用太放在心上。

1 2 3 4 5 6 31. 小孩子一哭闹,我就觉得我的头快炸开了。

1 2 3 4 5 6 32. 我不会插手处理孩子生气的事件。

1 2 3 4 5 6 33.我常常后悔自己处理孩子生气或悲伤的方式。

1 2 3 4 5 6 34.我能从孩子生气或悲伤的经验中更了解他。

1 2 3 4 5 6 35. 我觉得孩子会生气或悲伤,只是他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

1 2 3 4 5 6 36. 我会教孩子想别的事情,来转移对生气或悲伤的注意力。

1 2 3 4 5 6 37. 我觉得孩子都是为了芝麻小事生气。

1 2 3 4 5 6 38. 我认为孩子的生气或悲伤的情绪没什么好注意的,因为他们还小。

1 2 3 4 5 6 39. 当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会去抱抱他或安抚他。

1 2 3 4 5 6 40. 面对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1 2 3 4 5 6 41. 我认为孩子必须自己面对生气或悲伤的事件,我无法帮上什么忙。

1 2 3 4 5 6 42. 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能理解孩子在气些什么或伤心些什么。

1 2 3 4 5 6 附录2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
题号 内容 从不 偶尔 经常 总是 1 父/母亲常常在我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对我大发脾气。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 父/母亲赞美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 我希望父/母亲对我正在做的事不要过分担心。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 父/母亲对我的惩罚往往超过我应受的程度。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 父/母亲要求我回到家里必须得向他/她说明我在外面做了什么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 我觉得父/母亲尽量使我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7 父/母亲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既懒惰又无用。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8 父/母亲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因为她害怕我会出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9 父/母亲总试图鼓励我,使我成为佼佼者。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0 我觉得父/母亲对我可能出事的担心是夸大的、过分的。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1 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母亲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安慰。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2 我在家里往往被当作“替罪羊”或“害群之马”。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3 我能通过父/母亲的言谈、表情感受到他/她很喜欢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4 父/母亲常以一种使我很难堪的方式对待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5 父/母亲常常允许我到我喜欢去的地方,而她又不会过分担心。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6 我觉得父/母亲干涉我做的任何一件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7 我觉得与父/母亲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的感觉。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8 父/母亲对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严格的限制而且绝不让步。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9 即使是很小的过错,父/母亲也惩罚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0 父/母亲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或该打扮成什么样子。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1 当我做的事情取得成功时,我觉得父/母亲很为我自豪。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拒绝 1、4、7、12、14、19 情感温暖 2、6、9、11、13、17、21 过度保护 3、5、8、10、15、16、18、20、 附录3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题目(PPQ)
下列的一些题目用来考察你自己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情况,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无需花费太多时间考虑,凭第一感觉回答即可。请判断每一句陈述和您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并在该句话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数字越大(如7),表示符合程度越高,数字越小(如1),表示符合程度越低。

完全 不符合 不符合 有点 不符合 说不清 有点 符合 比较 符合 完全 符合 1 不少人欣赏我的才干。

1 2 3 4 5 6 7 2 我不爱生气。

1 2 3 4 5 6 7 3 我的见解和能力超过一般人。

1 2 3 4 5 6 7 4 遇到挫折时,我能很快地恢复过来。

1 2 3 4 5 6 7 5 我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1 2 3 4 5 6 7 6 生活中的不愉快,我很少在意。

1 2 3 4 5 6 7 7 我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 2 3 4 5 6 7 8 糟糕的经历会让我郁闷很久。

1 2 3 4 5 6 7 9 面对困难时,我会很冷静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1 2 3 4 5 6 7 10 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

1 2 3 4 5 6 7 11 我乐于承担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工作。

1 2 3 4 5 6 7 12 不顺心的时候,我容易垂头丧气。

1 2 3 4 5 6 7 13 身处逆境时,我会积极尝试不同的策略。

1 2 3 4 5 6 7 14 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吃不好、睡不香。

1 2 3 4 5 6 7 15 我积极地学习和工作,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1 2 3 4 5 6 7 16 情况不确定时,我总是预期会有很好的结果。

1 2 3 4 5 6 7 17 我正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1 2 3 4 5 6 7 18 我总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1 2 3 4 5 6 7 19 我充满信心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1 2 3 4 5 6 7 20 我觉得社会上好人还是占绝大多数。

1 2 3 4 5 6 7 21 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有一定的规划。

1 2 3 4 5 6 7 22 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意气风发的。

1 2 3 4 5 6 7 23 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1 2 3 4 5 6 7 24 我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1 2 3 4 5 6 7 25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1 2 3 4 5 6 7 26 我觉得前途充满希望。

1 2 3 4 5 6 7 项目归属:
自我效能 1 3 5 7 9 11 13 韧性 2 4 6 8 10 12 14 希望 15 17 19 21 23 25 乐观 16 18 20 22 24 26 8\10\12\14\25 为负向计分

推荐访问:
上一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1
下一篇:2021某区政府行政领导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