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0谈中国诗学案

来源:网络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11-03 点击:

  《谈中国诗》学案

 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背景 本文发表于 1945 年 12 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2、文学常识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3、字音字形

 (1).注音

 一蹴( )而就 梵( )文 轻鸢( )剪掠 精髓( )

 数( )见不鲜 颦蹙( )

 吞声咽( )理

 一蹴(cù)而就 梵(fàn)文 轻鸢(yuān)剪掠 精髓(suǐ)

 数(shuò)见不鲜 颦蹙(píncù)

 吞声咽(yàn)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彗星

 白炽灯

 一蹴而就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羡妒 入场券

 如雷灌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

 辨证法

 轻鸢剪掠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二、整体感知

 1.你认为要《谈中国诗》,都要谈清楚哪些问题呢?怎样谈才能能说清楚呢? 2.文中作者分几层来说这个问题的? (梳理文章层次)

 3. 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三、问题呈现

 品味文章的语言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四:总结归纳

  (1)通过本文,你发现了钱先生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2),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谈中国诗》学案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一课一得】

推荐访问:西安市 陕西省 诗学
上一篇:2020护士试用期个人总结【2020】
下一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征文700字202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