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006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讲话【精品例文】

来源:网络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10-19 点击:

 在全省 6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人为本以防为主努力夺取防汛抗旱工作新胜利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会议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战略部署,总结“十五”防汛抗旱工作,分析当前防汛抗旱形势,研究部署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XXX 副书记、XXX 副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与会的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下面,受省防指委托,就“十五”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当前防汛抗旱形势和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安排,讲三点具体意见。

 一、“十五”及 2005 年防汛抗旱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我省干旱、洪涝、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1 年长江以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2003 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 1954 年的特大洪水,2005 年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夏旱,紧接着旱涝急转,沿淮淮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大

 别山区遭受历史罕见台风暴雨和山洪泥石流灾害。面对水旱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防指的统一指挥下,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强管理,科学调度,有效防控,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防汛抗旱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确保了重要水利工程、城市、工矿企业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确保了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基本保障了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五年全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效益达968 亿元,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别是 2005 年,第 13 号台风“泰利”在大别山等地区形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张冲、响洪甸、佛子岭、毛尖山、东山等站点均超过了百年一遇,超强降雨引发了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致使河流、水库水位暴涨,防洪和防御地质灾害形势极为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御台风暴雨工作,迅速传达贯彻国务院领导及国家防总的指示,周密部署防台风工作。省领导及时赶赴受灾严重的岳西、金寨、霍山、裕安、太湖、含山等县(区),现场指挥。省政府、省防指派出 9 个工作组赴重灾区指导工作。省防指提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台风监测、预警预报,做好山洪、泥石流防御和湖库、河道防汛工作;及时调度大别山水库提前预泄,启用分洪河道分泄淮干洪水,连夜通知六安市加强淠河、史

 河堤防防守,及时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各地强化应急管理,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在防御 13 号台风暴雨灾害中,没有出现群死群伤现象,各类水库未发生垮坝,干支流堤防没有发生重大险情。

 “十五”和 2005 年防汛抗旱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得益于: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组织保证到位。“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防汛抗旱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调防洪和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省领导身先士卒、*前指挥,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上岗到位、履行职责,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作战,各地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为夺取防汛抗旱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实践防洪抗旱新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安徽防汛抗旱工作实际,对新时期防洪抗旱思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在抗御 2003 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中,省防指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综合运用各类工程,实施综合调度,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进一步为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防洪思路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抗旱工作中,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重视水生态环境用水,注重利用洪水资源,五年

 利用洪水资源近 60 亿立方米,努力从单一农业抗旱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抗旱转变。

 三是加快工程建设,防汛抗旱工程基础不断夯实。“十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省防洪和抗旱工程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开展了以长江、淮河防洪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长江干堤防洪标准显著提高,随着治淮建设深入推进,淮河流域综合防洪排涝能力正在逐步增强。一批病险水库已经或正在进行除险加固,防洪能力有较大提高。芜湖、安庆、铜陵、池州、马鞍山、淮南、蚌埠等重点城市防洪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淠史杭、驷马山、花凉亭、女山湖等大型灌区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节水与抗旱能力增强。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规范。“十五”期间,我省防汛抗旱立法工作和制度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 年省人大、省政府分别通过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工作的决议》、《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意见》。2002 年省人大颁布《安徽省抗旱条例》,为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抗旱专门法规。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省防指修订出台了《安徽省防汛抗旱纪律》。各级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防汛抗旱工作纪律和制度。通过努力,基本建立我省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制定了全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行蓄洪区运用预案、抗旱预

 案,重要河流、湖泊、水库防洪调度方案,主要城市防洪预案,城镇应急供水方案、大型灌区供水预案、大中型闸站引水预案等。

 五是坚持军民联防,形成全民动员的防汛抗旱工作体制。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发挥突击队作用,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的任务,是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在长期抗洪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群众抢险队伍的组织、动员体系,群众抢险队伍成为巡堤查险的主力军。坚持“群”“专”结合,在重点防洪区域建立四级、30 支防汛专业抢险队,成为专业性抢护的重要力量。建立县、乡级抗旱服务组织 310 支、抗旱协会 127个,抗旱服务体系全面覆盖易旱地区。各级党组织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十五”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胜利,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防指正确指挥的结果,是人民子弟兵、社会各届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全面参与的结果,是防汛抗旱战线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防汛抗旱工作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防汛抗旱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当前全省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阶段,是我省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新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核心。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防洪保安和安全饮水问题,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任务。二是构建和谐社会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新要求。水旱灾害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防汛抗旱工作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安排洪水出路,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三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新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遏制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抗旱工作必须把节约用水作为重要手段,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科学调配,加强保护,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就是要着力提高农业抗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各级党委、

 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二是经济实力的增强能够为抗灾救灾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三是我省水利工程防汛抗灾整体能力大大增强;四是防汛抗旱手段有了新的飞跃;五是有一支经受过历次大水、大旱磨练、富有经验的防汛抗旱队伍。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防汛抗旱为其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现阶段我省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不相适应。一是工程防御标准不高。长江干堤虽经加固,但尚未经过大洪水考验,治淮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对山洪灾害缺乏有效防御手段。我省山洪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目前对山洪、泥石流预报、预警水平不高,尚缺乏有效的防御办法。三是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是防洪的薄弱环节。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1300 多座病险水库防洪问题突出,受洪水威胁严重。沿淮洼地排涝能力不足。四是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不够。部分市县存在防汛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落实,防汛抗旱经费无着落等问题。在突发性水旱灾害的应急管理上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天气形势不容乐观。综合全国和长江、淮河两流域的气象预测,今年夏季主要雨带可能出现在华北南部至长江下游之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常年同期偏多。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洪涝与内涝,长江流域不能排除发生区域性大洪水。

 我们要全面、正确地分析当前的防汛抗旱形势,进一步增

 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既定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三、全力做好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

 2006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也是我省奋力崛起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为中心任务,实行兴利与除害结合,防汛与抗旱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深入推进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为实现奋力崛起、构建和谐安徽提强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的目标是:长江一、二级堤防要确保湖口 22.5 米的相应水位,其它江堤要保 1954 年实测洪水位的防洪安全。淮河干流重要堤防要确保淮干设计洪水位,颍河、涡河重要堤防要分别确保 1975 年和 1957 年实测洪水位安全,其它堤防应确保在设计洪水位或水位达到现有堤顶以下 1.0 米时不

 破堤。各类万亩以上圩口均应确保相应设计标准内洪水不破堤。重要城市防洪堤要做到水涨堤高,确保安全。各类水库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控制运用办法调度运用,遇设计洪水时确保度汛安全,遇超标准洪水时确保大坝安全。发生特大干旱时,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突出重点,确保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业、农业生产用水,努力降低旱灾损失。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主要抓好十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责任制,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战胜水旱灾害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省政府已重新调整了今年省防指组成人员,明确了省政府领导及有关省直部门的防汛分工。长江、淮河重要堤段和重点防洪城市、水库、行蓄洪区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名单已上报国家防总备案。各级防指也要进一步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机构,明确防汛分工,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并在相应媒体上公布辖区内防汛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防汛行政责任人有变动的,要做好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衔接工作。各级防汛责任人特别是新上任的防汛责任人要尽早上岗到位,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重点协调解决防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电力、通信、石油、铁路、公路、航运、工矿等有防汛任务的部

 门和单位也要设立防汛机构,负责做好本行业和本单位的防汛工作,同时要积极为全省防汛工作服务。要把各项责任制落实到工程,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真正做到“五到位”,即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方案到位、物资到位。同时,落实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追究制贯穿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始终,做到有责任、有考核、有奖惩。

  (二)扎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旱准备。2 月初,省防指就发出了关于开展 2006 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从责任制、工程、预案、物资、队伍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从 3 月份开始,长江、淮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和各大水库等省属水利管理部门已全面开展了汛前检查,市县防汛部门也相继对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检查。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省防指先后派出 14 个组对各地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抽查。从抽查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地方领导干部存在麻痹思想与侥幸心理,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防汛抗旱责任制还未真正落实到位;淮河、长江干堤及主要支流部分河段崩岸严重;涵闸等穿堤建筑物老化失修,安全隐患较多;病险水库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河道违章设障问题依然突出,等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对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抓紧处理,为迎战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狠抓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目前我省长江、淮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堤防共有在建开口工程77座,其中长江流域15座,淮河流域 62 座。截至 4 月 30 日统计,已有 43 座开口工程完成复堤任务,32 座开口工程正在复堤或具备复堤条件,2 座工程进度相对较慢。在建水利工程既有自身的安全度汛问题,更关系到流域、区域防洪安全。各地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建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一要严格落实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责任制。防汛部门要对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人登记建档,各项目法人单位要抓紧落实工程度汛的组织机构、各项制度以及相关责任,并逐级签订工程安全度汛目标责任书,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要落实在建工程安全度汛保障措施。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法人单位要组织制定相应的度汛预案和应对突发险情的处置方案,落实抢险应急队伍和物资,保证通讯和道路畅通。参与建设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全力做好度汛工作。三要坚持在建工程防汛属地管理的原则。无论哪一级承建的工程,工程所在地防汛指挥机构都要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加强度汛管理和指导,督促工程进度和度汛方案的落实。各项目法人单位要与所在地防汛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在建工程如遇重大汛情、险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防汛指挥机构和项目主管部门报告。

  (四)抓紧处理工程险工隐患。据汛前检查,我省淮河、长江干支流主要险工险段有 65 处,大多为堤防渗漏、管涌、崩岸和涵闸病险等问题。长江东流河段受航道整治影响,东至县七里湖江堤外滩出现大范围崩塌;铜陵县胥坝南夹江地处铜陵河段中部,河道曲折,常年迎流顶冲,崩塌岸线长约 2.5 公里;枞阳江堤白荡闸引河口发生坍岸。颍东区颍河左堤蒋楼、明光市潘村洼义集等塌岸严重,淮南市董峰湖行洪区流砂洼、怀远县黄苏段、五河县淮北大堤钱台子等都是坍岸老险段,影响堤防防洪安全。沿淮涵闸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普遍存在启闭机老化损毁、钢结构锈蚀等问题。五河县龙潭湖涵启闭机螺杆变形,启闭困难;怀远县老河湾涵等止水老化,漏水严重;颍上县三里桥涵洞开裂变形,影响运行安全。等等。各地要高度重视所有影响度汛安全的险工隐患,按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制定应急度汛措施,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备足防汛物料,确保防洪安全。

 另外,长江干堤经过除险加固后,防洪标准得到提高,但是还没有经过大洪水的考验,特别是长江江心洲及外滩圩防洪标准较低,险工隐患多,局部崩岸严重,目前仍有近 60 个洲滩圩有人居住,涉及人口近 30 万人。江心洲、外滩圩防洪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关市、县要按照省防指的要求,

 逐级落实江心洲、外滩圩防汛责任制,加强险工险段处理,制定应急度汛措施和遇超标准洪水及突发险情时人员安全转移方案。同时,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借鉴平垸行洪、移民建房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江心洲、外滩圩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防洪保安问题。

 (五)加强各类水库防汛工作。水库安全度汛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市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库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库度汛准备工作。一要全面开展水库安全度汛检查。市级对辖区内大型水库和重点中型水库全部进行检查,对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检查率不得少于水库总数的 30%,县级要对辖区内大中小型水库全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妥善进行处理。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省防指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各类水库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在新闻媒体上通报。二要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水库防汛工作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类水库要全面落实水库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防汛指挥调度权限,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四项管理制度”。三要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所有水库必须执行经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不得擅自在汛限水位以上蓄水和任意压缩泄洪流量,不得随意超蓄。被鉴定为三类坝的水库,要严格按照三类坝运行要求,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制定汛期安全度汛计划和度汛预案,水库运行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严

 重病险水库,要采取降等、降低汛限水位等措施,必要时空库运行,以防不测。汛期库区遭遇强暴雨等紧急情况,要提前通知下游市、县、乡镇做好相应的准备,要转移群众的,必须果断组织群众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四要切实加强水库防汛值守。所有水库管理单位都要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汛期实行 24 小时值班,严禁脱岗、缺岗、漏岗现象,值班人员要根据水库水位、降雨情况等,增加对水库巡查的频次,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到险情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汛期省防办要对各地水库防汛值班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各级防指也要对辖区内水库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值班规定的单位和人员要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六)依法清除河道行洪障碍。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长江、淮河干流及部分重要支流主要违章设障近 60 处。如阜南县部分群众擅自在蒙河分洪道、洪河分洪道、淮河外滩地大面积植树,面积近 6000 亩,在洪河分洪道内违章搭建房屋,形成集市贸易,省防指已两次发文、两次派人去现场督查清障。合淮阜高速公路将料场、工棚等设在河滩地上,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淮南市窑河闸下游长 7.5 公里的河段,侵占河道乱建码头达 23 处,严重阻水挑流。利辛县公路部门修整茨淮新河右岸堤顶公路时,在堤顶路边就地取土并形成较大的深坑,虽经河道管理部门多次交涉,仍未恢复堤防原貌。怀宁县石牌镇居民在同马大堤堤顶及

 护堤地违章建设商棚达 80 多间。等等。

 目前已进入汛期,各地要对河道堤防违章设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制定切实可行的清障计划,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明确清障责任人,限期清除。对已建违法建筑并拒绝拆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强行清除。同时各级河道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河道、堤防日常管理和巡查,从源头上制止违章设障的发生。

 (七)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防汛预案是防洪保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及有关部门要将制定完善和执行预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关部门要抓紧组织修订长江、淮河堤防上新建、加固、扩建穿堤建筑物工程的控制运用办法和操作规程,已建成的王家坝闸、曹台孜闸、窑河闸、东淝闸、姜唐湖闸、荆山湖进退洪闸、蚌埠闸等闸站,要充分做好运用前准备。阜阳、淮南、六安、滁州等市要抓紧上报行蓄洪区运用预案。沿江各县、区要组织力量抓紧编制完成江心洲、外滩圩防洪应急预案,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在总结 2005 年防御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经验的基础上,省防指于去年汛后启动省、市、县、乡四级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预案编制工作,目前省级防台风预案已上报省政府待批。各地要充实力量,加快进度,力争主汛期前全面完成本级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预案编制工作。完善突发性灾害“防、抢、撤、救”

 应急预案,尽快落实县、乡(镇)、村三级山洪及地质灾害防范责任制,明确重点防护区域及防护内容,进一步落实汛期监测、临灾预报制度和人员撤退转移路线。全省 22 座城市要按照国家防办《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及省防指的要求,抓紧编制城市防洪应急预案,5 月 30 日前完成编制上报工作。各级防汛办事机构和水文部门要进一步提高“三预”水平,即预测、预警、预报水平,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八)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各地要按照《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和《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水利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大事来抓,落实专门机构,做到信息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建、有人维护。二要拓宽信息化建设投资渠道。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地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三要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四要抓好已建系统的应用工作。认真做好已建硬件系统的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水利工程以及防汛抗旱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及时更新应用系统的资料,使已建系统为防汛抗旱发挥支撑作用。

  (九)切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防大旱、抗大旱意识,做好抗大灾的准备。一是加强蓄水保水。根据蓄水和降水情况,积极抓好当前水库、塘坝、河道、湖泊的蓄水保水工作,适时开展过境水资源利用和洪水资源利用工作,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留水,保障各类用水需要。二是完善抗旱预案。修订和完善《安徽省抗旱预案》,合肥、淮南、蚌埠、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界首等 8 个重点干旱缺水城市要加快城市抗旱预案编制工作,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等灌区要进一步完善供水方案,沿江沿淮地区要制定抗旱引水方案。三是切实加强抗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以县为骨干、乡(镇)为补充、村组为依托的三级抗旱服务网络。四是加强城市抗旱工作。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抓紧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体系。落实市长抗旱负责制,建立由水利(水务)、城建、电力、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城市抗旱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城市抗旱工作。五是密切关注主要河湖水质变化,要特别保护好城市水源地。配合环保部门做好闸坝防污染调度工作,努力避免重大水污染事件。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十)加快淮河行蓄洪区移民迁建步伐。从两年多的实践看,行蓄洪区移民建房工作总体进展是较为顺利的,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完成淮河行蓄洪区移民建房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 2005 年淮河防汛工作实践看,移民建房

 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符合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但目前移民建房进展不平衡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各地要按照刚刚召开的省治淮工作会议上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务必抓好落实工作。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必须按照省政府 70 号文的要求,市、县政府要再次明确后续工作的责任人,要从县直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继续驻村、驻点,包乡、包村、包户。二要进一步加快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快进度,确保实现预定目标。要妥善做好宅基地置换工作,确保第三批计划顺利全面开工建房,搬迁入住。三要做好后续计划调整工作。在对不愿迁建的户数和申报不实的户数进行调整的同时,要以省政府70号文为依据,将需要迁建又有积极性的符合条件户作为后续计划上报,以便统筹安排,进行计划调整,善始善终地完成移民建房工作。

 同志们,做好 2006 年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领导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实现安徽奋力崛起,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例文 抗旱 防汛
上一篇:合肥电动机项目建议书及实施方案
下一篇:激情饱满,对标赶超,精准铸就×经济社会发展同心圆——党政正职座谈会上讲话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