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社会实践论文-管理论文

来源:网络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9-23 点击:

 社会实践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社会实践论文- 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国家市场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内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文章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作用,从而提出一套以社会实践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体系。

  关键词:变革;就业创业能力;社会实践

  一、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内涵

  在国家大众教育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仍旧十分严峻。根据

 统计,2018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 820 万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想要在层层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就业创业能力。以往来说,就业创业能力主要包含四项核心能力,即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储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促进,构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新时期下我国市场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很多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对应届毕业生的前期培训投入,使毕业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尽早投入实际工作中来,在实际招聘中除了对学生基本能力有固定要求外,更加看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以便实现企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二、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形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也对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自身硬实力的同时也会发现自身

 知识水平与现实社会的差距,从而激励其不断学习和创新。大学生也可以在实践中更加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自身需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对其今后的人生定位和职业规划都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思想 素质的有效渠道

  大学生活是学生性格培养、思维养成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单一的校园生活对于学生思想结构性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大学生可以针对时政局势,结合学校特色,根据自身特点,广泛和深层次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尽早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对于加强学生 意识,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解,提高思想觉悟,升华理想信念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 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环境背景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设置具有吸引力的、紧扣时代主题的正能量主流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实践活动、快乐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实践的思想性。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职业世界的重要平台

  单纯的校园生活与职业世界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与不同类型、不同角色的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行业现状、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实际所需。同时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产生融会贯通的效果,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以便在日后学习中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切实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确立职业目标的有效途径

  职业目标是大学生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动力源,一个良好的目标是在大量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产生的。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对职业目标随时进行修正,避免了盲目的跟风和不切实际,使目标定位与自身能力和企业发展需求所匹配,从而实现企业与自身的双赢

 实效。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一)通过社会实践,实现全程化能力提升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学生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并进行全程分类化指导,保证学生能力的系统性全面提升。针对新生,安排针对性、有主题的社会调查报告。让学生在调研分析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明确企业所需和自身劣势,巩固专业思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高年级学生,逐步实现与企业需要所对接的实际动手实践,通过“专业生产实习”、“义务支教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良好人格特征,为日后投身 事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针对毕业生,主要安排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科研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同时进行模拟招聘等实践活动,

 为学生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二)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化能力提升

  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是高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且只有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才有意义。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思路,把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学生高水平就业作为办学目标,大力依托社会为载体,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实地调研与知名企业就人才培养、专业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实现学生就业能力在社会化上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社会应该积极配合高校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优质服务平台,将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能力等信息情况及时反馈给高校,构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共同体。

  (三)通过社会实践,实现多样化能力提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一是在社会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分阶段摸排,细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开展精准就业能力提升服务,并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及专业相关的重点民营企业进行就业实践,实现就业模式向多元化、跨专业、综合型等方向发展。二是积极利用 QQ 群、学生社区、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专栏等新媒体,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学生社会实践送政策、送指导。三是开展专业化指导。通过召开社会实践指导报告会、经验交流分享会和简历与面试技巧辅导会,邀请企业资深 HR、优秀校友、学校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及老师等形式,学校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专业、行业特点,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决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就业创业。

 (四)通过社会实践,实现创新性能力提升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道,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社会实践成为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宝贵机会。如何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成为一种主动的意识习惯,是建设好创新型国家和解决好当前就业工作难题的主要思考方向。首先,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广泛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国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变迁轨迹、规律和可取的建设制度,以及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特色和亮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全新的创意和想法,勇于尝试,探索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活动方案;然后,关注活动进行中的机遇。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已有学习生活圈和抽象理论知识圈的宝贵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敢于突破、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积极思考,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最后,善于活动结束后的总结。针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反思,对值得传承和推广的地方进行记录和宣传,在全院或全校范围内组织优秀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经验交流,从而互相学习,碰撞思想。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各种党团组织、学生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在适当的时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凝练学生的创新智慧。

 四、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多样,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拥有制度的保障,才能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有效、稳定地开展,实现体系化、常态化。

  (一)完善工作配套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多方社会力量通力合作。政府各类职能部门要发挥统筹和领导的作用,制定和协调配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高校要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工作,经费方面:除了高校每年用于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的专项资金外,也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吸引政府、企事业单位、团体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承担着独特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培养和选派 思想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用人单位要承担起为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的责

 任,承担起作为大学生校外课堂、为社会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只有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才能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一个健康的、有序的、和谐的环境。

  (二)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

  要想使大学生充分重视社会实践,使各方有效收获最大化,必须健全完善评价考核机制。第一,高校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社会实践课比例,将社会实践课程化,并使其成为必修课;同时可以将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的评奖评优中,并作为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因素;也可在每次社会实践结束后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态度、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报告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考评,及时进行总结表彰、典型宣传。对学生进行考评的同时,也需要对指导教师进行考评,以指导态度、指导效果、学生反馈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公布。在先进工作者评选、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中,对评价优秀的指导教师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作为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

 评价考核指标。第三,政府还应当制定政策,对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用人单位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补偿,激发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注重宣传,让用人单位认识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做出贡献是自身的社会责任。

  (三)探索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为了增强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探索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必要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实践规划体系、实践基地保障体系、评价考核体系等。即是一个长效机制,就说明构建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力量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想要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首先就要勇于打破传统工作和思考模式,积极创新,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解决好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地实践规划和设计等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社会实践方案,以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导,牢固树立“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总之,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深刻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措施上争取做到动员宣传到位、经费投入充足、专业指导得当、各项机制完备等几个方面。作为大学生,也应当在课堂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实习见习、暑期实践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从而在多样的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职场、提升素质、积累经验,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及早为毕业应聘求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 教育的重要环节[J].高校理论战线,2005,(5):30-31.

  [2]吴晓晴.浅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5,25(1):13-14.

  [3] 谢 作 诗 , 杨 克 瑞 .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问 题 探 析 [J]. 教 育 研究,2007,(4):45-48.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推荐访问:社会实践 论文 大学生就业
上一篇:从财务会计电算化走向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下一篇:教研活动主持词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