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六步法

来源:职称计算机 发布时间:2020-08-27 点击:

  作文六步法

 一、教学模式的名称

 作文教学程序法

 二、理论依据

 由于现代社会是高信息化、高社交化、高效率化的社会,它要求人们的写作能力必须准确、严密、快速、简要。现代社会对人们写作能力的这种高要求,决定了作文教学所处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能否实现提高全民族科学化水平这一战略目标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普莱西的程序教学理论,将程序法移植到作文教学之中,很有必要,也很有实效。

 三、指导思想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四、教学目标

  (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灵活设定,这里以初中生为对象)

  1、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2、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4、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6、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五、写作训练的基本程序

  1、打坐(构思、打腹稿)

  ①审清题意,弄清要求;②命题、定体、立意(高、新、奇);③选择材料(变);④组织材料(巧)

  2、编写作提纲

  3、修改写作提纲

  4、根据提纲打草稿

  5、修改草稿:①小改:字、词、句、段、标题;②大改:主题、选材、结构。

 6、誊写

 六、教学效果评估

 采用本模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明确思维方向,直接快速地进入写作状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明显的效果。

 七、实战演习

  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请以“责任心”为话题,根据吴氏作文六步法,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审清题意 明确要求

 一、作文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审题,一要准确,不似是而非;二要全面,不顾此失彼。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就是对试题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其含义,就是全面把握试题的重点、难度、文体、字数。审题,应从文体入手,然后旁及其余。

  1、记叙文的审题。要弄清下列四点:A、试题要求的是记人、记物、记事、还是写景。B、试题是否就是文章的主题,或者是暗示了文章的主题。C、试题是否显示了文章的层次,或者是确定了文章的结构。D、试题是否揭示了文章的重点,或者是提供了关键性词语。

  2、说明文的审题。主要应弄清下列四点:A、试题要求的是说物还是说序(程序),或者是说理(自然之理)。另三点与记叙文审题的B、C、D相同。

  3、议论文的审题。A、试题所给的是概念(如《我的理想》之类)是判断(如《落后就要挨打》之类),还是一个比喻(如《鱼水情》之类)。另三点与记叙文审题的B、C、D相同。

 二、作文的要求有两种

  1、明文规定的要求。例如:围绕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多少字数左右等。

  2、约定俗成的要求。例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结构完整等。

 三、什么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对生活中某个范围、某个方面、某类事物、某种感受作出提示让考生在提示的启发及提示的范围内写出的文章。“话题”,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谈话的中心,那么,作为话题作文,就是提出写作中心,明确写作范围。简而言之“话题”是一个“范围”、一个“对象”、一个“中心”,而不是一个观点。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体现在写作内容的广泛性和写作形式上的多样性。就某一个具体的话题来说,话题作文既有一个较大的写作空间,又有一个明确的限制,那就是话题所规定的范围。文章所写的内容可以在话题规定的空间中选择任意的点,但又必须在话题规定的范围之内。

  话题作文是写作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人们对写作本质以及写作教学本质重新认识的结果。

  写作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写作能力决不只是书面表达的能力,也不是按照条条框框完成的所谓命题作文的能力。而是指面对具体的任务,特定的对象,用自己的思维来把握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依靠的是写作技法的学习与积累,更依靠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与积累,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现实性、趣味性、思维性、创新性等诸多特点。

 四、话题作文的审题

 1、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2、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3、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4、文不跑题 题不跑文

  拿到文题之后,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一定不要跑题。包括文体、范围、人称、引申意义、关联因素、字数、特殊要求等,都要紧密扣题。扣题,首先要分析题目规定了什么、没规定什么,规定的,你一定要“遵命”;没规定的,就给了你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一定要利用好。

 题目规定先搞清,未规定处再弄明: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和环境。规定之处必满足,规定之外任你行。

 五、实战演习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500字以上。

  1、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们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来到都市是为了都更好地发展自我;我们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来到偏僻的山村教书,是为了奉献自我;不收取贿赂是为了清白为官,不卑躬屈膝是为了一身正气……

  2、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等,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放弃了它们,我们就会沦落为社会的渣滓。

  3、通过一个人放弃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一位老模范工人每每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年青的一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护青年、无悔奉献的高尚品质。

  4、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我们拒绝了游戏机的诱惑是为了获得优秀的学业,我们放弃了青春期涩的果子是为了获得成熟的情感……

  5、可以从放弃与获取的关系入手,展开自己的论述。

  6、象棋中的“丢车保帅”。

  7、孟子关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论述。

  立意 定体 命题

 一、怎样立意

  立意俗称“炼意”,即提炼文章的主题,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态度和观点。文章的“意”不是一时凭空冒出来的,而是作者长期思想锻炼,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结晶。

  文学创作是有功利性的。古人云:“文以载道”。假如一篇文章什么情绪都没有流露,什么态度都不明确,什么观点都没有,这就好比一具僵尸,是没有灵魂的。如果下笔之前没有“意”,就好象部队之无“统帅”,即使铺叙详尽,材料具体,也只是乌合之众,是不成其好文章的。有的人不知“立意”的重要,提起笔来。象跑野马,漫无边际,或罗列现象,或堆砌辞藻。由于缺少“意”这根红线的贯穿,纵然是珠子,也是散乱的。这就必然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非立不可。

  文章要有好的“立意”,思想锻炼,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思想浅薄,生活狭窄,知识贫乏,即使面对丰富多彩的外界事物,面对万紫千红的美好现象,也立不出好“意”,犹如深山探宝,空手而归;或者只拾取几片瓦砾,拣回几茎枯枝。思想锻炼好,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多,有助于文章的“立意”,但并不等于就一定可以立得高远,还有赖于下笔之前对所写的事物认真观察,仔细认识,抓住其本质,攫取其精髓。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立意要注意三个问题:①高。立意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即所立之“意”是健康、高尚的,能给人以鼓舞和教益;立意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即所立之“意”,既不一味地迎合或图解政治言论和信条,也不流露出反党、反社会、反人民的情绪。②新。作文贵在有新意。作文的“作”是创作之意,而“创”即创新,这就要求作者有首创精神,能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写出新意。③奇。这里说的“奇”是新的更高形式,但本质还是求新。有些作者善于逆向思维,能反弹琵琶,往往能收到出奇至胜的效果。

 二、怎样定体

  话题作文对于文体和表达方式已经没有多少限制了,这对于考生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考验。有没有选好文体,会不会运用表达方式,就成为作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体不限并不是说文体可以不规范,非驴非马似的乱来,以至写出几不象的文章来。相反,规范文体仍然是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文体不限的真实含义是:只要考生能围绕话题,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至于是运用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者是议论文,亦或是别的文体都行,考生可以在若干文体中选择一种。

 那么考生最后确定的文体是不是最佳的文体呢?这有两个标准:①文体是不是最切合话题;②文体是不是考生最拿手的。

 三、怎样命题

  1、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紧扣话题,不落俗套;

  3、简洁、明确; 4、生动、醒目。

 四、实战演习

  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十分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得方方正正送出山。在你走后的3年中,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请结合你的经历、见闻和认识,以“公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话题解析】

  1、生活对待人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劳动,就会得到收获;你待人宽厚,就会被人宽容;你性情懒散,就会事无所成。

  2、生活待人又是不公平的:有时我们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我们明明真心待人,得到的却是冷漠与刻薄。在生活的不公面前,我们该怎么办?是否真的有命运的存在?

  3、可以用具体的叙事来表现“公平”的主题:如母亲重男轻女,对我和弟弟不平等对待;老师有偏向,对优生和差生不公平对待,等等。

  4、可以幻想一个“公平国”那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东西都是平分的,一丝一毫都不差。人们都有公平的意识,只要有一点不公,人们便扭打上公堂,于是衙门便成了肥差,人们便整天生活在为“公平”而战之中……

 5、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人公平问题,不能把它绝对化。

 

 怎样选择材料

 一、什么是材料

  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中,还常常使用所谓“素材”和“题材”的概念。“素材”是指进入了作者视野并被其所意识,所采撷的全部生活现象,即创作的“原始”材料;这种生活“材料”,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改制并写入作品之后,即为“题材”

 二、材料的重要性

  材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写作之际,材料是表现中心思想的“支柱”。

  “闭门造车”,没有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原材料和半成品,头脑这个“加工厂”就只能停工待料,无工可加,制作不出任何正确的思想观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想把你得到的“认识”,发现的“观点”,让读者也能认识并接受下来,使它能够“树”起来,立得牢,站得稳,非有一些典型,生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作其“血肉”不可,非有一些结实,有力的“材料”作其“支柱”不可!“言之无物,空空如也”,是文章之大忌。

 三、获得写作材料的途径

  第一,观察体验,从生活中直接获取生动的“活”材料。

  第二,调查,采访,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

 第三,看书,学习,听广播,看电视,上网,从书籍报刊和其他传播媒体中获取材料。

 四、选择材料的原则

  第一,要围绕文章的“主题”选择材料。所谓“选材”。就是以主题的表现为“依据”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主题有关,并能有力地表现主题者,选而留之;和主题无关,不能表现主题者,弃 而舍之。

  第二,要选择“典型”的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即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较强说服力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

  第三,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张冠李戴;也不能数字错讹,事实残缺;更不能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第四,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只有新颖、生动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表现新鲜,活泼的思想内容,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五,善于变通,避免与他人“撞车”。创新是写文章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写出新意,要避免在选材上与他人雷同。即使写同一对象,表现同一主题,也可以通过“变通”的办法获取有价值的材料。

 五、实战演习

  社会存在着很多看似矛盾的事情。下面是几则事例:

  1、17岁的美国少年盖茨,放弃了哈佛优越的学习环境和美好的前景,选择了20世纪70年代不被人看好的电脑软件行业,并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2、18岁的台湾农家子弟蔡志忠,自动辍学,专门去台北从事漫画创作,也获得了成功。

  3、而现在中国一些优秀企业家在事业成功后,选择了进高校学习的道路。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怎样组织材料

 一、什么是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俗称:“谋篇布局”,指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格局的布置与安排。我们习惯地把它称做“结构”。如果说主题是“灵魂”,解决了“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血肉”,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那么结构布局正象人的“骨骼”,就是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

 二、组织材料的重要性

  写文章,如果不认真组织材料,就只能让一大堆零乱的材料“堆”在那里,使好多个抽象的思想“摆”在那里,各自游离,互不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再好的材料也会被糟踏,再好的思想也会被淹没。它们不成“形”,不得“体”,是根本不能被称做为“文章”的!

  作者要把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组织到作品中来,就必须独运匠心,善于对各种材料巧加安排,孰多孰少,谁主谁宾;该添该减,哪藏哪露;远近疏密,高低浓淡……都必须恰当地艺术处理,才能构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三、组织材料的原则

  第一,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第二,应服从、服务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第三,要适应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第四,要完整,和谐,统一。

  第五,要照顾到民族的欣赏习惯。

 四、组织材料的要求

  第一,层次清楚。

  第二,主次分明。

  第三,详略得当。

  第四,机智灵活,不拘一格。

  第五,新颖,巧妙。

 五、短、平、快的结构模式

  第一,古典式:凤头,猪肚,豹尾。

  第二,现代式:议论(或抒情)式开头,中间写人状物要素完备,叙述,描写综合运用,抒情(或议论)式结尾。

 六、实战演习

  一个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了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它实现。”

  小女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轻轻地细语一番,然后消失无迹。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她老年时,邻人要求她:“请告诉我吧,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小女孩说:“仙女告诉我,快乐的真谛是……。”

 请以“快乐的真谛”这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安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怎样编写作提纲

 一、什么是写作提纲

 通过“打坐”阶段,我们进行了构思,打就了腹稿,也就完成了由“物”到“意”的转化过程。

 那么怎样再实现由“意”到“文”的转化呢?第一步要做的事当首推编写作提纲。编写作提纲就是制定写作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提纲是文章写作的蓝图,是作文结构的框架,是作文的雏形。

 二、编写作提纲的作用

 第一,可快速、简便、高效地记录构思的成果,使之文字化、固定化,便于作进一步的处理。

 第二,不使构思阶段产生的“灵感”昙花一现,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造成思想的浪费。

 第三,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以备日后的查找。

 第四,作为打草搞,写文章的指南。

 三、怎样编写写作提纲

 编写作提纲并不难,因为动笔之前,已经动了脑筋,构成了思想轮廓,就是不写提纲,实际上也已有了提纲。如果执笔列上几条纲目,便成了文字提纲。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编阅读提纲是归纳别人的写作思路,编写作提纲是归纳自己的写作思路。假如你会编阅读提纲,也应该会编写作提纲。

 四、编写作提纲的原则

 第一,忠实地记录构思的内容。

 第二,既简单又明白。

 第三,有利于打草稿。

 五、编写作提纲的要求

  第一,反映文章的内容,突出中心。

 第二,显示文章的层次,段落分明。

 第三,认真修改,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四,反复实践,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六、实战演习

 古今中外的人都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有的人追求真理,有的人追求权力,有的人追求财富,还有的人追求名誉、健康……

 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内容与“追求”有关即可。

 2、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3、表达方式不限,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可描写,可选用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

 4、先编提纲,后写作文。

 

 怎样修改写作提纲

 一、 修改写作提纲的意义

  吴氏曾拜读过许多行家、大家、名家的有关写作的文章或专著,也曾被这些行家、大家、名家的真知灼见所折服,但或许是吴氏孤陋寡闻,涉猎不广,居然在这些行家 ,大家,名家的著述中,很难找到有关列写作提纲的论述,即使偶有提及,也是三言二语,一笔带过,使吴氏常有隔靴搔痒之恨。至于修改写作提纲更是及所未及,闻所未闻。

  可能在那些行家、大家、名家看来,凭着他们过人的才智,在经过精思妙悟之后,接下来便应该是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一挥而就,根本不屑于编写作提纲,更不屑于修改写作提纲,以免干扰灵感,耽误工夫,但对吴氏这种天生驽钝之人,是万万不行的,特别是对于吴氏那些刚涉猎写作的学生们,更是万万不可的,因此,在吴氏看来为了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在构思和行文之间还应该有一个停顿和过渡阶段,那就是编写作提纲,以及对写作提纲进行修改的过程,这在写作理论上可能是"狗尾续貂"之举,但在吴氏的写作和教学实践中,却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请大方之家,切勿贻笑!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在行文之前,对写作提纲作些修改,使之在内容上更丰富,在形式上更完善,在思路上更清晰,那么就会更有利于写作,在行文之时,就会更“顺手”一些。

 此外,由于写作提纲较为简单,易于修改,花时不多却有利于出精品,这在写作的过程中实在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对于写作能力不强的人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二、 修改写作提纲的原则

  第一,要环节到位。审题是否严密,立意是否正确,选材是否典型,布局是否新巧,都要重新审视,认真思考。

 第二,要否定之否定。要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思维过程,反复推敲,确保构思有创意,有新意,推动提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修改写作提纲的方法

 第一,增。凡有疏漏不全,间隙明显处,均须增补。

 第二,删。凡有闲笔,冗笔,即须删削。

 第三,改。凡不正确,不全面,不周严,不妥贴的地方即须改动。

 第四,调。凡有杂乱无序的状态,都要调动,调整。

 四、修改写作提纲的要求

 第一,反映文章的内容,突出中心。

 第二,显示文章的层次,段落分明。

 第三,认真修改,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四,反复实践,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五、实战演习

 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5岁的女儿上了公共汽车,母亲谢绝了为女儿让座的人:“让她站着吧,她已经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爱,你对此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爱”为话题作文。

 要求:

 1、严格审题

 2、正确命题

 3、写出中心思想

 4、编写作提纲

 5、修改写作提纲

 怎样打草稿

 一、 打草稿的意义

  根据吴氏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在修改完写作提纲之后,写作的准备工作就算做好了,这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可执笔"行文"了。由于只须打腹稿,便可一挥而就,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的情况极少,这时打草稿便成了公认的比较稳妥的做法,"草稿"与“定稿”是相对而言的,打草稿就是根据前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构思、编提纲、修改提纲等),把自己的思想内容变成“文坯”──文章的初级形式,以备作深加工。

  因为由一个完善的提纲到文坯比由腹稿直接到文章要直接,简单,所以打草稿就成了写作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不可否缺的一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如果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那么打草稿则为文章 的修改提供了前提条件,草稿甚至可以有多稿,几易其稿,对提高写作水平,保证写作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打草稿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和写作习惯,确保文章符合文面要求。

 二、打草稿的原则

  第一、文字书写正确,清楚。

  第二、标点符号使用地正明白。

  第三、行文格式要符合规定或习惯。

 第四、有利于作文修改。

 三、打草稿的要求

 第一,文字书写要正确、清楚。

 第二,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正确、明白。

 第三,行文格式要符合规定或习惯。

 第四,有利于作文修改。

 四、实战演习

  根据"作文单项训练(六)"中修改后的提纲,定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据拟,字数600万左右。

 

 怎样修改草稿

 一、 修改草稿的意义

  打完草稿,写作过程并没有终止。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完善阶段”,即经过周密的修改,进行文字的润饰,使之更为完美,更加精粹。

  重视文章的“修改"是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一年极为优良的传统。《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没有哪一个严肃的作家是轻视并惮于修改自己的作品的;没有哪一部杰出的作品是没有经过作者仔细的斟酌和认真的推敲的。

  那么,文章"草成"之后为什么需要在一个"完善阶段",需要认真地对它进行一翻修改,润色呢?

 一方面是"意不称物"的情况是较为普遍,较为常见的。也就是说,思想在反映“客观事物”时这二者往往不能相“称”。

 另一方面是“言不达意”的情况也是较为普遍,较为常见的,较为常见的,也就是说,语言在状写,传达思想时,这二者往往也有距离,言赶不上意。

 二、 修改草稿的原则

  第一,要从整" 体"出发,从全局着眼。

  第二,求得"物--意--文"之间的相对平衡和无限接近。

  第三,不能损害原作。

 第四,要有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态度和作风。

 三、修改草稿的方法

  第一,读改法。一边读一边思索,遇有气势不接 ,语意不畅的地方,随手改定,

  第二,冷却法。写完之后,先放一放,待头脑冷静下来,有些毛病不待别人指出,自己就能够很快发现了。

 第三,求助法。自己改不下去时,不妨把写好的文章读给别人听听,拿给别人看看,听取人家的批评意见。

 四,修改草稿的两种情况

  第一、 大改。改立意,改材料,改结构 。

 第二、 小改。改字、改词、改句、改段、改标题。

 五、 修改草稿的具体措施

 第一,增。凡有疏漏不全,间隙明显处,均须增补。

 第二,删。凡有闲笔,冗笔,即须删削。

 第三,改。凡不正确,不全面,不周严,不妥贴的地方即须改动。

 第四,调。凡有杂乱无序的状态,都要调动,调整。

 六、 实战演习

 作文修改:

 要求:

  1、将"作文单项训练1-8''装订成册

  2、对"作文单项训练"中的习作进行修改。

  3、根据作文修改的"法则"进行。

 

 怎样处理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

 一、要重视文章开头、结尾和过渡

  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是属于组织结构的问题。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与文中各段同为一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由于具体情况错综复杂,由于文章内容、体裁和风格的不同,开头结尾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开头所要达到目的,主要是能够帮助读者抓住要领,易于领会全文,或者是能够引人入胜,使人乐于读完全文 ,结尾主要是帮助读者明确题旨,加深认识,或者是使人读了饶有余味增强感受。过渡是承上启下的形式, 要 起纽带作用,过渡要写得好,主要还须发掘它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它们很自然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二、关于文章的开头

  1、先作一些必要的交代,然后入正文。

  2、开头总冒个局,提示主题 ,表示 作者的看法和态度。

  3、先总提一笔,提出题目、问题或主题。在开头不加多项式解释和说明。

  4、直述。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溯源,从头说起。另一种方式是截取一个横断面。

  5、开头描写环境气氛。

 6、将故事发生的顺序颠到过来 ,开头先叙结局。

 三、关于文章的结尾

  1、结尾对文章内容作个结论,使人要领明确,信念坚定。

  2、结尾写明作者的感受和态度,或表示作者的希望和号召,使读者加深感染,明确方向,进而化为行动的力量。

  3、结局使读者的认识不停留在文中 所述说的事物之上,而是有进一步的提高由点及面,由小见大,使文章起"解剖麻雀"的作用

  4、结尾包含情感,甚至充满哲理,使人深 深思索,余味无穷。

  5、一般叙事文事完文就完,不须举例,不过有的作品还要交代一下结局。

 6、从表面上看,好象故事还没叙完,不象前一种那样有明白的交代。其实是故事有了结局,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戛然而止。

 四、关于文章的过渡

  1、从总到分,从分到合。

  2、由叙入议,由议入叙。

  3、今昔相联。叙现在事,忽插叙或叙过去事,需要有适当的过渡。

  4、从这一回事转到另一回事。

 5、由景入情,由环境到主人公。

 五、 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常见的毛病

  最容易犯两个毛病;一个是对题目作些不必要的说明解释;一个是起笔太远,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本题。

 一个是草草收场,了无余味;一个是画蛇添足,意尽而言不止。过渡易流于烦琐。甚至节外生枝,使文章枝蔓芜杂,重点不突出;或则忽略过渡,以至脉络断绝,结构松懈,内在联系不清楚,中心思想也不鲜明。

 六、实战演习

  有一个农村女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苦恼。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让这个学生为他们在电视上做广告,说是因服了他们生产的补脑液后才思敏捷,考出了好成绩。这个学生断然拒绝,因为她家庭贫困,从未喝过什么补脑液。

 女学生没有因为金钱的诱惑而丧失自己的诚实。请以"诚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二600字。

 怎样写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其中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叙事为主,有的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写好记叙文,需要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所写人事景物要有充分了解,要有自己的认识,要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

  为此,在写作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充分地获取信息,占有资料,详尽地观察,深入地思考,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对所写的内容要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应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的责任心参与其中。

  二、辨别文体,考虑记叙文的特点和要素。

  有的题目,有表达文体的标志词,如"记"、"忆"就是记叙文的标志词,而"说开去"、"一议"、"有感"、"之我见"等是议论文的标志词。有的题目没有标志词,如《习惯》,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成说明文,这时候,就一写要遵从试题的具体要求。也有一些题目,即使不作要求,也可辨识文体,如《一件小事》,是记叙文体无疑。

  记叙文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记叙的要素一般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文中应该交代清楚。

  三、立意和选材

  立意贵新,但不可能都新。立意要正确,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所写的人或事要有积极意义和价值。

  选材要有可读性和代表性,要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要能以小见大,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四、结构和表达

  记叙文的结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这样三种。一是以时间为顺序,其优点是读者从时间的变化中能清楚地了解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及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二是以空间地点转换构思全文,其优点是便于集中人物性格(通过场景)及事件的焦点。三是借助某物结构全文,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

  采用综合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特点之一。除了记叙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记叙文中的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需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能为描写而描写;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记叙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会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中的议论要少而精,用以点明意义,突出本质,渲染气氛。有些时候,在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有时候,有的议论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记叙中的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物。

  五、人称和顺序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采用第一人称写作,便于直抒胸臆,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我"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甚至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其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地叙述。

  一篇文章中的人称,前后要一致,不能相互矛盾,或是混乱不清。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先后顺序来叙述叫顺叙。把事件的结局或者是后面发生的事件先写出来,是倒叙。倒叙可以强调这部分内容。

  在叙述中,插进有关另一件事的叙述是插叙。写作时要慎用插叙,以免造成脱离中心或是喧兵夺主,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实战演习]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和物。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怎样写议论文

 一、一事一议

  就是抓住一件事,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或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某一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所选之事要有代表性,社会热门话题更好。

  "事"是"议"的对象、基础,"议"是"事"的看法。"事"为"议"服务,二都有机结合。不管先提观点再引事证明,还是先叙事,再论理,"议"是主导,"事"要简述,"议"要扣"事"。

  "事"可从角度去议,一要择其感触深者,二要选与实际生活、人们关注点结合紧的,针对性强的,社会效应大的,写时也易发挥。

  既议一事,就应议透议深。所持论点要立得住,能为公众接受。一事若为人所共议就应有"标新立异"之策,道人所不道,议人所不议。

 既然所议对象为"周围发生的事",这就更要求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遇事多思,事发议生,逐渐提高议事的能力和和水平。

 二、论点明确

 所谓论点明确是指表述对事情的看法要旗帜鲜明,一目了然。一篇议论文的论点若含混不明,文章一定散乱,读者也难以明白你的观点是什么,那么就无法达到议论文写作"明理"的目的。

 三、有根有据

 这"根据"是指可以用来证明自己看法的事实和道理,即论据。理论根据要准确,颠扑不破;事实根据要确凿。根据多而击不中要害就没有说服力,根据要有代表性,尽可能新颖,有时代感,这样才能以一当十,理直人服。

 四、有点分析

 这里强调的是在论点和论据之间有些分析的话,来把道理讲深议透。它是把论据和和论点联系起来的一种方法过程。要防止把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平摆浮搁在论点后面。通常在论据摆完后用"由此可见","这一事实说明"之类的词语将论据和议点联系起来。分析的话与选择的论据和论点都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偏颇,更不能说站不住脚和经不起驳的过头话,要做到合理又合情,以理服人。分析时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使所说之理更为明确。

 五、论点的提出

  (一)"开门见山",起笔提论点。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种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了、针对性强。论点本身需要有震动的力量。

  (二)写具体事例再引出观点。如《理想的阶梯》,这种写法"理未见面意先到"。但所引之事与所议之理应有内在的联系,写事须概括简约,点到为止。供料作文可用此法。

  (三)因事设问,引出论点,如"青年同志们,你可曾想过,二十一世纪将有多少科学文化的山峰矗立在我们面前吗?你可曾想过,怎样才能登是科学文化的高峰?勤奋学习,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征服高山,登上顶点。"

  (四)背景铺垫,现提中心。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背景的铺垫突出论点的现实意义,引起人们重视,但要注意背景与论点的内在联系,做到恰如其分。

  (五)通过对文题的诠释、分析引出论点。如《说"勤"》开头:"勤,对于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听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OP——勤'。此法常用于文题概括了中心论点的文章。但阐释要准确,引出的论点要新颖。

 (六)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提出论点。如《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六、论据的表达

  (一)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和读者的理解水平安排好详略。

  (二)要按照论点的需要对论据进行分析评议,将论据中切合论点的方面强调出来,使论点论据关系紧密。

 (三)论据的表述要注意多样化。如《从三到万》,的论据用描写法表述;而《事业篇》第二段将一组性质相同的论据简明扼要,联贯而下地陈列表述;也有用设问句式叙述论据。

 七、论证的展开

  (一) 展开的方法

  1、例证法 2、引证法 3、反证法 4、归谬法 5、比喻法 6、对比法7、道理法

  (二)展形的形式

  1、 纵深式;2、平列式;3、综合式。

 (三)注意层次间的衔接过渡

 八、实战演习

  有一则外国寓言写道:“有两只青蛙误入盛满乳酪的桶中,一只青蛙看见了白茫茫的一片, 毫无立足之地,便坦然认命,沉溺而死。另一只却不甘心就此沉没,拼命换气游动,由于剧烈地搅动,竟使奶酪变成了奶油,它从中跳了出来。“

  请以“挣扎”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怎样写说明文

 一、明确说明对象特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一位同学写小白兔全身盖着一身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耳、四条腿、一条尾巴。这样写就看不出小白兔与其它动物的不同特点,而"驼背老公公,胡子乱蓬蓬。杀了不见血,见汤就变红"的诗写虾就抓住了虾的整体外形和内在特点。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靠观察的深入细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画得形神兼备,就是得益于对虾和马的细致观察,对说明对象的观察要准确且细致,才能作直接观式的"摄像"。写作说明文还还应大量获取相关信息,如说明一块布料,对它的产地、颜色、规格、质地、缩水情况、牢固程度等信息深入了解,广泛收信,才能说明到位。

 二、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初中学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顺序的安排应考虑说明对象及特点。

  建筑物方位性明显,按其特点,按一定空间顺序介绍,言而有序,事半功倍。另外还讲究主次,突出重点,大处着笔,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尤其注意用明确的方位词。

  介绍事物演变以时间顺序为宜,便于梳理发展进程,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程序说明则是对操作先后过程顺序的说明。一般采用分条目的方法。

 以每一个眇骤为一条目,笔墨简省,头绪清楚。还可以配以图表,以少胜多,直观简洁。

 事理性的说明既有事物本身事理成因,也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说明时要按先现象后本质或认识的先后、深浅等来安排。

 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太平洋有多大?太平洋的面积有一亿八仟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看了只有太平洋很大的笼统感觉。到底大到什么程度不具体,不清晰,如果说成"太平洋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如果同陆地相比,把七个大洲放在里面还装不满呢。"这样太平洋的特点就具体、清晰,给人印象就深多了。这里恰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在说明对象复杂,牵涉面广时,就应分类别,化繁为简,使条理分明。分类时一要了解全貌,二要分类标准不混淆。

 为了事物阐明更具体,使说明力更强,可用举例法。如《中国石拱桥》,还可用人们熟悉的东西比喻人们不熟悉或说不清的东西,使深奥的变浅显,抽象的变具体。如《看云识天气》中就有许多这种方法。此外还有列数字、列图表等方法,运用之妙,在于说明对象,在于写作者是否灵活运用。

 四、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基本特征,当涉及到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特征、性质时,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如"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中的"说不定"就说得较灵活,留有余地,但同样准确,无懈可击。

  当要说明的事物人们还不太了解或较抽象时,为了方便读者认识理解,可适当运用描写,使所说明的事物形象化,抽象事理具体化。

 要说明的是,说明文中这种生动的描写是为了使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更清楚些、具体些,只作些文采用的点缀,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说明要起主导作用。记叙文中的描写则起渲染气氛,突出人物个性,深化主题的作用,两种写作方法的目的功用不大一样。

 五、实战演习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上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宋朝的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桥是什么?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请以“武汉的桥”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怎样写散文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指写诗歌、小说、戏剧等相提并论的一种文学样式;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英文称familiar essay),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之称,近年又有人称为“艺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二、散文的风格

 在一切文体中,散文是最自由灵活,没有拘束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①选材范围广阔,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②篇幅一般不长,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③散文贵“散”,不拘成法,运笔如风,抒情、叙事、描写、议论兼而有之,但它又忌“散”,要求言简意赅,中心明确,浓淡疏密,各得体宜,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三、散文的种类

 散文种类繁多,按内容分,有叙事散文,侧重于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抒情散文,着重抒发作者的激情和对生活的感受;论说性散文,着重抓住一两个典型事例或典型人物,以形象化的笔法揭示其本质,或歌颂,或批判;写景散文,侧重于景物描写,表现自然、社会的美好,表达作者对生活热爱。按体裁分,有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文、游记,小品文、随笔、寓言等。

 四、散文的选材

 作者的主观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从散文里我们看到:作者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事实上,感悟经常是观察、思索、感觉的综合的思维活动。有作者的深思妙悟,才有散文中的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因此,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

 五、散文的形式

 要以精短的篇幅,写出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且写得坦诚、亲切、优美、隽永,既有一箭中的那样的准确有力,又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那样的含蓄有味,这便是散文对形式的要求。这一要求,决定了散文形式创造的特点。

 其一:在叙述方式上,散文对事物的反映都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虽然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但又无不融合着作者的感情,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读起来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聆听其倾诉衷情,倍觉亲切。

 其二:在艺术表现上,散文虽不像小说、诗歌、戏剧那样有特定的要求,但也需要相当的“机智”。有人曾将散文的艺术表现比喻为“用奇兵”──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机智”,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读散文,我们常常看到作者对事物的体察与描写总是那么精细入微。作者善于抓住最富特色、足以寄寓自己思想感情的细部,寥寥几笔,便能写出十分丰富与复杂的内容,或个人情思,或人物风貌,或山水美景,或环境气氛,让人“能于极小中独见其大”。二是侧面暗示。短小的散文,采取侧面的、暗示的写法,往往要比采取正面的平铺直叙,其艺术效果更佳。这不仅能为我们开启一个新颖的视角,而且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从而更进一步拓宽和丰富散文描写的境界。

 其三:在结构和行文上,散文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之节奏”。那意态,的确有点像“散步”,似“闲谈”,如“行云流水”。它所以能这到这种境界,主要是由于作者对所写的材料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够为散文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具有娴熟的表现技巧,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实现。具体情况又各自不同。就结构而言,有的比较讲求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就文体而言,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精练和优美,而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

 六、实战演习

 在漫长而黑暗的封建时代,在无数古人的诗文中,只要一触及“家乡”二字,必然会勾起游子的离情别绪,牵出缕缕愁思;而在祖国步入建设大高潮的今天,农村旧貌换新颜,城市日新月异,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家乡,一定令人神往,让人自豪。

 请以“可爱的家乡”为话题,写一篇散文,要求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的思想只有在语言材料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言语过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说写者---作品"即纺编码创作过程,其二是完整的言语过程。写作,是第一过程,即编码创作过程。它使用的码,就是语言符号。因此,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组在文章或作品的要素,又是写作的工具。

 写作者进行语言学习,首先要知道:语言是写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这种特殊的"材料和工具"是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掌握的。因此,写作者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获得掌握语言这个写作基本材料和工具,使自己写出语言具有很高的质量:正确、准确、明白、严密、自然、丰富、精炼、清洁、生动、优美。

 为此我们要学习三类语言,即:自然语言、科学语言、艺术语言。自然语言是日常生活的基础用语;科学语言是分析性的语言,其内容是由逻辑思维抽象的事理,它通向科学的阐释;艺术语言则是描绘性的语言,其内容是由形象思维产生的具体的形象,它通向艺术的创造。

 其次,应该认识言语的基本职能和活动形式。言语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其一是符号固定的职能,通过言语唤起和组织人的表象活动,从而对人形成稳固而丰富的内心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二是意义概括职能,使人有可能用言语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大大地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其三是心理交流职能,使人的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等等心理活动得以宣之于外,为别人所感知、所接受。

 言语活动的形式也有三种:一、口头言语,它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日常会话、口头作文、演讲、作报告、讲课等都是;二、书面言语,它是一个人凭借文字表达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自己思考问题时的言语活动。写作中的打腹稿即是内部言语活动。

 写作者的言语能力由上述三种能力组成,而以书面言语能力为重点和标志。

 写作者培养言语能力的方法主要是:

 (一)多听。所谓多听,就是要随时随地运用听觉器官捕捉语言信息。

 (二)多记。所谓多记,就是听到或读到的好的词语、句子,要用一个本子记下来,以便复习,使用。

 (三)多读。所谓多读,就是要多读书面著作。书籍是古今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运用经过提炼、加工的语言写成的,它们的语言具有规范性、精炼性、严谨性等特点。

 (四)多写。所谓多写,就是要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来积累词汇,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在写作中学习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运用自如,使语言成为自己表情达意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五)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要求:简明、连贯、行体。

 实战演习

 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八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认错后,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父亲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他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让他懂得,犯了错误就应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责任。请以"好汉做事好汉当"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作文单项训练一

 作文单项训练二

 作文单项训练(三)

 作文单项训练(四)

 作文单项训练(五)

 作文单项训练(六)

 作文单项训练(七)

 作文单项训练(八)

 作文综合训练(一)

 作文综合训练(二)

 作文综合训练(三)

 作文综合训练(四)

 作文综合训练(五)

 作文综合训练(六)

推荐访问:项目教学法六步法 步法 作文
上一篇:20XX年银行一季度总结
下一篇:预备党员半年思想汇报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