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格

来源:村官 发布时间:2020-08-29 点击: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地理位置

 平煤股份七矿位于平顶山新华区西市场南,距市中心 3.5km 。地理位置:东径 113 ° 13 ′ 31.5 ″至 113 ° 16 ′ 56.5 ″;北纬 33 ° 44 ′ 30 ″至 33 ° 45 ′ 25。

 ″。

 二水平主井坐标:X X :

 3736777.004 ,Y Y :

 38431539.449 ,Z Z :

 +110.0 。

 二、地形面貌

 平煤股份七矿地处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标高+150m 左右,最低处标高 +84m 左右,相对高差 66m m 左右,历史最高洪水位:+87.57m 。

 三、 交通概况

 矿 有矿区专用铁路经平顶山东站(距该矿 10km )与孟(庙)宝(丰)线相接,东经孟宝线与京广线,西经宝丰站连接焦枝线。市区有公路通过该矿,可通宝丰、郏县、鲁山、叶县、许昌漯河等市,交通十分便利。

 四 、 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概况 煤炭储量:井田走向长 6.25km ,南北倾斜宽 1.72km ,井田面积 10.8km 2 2 ,属有限资源井田。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综合生产能力为 0 120 万吨/ / 年 五、井田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属中央竖井开拓,多水平开采,其中一水平(标高- -0 50 米),

 主要开采丁、戊组煤层,于 5 1985 年正规采面全部 结束,现有 2 2 个掘进工作面。二水平(标高- -0 160 米),为东西大巷双翼上下山开采,主采煤层己组煤层。二水平于 0 1980 年投产,共分为五个采区,其中己三采区全部结束,目前,己一、己二下、己四采区和庚二采区正在生产。现庚二采区、已四采区为主要生产采区。

 六、提升运输系统

 主井提升 6 6 吨箕斗提升,副井为 3 3 吨单层双罐笼提升人员下放物料,各风井除一号斜井外,四号井,二号井为 1 1 吨罐笼提升。西翼总机巷采用高强皮带运输,大巷采用架线电机车运输。

 七、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分别由谢庄和二矿 35kv 双回路向矿降压站供电,通过两台 250 0kv变压器降压后进入地面变电所,井下四趟回路,由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 6kv供电,各采区变电所的电压 660V 向各施工地点供电。(7 2007 你新建成地面降压站投入使用)。

 第二节

 煤层地质概况

 一、地质构造,构造类型

 平顶山煤田处于秦岭纬向构造的东延部分,淮阳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反射弧顶部,由于受纬向构造带和淮阳山字型的双重控制和影响,形成一系列轴向NW 的复式褶皱,并发育以 NW 向为主的张扭性和压扭性断裂和少量 NE 向张扭性断裂构造,其中,李口向斜是平顶山煤田的主体构造。向斜周缘由于被NW 和 NE 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切割, 不仅构成煤田的自然边界,同时,使整个

 煤田成为由四周断陷盆地所烘托的隆起断块,断块内仍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为辅。

 二、煤层

 区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总厚 400.0 ~524.0m ,平均 456.0m ,其中,石炭系厚 64.70m 、二叠系厚 391.30m ,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五个含煤段,其中,太原组含一(庚)煤段;山西组含二(己)煤段,下石盒子组含四、五与六(戊、丁、丙)煤段,见下图 1 1 —2 2 —1 1 。

 三、煤质

 五2 2 煤:颜色灰半暗,顶部多为致密薄层状暗煤,夹少许镜煤条带,中部较疏松,含炭质泥 岩碎片,下部亮镜煤增多,条带状结构明显,节里面常含有为 星散状黄铁矿薄膜,裂隙为网脉状方解石充填。原煤灰分为 AC :

 26.73% —38.25%, 平均 32.91%, 净煤挥发分为 v v r r :

 :

 18.44%- -- 23.38%, 平均 20.05% ;其中全硫 S S :0.46% — 1.54%, 平均 0.88%, 发热量 Q:4890 —7 6137 卡/ / 千克,平均 2 5936.2 卡/ / 千克,固定炭 C:40.38% — 54.889% ,平均 48.59% ,上部灰分往往大于下部,与顶板接触处常有炭质泥岩或劣质煤出现,最厚 0.59m ,煤质牌号属主焦煤 (K K )。

 六4 4 煤:黑灰黑 色,自上而下为片状和条带状结构,比较疏松,

 下部亮镜含量较多,顶部常有一层灰分高、比重大的致密状暗煤,原煤灰分 分 AC :

 19.88%- -- 32.11%,均 平均 25.87%分 。净煤挥发分 V V r r :

 19.16%- -- 21.93%, 平均20.06% 。其中全硫 S S :

 0.3% — 1.17% ,平均 0.48% ,发热量 Q Q :

 5566 ―9 6349 卡/千克,平均 2 6052 卡/千克;固定炭 C C :

 4.25% — 60.81%, 平均 29%; 属主焦煤(K K )牌号。各煤层的精煤回收率很低,而中煤量( 1.4 ~ 1.8。

 )过高,全属很难选煤。

 四、顶底板岩性 五2 2 煤层顶板多为细 中砂岩,砂质泥岩,常有 0.51 ~ 0.31m 泥岩和炭质泥岩伪顶,属一至二级顶板,底板以泥岩和炭质泥岩为主,及粉砂岩组成,比较稳定。

 六4 4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其下常见有 0.2m 劣质煤及炭质泥岩,属一级顶板。底板为泥岩及粉砂岩。

 第三节

 矿井瓦斯概况

 根据河南省煤炭工业局文件“豫煤安[ 2009 ]4 384 号”

 平煤股份七矿 2009年矿井瓦斯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 2.14m 3 3 t /t ,绝对涌出量 5.16 m m 3 3 /min ,采区最大涌出量 8.79m 3 3 t /t ,绝对涌出量 1.15m 3 3 /min 。

 第四节

 矿井水文地质概 况

 一、 地表水文

 平煤股份 七矿井田南临湛河,其流向自西向东,标高 +84 ~1 +91 米,在己组煤一采区风井附近与白龟山水库北干渠沟通。北干渠是白龟山水库的分洪和农灌渠,湛河东北干渠沟流量 0.096 ~ 7.3 m 3 3 /s, 沟通后,流量 1.65 ~ 6.58 m 3 3 /s ,最大流量 16.7 m 3 3 /s ,年流量 0.521 ~5 2.15 亿立方米,井田地表还有多条南北冲沟,旱季干涸,雨季山洪挟泥沙,注入湛河。

 二、 矿井涌水量统计及排水能力

 根据地质报告,庚组煤开发后,矿井正常涌水量 3500 m 3 3 /h ,最大涌水量5100 m 3 3 /h ,实际涌水量 量 4728m 3 3 /h ,主要涌水采区庚二采区,最大 3500 m 3 3 /h。

 。

 矿井排水系统:矿井中央泵房排水和各采区风井分区排水相结合,井底车

 场共设计四条水仓三组交错使用,水仓总容积 5 11355 立方米,中央泵房共安装12 台大泵,水泵型号 D600- - 55- - ×, 6, 额定排水能力单台 600m³ ³ /h ,电机容量 680kw ,排水管直径 325mm ,共 0 10 趟,矿井最大排水能力 6000m³ ³0 /h,2000 年 年 7 7 月 月 4 24 日最大涌水量达到 4750m³ ³ /h, ,6 2006 年 年 8 8 月全矿井最大涌水量 2371m³ ³8 /h,2008 年 年 11月矿井总涌水量 1758m³ ³ /h 。

 第五节

 煤尘概况

 一 、 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二 、 煤尘爆炸指数

 为 戊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 33.46 ﹪~ 43.43 ﹪,己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2.44 ﹪~ 40.43 ﹪,庚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 32.3 ﹪~ 41.4 ﹪。

  第六节

 煤炭自燃概况

 煤炭自然倾向性和自然发火期:自然发火期戊组煤层自然发火期 6 6 ~0 10 个月,己组煤层自然发火期 6 6 ~2 12 个月,庚组煤层自然发火期 3 3 ~6 6 个月,煤层自然等级皆为二级,属于自燃发火矿井,历史上曾发生过自燃事故。

 第七节

 矿井通风概况

 一、通风方式、方法

 平煤股份七矿属独立矿 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压入分区对角式通风,通风方法为压入式。

 二、进回风风井数量及风量

 中央付井口安装有两台主要通风机,供压入式供风,风井回风。主要扇风

 机为:

 1# AGF606- - 2.8- - 1.5- -2 2 , 2#AGF606- - 2.8- - 1.5- -2 2 两台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目前扇风机工作风量 8700m 3 3 /min ,总进风量 8111m 3 3 /min ,有效风量率 88.5% ,总进风量比 119% 。

 三、矿井需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

 平煤股份七矿矿为 井计算需风量为 8010 m 3 3 /min ,实际进风量为8111m 3 3 /min ,实际有效风量 7181m 3 3 /min 。

 四、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绝对相对涌出量

 9 2009 年度平煤股份七矿瓦斯鉴定结果(河南省煤矿瓦斯评审专家组批复)量 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 2.14m 3 3 t /t量 ,绝对涌出量 5.16 m 3 3 /min ,采区最大涌出量8.79m 3 3 t /t ,绝对涌出量 1.15m 3 3 /min 。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0.56 m 3 3 /min ,相对涌出量为 6.25m 3 3 t /t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 一百三十三 条规定, 平煤股份七矿 是低瓦斯 矿井。以下计算均以此为依据。

 五、矿井主要通风设备及运行参数,风量,风压,等积孔。

 矿井总进风 8111m 3 3 /min ,总回风 8319m 3 3 /min ,矿井等积 4.4m 2 2 ,矿井风压1568Pa 。这说明,矿井的通风容易,即通风网络“通过风流的能力”较强。通风网络中的通风阻力分配合理且与风量匹配。矿井内各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满足要求,井巷中的风流速度、温度全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八节

 己四采区下山设计依据

 一、位置及地形地貌

 己四采区下山位 于七星公司井田的西北侧,北部以锅底山断层为界,东至己二采区下山边界,西部至五、七井田边界,南靠己四采区上山边界,与所邻

 的己二下山、己四上山,已回采完毕。走向长 0 1360 米,倾向长 640m ~ 1060m ,经计算该采区面积约 1.156km 2 2 。

 地表相对位置在七星公司四号井以北,矿区铁路两侧,地势北高南低,系大面积农田,采区中部及西部共有两条由北向南的河沟,大气降水经此河沟流入湛河。新华四矿在采区西北部,残采上覆戊组煤层,反迁户新村、市看守所、矿区铁路立交桥坐落在采区中北部,矿区铁路两侧并有零星建筑物,己四下采区开采 后对其均有采动影响。

 二、地层概况

 己四采区下山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己组煤,包括己14 、己15 和己16- - 17煤层。

 山西组煤系地层一般为 21 ~0 40 米,平均厚度 1 28.1 米。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和煤层组成。上部以二叠系石盒子组底部粗粒砂岩灰白色砂岩为界,下部以石炭系太原组顶部泥岩灰岩为界。山西组地层属泻湖相沉积,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三层,平均总厚度为 3 5.3 米。

 三、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和煤层顶、底板岩性

  1 1 、地质构造特征

  己四采区下山为单斜构造,处于郝堂向斜的北东翼,煤层北倾,走向大致为 北西、南东向,约 125 °,倾角 4 4 °~ 17 °,平均 9 9 °。采区内钻孔控制断层6 6 条,其中正断层 2 2 条,逆断层 4 4 条。分别为焦店一号正断层,焦店一号~四号逆断层和焦店二号支断层(逆断层)。

 ①焦店一号正断层北倾,处于采区上部,在五、七边界煤柱东约 0 170 米处

 渐灭,走向 125 °,倾向 35 °,倾角 63 °,东部落差 0 50 米,西部 0 30 米。

 ②焦店二号逆断层位于采区的中上部,展布整个采区。1 41 线以东走向140 °,以西走向 130 °,南、西倾,落差 20- -

 0 60 米,倾角 55 °。

 ③焦店二号支断层(逆断层),位于采区东翼中上部,西起己四轨道 下山,东到二、四采区边界,区内长度 0 600 米南、西倾,走向 120 °~ 125 °,落差中部 部 0 30 米,两端 0 10 米以下。

 ④焦店三号逆断层,处于采区中下部,走向北西- -- 南东,基本与焦店二号逆断层平行,倾向南西 230 °,倾角 20 °- - 60 °,断距 20 ~0 60 米,贯穿整个采区。北西端延伸出采区进入五矿,南东端延伸至己二采区下山,从超低频地质遥感成果报告分析,焦店二号、三号逆断层,在深部均有分叉现象。

 ⑤焦店二号正断层处于采区东翼下部,走向 120 °~ 155 °,倾向南、西,倾角 35 °,最大断距约 0 30 米,区内长度约 0 540 米。

 ⑥、焦 店四号逆断层,自二采区下山延伸本区,长度 800 米,东部走向 125 °,西部走向 150 °,倾向南、西,倾角 20 °~ 50 °,落差 0 40 米,该断层在采区下山处延伸至采区以外,并与锅底山一号支断层连接。

 上述两条正断层、四条逆断层断距大,部分断层贯穿整个井田,同时在主断层附近可能派生次一级的小构造,对采区生产会造成较大影响。

 2 2 、煤层及顶底板岩性

  该采区开采煤层自上而下为己14 、己15 和己16- - 17 三层。

 己14 煤层为薄煤层,因限于局部可采,不作为可采煤层,煤层厚度为 0 0 ~5 1.5 米,平均厚度 9 0.69 米,顶板系二叠系 石盒子组,中粗粒长石英砂岩。

 己15 煤层属较稳定煤层,厚度为 0 0 ~2 2.2 米,平均 2 1.2 米,顶板为细砂岩,条带状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煤层底板为灰白色泥岩及砂质泥岩,遇水易于膨胀,与上覆己14 煤层间距约 5 4.5 米左右,与下覆己16- - 17 煤层间距 9 9 ~2 12 米。

 己16- - 17 煤层属稳定煤层,煤呈末状,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 0.7 ~5 7.5 米,平均厚 4 3.4 米,顶板为己15 煤层底板,且具有 0.4 ~3 1.3 米厚的碳质泥岩或砂质泥岩,伪顶较松软,破碎,易于冒落。底板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含菱铁矿结核,底板距石炭系太原组灰岩 8 8 ~6 15.76 米 ,平均 5 10.75 米。

 据己四采区上山部分揭露:己16- - 17 煤层底板基底不平,厚度变化不大,有煤层分叉现象,煤层中夹有 0.5 ~0 1.0 米厚的泥岩及砂质泥岩,预测己四采区下山仍将存在上述情况,对回采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四、瓦斯

 全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 2.14m 3 3 t /t ,绝对涌出量 5.16 m 3 3 /min ,依据 9 2009 年瓦斯等级鉴定的结果

 , , 己四下山采区为低沼采区。

 五、煤尘与自燃

 平煤股份七矿 可采煤层均有自燃发火性,自燃发火期多为 6 6 ~2 12 月,各组煤层的煤尘爆炸指数均在 32.44 ~ 43.33% 之间,具有煤尘爆炸危 险性。

 5 5 、地温

  根据集团公司地测处 0 10 年的测温资料,确立矿井的恒温带深度为 5 25 米,温度 2 17.2 度,地温梯度为 1.1 ~ 1.6 0 0 C/ 百米,己四采区下山最低埋深 5 475 米,推得己四采区下山最高地温为 5 23.5 度,属正常地温区。

 六、水文地质条件

 1 1 、气象水文

  平顶山气候属半干燥地区, 2000 ~5 2005 年六年期间,年降雨量最大为 2000年的 4 1461.4 毫米,地区年平均降雨量 5 749.5 毫米。七星公司井田南邻湛河,其流向自西向东,标高+ 87 ~+1 91 米(井田内标高)。在己一采区风井南与白龟山水库北干渠沟通,与 北干渠沟通前流量为 0.1 ~ 7.3 m 3 3 /s 。北干渠为白龟山水库的分洪和农田灌溉渠,雨季泄洪,旱季灌溉,平时流量 0.5 ~ 0.9m 3 3 /s 。,开闸为 放水最大流量为 167 m 3 3 /s量 。采区上方有两条南北冲沟,正常流量 0.09 ~ 0.13 m m 3 3 /s 。雨季山洪携带泥沙注入湛河。

 2 2 、主要含水层及水文地质特征

 ① 中上寒武系灰岩含水层

 该岩层出露于井田南缘,面积 7km 2 2 (井田内出露面积),上统崮山组白云厚 质灰岩,厚 68 ~0 130 量 米,岩溶裂隙不甚发育,钻孔单位涌水量 0.0017 ~0.411L/s.m厚 。中统张夏组厚层鲕状灰岩厚 5 56 6 ~4 124 米,岩溶裂隙较发育,单位涌水量 0.00194 ~ 18L/s.m ,是己组煤层的间接含水层。

 ②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

 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厚度 55 ~5 75 米,自上而下分为七层,以 L L 2 2 和 和 L L 7 7灰岩为主,厚度在 8 8 ~2 12 米,L L 2 2 灰岩位于己16- - 17 煤层底板下,平均厚度 2 12 米。该岩层岩溶裂隙发育,是己16- - 17 煤层底板直接的充水水源。

 ③二叠纪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二叠纪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位于己组煤层顶板之上,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度 岩,颗粒较粗,厚度 10 ~0 30 米,含水较少,但导水性强,导水作用又多以断

 层裂隙为通道 ,是开采己组煤层的顶板充水水源。

 ④、第三系泥灰岩

 第三系泥灰岩分布在井田南部,沿己、庚组煤层露头两侧东西向呈条带状分布,超覆在寒武系、石炭系等含水层之上,厚 0.5 ~8 28 米,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好,导水性强,是连接地表水体和各个含水层的导水通道。

 ⑤、第四系含水层

 厚 第四系地层覆盖全井田,厚 20 ~5 35 米,岩性是二元结构,上部主要为亚粘土,中下部为坡积粗砾石夹粘土,含水层受大气降雨的直接渗入补给,富水性弱。

 3 3 、主要隔水层

 (1 1 )本溪组铝土泥岩隔水层

 厚度 0.4 ~8 18.68 米,平均厚 0 5.00 米。层位稳定,厚 度小变化大,隔水性差。为中上寒武系灰岩含水组与太原组下部灰岩含水组之间的隔水层。

 (2 2 )太原组中部砂、泥岩隔水层

 L L 6 6 灰岩顶部至 L L 4 4 灰岩底部的泥岩夹砂岩地层,平均厚 0 11.30 米。层位较稳定,厚度变化大,中夹一层砂岩,隔水性较差。为太原组上、下部灰岩含水组之间的隔水层。

 (3 3 )己煤层底板隔水层

 L L 2 2 灰岩顶部至己16 、 17 煤层底板,厚度 8.0 ~6 15.76 米,平均厚 5 10.75 米。岩。

 性以泥岩、砂泥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泥质灰岩,厚度变化较大,隔水性差。

 4 4 、水力联系

 七星公司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地表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 联系,第三系泥灰岩分布于井田浅部,赋存中上寒武系太原组和山西组地层之上,虽然厚度不大,但岩溶较发育,有较强的导水性。地表水体通过第三系泥灰岩导水通道把各个含水层联系起来,构成了威胁矿井安全的导水条件。但由于受焦店一号逆断层的影响,使下山部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化。

 5 5 、己、庚组煤层生产过程中地下水疏放现状

 在己、庚组煤层的开采中,通过大量探放水工程的实施,截止目前枯水期地下水位已降至第三系泥灰岩底板以下,切断了对己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各含水层的补给通道,使井下各突水点明显减少,部分突水点已干枯,同时上部 庚组煤层的开采揭露了石炭系的 L L 2 2 ~L L 7 7 灰岩含水层,使石炭系太原组灰岩水的静储量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对己四采区下山的安全回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

 可行性论证

 第一节

 矿井通风优化设计背景

 一、矿井目前生产通风情况和生产变动情况分析

 主要通风机为两台同型号同能力轴流式通风机,型号为 AGF606

 - - 2.8- - 1.5- -2 2 ,配套电动机功率为 630KW ,额定转速 590minr。

 主要通风机扇叶角度- - 10 0 ,工作风压 1528Pa, 工作风 135sm 3;

 一台正常运转另一台检修备用。矿井等积孔为 4.42m 。

 各采区风量充足,系统稳定可靠。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根据矿井或采区设计生产能力、瓦斯涌出量、煤层赋存条件、煤炭自燃发火情况、地温及生产发展需要等因素,拟定多个技术上可行方案进行论证比较,优化确定出技术性可靠经济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二、优化设计的通风系统方案应具备较强的抗灾能力,能将灾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能迅速恢复生产。

 三、优化 设计的通风系统本着安全、经济、可靠、效益的原则,进行设计的。

 第三章

 矿井(采区)

 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

 选择与参数计算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确定

 一、矿井主要扇风机工作方法的选择确定

 根据风流获得动力的来源不同,矿井通风的方法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根据矿井通风压力状态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

 (一)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因素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称为自然通风。自然风压的大小和风流方向,主要受地面空气温度变化、高差、井口的风速等影响。其实质上是进、回风井的空气密度差引起 。

 采用机械通风的矿井,自然风压也是始终存在,并在各个时期内影响着矿井通风工作。对于自然风压较大的矿井,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它在夏季内可能会出现风流的反向,这在通风管理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特别是高瓦斯矿井尤应注意。

 (二)、机械通风

 利用通风机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中流动的通风方法称之为机械通风。根据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抽出

 式通风(负压通风)和压入式通风(正压通风)两种。

 我矿(平煤股份七矿)采用的是压入式通风(正压通风),风机型号 AGF606- - 1.8- - 1.5- -2 2 。

 二、矿井进风井与回风井布置方式的选择确定

 平煤股份七矿采用副井为进风井, 己一采区 一号风井、 庚二采区二号风井、已四采区的四号风井为回风井,其中已四采区的四号风井为主要回风井。

 三、矿井通风网络形式的选择确定

 矿井的通风网络是指井下巷道的连接形式。主要有串联、并联、角联和 角 联。

 我矿(平煤股份七矿)采用 并联和 角联混合网络通风。这样可有效的分配各支路风量,降低通风阻力,并有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

 四、采区通风系统形式的选择确定

 采区通风系统是指矿井风流经主要进风巷进入采区,流经采区进风巷道,清洗采掘工作面、硐室 和其他用风巷道后,沿采区回风巷排至矿井主要回风巷的整个网络。

 采区通风系统选择主要取决于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同时要满足采区通风的特殊要求。在确定采区通风系统时,必须遵守安全、经济、技术合理等原则。

 已四采区采用已四下轨道下山和已四下运输机下山近风,已四下通风下山和己四轨道上山回风。

 五、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确定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方法,根据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人员的数量、爆破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量、以及温度等,选择确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方法。局部通风分为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通风

 。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通 风,实行独立通风,需严格按《规 程》操作, 压入式通风的风机和启动装置都位于新鲜风流中,不易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安全性好,且排烟能力强,而抽出式通风效果不好,危险性高。

 第二节

 矿井风量计算

 矿井风量计算原则

 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采取其中最大值。

 ( (1 )

 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共计风量不得少于 4m ³;

 ( (2 )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一、矿井总风量计算

 矿井的总进风量, , 应按各采煤、掘进工作面、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第三节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一、 通风阻力计算

 在进行通风系统改造前,必须对矿井通风阻力进行计算,一方面掌握矿井的阻力的分布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得到井下的摩擦阻

 力,便于进行网络解算。

 二、通风阻力计算的目的及意义

 井巷风阻是反映通风特性的重要参数。通风阻力计算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通过测量各种类型井巷的通风阻力和风量,以标定它们的标准摩擦风阻值和标准摩擦阻力系数值,作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基

 本资料。运用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中。

 井巷风阻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而矿井井巷摩擦风阻的测定是

 通过摩擦阻力的测定来进行的,因此,矿井通 风阻力的测定工作就成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矿井摩擦阻力的测算,可以掌握矿井通风阻力的分配状况、通风网络效率、各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的工矿点、运行效率以及矿井通风能耗等的情况,然后通过论证矿井通风系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为是否有进行系统优化改造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只有以井巷风阻作为基础参数,才可解算矿井通风网络、设计优化的矿井通风网络和优选主要通风机装置,最终给出一个最优的通风系统方案。

 三、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1 1 )矿井通风设的总阻力,不应超过 2940Pa 。

 (2 2 )矿井井巷的局 部阻力,新建矿井按井巷摩擦阻力的 10% 计算,扩建矿井宜按井巷摩擦阻力的 15% 计算。

 四、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矿井通风总阻力:风流由进风井口起,到回风井口止,沿一条通路(风流路线)各个分支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的总和,简称矿井总阻力,用 hm 。

 表示。

 对于矿井有两台或多台风主要通风机工作,矿井通风阻力按每台主要通风机所服务的系统分别计算。

 矿井通风系统总阻力最小时称通风容易时期。通风系统总阻力最大时亦称为通风困难时期。

 第四章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第一节

 主要扇风 机的选择

  量 一、计算扇风机风量 Q Q f f :根据矿井总风量

 Q Q m m 和压入式通风的外部漏风率 K K 1 1 计算扇风机风量:

 第二节

 选择电动机

 通风机选出后,可计算通风机载入功率及电动机功率,选择电动机。

推荐访问:河南 理工 毕业设计
上一篇:某医院各级护士工作质量标准汇编
下一篇:《会计基本技能》教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