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_论文

来源:国家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摘 要: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具备规范的职业道德,开放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执教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 职业道德 育人观念 创新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养成,更是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是塑造新一代性格和思想的积极参与者。”“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笔者认为,教师应具备规范的职业道德,开放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执教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一、规范的职业道德

  江泽民同志曾要求教师要坚持一种“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师德师风,要“淡泊名利,力戒浮躁,厚积薄发”,他还引用了《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经师易道,人师难遭。大家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育人的人师,所谓“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学生做人。

  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表现为师德师风,它是教师的为人风范,为师风范,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爱国、爱家、爱人的学生;一个忠诚慈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善良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的今天,就是他所教学生的明天。学生素质的提高,道德观念、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熏陶他的教师的素质形象。规范的职业道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更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要和先决条件。

  在当前社会变革加速,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也侵袭着校园这片净土,加之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道德习气和丑恶现象的侵染、冲击,部分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爱岗敬业精神不强,职业立场不坚定,价值观念错误,师表作用下降等职业道德滑坡的倾向,有羡慕高位高薪而弃职下海的,有为了片面追求学术成就而给论文“注水”、公然剽窃的。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反思是否做到了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有人将师德师风归纳为“三心”,即“事业心”“爱心”“良心”。试想,一个教师如无“事业心”,岂能潜心教育,远离铜臭,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如无“爱心”,怎能做到对学生尊重、信任、宽容,为人师表?如无“良心”,又怎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做到无愧于家长和学生?

  “德之不存,何以为师;德之失范,何以信我。”一个教师,只有坚守并发扬忠于职守和潜心教育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和诲人不倦的园丁精神,不甘人后和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自律精神,不计名利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规范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和模范行为教育感染学生,以青松般的高洁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仰其师,信其道”,也只有在这样教师的带动下、教育下,才会有一批批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俱佳和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迅速成长起来。

  二、开放的育人观念

  法国大诗人海涅曾说过:像闪电发生在雷鸣前一样,思想要走在行动前面。素质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更新。为推进素质教育,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适应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每位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育人观念。

  (一)新人才观

  即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富潜力的世界等待教师去启发。从这点上说,所谓“后进生”和“尖子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有促进人人成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在考场上衡量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善于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一切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负责。

  (二)大教育观

  即与大生产、大科学相适应的教育观。这种观念一改传统观念中的一次性教育一体化,不只重视现在,更注重将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发展,是为将来准备人才,绝不是简单地为了明天的饭碗、明天的腰包。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从未来需要着眼,从现代化需要着眼,从社会发展着眼。

  (三)人本观

  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欲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传统观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往往成了填鸭式教学。而人本观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人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出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学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多规格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反对武断地否定学生才智。1930年,他曾写过《糊涂先生》的小诗,讽刺那些不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师,“这个糊涂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赶走,你可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提出“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三、广博的知识储备

  大学之大,在大师也;大师之大,在大识也。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先得装满自己一桶水,学高为师。那是说,教师应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教师学识水平高,知识渊博,专业知识精通,就更具备“授人以渔”的能力,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这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如下三方面:

  (一)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能力,教师必须理解学科科研是如何创立、构建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就更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涉猎一些相邻学科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二)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世纪之交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跟上教育理论研究的步伐,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三)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一些有关学生的科研部,就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映。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还包括不断学习和了解现代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包括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努力站在所从事学科的前沿,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广泛吸取新知识、新信息、新见解,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扎实的执教能力

  为适应未来新技术和新形势的发展,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新世纪教师具有的能力素质为:表达能力、动手实验研究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和教育能力等。

  (一)表达能力

  教师的表达能力由多种因素构成,主要有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形体表达和符号图表表达能力。其中有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之分,前者表现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后者表现为情感、目光、手势及体态等。对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清楚、简洁,富有逻辑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注重情感表达,创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掌心态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受到熏陶,用良好的情感倾向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动手能力

  包括实验、测绘、制图以及专业的操作技能等等,是指教师对研究专业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数据采集、修理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

  (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实验室、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使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包括备课、分析教材、编写教案、课堂讲授、指导学生实践、布置和批改作业、教学评价等能力,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的系统性、科学生、逻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弄清哪些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把学科内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能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消化,从而转化成较为稳定和巩固的精神财富。

  (四)教育能力

  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能力,未来的教师应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教书时刻不忘育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与之平等相待,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内化了的各种道德规范,最易于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并通过学生个体内

推荐访问:教师素质论文 素质教育 素质 教师
上一篇:综合素质例文.
下一篇:预备党员转正申请_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例文-总结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