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汇总

来源:国家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0-08-27 点击:

  一 级建造师《 市政实务 》 考点汇总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涉及到的考点有很多,比较难集中。因此,考试 100小编对这些高频考点的知识点进行了汇总。以下是 2020 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汇总,希望给各位带来帮助。

  燃气管道的主要附件

 在管道的适当地点设置必要的附属设备。这些设备包括阀门、补偿器、排水器、放散管等。

 一、阀门

 阀体的机械强度高,转动部件灵活,密封部件严密耐用,对输送介质的抗腐性强,同时零部件的通用性好,安装前应作气密性试验,不渗漏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得安装。一般阀门的阀体上有标志,箭头所指方向即介质的流向,必须特别注意,不得装反。

 二、补偿器

 补偿器作为消除管段胀缩应力的设备,常用于架空管道和需要进行蒸汽吹扫的管道上。补偿器常安装在阀门的下侧(按气流方向),利用其伸缩性能,方便阀门的拆卸和检修。

 三、排水器

 为排除燃气管道中的冷凝水和石油伴生气管道中的轻质油,管道敷设时应有一定坡度,以便在低处设排水器,将汇集的水或油排出。

 四、放散管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排放管道内部的空气或燃气的装置。

 五、阀门井

 考虑到人员的安全,井筒不宜过深。(但燃气管道的主要附件中不包括阀门井)。

 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

 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

  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 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 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填料

 1.路基分类

 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一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一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一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2.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 100~150mm。

 (三)基层与材料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基层可分为上基层和底基层,各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

  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3.常用的基层材料

 (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基层。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 5mm)的 10%。级配砾石作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 53mm,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37.5mm。

 (四)面层与材料

 1.高等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包括 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 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等嵌挤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其种类应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孔隙率划分。

 ②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路面、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③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在沥青混合料拌制过程中添加合成沸石产生的发泡润滑作用,使沥青混合料在120~130℃时拌合。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可以同样适用。

 ④沥青贯人式面层

 沥青贯入式面层宜做城市次干路以下路面层使用,其主石料层厚度应依据碎石的粒径确定,厚度不宜超过 100mm。

  ⑤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与处治层厚度相匹配。

  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一)基本规定

 (1)因为垃圾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很长,达 1 0 年以上,因此应该慎重对待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注意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考虑地质结构、地理水文、运距、风向等因素,位置选择得好,直接体现在投资成本和社会环境效益上。

 (3)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等环保要求。

 (二)标准要求

 (1)垃圾填埋场必须远离饮用水源,尽量少占良田,利用荒地和当地地形。一般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填埋场与居民区的最短距离为 500m。

 (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填埋场的运行会给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带来种种不良影响,如垃圾的腐臭味道、噪声、轻质垃圾随风飘散、招引大量鸟类等。

 (3)填埋场垃圾运输、填埋作业、运营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定。

 (三)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

 (1)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2)居民密集居住区。

 (3)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4)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5)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熔岩洞区。

  结构组成与适用条件

  一、结构组成与适用条件

 (一)结构组成

 管棚是由钢管和钢拱架组成。管棚中的钢管内应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以便提高钢管自身刚度和强度。

 (二)适用条件

 适用于软弱地层和特殊困难地段,如极破碎岩体、塌方体、砂土质地层、强膨胀性地层、强流变性地层、裂隙发育岩体、断层破碎带、浅埋大偏压等围岩,并对地层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

 二、技术要点

 (一)主要材料要求

 短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小于 10m,长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大于 10m.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注浆(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封口→开挖。

 2.管棚有帽形、方形、一字形及拱形等。

 3.纵向两组管棚搭接的长度应大于 3m.

 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钻孔精度控制

 钻孔开始前应在管棚孔口位置埋置套管,把钢管放在标准拱架上。

 管棚应设定外插角,角度一般不宜大于 3°,避免管节下垂进入开挖面。

 (二)钢管就位控制

 1.钢管的打入随钻孔同步进行,接头应采用厚壁管箍。

 2.钢管打入土体就位后,应及时隔(跳)孔向钢管内及周围压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使钢管与周围岩体密实,并增加钢管的刚度。

 管棚通常可分为长管棚和短管棚。

 短管棚:长度小于 10m 的小钢管,一次超前量小,基本上与开挖作业交替进行,占用循环时间较大,但钻孔安装或顶入安装较易。

 长管棚:长度为 10~45m,直径较粗,一次超前量大,单次钻入或打入长钢管作业时间较长,但减少了安装钢管次数,减少了与开挖作业之间的干扰。

  降水方法选择

 一、降水方法选择

 (一)基本要求

 1.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开挖面,需要采用降低地下水的方法来疏干坑内土层中的水。疏干水有增加坑内土体强度的作用,有利于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

 2.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当坑底含承压水层上部土体压重不足以抵抗承压水水头时,应布置降压井降低承压水水头压力,防止承压水突涌,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

 3.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二)工程降水有多种技术方法,可根据土层情况、渗透性、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选择和设计。

 二、常见降水方法

 (一)明沟、集水井排水

 1.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 30~40m 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

 2.排水明沟宣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 0.4m 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 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 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 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3.明沟、集水井排水,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

  填土为止。

 4.当基坑开挖的土层由多种土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能的砂类土,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在基坑边坡上按不同高程分层设置明沟和集水井构成明排水系统,分层阻截和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避免上层地下水冲刷基坑下部边坡造成塌方。

 (二)井点降水

 1.当基坑开挖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围护结构时,应选择井点降水方法。即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

 2.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 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 6m 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 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3.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 1.0~1.5m,距离太小,易漏气。井点间距一般为0.8~1.6m。集水总管标高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 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人士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有位置决定,但必须将滤水管埋入含水层内,并且比挖基坑(沟、槽)底深0.9~1.2m,井点管的埋置深度应经计算确定。

  高架桥施工要点

 (一)桩基础

 1.高架桥成桩工艺应根据地质条件、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等确定,宜采用施工速度快、技术成熟的成桩工艺。

 2.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泥浆外溢污染道路,影响正常交通和道路排水设施,保持环境清洁。

 (二)桥墩

 l.高架桥墩造型轻巧,比较美观,结构相对来说较复杂,施工有一定难度。

 2.高架桥墩混凝土现浇施工应采用专门设计加工的钢模板。

 (三)上部结构

 1.高架桥上部结构宜采用工厂预制结构,对于跨度 22m 以内的桥跨,可采用

  梁宽 1.5m 的先张法空心板梁}工厂预制易于保证施工质量,运输吊装容易解决,可缓解施工期间场地紧张的矛盾,适用于直线地段和半径较大的曲线地段。

 2.T 粱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可以预制也可观浇,避免了箱梁内模的拆除困难I 建筑高度稍高,预拱度加以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

 3.箱梁结构(单室双箱梁、单室单箱粱、双室单箱粱)抗扭刚度大,整体受力性能好,线条流畅,造型美观,设计及施工经验成熟。但箱梁不便整体运输吊装,一般需就地浇筑,相应工期较长,适用于小半径曲线地段和跨越道路、河流跨度较大的情况。采用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难度。

 4.高架桥两侧挡板通常采用定型设计,应考虑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性和预留声屏障的安装施工,人行道板的边缘设置栏杆;同时应考虑运营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所需的空间及设施。曲线地段及道岔区的桥面宽度,根据曲线半径和渡线形式分别进行加宽。

  钢筋施工技术

 一、一般规定

 1、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2、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 50MPa。

 二、钢筋加工

 1、箍筋末端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主钢筋的直径,且 HPB235 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2.5 倍,HRB335 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4 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2、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

 三、钢筋连接(绑扎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

 1.热轧钢筋接头

 (1)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2)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

  2.钢筋接头设置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得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

 (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 25mm。

 3.钢筋现场绑扎规定

 (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 5d,且不得大于 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 10d,且不得大于 200mm。

  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 1/2。

 (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50mm 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

  径不小于 6mm、间距不大于 100mm 的钢筋网。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20mm。

 (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 盾构法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人的出行需求成为首要问题,因此地铁已成为当代大城市争相建设的宠儿。盾构法以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小等优势使其成为市政工程地铁建设中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盾构法施工专业性较强,即使作为一建市政教材中的一节内容,也从来没有出过案例题目,但是考试中又不得不涉及到,所以只能以选择题目形式出现,考试难度降低了三分之二,在平时的学习中把握住要点,考试中自然会把握住分数。

 盾构法施工就是利用盾构机像老鼠在地下打洞一样打出一条隧道,所以将盾构机称为“地老鼠”。盾构机的类型是一个常考点,在 2015 年、2016 年均考到了。考查内容固定,盾构机按开挖方式分为哪两类以及每一类中又包含哪几种类型?记住下表,能区分即可拿到分数。

  上表中还有一个考点即密闭式盾构中的土压式盾构和泥水式盾构的控制内容,虽然还没考过,但是容易作为选择题的出题内容,区分记忆不难掌握。

 盾构法不是万能法,也是有条件限制的,大家要掌握的是盾构法适用于除硬岩外相对匀质的地层,因为太坚硬的地层会损坏盾构机,不均匀的地层会影响盾构机前进方向。由于盾构法施工时需要修建盾构机进出地下的工作井,所以从经济性考虑,一般隧道的长度小于 300 米时不宜采用盾构法。本节的其它知识点可作为了解内容,在前期学习的时候通读,了解盾构法的原理、施工流程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即可,特别专业的问题不必深究。内容虽多但是考点相对固定,因此要保证一分不丢。

 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冬期施工准备

 1、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

 2、科学合理进行施工部署,尽量将土方和土基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3、做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工具等物资及措施准备。

 二、冬施避害措施

 1.昼夜平均气温连续 10d 以上低于-3℃时为冬期,土路基冬期施工中,应做到:开挖冻土,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

 2.基层: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临近多年平均进入冬期前 30~45d 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 15~30d 停止施工。

 3.沥青混凝土面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禁止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 5℃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禁止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4.水泥混凝土面层: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 5℃。当昼夜平均气温在 5~-5℃时,应将水加热后搅拌,需要时还可以加热砂、石;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采取紧密工序、快速施工、覆盖保温等措施,冬季养护时间不少于 28d;混凝土板的弯拉强度低于 1.0MPa 或抗压强度低于 5.0MPa 时,不得遭受冰冻。

  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1、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分类主要是满足道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功能。

 ①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

 ②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连接主要分区,道路网主要骨架;

 ③次干路---区域性交通干道,兼有服务工程;

  ④支路---与建筑物出入口相接,以服务为主。

 2、除快速路外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 1、2、3 级,大城市 1 级,中等 2 级,小城市 3 级。

 3、根据作用:全市性、区域性、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根据性质:公交、货运、客货运道路。

 4、路面按结构强度分类:高级路面和次高级路面。

 ①高级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用于快速路、主干路和公交专用道路。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30 年)、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 年);

 ②次高级路面---用于次干路和支路,包括沥青贯入式(12 年)、沥青表面处治(8 年)。

 5、路面按力学特性分类: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

 ①刚性路面:板体作用,抗弯强度大,弯沉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②柔性路面:抗弯强度小,弯沉变形大,产生累积变形;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代表是各类沥青路面。

  城镇道路分类

 出题类型:

 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占到考试分值 1~2 分,为高频考点。

 考点解析:

 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人式碎(砾)石面层等。

 (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接缝处设传力杆、不设传力杆及设补强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记忆及回答要点:

   材料质量控制的规定

 1、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方名录中按计划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件。

 2、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

 3、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材料、半成品、构件进行标识。

 4、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拒绝验收。

 5、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6、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 装配式梁( 板) 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二)预制和吊装方案

 1.应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梁板预制和吊运方案。

 2.应依据施工组织进度和现场条件,选择构件厂(或基地)预制和施工现场预制。

 3.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

 二、技术要求

 (一)预制构件与支承结构

 1.安装前检查构件及其预埋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2.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低于 30MPa。

 3.安装前,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等)的强度应符合要求,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尺寸、标高及位置,支座的安装质量、规格、位置及标高均应准确无误。墩台、盖梁、支座顶面清扫干净。

 (二)吊运方案

 1.吊运(吊装、运输)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2.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应经过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梁长 25m 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3.选择吊运工具、设备,确定吊车站位、运输路线与交通导行等具体措施。

 (三)技术准备

 3.测量放线,给出高程线、结构中心线、边线,并进行清晰的标识。

 三、安装就位的技术要求

 (一)吊运要求

 1.构件移运、吊装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计算决定。

 2.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 60°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

 3.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在顶起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

 4.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

 (二)就位要求

 1.大梁就位后及时用保险垛或支撑固定,并用钢板与已安装好的大梁预埋横向钢板焊接,防止倾倒。

 2.构件安装就位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焊接连接钢筋或浇筑混凝土固定构件。

 3.待全孔(跨)大梁安装完毕后,再使全孔(跨)大梁整体化。

 4.梁板就位后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浇筑接缝混凝土。

  运输与布料

 1.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2.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3.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 5 辆以上。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300mm 外空档等候,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 投标文件的内容

 一、投标函部分

 (1)法人代表(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2)投标文件签署授权委托书;

 (3)投标函;

 (4)投标函附录;

 (5)投标保证金、银行保函;

 (6)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他资料。(如业绩、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

 二、商务部分

  (1)主要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提出报价。

 (2)工程量清单报价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合计、措施项目费合计、其他项目费合计、规费和税金。

 三、技术部分

 (1)技术部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拟分包项目情况等内容。

 (2)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包括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技术质量体系、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人员配备均应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

  摊铺作业

 机械施工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其表面层宜采用多机全幅摊铺,以减少施工接缝。每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宜小于 6m。通常采用 2 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m 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 以上。

 3.摊铺前应提前 0.5~1h 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100℃。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6m/min 的范围内。当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及时消除。

 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6.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并按现行规范要求执行。例如,铺筑普通沥青混合料,下卧层的表面温度为 15~20℃,铺筑层厚度为<50mm、50~80mm、>80mm 三种情况下,最低摊铺温度分别是 140℃、135℃、130℃。

 7.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随时检查铺筑层厚度、路拱及横坡,并以铺筑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松铺系数的取值可参考表中所给的范围。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表

  8.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为减少摊铺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 2/3 高度的混合料。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 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1.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加筋台背适宜的高度为 5.0~10.0m。加筋材料宜选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其 20℃时抗拉强度(kN/m2)应达到大于 6(纵向)和大于 5(横向),拉伸模量(kN/m)大于 100。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水稳定性与压实性能,以碎石土、砾石土为宜。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之间应有足够的摩阻力。

 2.土工合成材料与构造物应相互连接,并在相互平行的水平面上分层铺设,加筋材料间距应经计算确定。在路基顶面以下 5.0m 的深度内,间距宜不大于 1.0m。纵向铺设长度宜上长下短,可采用缓于或等于 1:1 的坡度自下而上逐层增大,最下一层的铺设长度应不小于计算的最小纵向铺设长度。

 3.台背加筋的施工程序:清地表-地基压实-锚固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张紧并定位。分层摊铺、压实填料至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标高—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锚固、摊铺、张紧与定位。相邻两幅加筋材料应相互搭接,宽度宜不小于 200mm,并用牢固方式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合成材料强度的 60%。台背填料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边角处厚度不得大于150mm。压实标准按相关规范执行。施工时应设法避免任何机械、外物对土工合成材料造成推移或损伤,并做好台背排水,避免地表水渗入、滞留。

  施工方案和流程

 一、施工方案和流程

 1.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2.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中心支柱浇筑→池底防渗层施工→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池内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浇筑→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模板、支架施工

 采用穿墙螺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侧压力时,应选用两端能拆卸的螺栓或在拆模板时可拔出的螺栓。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3/1000。

 2.止水带安装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3.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

 (1)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 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2)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数量;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4.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 25m 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 25m 而小于 50m 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 50m 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5.预应力筋封锚要求

 (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

 (2)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

 (3)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40℃。

 6.模板及支架拆除

 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 热力管道支架

 管道的支承结构称为支架,其作用是支承管道并限制管道的变形和位移。根据支架对管道的约束作用不同,可分为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托架、吊架和管卡三种。

 (一)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主要用于固定管道,均匀分配补偿器之间管道的伸缩量,保证补偿器正常工作,共承受作用力很大,多设置在补偿器和附件旁。

 (二)活动支架

 活动支架的作用是直接承受管道及保温结构的重量,并允许管道在温度作用下,沿管轴线自由伸缩。活动支架可分为:滑动支架、导向支架、滚动支架、悬吊支架等四种形式。

 1.滑动支架:滑动支架是能使管子与支架结构间自由滑动的支架。可分为低位支架和高位支架,前者适用于室外不保温管道,后者适用于室外保温管道。滑动支架形式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广泛。

 2.导向支架:导向支架的作用是使管道在支架上滑动时不致偏离管轴线。一般设置在补偿器、铸铁阀门两侧。

 3.滚动支架:可分为滚柱支架及滚珠支架两种。

 4.悬吊支架:可分为普通刚性吊架和弹簧吊架。普通刚性吊架主要用于伸缩性较小的管道,加工、安装方便,能承受管道荷载的水平位移;弹簧吊架适用于伸缩性和振动性较大的管道,形式复杂,使用在重要场合。

  燃气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1.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

 2.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 0.9m;埋设在非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 0.6m;埋设在庭院时,不得小于 0.3m;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 0.8m。

 3.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

 4.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两端的密封材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5.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其外应加套管,并提高绝缘、防腐等措施。

 (2)穿越铁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道至套管顶不应小于 1.2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套管宜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 100mm 以上;

 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

 套管端部距路堤坡角不应小于 2.0m.

 (3)燃气管道穿越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时宜敷设在套管或地沟内;穿越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穿越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的燃气管道的套管或地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 100mm 以上,套管或地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的套管或地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

 2)套管端部距电车边轨不应小于 2.0m;距道路边缘不应小于 10m.

 3)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

 6.燃气管道通过河流时,可采用穿越河底或采用管桥跨越的形式。当条件许可也可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7.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其管道的输送压力不应大于 0.4MPa;

 8.当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9.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宜采取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1)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 100%无损探伤;

  (2)跨越通航河流的燃气管道管底标高,管架外侧应设置护桩;

 (3)在确定管道位置时,应与随桥敷设的其他可燃的管道保持一定间距;

 (4)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震措施;

 (5)过河架空的燃气管道向下弯曲时,向下弯曲部分与水平管夹角宜采用 450形式;

 (6)对管道应做较高等级的防腐保护。对于采用阴极保护的埋地钢管与随桥管道之间应设置绝缘装置。

 10.燃气管道穿越河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气管道宜采用钢管;

 (2)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 0.5m;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 1.0m,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

 (3)稳管措施应根据计算确定;

 (4)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

 燃气管道对接安装引起的误差不得大于 30,否则应设置弯管,次高压燃气管道的弯管应考虑盲板力。

  燃气管道的主要附件

 在管道的适当地点设置必要的附属设备。这些设备包括阀门、补偿器、排水器、放散管等。

 一、阀门

 阀体的机械强度高,转动部件灵活,密封部件严密耐用,对输送介质的抗腐性强,同时零部件的通用性好,安装前应作气密性试验,不渗漏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得安装。一般阀门的阀体上有标志,箭头所指方向即介质的流向,必须特别注意,不得装反。

 二、补偿器

 补偿器作为消除管段胀缩应力的设备,常用于架空管道和需要进行蒸汽吹扫的管道上。补偿器常安装在阀门的下侧(按气流方向),利用其伸缩性能,方便阀门的拆卸和检修。

  三、排水器

 为排除燃气管道中的冷凝水和石油伴生气管道中的轻质油,管道敷设时应有一定坡度,以便在低处设排水器,将汇集的水或油排出。

 四、放散管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排放管道内部的空气或燃气的装置。

 五、阀门井

 考虑到人员的安全,井筒不宜过深。(但燃气管道的主要附件中不包括阀门井)。

推荐访问:考点 建造师 市政
上一篇:谈学习中改变——有病要诊断,有药要服用x
下一篇:文秘写作,疫情期间大学生担当和使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